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语文 考前押题模拟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0
成人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明察秋毫礼上往来涣然冰释B. 急功近利一愁莫展一诺千金C. 出类拔萃一视同仁委曲求全D. 风声鹤唳一筹莫展明哲保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的尊敬。
B.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很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躲在角落里。
B.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压抑。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20. (此处省略,可根据需要添加类似的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是范仲淹的名句。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4. “________”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称。
5. 请填写《论语》中的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内容】(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一篇适合成人高考水平的阅读理解文章)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是指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分)3. 文章中有哪些描写手法?请列举并说明其作用。
(10分)4.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或价值观?(10分)四、作文(共40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内容】(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一段适合成人高考水平的作文材料)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斟酌B. 瞭望C. 恣意D. 羁拌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B. 这种天气,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C. 由于他的到来,使整个会场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1. 他终于完成了任务。
2. 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 1. 他因为勤奋而成功。
2. 他因为生病而请假。
C. 1. 这个方案经过讨论后被采纳了。
2. 这个方案经过讨论后被否定了。
D. 1. 他总是第一个到达。
2. 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清代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写出《诗经》中的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
10.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代表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其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成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急中生智C. 一愁莫展D. 谈笑风生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3.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C.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取消了。
C.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D.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7.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8.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9.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散文形式,特点是篇幅短小,语言精炼。
10.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戏剧形式,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默寡言振聋发聩妇孺皆知B. 草长莺飞赴汤蹈火美轮美奂C. 源远流长神采奕奕举案齐眉D. 蹑手蹑脚雕梁画栋风驰电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昂慷慨,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B. 我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然后翻阅起来。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她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工作使她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
B. 这场雨下的非常大,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C. 这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D. 她在演讲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赢得了听众的共鸣。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B. 面对困难,他勇敢地迎难而上。
C.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技压群芳。
D. 他因为偷窃被警方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他说。
B. 他在比赛中跑得非常快,犹如一阵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想请教一个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表达。
二、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位老渔夫坐在海边,望着远方的大海。
他静静地思考着,心中充满了感慨。
“大海啊,你为何如此浩瀚?”他自言自语道。
大海似乎回应了他的呼唤,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发出阵阵涛声。
“因为你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大海的声音仿佛来自天际。
老渔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你的力量从何而来?”大海沉默了片刻,然后回答:“我的力量来自于你的梦想。
”老渔夫愣住了,他没想到大海会说出这样的话。
“是的,你的梦想是我力量的源泉。
”大海的声音更加坚定,“只有你相信自己,我才能助你实现梦想。
”老渔夫陷入了沉思,他明白了大海的用意。
2024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全真模拟(二)1.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下面选项词语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江南博哥)A. 山脉(mài) 休憩(qì) 风驰电掣(chè)B. 玷污(diàn) 鞭笞(chī) 深恶痛绝(wū)C. 惬意(qiè) 估量(gū) 不省人事(shěng)D. 赝品(yàn) 恬静(tián) 荷枪实弹(hé)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应试指导:B项“深恶痛绝”中“恶”的正确读音是wù;C项“不省人事”中“省”的正确读音是xǐng;D项“荷枪实弹”中“荷”的正确读音是hè。
2.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惝恍迷离胜券在握煞费心机如法泡制B. 狡诈诡谲腮凝新荔功亏一匮童山濯濯C. 积毁销骨云蒸霞蔚潸然泪下优柔寡断D. 渎于职守自渐形秽杳无音信寒喧客套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如法泡制”的正确的写法是“如法炮制”;B项“功亏一匮”的正确写法是“功亏一篑”;D项“自渐形秽”的正确写法是“自惭形秽”,“寒喧客套”的正确写法是“寒暄客套”。
3.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简单的拆分重组,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达到增效的目的。
②近几年中国的相声艺术似乎有点不景气,尤其是几位相声大师的相继离世,使人产生中国相声事业在走下坡路的猜测。
③复杂的极致是单一,能把复杂推向这种极致的人,也只有道家鼻祖老子了。
A. 不止未免然而B. 不只不免尽管C. 不只不免然而D. 不止未免也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
应试指导:“不止”是指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一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本)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众多,因此,高等教育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
B、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C、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D、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信息日益丰富,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雅致(yǎ zhì)B. 恬淡(tián dàn)C. 瘫痪(tān huàn)D. 恶搞(è gǎo)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稳如磐石(wěn rú pán shí)C. 碌碌无为(lùlù wú wéi)D. 鹤立鸡群(hèlì jī qún)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憧憬(chōng jǐng)倔强(juè jiàng)B. 拮据(jié jū)驰骋(chí pìn)C. 沉淀(chéng diàn)炽热(zhì rè)D. 跻身(jī shēn)贮藏(zhù cáng)5、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闭)B. 美轮美奂,金碧辉煌(美、轮)C. 烟花易冷,人面不知何处去(烟、易)D.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独)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玷污(diàn wū)狭隘(xiáài)恬不知耻(tián bù zhī chǐ)B. 憧憬(chōng jǐng)哺育(bǔ yù)锲而不舍(qièér bù shě)C. 踌躇(chóu chú)愤懑(fèn mèn)荼毒生灵(túdú shēng líng)D. 玷辱(diàn rǔ)狭窄(xiá zhǎi)恬淡(tián dàn)答案:B解析:A项中,“狭隘”应读作“xiáài”,注音正确;“玷污”应读作“diàn wū”,注音正确;“恬不知耻”应读作“tián bù zhī chǐ”,注音正确。
故A项注音全部正确。
B项中,“憧憬”应读作“chōng jǐng”,注音正确;“哺育”应读作“bǔ yù”,注音正确;“锲而不舍”应读作“qièér bù shě”,注音正确。
故B项注音全部正确。
C项中,“踌躇”应读作“chóu chú”,注音正确;“愤懑”应读作“fèn mèn”,注音正确;“荼毒生灵”中的“荼”应读作“tú”,注音正确。
故C项注音全部正确。
D项中,“玷辱”应读作“diàn rǔ”,注音正确;“狭窄”应读作“xiá zhǎi”,注音正确;“恬淡”应读作“tián dàn”,注音正确。
故D项注音全部正确。
经过仔细核对,发现所有选项的注音都是正确的,但根据出题常规,通常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这里可能是题目设计有误。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下列哪个词语的读音是正确的?A. 惬(qiè)意B. 庸(yōng)俗C. 黯(àn)淡D. 以上都是(答案)二、下列哪个句子中没有错别字?A. 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B. 这个地方的风景真是美不盛收。
C.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人受益非浅。
D. 她总是以身作责,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答案)三、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成语使用是恰当的?A. 他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真是个首屈一指的人才。
B. 他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真是个畏首畏尾的人。
C. 他说话总是含糊其辞,让人听不懂。
D. 以上都是。
(答案)四、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是描写秋天的?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答案)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五、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文学常识是正确的?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作家。
B. 《水浒传》中的林冲是“智取生辰纲”的主要人物之一。
C. 《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名玄奘,是唐朝的高僧。
D. 以上都是。
(答案)六、下列哪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A.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B.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
C.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答案)D.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七、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A. 经过老师的讲解,使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B.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C. 他的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我们要尽量避免不犯错误。
(答案)八、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是比喻句?A.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
B. 他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晴朗。
C. 他是一只勇敢的狮子。
(答案)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玲珑剔透B. 鳞次栉比C. 前仆后继D. 奋不顾身答案:D(应为“奋不顾身”)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草长莺飞(zhǎng cháng yīng fēi)B. 错落有致(cuò luò yǒu zhì)C.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D.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答案:D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 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C.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喜爱。
D.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书籍。
答案:C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李逵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霸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B(应为“作者是罗贯中”)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
”他说。
B.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他说。
C.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
”他说:“你看过吗?”D.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他说:“你看过吗?”答案:A二、阅读题(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甲】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明的发展和传承从未间断。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更是将文明的传承视为生命的延续。
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模拟试卷及答案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guǐ) B.模胡(mó) C.着落(zhāo) D.拓本(tuò)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遨游 B.腊梅 C.混帐 D.沧海【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我又收回了脚步,在罗布泊的荒野里站立。
②然后他再看到,先前仿佛已不存在的纤维质终于在最初的潮水中了。
③反腐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话题,每个人都应牢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自觉地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A.迷惘涌现敏感 B.彷徨涌现敏感 C.迷惘闪现热门 D.彷徨闪现热门【答案】 B二、填空题1.文学常识填空。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作家、翻译家和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春蚕》《秋收》)《》《林家铺子》等。
【答案】文学评论《幻灭》《子夜》2.名句填空。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
(2) ,不是每一个传播风景的人都值得纪念。
在岁月的淘洗中,那个始终扶持别人走路的人,,才格外让人怀念。
【答案】 (1)正视淋漓的鲜血 (2)只有那个最终完成接力的人 (3)最终点燃别人火焰的人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问题】 1.以上《论语》选段,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请结合选段谈谈大家的看法。
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押题(一)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24分,每小题4分)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C.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议题、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部门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他年龄虽小,但少年老成....,不苟言笑。
C.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一些不法商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改头换面....,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
4.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锲而不含,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②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不可能勤奋地去探素和实践,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A.只有才如果就因而B.只要就如果就也C.如果就只要就因而D.只有才即使也也5.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百战不殆没齿不忘前途影茫B.责无旁代一张一驰成绩斐然C.恰如其分喋喋不休大坝合龙D.味如嚼腊束之高阁无人问津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真谛.孝悌.有的.放矢B包庇.媲.美刚愎.自用C后裔.臆.断自怨自艾.D对峙.吞噬.舐.犊情深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16分,每小题4分)痕迹的研究目前正在逐渐形成一门科学。
在痕迹的应用上,用来侦破案件大概是最常见的事,一个罪犯无意间在茶杯上留下指纹,他很快就成为了瓮中之鳖,间谍用显影药水书写密信,不管隐多巧,一经特别显影就“真相大白”。
最近美国人发明了一种侦破新技术一一头发分尽管微乎其微,仍会留下“影子”,这对于鉴别罪犯无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人类巧妙地利用痕迹的例子有不少,例如我们祖先留下的劳动工具,出土的石斧、石刀,其中有磨损的印迹,虽然岁月使之模糊,但通过某些“蛛丝马迹”,还可以给我们补充有关原人的种种知识一一他们双手和手指的结构特点、操作方法和技能。
一块薄薄的石头,上面带有许多清晰的花纹,行细一瞧,酷似张开两翼的小蝙蝠,翩翩欲飞,这就是“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
通过这个“痕迹”,人们就很容易断定地层的形成年代,三叶虫也就成为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标志了月球表面平均每小时每平方公里受到三块拳头大的陨石冲击,每一次冲击都会留下痕迹一一环形山。
对于这一痕迹的统计和研究,可以判断出月球表面各部分的大约年龄。
物理学是利用痕迹的广天地,正是痕迹第一次为人类打开感官无法涉及的世界。
威尔逊创造观测微观粒子痕迹的“云室”,是科学史上最惊人最奇特的“武器”。
它的原理是让带电粒子经过气体饱和的云室,形成“雾痕”,从而使人们得以利用普通气体就能看见或拍摄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再根据其行径的长短、浓淡、弯曲等分析出粒子的种类、质量、能量,感谢威尔逊先生,他把人类利用痕迹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7.下面的说法不属于“痕迹的应用”的一项是()A.利用茶杯上留下的指纹来侦破案件B.间谍用显影药水书写密信C.分析头发中的微量元素D.通过“三叶虫”断定地层的形成年代8.文中的“蛛丝马迹”所指的一项是()A.与磨损印迹有联系的历史资料B.磨损印迹中所包含的线索、迹象C.分析磨损印迹的手段D.对磨损印迹分析的结果9.下面关于痕迹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痕迹学是刑侦破案最常用的手段B.痕迹学在考古发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C.科学家可以利用痕迹学判断三叶虫的寿命D.人们对痕迹学应用的未来方向在物理学领域10.依据全文,下面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痕迹学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B.前人对痕迹的研究已取得辉煌的成就C.目前,我们研究痕迹的手段还很落后D.现在,痕迹学的应用已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接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快活热闹。
“我在开花!”她们在笑。
“我在开花!”地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开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病,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零落地挂在树精,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落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到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技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了生命的佳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成花中的一朵。
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1.文章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分)答:用了和的手法。
其好处是:12.根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7分)(1)不幸”指的是什么?(3分)答:(2)生命的长河“无止境”是什么意思?(4分)答:13.如果全文分为四个层次,该如何划分?(4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7分)答:四、(2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题。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
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
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
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鄢陵候彰征代郡,以豫为相。
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拢乱,莫知所为,豫因地行,回车结圜阵,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
胡不能进,散去。
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迁南阳太守。
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在山中群盗,大为郡患。
前太守收其党羽五百馀人,表奏皆当死。
豫悉见诸系四,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净。
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豫,豫转送官。
胡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
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
”豫从之,胡因跪日:“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
”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
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
虽殊类,成高豫节。
嘉平六年,下诏褒扬,赐其家钱谷。
15.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文字。
(4分)答:16.田豫为南阳太守时,是怎样解决当地的盗匪问题的?(6分)答:17.田豫是如何对待鮮卑来使的?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6分)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8.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大雪的?(4分)答:19.诗的最后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答:五、作文(60分)20.“时尚”是社会在一定时间段流行的习俗和风气,有人也称之为“时髦”或“新潮”。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竟相展示着它们的身姿,赢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睞。
他们追求“时尚”,创造“时尚”并享受“时尚”,但是人们对“时尚”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可谓见仁见智,赞赏艳羡者有之;指责排斥者有之。
根据材料,结合自身经历,以“时尚”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600字成人高考语文考前押题(一)参考答案及解析一、(24分,每小题4分)1.【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应试指导】这道题要从叙述角度的一致上考虑。
本段文字以“南天门”为叙述的中心,而A、C两项说的是“石刻”,先排除;D项的后半句说的是“对联”,前后叙述的对象改变了。
只有B项承接上文先说“门外”,然后说“门两旁”,保持了叙述角度的一致。
2.【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辨识病句的能力。
【应试指导】B项“培养”与“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将“培养”換为“改造”;C 项“安排”与“问题”搭配不当,可将“以及”改为“并讨论了”;D项搭配不当,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的对象不应是事件,而应是人。
3.【答案】B【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安居乐业”指居住安定,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主谓不搭配;B项“少年老成”是指人虽年轻,却很老练,举动谨慎;C项“遍体鳞伤”指浑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很重,“全身”与“遍体”重复;D项“改头换面”指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包装”与“头”“面”意思重复。
4.【答案】A【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
【应试指导】①句“只要…就…”是条件复句表示充分关系,而句中意思是从正面强调必要条件,故“只有………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