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 格式:pptx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55
汉乐府古诗大全
《汉乐府古诗大全》是指汉代乐府诗歌的集合,其中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古诗,如《孔雀东南飞》、《长歌行》、《陌上桑》、《饮马长城窟行》等。
这些古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反映了社会现实,有的描绘了自然景物,有的表达了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古诗:
1. 《孔雀东南飞》: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
诗歌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摧残。
2. 《长歌行》: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鼓励人们珍惜时光,努力奋斗。
3. 《陌上桑》:这是一首描写女性美丽和爱情的诗歌,通过对陌上桑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饮马长城窟行》: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和离别的诗歌,通过对长城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气氛悲壮,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以上只是《汉乐府古诗大全》中的一部分,这些古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一首长篇叙事诗.诗歌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渲染了一种悲剧气氛.接着叙述了汉代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悲剧故事。
主人公刘兰芝是个美丽、善良、勤劳、有教养的女子。
她的丈夫焦仲卿是个小吏,夫妻两个相亲相爱。
但是焦仲卿的母亲却是个苛刻的婆婆。
尽管兰芝行为端正,但焦母却指责她“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一定要把兰芝赶回娘家.焦仲卿替妻子辩护了几句,却遭到了母亲一顿训斥.他难违母命,商量先把兰芝送回娘家,等母亲消了气再把她接回来。
分别时两人发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永不相负。
但是兰芝回家不久,太守就派媒人来为儿子求婚,性情暴戾的哥哥遂逼她改嫁.兰芝知道抗争不过,就表面答应,心里却另有打算。
焦仲卿听到这个消息,私下和兰芝相见,互诉衷肠,决定以死殉情.就在太守家迎亲的前夜,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丈夫焦仲卿也“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一对恩爱夫妻,就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双双死去。
诗歌的结尾写道,死后他们被合葬在一起,坟墓的树木“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象征着他们永不分离、忠贞不渝的爱情.汉代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儒家的纲常伦理已经相当完备和严密。
家庭中父母长辈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婚姻中有所谓“七出”之条。
在七种情况下可以把妻子赶出家门,如“不顺父母、无子…”等。
妇女的行为是否合乎礼教,全凭丈夫家族的主观认定。
妇女在家庭中处在随时会被抛弃的地位。
这首诗揭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家庭悲剧发生的主因,描写了他们对这种封建礼教的抗争,表现了人们对这种封建礼教的批判,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这首诗鲜明地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
主人公刘兰芝是个坚强、自尊的女子。
在婆婆焦母无端的欺压下,仍然保持着克制。
迫不得已时才向丈夫述说自己的苦衷.回到娘家后,几个富贵人家争相求婚,兰芝不为所动.但粗暴的哥哥逼嫁,兰芝自知无力抗拒.表面平静地说:“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汉乐府诗中最经典的10首
汉乐府诗是指由汉代乐府机关采集、整理和演唱的诗歌,其中有很多经典之作。
以下是其中最经典的十首:
1. 《孔雀东南飞》: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焦母强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2. 《陌上桑》: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美貌机智、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
3. 《长歌行》: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
4. 《上邪》: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一位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坚定承诺。
5. 《白头吟》: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自白,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她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婚姻的坚定态度。
6. 《饮马长城窟行》: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描写了一个妇人思念在远方从军的丈夫,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7.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老兵的归家经历,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8. 《上山采蘼芜》:这是一首弃妇诗,通过写上山采蘼芜的女子与故夫相遇,询问故夫新人情况的对话,揭示了古代妇女的不幸遭遇。
9. 《战城南》: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向往。
10. 《东门行》: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描写了一个城市贫民为贫困所迫,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这些诗歌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诗孔雀东南飞翻译赏析文言文《孔雀东南飞》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ōng hóu),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mǔ),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ORg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fù)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chóng)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pīng)萦(yíng)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ēi)蕤(ruí)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汉乐府名作《孔雀东南飞》为何取这个名字
导语:《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名作,开篇第一句叫做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可是孔雀能飞吗?又为何是向东南飞不向西北飞呢?孔雀何以向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名作,开篇第一句叫做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可是孔雀能飞吗?又为何是向东南飞不向西北飞呢?
孔雀何以向东南飞?
孔雀带着徘徊、顾恋的心情盘旋的时候,为什么只向东南飞,而不向其他地方飞?据考证,焦、刘的婚姻悲剧发生在今安微怀宁县小吏港。
小吏港一名小市港,“因汉庐江小吏焦仲卿得名”,位于怀宁县城北二十公里处,与潜山县接壤。
焦家位于小市港河对岸的焦家坂(今属潜山县),刘家则在小市港东半里处,从地理位置看,刘家正好位于焦家的东南方向。
悲剧的结局是,刘兰芝在小市港投水而死,焦仲卿最后也“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焦仲卿悬树自缢而殉情,偏偏又是“自挂东南枝”,正好与开篇的兴句首尾呼应。
因为刘兰芝的故乡在东南方向,而且刘的尸魂也在东南方的小市港河边,所以焦促卿才面向东南而死。
于是,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怎么解
孔雀不善飞翔,怎能五里一徘徊?百科全书有云: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稍快一些。
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
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原来,此二句原来出处为汉乐府诗句《飞鹄行》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
妻卒疲且病,生活常识分享。
《孔雀东南飞》课文赏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是汉乐府民歌中的璀璨瑰宝。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价值。
下面从文学价值、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情节安排、社会意义、文化内涵和悲剧色彩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文学价值《孔雀东南飞》的文学价值极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它不仅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艺术成就,同时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二、主题思想《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思想主要聚焦于爱情与婚姻的冲突,以及个人理想与家庭责任的矛盾。
通过描绘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诗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人感情的束缚和压迫,以及个人在爱情与婚姻抉择中所面临的艰难困境。
这一主题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性,引起了广泛共鸣。
三、人物形象《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塑造十分成功。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情感和价值观都得到了深刻的描绘和展现。
此外,诗歌中其他角色的形象也十分鲜明,各自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和象征意义。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诗歌情节更加生动,同时也深化了主题思想。
四、语言艺术《孔雀东南飞》的语言艺术卓越,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优美流畅,生动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借代等,使得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诗歌的节奏感强烈,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情节安排《孔雀东南飞》的情节安排十分精巧,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整首诗以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抉择。
情节发展自然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这种情节安排使得诗歌情节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六、社会意义《孔雀东南飞》的社会意义深远。
这首诗通过描绘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人感情的束缚和压迫。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kǒng què dōng nán fēi ,wǔlǐyī pái huái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shí sān néng zhī sù ,shísì xué cái yī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shí wǔ dàn kōng hóu ,shí liù sòng shī shū 。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shíqī wéi jūn fù ,xīn zhōng cháng kǔ bēi 。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jūn jì wéi fǔlì,shǒu jié qíng bù yí 。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jiàn qiè liú kòng fáng ,xiāng jiàn cháng rì xī 。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jī mín g rù jī zhī ,yè yè bù dé xī 。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sān rì duàn wǔ pǐ ,dà rén gù xián chí。
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fēi wéi zhī zuòchí,jūn jiā fù nán wéi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qiè bù kān qū shǐ ,tú liú wú suǒ shī 。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f ǔ l ì de w én,ztháīn g sh àng q ǐ。
ā mǔ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ér yǐ b áo l ù ,xi x ìāng nfg ù dec ǐ f ù。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ji é f à t óng z,h hěuán xngí qu án g òng w é。
i y ǒu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kǒng qu è d ōng n á,nw ǔf ēl iǐ yī p ái hu。
ái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shí s ān n éng z,h sīhí s ùsì xu é cái yī,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shí wǔ d àn k ōn,g shhí óli u ùn sg sòh ī sh。
ū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shíqī wéi j fūùn,xīn zh ōng ch áng k。
ǔ b ēi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j ūn j ì wf ǔéi l ì,shǒu ji é q íng。
b ù y í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ji àn qi è li ú k ò,xnig āf nág jnig àn ch á。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kǒng què dōng nán fēi ,wǔlǐyī pái huái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shí sān néng zhī sù ,shísì xué cái yī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shí wǔ dàn kōng hóu ,shí liù sòng shī shū 。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shí qī wéi jūn fù ,xīn zhōng cháng kǔ bēi 。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jūn jì wéi fǔlì ,shǒu jié qíng bù yí 。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jiàn qiè liú kòng fáng ,xiāng jiàn cháng rì xī 。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jī míng rù jī zhī ,yè yè bù dé xī 。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sān rì duàn wǔ pǐ ,dà rén gù xián chí 。
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fēi wéi zhī zuòchí ,jūn jiā fù nán wéi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qiè bù kān qū shǐ ,tú liú wú suǒ shī 。
一,《孔雀东南飞》为例,谈谈汉乐府诗歌艺术成就《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有诗序记载作诗缘由,诗篇运用曲折丰富的情节、细针密线的结构、富有个性的语言,展现出尖锐的悲剧冲突,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乐府民间叙事诗的写作艺术上达到了最高成就。
接下来就以《孔雀东南飞》为例分析汉乐府叙事诗相比于诗经的成熟性。
《孔雀东南飞》在叙事上的巧妙娴熟首先体现在塑造出了个性鲜明完整的人物形象,诗篇集中笔墨描绘出的女主人公刘兰芝形象更是生动可感。
摹写其外貌时有"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特写镜头,表现其勤劳能干既有开头的铺叙,也在叙事过程中不断提及。
诗篇还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兰芝与仲卿初别时"举手长劳劳",诀别时"执手分道去",二人深情厚谊忠于爱情可见一斑,兰芝"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之语可感受到她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罪恶的斗争精神。
比起《氓》中只能通过女主人公的倾诉来感受其性格形象,《孔雀东南飞》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大量运用了个性化对话、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刻画出的人物群像个个肖其声形。
其次,诗歌情节完整结构紧凑,叙事中穿插的议论诗句也不失抒情意味。
全诗以兰芝与婆婆、母兄的矛盾冲突和兰芝与仲卿之间的交心两条线索同时展开,相互交错。
兰芝在被婆婆遣归,被母亲和兄长逼迫再嫁的过程中,与仲卿从表示不相忘到约定同死,故事也在两人相继自杀中达到悲剧的顶点。
对情节的安排已经不限于撷取几个生活片段,而是情节间相互连缀,跌宕起伏,其中运用的抒情穿插也有助于人物心境的刻画。
再次,诗歌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还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如篇末兰芝与仲卿墓前松柏交接、鸳鸯交颈的描写,既是对两人纯洁爱情的惋惜和赞美,也是对斗争精神的歌颂,再次赋予这一桩婚姻悲剧具有的典型意义,表达了人们对婚姻自由的美好向往。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
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作品原文孔雀东南飞汉末建安中1,庐江2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3,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4。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5。
“十三能织素6,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7,十六诵诗书8。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9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10五匹,大人故嫌迟11。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12驱使,徒13留无所施14。
便可白公姥15,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16,幸复得此妇,结发17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18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19?”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20!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21。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22女,自名秦罗敷,可怜23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24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25!”阿母得闻之,槌床26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27!”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诗双璧。
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340多句,1700多字,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主要记叙了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
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
从汉末到南朝,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被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其中大量运用铺陈的写作手法,叙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
《孔雀东南飞》为乐府诗集,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相传是当时民间为纪念“焦刘”的爱情悲剧而创作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改。
《孔雀东南飞》目前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2)编著的《玉台新咏》一书中,在其卷一,题为《焦仲卿妻》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后来宋人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又将其收入,在卷七十三“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
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
《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故事的两个主人翁以其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而赢得千古文人墨客的赞叹,主人翁的墓地在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粮站前方,经后人的修缮,现已经成为一处免费供游人凭吊的风景地。
为了拍摄相关电视,在小市镇建成了“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开始名扬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