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
- 格式:pptx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29
一、分数乘法应用题(一)1、学校食堂买了400千克粮食,其中面粉占了83。
面粉有多少千克已经吃了面粉的32,吃了多少千克面粉2、消防将一根丝带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125米。
这根丝带原来长多少米、3、一只长颈鹿的高为6米,一只梅花鹿的高约是长颈鹿的31。
这只梅花鹿的高是多少米4、一瓶果汁重 千克,20瓶果汁重多少千克5、一杯牛奶重74千克,那么127杯牛奶重多少千克6、一本故事书,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52,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43。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7、香蕉每千克25元,苹果每千克45元,买54千克香蕉和58千克苹果各需要多少元8、李红的体重是42千克,王艳的体重是36千克,林海的体重是李红和王艳体重总和的21。
林海的体重是多少千克9、王大伯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地(如图所示)。
王大伯想用这块菜地的53种西红柿。
(1)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5米 (2)西红柿地有多少平方米10、某鞋店运进来600双皮鞋,第一周卖出总数的51,第二周卖出总数的83。
(1)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2)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 (3)还剩下多少双11、(扩展题)一个长方体的长为43米,宽为74米,高为97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12、(扩展题)商店运来水果100千克,运来面粉是水果的54,运来的蔬菜是面粉的83。
运来蔬菜是多少千克13、(扩展题)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71,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23,第三天修的是第二天的34。
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14、(扩展题)水果店运来苹果21吨,运来的梨是苹果的21,运来的香蕉比梨多21,运来的香蕉比梨多多少吨15、(扩展题)第一根电线的长是1米的54,第二根电线的长是4米的51。
哪根电线长一些16、(扩展题)一本故事书有30页,小明看了31,小红看了52。
谁看得多多多少二、分数乘法应用题(二)1、学校去年植树120棵,今年植树的棵数比去年的43多5棵。
今年植树多少棵2、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植了160棵,女生植树的棵数比男生的43多5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分数乘法《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围绕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
课程内容将包括:1. 复习导入: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包括同分母、异分母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问题情境:通过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解题策略: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运算,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深对分数乘法应用的理解。
5. 练习巩固:通过多样化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如何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数乘法的概念,并理解其意义。
2. 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地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利用PPT展示分数乘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
2. 问题情境:通过PPT展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解题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运算,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深对分数乘法应用的理解。
5. 练习巩固:通过PPT展示多样化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教学内容的四个主要部分进行设计,包括:1. 复习导入: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例8。
二、教学目标三、1、知识与技能:(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借助折纸或画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找准单位“1”所对应的量。
三、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质疑法学法:小组讨论法、画图法、折纸法四、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纸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列式计算(课件出示)(1)20的78是多少(2)6的511是多少(3)613的715是多少(4)512的43是多少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那么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的实际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8(1)出示例8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并完成教材“阅读与理解”部分的填空练习。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480m2”;“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1 2”;“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14”;“要求的是红萝卜地的面积”)2)根据以上数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用面积图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面积图,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哪部分表示480m2,哪部分表示萝卜地的面积,哪部分表示要求的红萝卜地的面积。
3)根据图形,教师提问学生“一半种各种萝卜,那么萝卜地的面积是什么的一半”,学生明确回答“是大棚面积的一半”,然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什么”4)在学生清楚单位“1”以后,要求学生转化成分数的意义,明白问题解决的实质就是“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进而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解题思路和题目里的数量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第5课时 解决问题(一)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判断单位“1”。
教师准备:与例题有关的课件、主题图、投影仪、直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一、复习导入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202115 6×34 1202145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过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
我们今天就利用这些知识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出示课本第13页例8。
1.审题。
(1)指名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2)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出线段图。
师:先画的一条线段表示什么?“占12”是占谁的12?“占14”是占谁的14?把谁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红萝卜地面积占这样的几份?师生边讨论边画线段图,如下:2.小组合作探究。
师:从哪句话入手分析可以知道单位“1”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求出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学生分组交流。
(1)可以先求出萝卜地的面积,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列式:480×12=240(m 2) 240×14=60(m 2)(2)也可以先求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列式:12×14=18480×18=60(m 2)列成综合算式为:480×12×14=60(m 2)师生共同归纳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单位“1”的量×几几=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三、典型例题【例】 乙数是甲数的23,丙数是乙数的45,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解析 把甲数看作单位“1”,乙数是甲数的23,丙数是甲数的23的45,即23×45=815,丙数对应着“815”,乙数对应着“23”,所以丙数是甲数的815。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 一袋大米重50千克,吃了(3)/(5),吃了多少千克?- 解析:求吃了多少千克,就是求50千克的(3)/(5)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50×(3)/(5)=30(千克)。
2. 果园里有苹果树8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5),梨树有多少棵?- 解析:这里是求80棵的(2)/(5)是多少。
算式为80×(2)/(5)=32(棵)。
3. 一本故事书有12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小明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解析:求第一天看的页数,就是求120页的(1)/(4),120×(1)/(4)=30(页)。
4. 学校美术小组有36人,书法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5)/(6),书法小组有多少人?- 解析:求书法小组人数,即求36的(5)/(6),36×(5)/(6)=30(人)。
5. 一根绳子长24米,剪下它的(3)/(8),剪下了多少米?- 解析:求剪下的长度,就是求24米的(3)/(8),24×(3)/(8)=9(米)。
6. 六班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占(5)/(9),六班男生有多少人?- 解析:求男生人数,就是求45名学生的(5)/(9),45×(5)/(9)=25(人)。
7. 一个足球的价格是120元,篮球的价格是足球的(3)/(4),篮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解析:求篮球价格,就是求120元的(3)/(4),120×(3)/(4)=90(元)。
8. 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米,宽是长的(2)/(3),这块菜地的宽是多少米?- 解析:求宽的长度,就是求15米的(2)/(3),15×(2)/(3)=10(米)。
9. 学校合唱队有60人,其中女生占(3)/(5),合唱队女生有多少人?- 解析:求女生人数,就是求60人的(3)/(5),60×(3)/(5)=36(人)。
第1单元分数乘法第7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例8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分率”与所对应的量的相对性。
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找一找,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
2. 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1)篮球有35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足球有多少个?(2)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相等,六(1)班有女生多少人?3.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单位“1”的量,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中两个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地复习了有关单位“1”的知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单位“1”、分率与具体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一)阅读与理解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2,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为单位“1”,()是()的()。
要求的是()的面积。
【设计意图: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2、会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小黑板、多媒体教具准备:主题图、小组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需要保护好耕地。
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师:这是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揭示并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①、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②、要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呢?(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出示课本的线段图。
③、你会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生动手画图指名板演)④、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⑤、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什么?(师出示)“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指多名说)(师出示)“求2500的 2/5是多少?“⑥、你们会算吗?动手试试。
(指名板演):2500x2/5=1000(平方米)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2500÷5×2)⑦、通过计算知道了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 2/35 。
1、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32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2.一本书有72页,小刚读了92,还剩多少页没读?3.同学们去郊外采集了128件标本,其中85是植物标本。
其余的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4.机床厂去年计划生产机床1200台,结果上半年生产了全年计划的53,下半年生产了全年计划的43实际生产了多少台机床?5.一根钢筋长20米,第一次用去6米,第二次用去全长的53,还剩多少米?6.同学们帮图书室修补图书。
一班修补了54本,二班修补的是一班的65,三班修补的是二班的910,三班修补了多少本?1.李明的储蓄罐中有48元,王亮储蓄的钱数是李明的85,张伟储蓄的钱数是王亮的54,张伟储蓄了多少元?2.实验小学要制作300面红旗。
六(1)班制作了总数的52,六(2)班制作的是六(1)班的65六(2)班制作了多少面红旗?3.一个饲养场养鸡 3200 只,鸭比鸡少41,,养鸭多少只?4.一种影碟机原来的价格是1250元,现在比原来降价152,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5.客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慢61。
货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6.两个人一起跳绳,小华跳了110下,小方比小华多跳51,小方跳了多少下?1.李庄去年造林1800 公顷,今年比去年多91。
今年造林多少公顷?2.一件上衣原价 800元,现在降价101。
销售,现价是多少元?3.商店运来苹果300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多53,运来梨多少干克?4.玩具厂计划生产玩具6600套,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61实际生产了多少套?5.王师傅计划加工零件120个,现在比计划多加工了101,多加工了多少个?实际加工了多少个?6.李伯伯买了4升农药,第一次用去它的43,第二次用去剩下的43升,还剩多少升?。
六年级数学上册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1)1.(5分)下面算式中,与35×3.5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A. 0.6×3.5B. 35×350 C. 35×305D. 35×35102.(5分)能表示图意的正确算式是( )A. 25×518B. 45×23C. 23×15D. 23×8153.(5分)下面各式中,与815×10的值不相等的是( )。
A. (815+815)×5 B. 815×5+2 C.815×9+815D.815×(9+1)4.(5分)今年比去年用电节约311,今年的用电量相当于去年的( )。
A. 1411B. 311C. 811D. 85.(5分)(56+14)×12=56×12+14×12,这是运用了( )。
A. 乘法结合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交换律D. 无法确定6.(5分)用5千克棉花的16和1千克铁的56相比较,结果是( )。
A. 5千克棉花的16重B. 1千克铁的56重C. 一样重D. 无法比较7.(5分)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27×23+13=27×(23+13)②一个数(0除外)乘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③m ×45=n ×23(m,n 均不为0),则m <n 。
④一根绳子长5m,先剪去15,再接上15米,长度不变。
A. 1B. 2C. 3D. 48.(5分)下面算式结果大于1的是( )A. 76×1312 B. 16×67 C. 1312×1213D. 1312×169.(5分)比30厘米少35厘米是多少厘米?列式是( )A. 30×(1+35)B. 30−35C. 30÷(1−35)D. 30×(1−35)10.(5分)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
第1单元 分数乘法第7课时 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例8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列式计算。
(1)24的83是多少?(2)180的61是多少?(3)31的51是多少?师:独立完成上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例8】1.阅读与理解。
(1)学生自学教材第13页的内容,并完成“阅读与理解”中的填空。
(2)全班汇报。
2.分析与解答。
(1)提出操作要求:用长方形的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2)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3)探讨解题的思路。
师:谁能根据上图说说你的解题思路?预设1:先求出萝卜地的总面积,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
(㎡)=24021480⨯ (㎡)=6041240⨯ 引导学生整理、思考,并得出:连续两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步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
预设2:先求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
814121=⨯ (㎡)=6081480⨯引导学生整理、思考,并得出:连续两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借助中间量转化为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4)列综合算式。
师:上面我们是用分步列式来算的,能不能用综合算式来解答这个问题呢?预设1:(㎡)=604121480⨯⨯ 预设2:(㎡))=(604121480⨯⨯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求出的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吗?(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4.跟踪训练,深化知识。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7课《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是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对于分数的乘法运算可能会感到困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已知的分数加减法知识与分数乘法进行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材。
2.课件:教师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练习题:教师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向学生介绍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乘法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