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测图控制测量 - 1全站仪三维导线布设和实施 测记法野外数据采集
- 格式:ppt
- 大小:896.00 KB
- 文档页数:14
大比例尺野外数据采集和全站仪的运用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测绘技术基础的数字测图技术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目前,以现代测绘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体的数字测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地形测量已从传统的白纸测图转变为数字测图。
1.数字摄影测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产品的数字化和专题数据库(如DEM、DOM等)的建立和維护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摄影测量的技术优势,自动地生产数字测绘产品并对已建立的4D产品数据库进行快速更新,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一大研究热点。
中国幅员辽阔,获取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任务非常繁重,在数字摄影测量生产中,比较好地使用了数字高程模型自动生成技术,并启动了国家基本地形图的自动更新机制,明显提高了数字摄影测量的作业效率。
中国对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摄影测量领域主要研究了DEM内插和粗差剔除问题,在土木工程领域重点研究了DEM的分析应用问题。
研究成果之一是发展了约束Delaunay三角网构模方法,解决了顾及地形特征的高精度数字地形快速建模难题,研制了DEM 数据生产工具GeoTIN和DEM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应用软件GeoGrid。
GeoTIN提供了TIN建立、数据编辑和质量检查等功能,能从等高线中自动提取地形特征点、优化处理TIN中的平三角形问题,可进行大范围多幅地形图数据之间的自动接边、基于相邻等高线拓扑关系的粗差探测、三维晕渲图与等高线叠加检查以及DEM内插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套合检查等。
其在大规模等高线数据处理的精确度、效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优点,已在1:5万和1:1万DEM数据生产、土木工程领域的道路设计和场地平整等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形测量包括地物和地貌测量两大内容。
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图。
但由于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
全站仪数据采集步骤说明一、简介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地理空间坐标的仪器。
它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从而确定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的步骤。
二、准备工作1. 确保全站仪的电池充足,并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
2. 设置测量基准点,可以使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或者自行设立基准点。
3.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精度等级。
三、数据采集步骤1. 设置测量站点a. 在测量区域内选择一个合适的站点,并使用三脚架将全站仪稳定安装。
b. 调整仪器的水平仪,使其水平。
c. 使用调节螺丝调整仪器的垂直仪,使其垂直。
2. 建立测量控制a. 使用全站仪的观测功能,观测已知坐标的控制点,并记录观测数据。
b. 根据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控制点的坐标。
3. 采集目标点数据a. 使用全站仪的测量功能,对目标点进行测量。
b. 在全站仪上选择测量模式,如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
c. 对目标点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4. 数据处理与校正a. 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b. 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和平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c. 根据测量结果生成报告或者图纸,包括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和测量误差等信息。
5. 重复测量a. 对同一目标点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b. 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比对。
6. 数据存储和备份a. 将测量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或者其他存储介质中,以备份和后续使用。
b. 建立合理的数据命名和存储结构,方便数据的管理和检索。
四、注意事项1. 在野外测量时,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天气、地形等。
2. 操作全站仪时,要子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4. 对于重要的测量任务,可以进行现场校验和比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合理性和一致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全站仪导线测量数据表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一、观测方法如下图所示附合导线,已知A、B、C、D各点的三维坐标,要观测并平差计算1、2、3、4各点的三维坐标。
124D3C1、在A点和1点分别设置棱镜,对中、整平后量取棱镜高。
2、在B点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
3、全站仪开机,按坐标测量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进行坐标测量。
注意:要先设置测站坐标,仪器高,目标高及后视方位角。
输入后视点坐标瞄准A点的棱镜,在坐标测量模式下,按[F4]键,转到第2页功能。
按[F2]键。
仿照上面的方法输入A点坐标。
测量瞄准1点的棱镜,在坐标测量模式下,转到第1页功能,按[F2]键,则可测出1点的坐标,按[F1]键可以保留观测数据。
4、将全站仪搬站至1点,以1为测站,以B为后视,观测2点,记录其坐标。
5、将全站仪搬站至2点,以2为测站,以1为后视,观测3点,记录其坐标。
6、将全站仪搬站至3点,以3为测站,以2为后视,观测4点,记录其坐标。
7、将全站仪搬站至4点,以4为测站,以3为后视,观测C 点,记录其坐标。
二、成果计算1、计算纵、横坐标闭合差fx=X C’-XC fy=YC’-YC2、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相对闭合差 fD=fx+fy22k=1D/f3、计算各点坐标改正数vxi=-fxåDD× vyi=-fyåD×式中:å导线边长之和Di第i点之前导线边长4、计算改正后各点坐标Xi=Xi’+Vxi Yi=Yi’+Vyi5、计算高程闭合差fH=HC’-HC (HC’是C点的高程观测值) 6、计算各点高程改正数vHi=-fHD×7、计算改正后各点高程Hi=Hi’+VHi (Hi’是i点的高程观测值)全站仪坐标放样放样模式有两个功能,即测定放样点和利用内存中的已知坐标数据设置新点。
用于放样的坐标数据可以是内存中的点,也可以是从键盘输入的坐标。
坐标数据可通过传输电缆从计算机装入仪器内存。
应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的步骤与方法近年来,随着建筑、测绘、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测量中。
全站仪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本文将介绍应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的步骤与方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1. 仪器准备与校准在开始数据采集之前,首先要确保全站仪的正常工作。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池是否充足,测量棱镜和三脚架是否稳固。
接着,进行仪器的校准。
校准包括水平仪、垂直仪、水平轴等方面。
通过校准可以提高全站仪的测量精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设立基准点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确定测量区域的基准点。
基准点应该稳固可靠,通常可以选择建筑物的角点或者固定的地理点作为基准点。
通过全站仪和GPS等工具来测量基准点的坐标,为后续的数据采集提供参考基准。
3. 放置观测棱镜确定好基准点后,需要放置观测棱镜。
观测棱镜的放置位置应该满足测量要求,同时保证棱镜表面垂直于地面。
放置观测棱镜时,要确保棱镜和全站仪之间的通信畅通,防止测量误差的出现。
4. 仪器定位与观测在测量之前,需要将全站仪精确定位,并进行初始观测。
全站仪的定位可以使用地理坐标或者三角测量等方式来确定。
在定位完成后,可以进行各项数据的观测,如水平角、垂直角、斜距等。
在观测过程中,要保证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防止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校正、筛选和平差等步骤。
校正是将观测数据根据仪器误差和系统误差进行修正,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筛选则是对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平差是通过数学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6. 结果展示与应用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后,可以将结果展示出来,以方便后续的应用。
结果展示可以采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将测量结果以直观和清晰的方式呈现。
在应用中,可以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进一步指导工程施工和监测工作。
全站仪数据采集步骤说明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测绘等领域。
全站仪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能够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帮助工程师和测量员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布点工作。
以下是全站仪数据采集的步骤说明: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全站仪数据采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确保全站仪的电池已充满电,并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测量点的布设工具,如三角架、测量杆等。
2. 设置基准点: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需要设置一个基准点。
基准点是一个已知坐标的点,用于确定其他测量点的位置。
通过全站仪测量基准点的坐标,并记录下来。
3. 布设测量点: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测量的点位,并使用布设工具将测量点标记出来。
在布设测量点时,需要注意保证点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连接全站仪:将全站仪与计算机或数据采集设备进行连接。
可以使用USB线或蓝牙等方式进行连接。
确保连接稳定并能够正常传输数据。
5. 开启全站仪:打开全站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启动。
在启动过程中,全站仪会进行自检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6. 设置测量模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全站仪通常具有多种测量模式,如水平测量、垂直测量、角度测量等。
根据具体任务要求,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
7. 定位全站仪:将全站仪放置在测量点附近,并使用三角架进行固定。
确保全站仪的位置稳定,并能够覆盖到所有需要测量的点位。
8. 测量数据:在全站仪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测量模式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测量各个点位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仪器的稳定,并避免人为干扰。
9. 数据记录:在测量过程中,全站仪会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同时,可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计算机或数据采集设备上进行保存和处理。
确保记录的数据准确无误,并及时备份。
10. 数据处理:在完成数据采集后,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利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坐标转换、误差校正和图形展示等操作,得到更加精确和可视化的结果。
浅谈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作业流程及其注意事项(修)浅谈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的作业流程及其注意事项荣县经纬国土资源测绘有限公司欧陆【摘要】文章概述了全站仪在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作业的工作流程,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全站仪在野外数据采集作业流程及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流程1、引言: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光电测距和计算机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及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两者结合逐步形成了一套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制图,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方法,即所谓野外数字测图技术,简称为数字化测图。
数字化测图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方法,它使得地形测量的成果不再仅仅是绘制在纸上的地形图,而是以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载体的,可供计算机传输、处理、多用户共享的数字地形信息。
数字地形信息以其存储与传输方便、精度与比例尺无关、不存在变形及损耗,能方便、及时地进行局部修测更新,便于保持地形图现势性的巨大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地形测量资料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广泛用于测绘生产、水利水电工程、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军事工程等经济建设各部门。
它将为信息时代地理信息的应用发展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数字化测图技术分为外业施测(野外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和地图数据的输出三部分工作。
野外数据采集是内业工作的数据来源,也是整个数字化测图技术工作的基础。
如何做好数字化野外数据采集作业,对确保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质量,提高整个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成果精度,显得尤为重要。
2、野外数据采集方法:2.1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分类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可分为:GPS(RTK)法、航测法和大地测量仪器法(即通过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大地测量仪器实现碎部点野外数据采集)。
GPS(RTK)野外数据采集法虽具有作业灵活方便,效率很高的优点,但在建筑较多、林木稠密和地形条件下,GPS(RTK)野外数据采集要求天空开阔的局限使得其作业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所以GPS(RTK)技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全站仪数据采集步骤说明引言概述: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点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
数据采集是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的重要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全站仪数据采集的步骤。
一、设置全站仪参数1.1 选择测量模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全站仪的测量模式。
常见的测量模式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等。
1.2 设置坐标系:根据工程的坐标系要求,设置全站仪的坐标系。
常见的坐标系有局部坐标系、工程坐标系等。
1.3 校准仪器: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包括水平校准、垂直校准等。
二、测量点的设置2.1 确定测量点的位置:根据实际需求,在测量区域内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可以使用地图、工程图纸等辅助工具进行定位。
2.2 设置测量点:在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后,使用全站仪的定位功能,将仪器准确对准测量点。
通常需要使用三脚架将全站仪稳定地安置在测量点上。
2.3 设置测量参数:根据测量需求,设置全站仪的测量参数。
包括测量角度的精度、测量距离的精度等。
三、进行测量3.1 角度测量:全站仪可以通过水平角和垂直角来测量点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全站仪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
3.2 距离测量:全站仪可以通过激光或红外线等技术来测量点的距离。
在进行距离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和测量点之间的直线视线。
3.3 数据记录:在完成测量后,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全站仪的内部存储器,或者连接电脑进行数据传输。
四、数据处理4.1 数据导出:将全站仪的测量数据导出到电脑或其他存储设备中。
可以使用数据线连接全站仪和电脑,或者使用存储卡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4.2 数据处理软件: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导出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进行数据的清理、筛选、计算等操作。
4.3 数据分析与展示:根据实际需求,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
可以生成图表、报告等形式,提供给相关人员参考和使用。
五、数据保存和备份5.1 数据保存: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电脑或其他存储设备中。
全站仪数据采集步骤说明一、引言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造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站仪数据采集的步骤,包括设置测量参数、测量点的布设、数据采集与记录等内容。
二、设置测量参数1. 打开全站仪电源,等待仪器启动。
2. 进入菜单界面,选择“设置”选项。
3. 在设置界面中,设置测量单位、坐标系、测量模式等参数。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三、测量点的布设1. 根据实际测量需求,选择测量点的位置。
2. 使用三脚架将全站仪稳固地安装在地面上。
3. 调整全站仪的水平仪,使其保持水平。
4. 使用遥控器或者触摸屏,在全站仪上选择“布设点”选项。
5. 根据需要,选择布设点的数量和位置。
四、数据采集与记录1. 在全站仪上选择“测量”选项。
2. 根据仪器要求,对准目标点进行测量。
3. 当全站仪测量完成后,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
4.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连接计算机或者存储介质将数据导出。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中。
2. 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数据的计算、绘图和报告生成等操作。
六、数据的保存和备份1. 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计算机或者存储介质中。
2. 定期进行数据的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七、数据的应用1.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2. 基于测量数据,进行工程质量的评估和监测。
3. 利用测量数据,进行工程变形和位移的分析。
八、总结全站仪数据采集是土木工程、建造工程等领域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步骤,可以准确、高效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谈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的作业流程及其注意事项荣县经纬国土资源测绘有限公司欧陆【摘要】文章概述了全站仪在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作业的工作流程, 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 详细介绍了全站仪在野外数据采集作业流程及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流程1、引言:20世纪70年代起, 随着光电测距和计算机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 产生了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及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 两者结合逐步形成了一套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制图, 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方法, 即所谓野外数字测图技术, 简称为数字化测图。
数字化测图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方法, 它使得地形测量的成果不再仅仅是绘制在纸上的地形图, 而是以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载体的, 可供计算机传输、处理、多用户共享的数字地形信息。
数字地形信息以其存储与传输方便、精度与比例尺无关、不存在变形及损耗, 能方便、及时地进行局部修测更新, 便于保持地形图现势性的巨大优势, 极大地提高了地形测量资料的应用范围, 使其能广泛用于测绘生产、水利水电工程、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军事工程等经济建设各部门。
它将为信息时代地理信息的应用发展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数字化测图技术分为外业施测( 野外数据采集) 、内业数据处理和地图数据的输出三部分工作。
野外数据采集是内业工作的数据来源, 也是整个数字化测图技术工作的基础。
如何做好数字化野外数据采集作业, 对确保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质量, 提高整个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成果精度, 显得尤为重要。
2、野外数据采集方法:2.1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分类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可分为: GPS( RTK) 法、航测法和大地测量仪器法( 即经过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大地测量仪器实现碎部点野外数据采集) 。
GPS( RTK) 野外数据采集法虽具有作业灵活方便, 效率很高的优点, 但在建筑较多、林木稠密和地形条件下, GPS( RTK) 野外数据采集要求天空开阔的局限使得其作业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GPS( RTK) 技术在能够预见的将来, 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实验三全站仪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用GTS-102N全站仪进行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的作业方法。
2.会使用数字测图系统软件进行数据传输。
(如CASS7.0)。
二、实验内容1.全站仪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
2.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数据传输。
三、实验步骤简要数字化测图根据所使用设备的不同,可采用两种方式实现:草图法和电子平板法。
电子平板法由于笔记本电脑价格较贵,电池连续使用短,数字测图成本高,固实际中多采用草图法。
1.草图法数字测图的流程:外业使用全站仪测量碎部点三维坐标的同时,领图员绘制碎部点构成的地物形状和类型并记录下碎部点点号(必须与全站仪自动记录的点号一致)。
内业将全站仪或电子手簿记录的碎部点三维坐标,通过CASS传输到计算机、转换成CASS 坐标格式文件并展点,根据野外绘制的草图在CASS中绘制地物。
如图1所示。
图1草图法数字测图的流程2.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①置仪: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
②创建文件:在全站仪Menu中,选择“数据采集”进入“选择一个文件”,输入一个文件名后确定,即完成文件创建工作,此时仪器将自动生成两个同名文件,一个用来保存采集到的测量数据,一个用来保存采集到的坐标数据。
③输入测站点:输入一个文件名,回车后即进入数据采集之输入数据窗口,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标识符、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及标识符、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
④测量碎部点坐标: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点号、编码、镜高后,精确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坐标”键,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同时将碎部点点号自动加1返回测量状态。
再输入编码、镜高,瞄准第2个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坐标”键,仪器又测量出第2个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标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