材料冲压成形性能的衡量指标(精)
- 格式:ppt
- 大小:332.50 KB
- 文档页数:1
板料冲压性能及测试--成形性能分类板料的成形性能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内容,它们的关系是:狭义成形性能反映冲压加工中材料不发生破裂(或缩颈)所能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故也叫抗破裂性。
冲压成形性能试验如下:板料冲压性能及测试--力学性能参数在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中,屈服强度ζs 、屈服比ζs/ζb、伸长率δ等强度指标与塑性指标,可用来表示材料的基本成形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耐磨性和缺口敏感性等。
他们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冶金质量、参与应力及表面和内部缺陷等内在因素,但在外在因素如载荷类型、应力状态、温度、环境介质等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也很大。
在生产中普遍应用的、最基本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有拉伸、硬度、压缩、弯曲、剪切、冲击、扭转及高温持久强度、蠕变、松弛试验等。
板料冲压性能及测试--加工硬化指数硬化指数n(n值)是评定板料伸长类成形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n 值大,则拉伸失稳时的极限应变大。
这对于胀形、扩孔、内凹曲线翻边等伸长类成形来说,可以在一次成形中获得较大的极限变形程度。
n值对复杂形状零件的成形也有影响,在以胀形为主的成形工艺中,n值大的板料,成形性能好。
n值可以根据拉伸试验结果所得的硬化曲线,利用关系式ζ=cεn 来求得。
也可以利用阶梯形试件(图1),拉伸至缩颈或断裂后,由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图1 阶梯形试样b0=12.70 bⅠ0=12.83 bⅡ0=13.97式中εⅠ、εⅡ—测量初始宽度为bⅠ0和bⅡ0工作部分的伸长应变。
板料冲压性能及测试--厚向异性系数厚向异性系数r(也叫塑性应变比r,简称r值)是评定板料压缩类成形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r值是板料试件单向拉伸试验中宽度应变εb与厚度应变εt之比,即r=εb /εt板料r值的大小,反映板平面方向与厚度方向应变能力的差异。
r=1时,为各向同性;r≠1时,为各向异性。
当r>1,说明板平面方向较厚度方向更容易变形,或者说板料不易变薄。
模具知识点一、选择填空知识点整合1、冲压工序的分类: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2、影响冲压成形的性能指标:屈服强度,屈强比,伸长率,硬化指数,弹性模量,厚向异性系数,板平面各向异性系数。
A 总伸长率:拉伸试验中试样破坏时时的伸长率;B 屈强比(Ds/Db )屈强比小即Ds 与Db 之间的差值大,材料易塑形变形而不易断裂。
C 弹性模量E :弹性模量越大,在成形过程中抗压失稳能力越强,卸载后弹性恢复小,有利于提高零件的精度。
D 硬化指数n :n 值越大的材料,硬化效应越大,对伸长变形是有利的。
E 板厚方向性系数r :指宽向应变与厚向应变之比,r 越大,则板平面方向越容易变形,厚度方向较难变形,对拉伸有利。
F 板平面方向性:对冲压变形和制件的质量都是不利的,应尽量设法降低。
3、冲裁变形过程:弹性变形阶段,塑形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
4、落料冲裁时断面四个特征:毛刺,断裂带,光亮带,圆角带。
5、冲裁间隙对冲裁件断面质量,冲裁精度,冲裁工艺以及模具的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通常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间隙范围,确定合理间隙值得方法有两种:理论确定法和经验确定法。
6、计算和确定凸、凹摸刃口尺寸及其公差时,根据冲孔和落料的特点,落料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
考虑凸模与凹模的磨损规律,对落料模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最小极限尺寸;对冲孔模凸模的基本尺寸应取最大极限尺寸。
7、根据凸、凹模的加工工艺方法的不同,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凸模与凹模分别单独加工和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
8、根据凸模的磨损而引起的工件尺寸变化分以下三种:凸模磨损后尺寸减小、凸模磨损后尺寸增大、凸模磨损后尺寸没有变化情况。
9、斜刃口模具冲裁时,为了不影响工件。
落料时,将凸模做成平刃口,凹模做成斜刃口。
冲孔时,将凸模做成斜刃口,凹模做成平刃口10、在设计冲裁磨具时,除了冲裁力外,还需计算的其他工艺力主要有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时、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时的总冲裁力。
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型性能冲压模具变形理论基础来源:未知模具站责任编辑:模具站发表时间:2010-06-26 00:06-冲压模具变形冲压材料冲压成型性能塑胶模具五金模具锻压模具模具综合核心提示:冲压成形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一样,都是以自身性能作为加工依据,材料实施冲压成形加工必须有好的冲压成形性能。
1.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材料对各种冲压加工方法的适应能力称为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材料的冲压性能好,就是指其便于冲压加工,一次冲压工序的极限变形…冲压成形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一样,都是以自身性能作为加工依据,材料实施冲压成形加工必须有好的冲压成形性能。
1.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材料对各种冲压加工方法的适应能力称为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材料的冲压性能好,就是指其便于冲压加工,一次冲压工序的极限变形程度和总的极限变形程度大,生产率高,容易得到高质量的冲压件,模具寿命长等。
由此可见,冲压成形性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内容来看,有两方面:一是成形极限,二是成形质量。
(1)成形极限在冲压成形过程中,材料能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称为成形极限。
对于不同的成形工艺,•成形极限是采用不同的极限变形系数来表示的。
•由于大多数冲压成形都是在板厚方向上的应力数值近似为零的平面应力状态下进行的,因此,不难分析:在变形坯料的内部,凡是受到过大拉应力作用的区域,就会使坯料局部严重变薄,甚至拉裂而使冲件报废;凡是受到过大压应力作用的区域,若超过了临界应力就会使坯料丧失稳定而起皱。
因此,从材料方面来看,为了提高成形极限,就必须提高材料的塑性指标和增强抗拉、抗压能力。
•冲压时,当作用于坯料变形区内的拉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方向上的变形一定是伸长变形,故称这种冲压变形为伸长类变形(如胀形、扩口、内孔翻边等)。
•当作用于坯料变形区内的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方向上的变形一定是压缩变形,故称这种冲压变形为压缩类变形(如拉深、缩口等)。
《板材冲压成形技术》—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本课程的考核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上,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70%,期末考核占30%。
过程考核按任务进行,每个任务结束,根据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情况、工作态度与表现进行考核。
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综合能力。
过程考核分值的确定原则参考下表,以4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20分为合格,如果有一项达不到要求,视为该科成绩不合格,具体考核内容详见下表。
1。
冲压材料性能要求冲压材料是指通过冲压工艺将金属板材压制成所需形状的材料。
冲压材料性能的要求主要涉及到机械性能、化学成分、硬度和表面质量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冲压材料性能要求的主要内容。
1.机械性能冲压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塑性和韧性等指标。
材料的强度要足够高,能够承受冲压过程中的各种应力,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负荷。
材料的塑性和韧性要足够好,能够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并且能够抵抗断裂。
2.化学成分冲压材料的化学成分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材料的化学成分包括主要元素和杂质元素。
主要元素的含量要稳定,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杂质元素的含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防止对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
3.硬度冲压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形变和磨损能力的大小。
硬度直接影响到冲压材料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
对于不同的冲压工艺和应用要求,冲压材料的硬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材料能够在冲压过程中,保持形状稳定和表面质量。
4.表面质量冲压材料的表面质量是指材料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和无缺陷程度等指标。
冲压材料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受到划伤、凹陷和氧化等表面缺陷的影响。
因此,冲压材料的表面质量要求要高,要求表面光滑、平整且无明显缺陷。
5.热处理性能冲压材料的热处理性能是指材料经过热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情况。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性能,使其适应不同冲压工艺和需要。
因此,冲压材料的热处理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冲压材料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机械性能、化学成分、硬度和表面质量等方面。
这些性能要求是为了确保冲压材料能够满足冲压工艺和使用要求,保证冲压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选择合适的冲压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全面的控制和调整,才能保证冲压工艺的成功进行以及冲压零件的良好使用。
冲压材料性能冲压材料是指在冲压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金属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冲压件的质量和成型效果。
冲压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塑性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冲压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的抗拉性能和变形能力,对于冲压件的成型和使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冲压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以保证冲压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其次是冲压材料的塑性成形性能。
塑性成形性能是指材料在冲压加工过程中的变形能力,包括材料的冲压性能、回弹性能等指标。
优秀的塑性成形性能可以保证冲压件在成型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成形性,能够满足复杂形状的成型要求,并且在成型后能够保持稳定的形状和尺寸。
因此,冲压材料的塑性成形性能是评价材料适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后是冲压材料的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是指冲压件在成型后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和无损伤程度。
优秀的表面质量可以提高冲压件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对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选择冲压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表面质量指标,以保证冲压件在成型后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冲压材料的性能对于冲压件的质量和成型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冲压材料时,需要全面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塑性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以保证冲压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
只有如此,才能生产出具有优秀性能和质量的冲压件,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及冲压材料板料冲压成形性能及冲压材料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板料对各种冲压成形加工的适应能力称为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具体地说,就是指能否用简便地工艺方法,高效率地用坯料生产出优质冲压件。
冲压成形性能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成形极限,希望尽可能减少成形工序;另一方面是要保证冲压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下面分别讨论。
(一)成形极限在冲压成形中,材料的最大变形极限称为成形极限。
对不同的成形工序,成形极限应采用不同的极限变形系数来表示。
例如弯曲工序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拉深工序的极限拉深系数等等。
这些极限变形系数可以在各种冲压手册中查到,也可通过实验求得。
依据什么来确定极限变形系数呢?这要看影响成形过程正常进行的因素是哪些。
冲压成形时外力可以直接作用在毛坯的变形区(例如胀形),也可以通过非变形区,包括已变形区(例如拉深)和待变形区(例如缩口、扩口等),将变形力传给变形区。
因此,影响成形过程正常进行的因素,可能发生在变形区,也可能发生在非变形区。
归纳起来,大致有下述几种情况:1.属于变形区的问题伸长类变形一般是因为拉应力过大,材料过度变薄,局部失稳而产生断裂,如胀形、翻孔、扩口和弯曲外区等的拉裂。
压缩类变形一般是因为压应力过大,超过了板材的临界应力,使板材丧失稳定性而产生起皱,如缩口、无压边圈拉深等的起皱。
2.属于非变形区的问题传力区承载能力不够:非变形区作为传力区时,往往由于变形力超过了该传力区的承载能力而使变形过程无法继续进行。
也分为两种情况:1)拉裂或过度变薄;例如拉深是利用已变形区作为拉力的传力区,若变形力超过已变形区的抗拉能力,就会在该区内发生拉裂或局部严重变薄而使工件报废。
2)失稳或塑性镦粗:例如扩口和缩口工序是利用待变形区作为压力的传力区,若变形力超过了管坯的承载能力,待变形区就会因失稳而压屈,或者发生塑性镦粗变形。
非传力区在内应力作用下破坏:非变形区不是传力区时,由于变形过程中金属流动的不均匀性,也可能产生过大的内应力而使之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