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测量自己的体温和脉搏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24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大生命体征是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1、测量体温一般用体温计腋下测量。
水银端放在腋下,测量10分钟。
正常是36-37摄氏度之间。
2、测量呼吸时可以观察胸腹起伏,一起一伏可表示一次呼吸。
通常可以计时30秒钟,所测的次数乘以2即为每分钟的呼吸频率。
但如果是呼吸不够规律者,或者是婴儿以及呼吸较为微弱者测量时,可以测量完整的1分钟。
3、脉搏可以让病人休息5-10分钟,通过手触动脉搏动点,也可以用听诊器听诊心率。
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致的,测量脉搏次数,实际上就是检测桡动脉或其他动脉的搏动次数。
检查脉搏前,病人的位置应该舒适,平卧或坐位均可以,检查者以右手的二、三、四指端,轻轻地按在桡动脉上计数1分钟。
4、首次测量时要测量双上肢血压,以测量血压偏高的一侧并密切监测。
测量血压时要充分暴露上肢,袖带捆绑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两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测量前需将袖带充分排空。
将血压计平放于心脏水平处,按开始键则自动开始测量,测量时手臂放松、手掌向上,过程保持平静,在测量过程中不要说话和移动身体。
一、引言生命体征是衡量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生命体征的测量技能是基本要求。
通过本次生命体征测量实训,我对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反思。
二、实训背景本次实训是在我校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的,旨在提高学生生命体征测量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分别学习了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测量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各种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以及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三、实训内容1. 体温测量体温测量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腋下、口腔和肛门三种测量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发现腋下测量方法简便、易行,且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成为临床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
2. 脉搏测量脉搏测量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桡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三种脉搏测量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正确测量脉搏的技巧,如患者放松、找到脉搏搏动点等。
3. 呼吸测量呼吸测量是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观察胸部起伏和腹部起伏两种呼吸测量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正确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规律的技巧。
4. 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脏和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袖带式血压计和水银柱式血压计两种血压测量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正确测量血压的技巧,如患者放松、袖带充气等。
四、实训反思1. 操作技巧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体温计读数不准确、脉搏测量方法不正确、呼吸观察不准确、血压测量技巧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出现误诊。
因此,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操作技巧的练习和掌握。
2. 注意事项生命体征测量过程中,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例如,在测量体温时,要注意患者体温计的清洁和消毒;在测量脉搏时,要避免干扰因素,如患者的紧张、焦虑等;在测量呼吸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规律;在测量血压时,要确保患者放松,避免袖带过紧或过松。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测量生命体征(也称为生理参数)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等。
1. 体温测量:体温是衡量人体热量与能量平衡的一种生理参数。
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耳膜测温和额温测温等。
例如,耳膜测温利用耳温计将传感器放置在耳道内测量耳膜的温度,并据此推测全身体温。
2. 脉搏测量:脉搏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和血管弹性状态。
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包括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
手动测量通常通过轻触动脉(如颈动脉、桡动脉或股动脉)来计算每分钟的搏动次数,自动测量则通过脉搏传感器和计时装置来测量脉搏频率。
3. 呼吸测量:呼吸频率是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反映了肺活量和呼吸系统功能。
常见的呼吸测量方法包括手动计数和使用呼吸传感器。
手动计数需要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并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而呼吸传感器则利用压力传感器或流速传感器来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4. 血压测量:血压是衡量动脉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常见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非侵入式和侵入式测量。
非侵入式测量常用的方法是袖带式血压计,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动脉的压力变化。
侵入式测量通常需要在动脉内插入导管,并通过监测导管内的压力来测量血压。
5. 心电图: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像,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脏疾病。
心电图测量通常通过将多个电极粘贴在胸部和四肢上,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化的电压信号。
除了上述常见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例如呼吸音分析、脑电图、眼底成像等。
这些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有助于提高测量的舒适性以及准确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在现代医疗中,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
它们为评估身体健康、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进行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准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是保证生命体征测量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专业人员在选择和使用测量设备时应当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测体温脉搏呼吸操作方法
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是一种常见的生命体征监测方法,以下是操作方法:
1. 测量体温:
- 准备一只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是较为方便准确的选择。
- 首先,清洁床边或桌边的平整表面,以防止交叉感染。
- 然后,对体温计进行清洁消毒,根据使用说明进行处理。
- 在使用电子体温计时,插入温度计的探头到口腔下舌根部,尽量避免接触到其他物体。
- 启动电子体温计,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测量完成,通常会有一个声音提示。
- 记录体温,正常体温在36.1-37.2摄氏度之间。
2. 测量脉搏:
-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坐或躺下均可。
- 找到患者的橈动脉(位于手腕上方的陷窝处),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
- 使用计时工具(秒表或手表)计算脉搏的次数。
- 计算脉搏的频率,通常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
3. 测量呼吸:
-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坐或躺下均可。
- 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计算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 你也可以轻轻放置手在患者的胸部或腹部,感受呼吸的起伏,并计算呼吸的频
率。
- 记录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在进行体温、脉搏和呼吸测量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如果不确定,建议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实习报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实习背景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其中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测量生命体征的实习活动,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这些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体温测量体温是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玻璃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测量体温。
玻璃温度计测量腋温的操作步骤包括:消毒体温计、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体温计水银槽端置于腋窝正中、夹紧腋下、等待5分钟后读数。
电子温度计则更加简便,只需将探头置于腋下或口腔等部位,即可快速测量体温。
2. 脉搏测量脉搏是反映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如何使用手指触诊法测量脉搏。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手臂置于舒适位置,操作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患者的动脉表面,默数脉搏跳动的次数。
测量颈动脉脉搏时,需注意患者的头部姿势,避免误诊。
3. 呼吸测量呼吸是反映患者呼吸功能和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观察胸腹部起伏情况,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
测量30秒内呼吸次数,然后乘以2得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4. 血压测量血压是判断患者循环功能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如何使用臂式袖带电子测量仪测量血压。
测量时,患者取坐位,脱去手臂上的衣物,将袖带套在患者手臂上,确保袖带与心脏同高。
启动电子测量仪,待数值稳定后读取血压值。
三、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测量生命体征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准确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可以为医生诊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保持放松,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我还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实训背景生命体征是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的表征,是衡量个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准确掌握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对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生命体征实训,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围绕四大生命体征展开,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测量方法、正常范围、临床意义以及护理措施。
1. 体温测量体温是反映人体内部热量平衡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在36.1℃~37.2℃之间。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包括口温、腋温、肛温的测量技巧。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体温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2. 脉搏测量脉搏是指心脏跳动时动脉壁的扩张和收缩,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脉搏的测量方法,包括桡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等部位的脉搏测量技巧。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脉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3. 呼吸测量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正常范围为每分钟12~20次。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呼吸的测量方法,包括观察胸部起伏、鼻翼扇动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呼吸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4. 血压测量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正常范围为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包括袖带缠绕、充气、放气等技巧。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血压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我们首先对生命体征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包括生命体征的定义、测量方法、正常范围、临床意义等。
2. 模拟操作:在理论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模拟操作练习,掌握了生命体征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
3. 真人测量: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真人进行了生命体征测量,熟悉了实际操作流程,提高了测量准确性。
4. 讨论交流: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提高了实训效果。
1、体温与脉搏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人体的体温脉搏中的大学问,学会体温与脉搏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温与脉搏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生病、看医生,医生会给我们量体温,中医还会给我们把脉——也就是测量脉搏。
你了解有关体温和脉搏的知识吗?二、进行新课(一)播报台1、齐读播报台的故事2、讨论与交流:小丽明白了什么?(二)百草屋1、如何测量体温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肛门测温2、如何测量脉搏教师讲解后,全班学生练习测量脉搏的方法(三)健身园1、选择一种或两种方法测一测你和家人的体温,并记录下来。
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2、测一册自己活家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脉搏次数。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三、全课小结: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
2、争当友善使者教学目的:1、了解友善使者的行为准则。
2、教育学生做一个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争当友善使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争当友善使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待人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怎样争当“友善”的使者呢?二、进行新课(一)播报台1、朗读播报台故事——回声的启示2、交流与讨论:你怎样理解“你对人好,人便对你好”这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小医生的话。
(二)百草屋友善使者的行为准则1、同学之间要相互信任,和睦相处。
2、同学之间遇到矛盾要坦诚相待,主动化解。
3、同学们要学会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三)健身园对照“友善使者的行为准则”,想一想,在友善待人方面,你做得怎样?把你印象最深的几件事简单地记下来。
三、全课小结: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
3、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及传染途径,做到预防为主。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及传染途径,做到预防为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夏季和秋季,人们容易患上肠道传染病。
测量生命体征的口述流程一、测量体温。
咱们先来说说测量体温。
这体温呢,有好几种测量方法哦。
最常见的就是腋下测量啦。
要先把体温计甩一甩,把水银柱甩到35度以下。
然后告诉被测量的人,把胳膊夹紧,把体温计的水银头那边紧紧地夹在腋窝中间,可不能松松垮垮的哦,要不然测出来的就不准啦。
一般要夹个5 - 10分钟呢。
还有口腔测量,不过这种方法要注意哦,得把体温计消毒干净,然后放在舌头下面,让被测量者轻轻闭上嘴巴,可不能咬体温计呀,这个测量大概3 - 5分钟就好啦。
直肠测量体温虽然更准确一些,但是用得比较少,一般是特殊情况才用的。
二、测量脉搏。
说完体温,咱们再聊聊脉搏。
找脉搏呢,最容易找到的地方就是手腕这儿啦,就是大拇指那一侧的手腕,专业名词叫桡动脉。
咱们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地搭在这个地方,就像轻轻地搭在琴弦上一样,可别太用力啦,不然会把脉搏的跳动给压没了呢。
然后数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脉搏呀,大概是60 - 100次每分钟。
要是这个人刚运动完或者很紧张,那脉搏可能就会快一些。
三、测量呼吸。
接着就是测量呼吸啦。
这个时候呢,咱们可不能让被测量者知道我们在数他的呼吸哦,要不然他一紧张,呼吸就不自然啦。
咱们就假装还在数脉搏,眼睛偷偷地看着他的胸部或者腹部的起伏。
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数够一分钟。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大概是12 - 20次每分钟。
要是呼吸太快或者太慢,那可能就有点问题啦。
四、测量血压。
最后再说说测量血压。
先把血压计准备好,把袖带绑在被测量者的上臂上,袖带的下边缘要距离肘窝大概2 - 3厘米呢。
绑的时候松紧要合适,能插进一根手指就差不多啦。
然后把听诊器放在肘窝的肱动脉搏动的地方。
开始打气,一边打气一边看血压计的水银柱,打到大概180 - 200mmHg左右就可以慢慢放气啦。
在放气的时候,眼睛看着水银柱下降,耳朵听着听诊器里的声音,听到第一声“咚”的时候,这个时候水银柱的刻度就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当声音消失的时候,这个刻度就是舒张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