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基本技能 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调动
- 格式:ppt
- 大小:669.00 KB
- 文档页数:23
体育课队形队列口令有哪些运用正确的口令与方法是我们每名教师需要学习的,只有这样才能科学高效的调动体育课中的队形队列。
那么你知道的体育课队形队列口令有哪些呢?行进间队列动作1、各种走步及其互换和立定(1)齐步口令:齐步——走!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动作同左脚;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半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时肘部弯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第五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
进行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2)正步口令:正步——走!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脚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落地时全脚掌着地并适当用力;身体重心前移,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半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屈,小臂略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摆到第三、四衣扣之间,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摆动到不能自然摆动为止。
右脚动作同左脚。
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3)便步口令:便步——走!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正常姿势。
(4)跑步口令:跑步——走!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厘米,前脚掌先着地,重心前移,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时,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不得超过衣扣线;向后摆时,不露手。
右脚与左脚相同。
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5)立定口令:立——定!要领:齐步时,听到动令,左脚再向前移大半部着地,两腿挺直,右脚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跑步时,听到动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移大半部(两臂不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6)步法变换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换跑步时,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跑步换齐步,听到动令,继续跑两步,换齐步行进。
体育课基本口令 1 先打手势左手握拳大小臂90度,右手握拳伸展.大声喊:' 集合'!!!(大个在你左手方向)2 稍息,(稍停)立正!. (稍停)向右看齐,!(稍停)向前看!3 第一排从高到低(或从右至左)报数!.(计算人数)4 稍息!5(转向教师)报告:XX班原有XX人,现到XX人.(说明未到人原因)若人全到就说;人已全部到齐,请老师上课!老师说: 好. 你就转体跑向队伍尾部, 然后来一个向后转.体育课队列练习基本口令及动作要求队列练习是体育教育基本内容之一。
队列练习是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列练习不仅在部队军事训练中广泛采用,而且在各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广泛采用在体育课里所采用的队列练习,原则上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规定的动作要求进行训练。
通过队列练习有助于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并能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协同一致的集体动作能力。
1. 立正队列动作的最基础动作之一。
口令是立正!做法是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 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 1 节,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2. 稍息队列常用的基本动作之一。
口令是稍息!做法有两种:一种是解放军队列条令里规定的正规做法。
其做法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2/3 ,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体重大部分落在右脚。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此种做法用于队列练习。
另一种是上体操课时常采用的左右开立的做法。
其做法是左脚向左 1 步,同肩宽,重心投影落于两脚之间,同时两臂屈肘在背后,右手轻握拳,左手握右手腕,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此种稍息常用在上体育课练习动作时作为休息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由于两脚平均支持体重,支撑面较大,两臂改变姿势起到调节作用,减轻肌肉紧张度,适于小学和初中教学训练时广泛采用。
体育教师培训资料——队列队形、基本体操1.集合、解散纵队集合口令:“成×路纵队——集合!”【动作方法】教师下达口令的同时,左手握拳于胸前屈肘,拳心向内,右臂前平举,掌心向下。
排头学生按口令指示的队形,距离教师2~3米处站好,其余学生依次向后重叠式排队站立,前后保持约一小臂的距离并自动对齐。
横队集合口令:“成×列横队——集合!”【动作方法】教师下达口令的同时,左手握拳肩侧屈,上臂与肩持平,拳心向内,右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排头学生按口令指示队形,迅速在距离教师面前3~4米处,面对教师站立,其余学生以排头为基准,从右到左依次排列队伍,并自动看齐。
解散口令:“解散!”【动作方法】听到口令后,学生迅速离开原位。
【教学重点】集合时,排头学生迅速到位,其余学生及时找到相应位置自动看齐,并保持较适宜的间隔和距离。
发展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教法建议】1)在初次练习时,教师在场地上画2~4条标志线,并在各组排头站位处,插上不同颜色的小旗或放小木块,便于排头学生迅速到位。
也可在标志线上按横队和纵队要求的间隔和距离标上记号(如画点等),以便于学生迅速集合。
2)在练习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识记左右、前后同伴的特征;解散后,可让学生相互交流,增加学生结伴的练习,并在练飞中相互提示。
3)进行集合与解散练习时,教师的预令和动令可适当放慢、延长,口令要清晰、宏亮、有力。
4)根据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坚持时间不长的特点,不宜用较长时间进行队列队形练习。
可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如结合队列练习的游戏进行。
【个人建议】1、要点:口令、示范、哨声结合2、情境法:在场地上插上不同颜色的彩旗,学生头上戴相同颜色的头饰,通过“小动物回家”的游戏进行教学,强调快速、到位、注意力集中。
3、信任激将法:集合解散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沟通:当老师哨声响起,马上闭上眼睛,当老师数完五个数,睁开眼睛,相信每个人都能站好。
【评价要求】1)集合、散开较迅速,站位较准确,间隔距离较适宜。
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队列是在一定队形下的协调而统一的行动。
队形是为协同动作而采取的队伍排列形式。
前者以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为基础,并结合体育课的需要适当加以补充;后者是对体育课上经常采用的队列形式及其变化的归纳。
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队列要在一定的队形下进行;队形又必须以队列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整齐一致。
队列队形练习的作用•端正身体姿势,振奋精神,养成良好的训练作风。
•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严密课的组织,以利于完成课的任务。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列: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
•路: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
•横队:由“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纵队:由“路”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翼:队形的两端叫翼。
左端为左翼,右端为翼。
•队列练习: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排头:位于横队右翼第一名或纵队之首的学员。
•排尾:位于横队左翼第一名或纵队最后的学员。
•基准学生:站在排头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作为看齐或行动的目标叫基准学生。
•间隔:相邻者左右之间的间隙叫间隔。
个人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一拳(10厘米);成队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两步。
•距离:相邻者前后之间的间隙叫距离。
个人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一臂(75厘米);成队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两步。
•步幅:一步的长度(前后脚脚跟之间的距离)。
•步速:一分钟走的步数。
口令概述口令:指挥动作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叫口令。
包括指示词、预令和动令三部分。
只是有的动作只有预令和令,如“向右——转”;有的动作只有动令而无预令,如“立正”,有的动作三部分都有,如“面向单杠指示词,向左向右预令——转动令”。
口令的种类•短促口令:只有动令,发音短促有力,不论几个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
有时最后1字稍长,如“立正”、“稍息”、“报数”等。
•断续口令: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如:成体操队形,散开!第n名,出列!各排,报数!等。
继续教育杂谈体育教师的口令体育课中,教师经常会利用口令指挥学生练习和调动学生的队伍,口令贯穿于体育课的各个局部。
口令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练习与队形调动效果,所以口令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
体育教师往往在大学时就开始练习喊口令,但是现在的年轻教师在大学不了解怎么学习的,很多人都没有掌握好喊口令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口令运用效果不好,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练习和队伍的调动。
就体育教师的口令,本人谈一些看法。
一、口令的类别。
1、原地常用口令:1〕原地常用动作:立正、稍息、齐整、报数、集合、解散、前进、蹲下、坐下、起立。
2〕原地转法:向右〔左、后〕转,半面向右〔左〕转。
3〕队列变换: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复原、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及复原2、行进间常用口令:1〕行进间队列动作:行进间步法及其互换、行进间转法、行进间队列变换和行进间的转弯。
2〕行进间步法及其互换口令:齐步、正步、跑步、便步、踏步、立定。
3〕行进间转法口令:齐步、跑步时向左〔右〕〔后〕转走和齐步、跑步时向后转走。
4〕行进间队列变换口令: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其复原;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及其复原;行进间的转变是指横队左〔右〕转弯走,纵队左〔右〕转变走。
二、队列队形的口令要求1、教师口令应做到准确、标准。
准确是口令的首要条件。
口令的用语必须简明、正确,结构完整。
遵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进行。
体育教师的口令禁止随意化和口头化。
2、教师口令应做到清楚、洪亮。
清楚、洪亮,学生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到达清楚悦耳的要求。
体育教师的口令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白口令的意图,切忌模糊不清。
体育教师喊口令时要注意发音部位正确,忌莽声粗气的吼叫。
发音局部的不正确,声音效果不好,对体育教师的声带和喉咙都用很大的损伤。
3、教师口令应做到有节奏:体育教师的口令要有明显预令、动令,节奏感强,突出主要局部;如“跑步走〞突出“跑〞字、“向左转〞突出“左〞转、含有数字的口令突出数字。
体育老师必备——详解队列队形及口令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队列是在一定队形下的协调而统一的行动。
队形是为协同动作而采取的队伍排列形式。
前者以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为基础,并结合体育课的需要适当加以补充;后者是对体育课上经常采用的队列形式及其变化的归纳。
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队列要在一定的队形下进行;队形又必须以队列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整齐一致。
队列队形练习的作用•端正身体姿势,振奋精神,养成良好的训练作风。
•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严密课的组织,以利于完成课的任务。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列: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
•路: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
•横队:由“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纵队:由“路”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翼:队形的两端叫翼。
左端为左翼,右端为翼。
•队列练习: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排头:位于横队右翼第一名或纵队之首的学员。
•排尾:位于横队左翼第一名或纵队最后的学员。
•基准学生:站在排头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作为看齐或行动的目标叫基准学生。
•间隔:相邻者左右之间的间隙叫间隔。
个人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一拳(10厘米);成队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两步。
•距离:相邻者前后之间的间隙叫距离。
个人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一臂(75厘米);成队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两步。
•步幅:一步的长度(前后脚脚跟之间的距离)。
•步速:一分钟走的步数。
口令概述口令:指挥动作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叫口令。
包括指示词、预令和动令三部分。
只是有的动作只有预令和令,如“向右——转”;有的动作只有动令而无预令,如“立正”,有的动作三部分都有,如“面向单杠(指示词),向左向右(预令)——转(动令)”。
口令的种类•短促口令:只有动令,发音短促有力,不论几个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
有时最后1字稍长,如“立正”、“稍息”、“报数”等。
体育课队列练习基本口令及动作要求通过队列练习有助于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并能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促动身体正常发育,形成准确的身体姿势和协同一致的集体动作水平。
1.立正:口令是:立正!做法是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2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口令是:稍息!另一种是上体操课时常采用的左右开立的做法(跨立)。
其做法是左脚向左1步,同肩宽,重心投影落于两脚之间,同时两臂屈肘在背后,右手轻握拳,左手握右手腕,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此种稍息常用在上体育课练习动作时作为休息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因为两脚平均支持体重,支撑面较大,两臂改变姿势起到调节作用,减轻肌肉紧张度,适于小学教学训练时广泛采用。
3.看齐:整队时常用的基本动作之一。
口令是:向右(左)看--齐!其做法是基准人不动,其他人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的腮部,前4名能通视基准人,自第5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3人为度。
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看齐。
口令是:向前看--齐!其做法是基准学生不动,其他学生向前对正,第3名以后的学生,以看不见自己前面第2名学生头的后部为度。
当听到“向前--看”的口令时向前看齐的动作停止。
4.报数,口令是:报数!做法:横队从右至左(纵队时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时向左转头)报数,最后1名不转头。
报数要求必须准确,声音洪亮,转头迅速,训练报数时常采用报数比赛或报数游戏的方法。
5.踏步用于调整步伐。
口令是:踏步--走!(停止间);行进间口令是:踏步。
做法: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落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6.立定口令:是立——定!做法:齐步和正步走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常用队列队形的口令及动作要领立正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稍息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跨立(即跨步站立)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移步(5步以内)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1、右(左)跨步口令:右(左)跨×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后退口令:向前×步――走。
后退×步――走。
要领:向前移步时,应当按照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
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
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立定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步法变换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右脚继续走1步,即换正步或者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齐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体育课基本口令1先打手势左手握拳90度,右手握拳伸展.大声喊:'集合'!!!(大个在你左手方向)2,(稍停)立正!.(稍停),!(稍停)向前看!3第一排从高到低(或从右至左)报数!.(计算人数)4!5(转向教师)报告:XX班原有XX人,现到XX人.(说明未到人原因)若人全到就说;人已全部到齐,请老师上课!老师说:好.你就转体跑向队伍尾部,然后来一个向后转.体育课队列练习基本口令及动作要求队列练习是体育教育基本内容之一。
队列练习是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列练习不仅在部队军事训练中广泛采用,而且在各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广泛采用。
在体育课里所采用的队列练习,原则上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规定的动作要求进行训练。
通过队列练习有助于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并能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协同一致的集体动作能力。
1.立正队列动作的最基础动作之一。
口令是立正!做法是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1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队列常用的基本动作之一。
口令是稍息!做法有两种:一种是解放军队列条令里规定的正规做法。
其做法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2/3,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体重大部分落在右脚。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此种做法用于队列练习。
另一种是上体操课时常采用的左右开立的做法。
其做法是左脚向左1步,同肩宽,重心投影落于两脚之间,同时两臂屈肘在背后,右手轻握拳,左手握右手腕,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此种稍息常用在上体育课练习动作时作为休息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由于两脚平均支持体重,支撑面较大,两臂改变姿势起到调节作用,减轻肌肉紧张度,适于小学和初中教学训练时广泛采用。
体育教师口令与队列队形展示(体育教师基本功大全)一队列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之一、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队列队形练习,不但能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是上好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础。
在不断地进行图形变化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徒手操、行进操的操练中变换队形使学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克服了徒手操枯燥、消极的一面。
二队列队形的基本术语列: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
路: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
翼:队形的两端叫翼。
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
正面:队列中学生所面向的一面叫正面。
后面:与正面相反的一面叫后面。
间隔:个人或成队,彼此左右之间相隔的空隙叫间隔。
个人之间的间隔,一般为10厘米;成队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两步。
距离: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空隙叫距离。
个人之间的距离,一般为75厘米;成队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两步。
横队:学生左右排列所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一般横宽大于纵深。
纵队:学生前后排列所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一般纵深大于横宽。
方队:横宽和纵深大体相等的队形叫方队。
排头:位于横队右翼第一名或纵队之首的学员叫排头。
排尾:位于横队左翼第一名或纵队最后的学员叫排尾。
基准学生:按规定队形列队时,站在排头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作为看齐或行动的目标叫基准学生。
步幅:一步的长度叫步幅。
两脚前后一步时,为后脚尖至前脚尖的距离;两脚左右一步时,为两脚内侧间的间隙。
步速:每分钟行进的步数叫步速。
预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
动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
预令和动令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三队列队形的内容根据“队列条令”规定和教学的需要,常用的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有下列内容:队列练习内容①、单人动作。
包括立正、稍息、原地转法(向左、右、后转,半面向左、右转);行进(齐步、正步、跑步、便步、踏步、移动和步法变换)、立定、行进间转法以及坐下、蹲下和起立等。
[论体育教师实施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几个问题]整理队伍口令顺序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是体育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一种特殊教学技能,也是体育教师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实施课堂常规的一项必备的技能。
但由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如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少体校,没有进行专门化的课程学习与培训;还有的教师是代课的、兼职的,他们更加没有接触过口令与队伍调动这方面的专业术语,只是模仿他人上课之法,简单使用这些专业化术语而已。
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正确使用口令与队伍调动专业术语方面,情况并不十分理想,这种现象可在近年来较大规模的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师的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还有待于提高与发展,而且这方面技能的缺失在年轻教师中更为常见。
但教学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有规划、有步骤的长期培训过程,因此,本文就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概念、标准、作用、技巧、路径等若干问题进行阐述,以便于广大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相关知识与培养途径,并针对自身的优势与薄弱环节,加强训练,促进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快速发展。
一、什么是“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是指体育教师运用简洁口头命令进行队列队形操练与队伍调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
[1]二、“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形成的标准 1.下达的口令准确、清楚、洪亮、果断。
2.口令发音部位正确。
合理运用胸音(下达短口令)和腹音(下达带拖音的口令)进行口令发音。
3.口令体现预令和动令的区别明显。
预令清楚,音量稍低,并稍拖长音调,以提前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动作并做好准备。
动令短促、果断、有力,音量最大、最强。
[2]有的口令无预令、动令之分,只有动令,例如“立正”“稍息”等等。
4.口令突出主音。
口令中有主音,也有辅音,在发令时要突出主音,以提示学生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熟练合理选择喊口令的位置。
队列队形练习队列队形练习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内容。
通过队列队形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队列队形练习知识,技术技能,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学校无论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还是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集会等都离不开队列队形的组织和变化。
它贯穿于课的各个环节,所以说它是衔接体育课各个环节的纽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是学校集体活动的组织保证,也是对学生进行作风培养、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用现代教学论观点分析,那种长期以来仅仅把队列队形教学作为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的一种手段的认识,显然是不全面的。
人们更应关注队列队形练习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健身功能,加强审美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化,体操队形教学在学校的整体教学中,在完成育人这个总目标中,以及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第一节队列队形练习的作用队列练习,是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形练习,是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队列练习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为依据,队形练习则是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内容。
队列队形练习,从概念上讲,有其各自的独立性。
但我们在教学实践运用中,又很难把它们分得一清二楚。
集体队列练习是以一定的队形为前提,包含着基本队形变化的因素;而队形练习的基础是队列动作。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队列队形练习,不但能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是上好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础。
在不断地进行图形变化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徒手操、行进操的操练中变换队形使学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克服了徒手操枯燥、消极的一面。
队列队形练习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队列队形教学使学生养成迅速、准确、协同一致的习惯;严格执行命令,遵守纪律的习惯;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更好地体现青少年一代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思想上、作风上、行为上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快节奏、高效率对人才的要求。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几种教学能力体育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优劣。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体育教师要重视上好体育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证。
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呢?—、口令指挥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组织、调动都离不开队列,队列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队列的指挥完全靠体育教师的口令。
所以,口令就成了体育教师的一种特殊教学语言;口令是体育教师必备的—项特殊能力。
体育教师的口令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口令要准确、适时,预令和动令要有明显的区别。
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即做动作叫“动令”,教师施口令都是在集体和严肃的场合下进行,声音要清晰、宏亮、有气势、有号召力。
口令一旦发出。
集体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令行禁止。
其次,口令要规范,有专门的术语,适应为同的队列。
队形的两端“翼”﹔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叫“列”。
学生前后重叠一行叫“路”﹔学生前后重行迭组成的队形叫纵队;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列叫横队。
体育教师要加强口令的训练,把握要领和技巧,不断提高口令的水平。
二、遗合教学特点的讲解能力讲解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体育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之一。
教师在讲解时要做到:1、讲懈目的明确。
讲解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语言的运用要紧紧围绕着课的目的、任务而进行。
每次课讲什么?何时讲?怎样讲?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有目的的讲解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讲解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体育课上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教材内容的传授。
在备课时精心挑选,选择那些简练、明确、富于形象化、教育性强和逻辑性强的语言来进行讲解。
应做到清晰、亲切和富有感染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解时抓住主要环节。
要突出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要领易懂易记才便于指导学生练习。
为做到精讲。
还可适当运用日决法。
如“归纳法”︰起跑要“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