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777.50 KB
- 文档页数:18
手卫生依从性直接观察法目的为明确手卫生依从性直接观察法的要求和方法,正确监测手卫生依从性。
范围适用于我院提供医疗服务的所有科室和部门。
内容一、定义五个手卫生指征①接触患者前:指仅与患者完整皮肤接触前;②清洁无菌操作前;指可能与患者粘膜与破损皮肤接触前;③接触患者后:指与患者完整皮肤接触后;④接触血液体液后:指直接或间接接触血液体液后;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指接触患者住院期间供其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物品及医疗环境后。
手卫生指征:指在练习的医疗活动中风,在制定时刻做手卫生的理由,该时刻具有在不同表面直接传播病原菌的风险。
手卫生时机:指在连续的医疗活动中,在制定时刻需要做手卫生,该时刻需要有手卫生行动以切断通过手传播病原菌。
二、观察规则①采用WHO手卫生观察表进行观察②实行公开、匿名观察③观察行为不能妨碍正常的诊疗活动。
对被观察者有妨碍时,应停止观察。
④观察者必须时刻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⑤观察者最多科同时观察2个医务人员(如同一病房或给同一患者工作),以防操作较多时错过手卫生时机⑥在某些极端情形下,如抢救患者,被观察者处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压力时,不应该继续观察。
⑦观察者不应该将医务人员自身的习惯性或无意识动作视为手卫生指征,如调整眼镜或撩头发。
但无菌操作除外。
⑧观察重点在于识别手卫生指征,不在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即识别在末次接触前后是否应有一次手卫生行为。
⑨如果观察者识别到一个或连续多个手卫生指征且确认构成一次手卫生时机(即应有一次手卫生行为)时,记录实际是否有手卫生行为即可。
⑩如果观察者未识别到手卫生指征,则不构成一个手卫生时机,也就不用做任何记录。
⑪观察结束后可以现场进行反馈,最终结果在完成数据收集后,应尽早反馈给相关科室或人员。
三、观察对象①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为观察重点。
②对某个群体进行评估时,则须确保所选对象具有代表性:护士占50%,那么观察对象护士也应占50%四、观察地点正在或即将实施手卫生策略的地方。
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引言:手卫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对于预防感染疾病、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2024年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调查方法:我们在不同地点,包括医院、学校、公共场所等设立了调查点,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
共计调查了1000人,包括医护人员、学生、员工和普通市民。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整体较高,但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1. 依从性:调查发现,总体上来说,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所提高。
约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手卫生,例如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液进行洗手。
然而,仍有30%的人在关键时刻忽视了手卫生,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对于不同人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最高,约90%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手卫生要求。
学生的手卫生依从性相对较低,约60%的学生能够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
员工和普通市民的手卫生依从性介于医护人员和学生之间,约为70%。
2. 正确率:调查发现,2024年手卫生的正确率有所提高,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大约80%的受访者能够正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进行洗手,且能够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流程,例如湿手、搓洗、冲洗和干手。
然而,仍有20%的人使用不正确的手卫生流程或不适当的肥皂或洗手液。
尤其是一些学生和普通市民,对于正确的手卫生流程了解不足,容易疏忽手卫生的重要性。
总结:综合来看,2024年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较高,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针对不同人群,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率。
对于学生,应该加强手卫生教育,提高他们对手卫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例如,在学校设置手卫生宣传板、开展定期的手卫生培训课程,以及激发学生参与手卫生行为的兴趣。
对于普通市民,可以通过宣传手卫生知识和重要性,以及提供方便的手卫生设施来提高他们的依从性和正确率。
例如,在公共场所设置洗手间,并确保洗手间配备洗手液和纸巾。
医院手卫生监督检查及整改记录本季度通过对我院对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结果:1、本次共调查8个科室,调查人数61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人174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46人次。
手卫生依从性:146人次÷174人次x100%=83%3、考核7步洗手法146人,洗手方法正确121人。
洗手正确率:121人÷146人x100%=82%。
二:存在问题1:手卫生设施1.1水管位置设置不合理.1.2手消毒剂数量少,无干手纸,自动干手设备不能运转,或手消配置不到位。
1.3洗手盆处七步洗手法缺如,手卫生宣传氛围差.2:医务人员问题2.1医务人员对手卫生对感染控制的认识不够。
2.2洗手时间不够.2.3洗手方法不规范2.4七步洗手法步骤不熟练,个别医务人员有漏步现象.3:科内考核及管理不到位,未形成严格的考核机制,有考核制度的也流于形式。
三:分析原因四:整改措施1.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依从性。
采取多种方式,如集中讲座,专题讨论,发放宣传资料,用图谱讲授手卫生洗手步骤,做好岗前培训,强化培训,更新张贴洗手图,创造重视手卫生的氛围,改变群体态度,使医务人员牢记手卫生指征和洗手的标准程序,应加大对医生的培训和监督力度。
2.改善和完善手卫生设备,及时提供洗手清洁剂,取消肥皂,改用专用挤压式洗手液,提供专用速干手消毒液,创造一切便利条件,达到手卫生用品触手可及,提高手卫生依从性.3.大力推广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提高手卫生效果。
据七部流动水洗手法,平均每次两分钟,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原因,常达不到要求,而免洗手消毒液即用即取,搓擦待干便可完成卫生手消毒,约需20秒,它具有耗时短,杀菌性强,使用方便,刺激性小且具有护肤功能,又不受水源场所限制,在行走和交谈时也可进行,有利于提高依从性。
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手卫生是保护个人及他人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医疗机构和其他公共场所,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正确率对于控制感染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进行调查分析,并给出总结。
在进行手卫生调查时,首先应记录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
接下来,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或直接提问等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包括关于手卫生知识、意识和行为的问题,观察则是观察被调查对象在手卫生过程中的具体行为,直接提问是询问被调查对象对手卫生的态度和实施情况。
在进行手卫生调查分析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可以计算手卫生正确率、依从性及总体情况等指标。
手卫生正确率可以根据被调查对象的回答情况来测算,比如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等。
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通过观察被调查对象在实际行动中是否按照规定的手卫生措施进行来评估。
总体情况则是对整个调查样本的手卫生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在手卫生调查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要结合手卫生知识、意识和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评估被调查对象的手卫生状况。
此外,可以将不同人群、不同场所和不同时间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和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根据手卫生调查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总结。
首先,手卫生正确率和依从性普遍存在改进的空间。
尽管大部分人接受了相关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和不规范行为。
其次,不同人群、不同场所和不同时间段的手卫生状况存在差异。
例如,在医疗机构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人们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更高。
最后,提高手卫生正确率和依从性需要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学校、工作单位等应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人们养成正确的手卫生习惯。
总而言之,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可以为控制感染的传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和差异,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手卫生的正确率和依从性,保护个人及他人的健康。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统计表使用说明手卫生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它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医疗机构中,手卫生更是必须要做好的环节,因为医疗机构是病原体较为集中的场所,如果医务人员不重视手卫生,病原体就很容易传播开来,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健康风险。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水平,现在许多医疗机构都采用了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统计表。
这两种表格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记录手卫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使用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统计表的方法。
首先是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的使用方法。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主要用于记录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包括什么时候进行了手卫生,手卫生的方式是什么,手卫生是否符合规定等等。
医务人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手卫生,观察人员需要认真观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并按照表格上的要求进行记录。
观察人员需要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周期性观察,以保证手卫生的规范化。
第二是手卫生依从性统计表的使用方法。
手卫生依从性统计表主要用于统计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情况,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全面了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使用该统计表需要清楚记录每个人的手卫生依从性,并按照表格的要求进行统计和分析。
这样可以得出整个部门、整个医院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为做好进一步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使用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统计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认真贯彻执行。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统计表是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水平的有力工具,但仅仅对表格进行记录是远远不够的,医护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规范做好手卫生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第二,需要及时反馈和改进。
通过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统计表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得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宣传和督促,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质量。
第三,需要全员参与。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统计表》使用说明在医疗环境中,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我们设计了《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手卫生依从性统计表》。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份表格的使用方法,帮助您准确、有效地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的观察和统计。
一、《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的使用1、观察目的明确观察手卫生依从性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医务人员在日常医疗操作中对手卫生规范的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观察人员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观察,如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科室护士长等。
3、观察时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观察,包括医疗操作前、中、后等关键环节。
4、观察内容医务人员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科室、岗位等。
观察的时间和地点。
医疗操作的类型:如注射、采血、换药等。
手卫生时机:包括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等。
手卫生方法:如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等。
手卫生是否执行:记录“是”或“否”。
5、填写方法观察人员在观察过程中,应如实、及时地填写观察表。
对于每个观察项目,应清晰、准确地记录相关信息。
如果有特殊情况或需要说明的事项,可以在备注栏中进行记录。
6、注意事项观察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不干扰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
观察过程应秘密进行,避免医务人员因知道被观察而改变行为。
对于不确定的情况,应及时与相关医务人员沟通确认。
二、《手卫生依从性统计表》的使用1、统计目的将观察表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医院整体或各科室、各岗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2、统计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周期,如每周、每月、每季度等。
3、统计内容医务人员的分类统计:按照科室、岗位等进行分类。
手卫生时机的统计:分别统计不同手卫生时机的依从情况。
手卫生方法的统计:统计各种手卫生方法的使用频率。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分析及措施干预1. 研究背景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重点措施。
手卫生依从性指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是否按照规范程度正确洗手、戴手套等操作,是评价手卫生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过去的研究表明,手卫生依从性较低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调查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能够有效改善医院感染控制。
2.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手卫生操作时间、操作场所、手卫生操作方式等。
调查范围为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的所有医护人员。
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法。
3. 调查结果3.1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概况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101份,回收率为85%。
其中女性占58%,男性占42%。
医务人员年龄分布在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岁。
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如下表所示:手卫生依从次数比例每次都执行41%经常执行35%偶尔执行18%很少执行6%3.2 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法,本研究发现,手卫生依从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性别、职务、科室、健康知识水平、操作场所等。
3.3 讨论与措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整体较高,但仍存在少数医务人员执行不规范的情况。
下面提出以下改善措施:3.3.1 加强手卫生操作规范的宣传本院应加强手卫生操作规范的宣传,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操作的重视程度,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在执勤期间不断增强自己的健康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更新和改进自己的手卫生操作。
3.3.2 搭建公开交流平台在手卫生操作规范宣传和推广过程中,提出一个公开交流平台的想法,以此来提供医务人员一个技术交流和共享操作经验的平台。
这样不仅能够加速技术学习的速度,也能够帮助医务人员解决日常手卫生操作中的困难与疑问,有效提高整个医务团队的手卫生依从性水平。
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调查方法一、方法和注意事项1、观察时间与范围:观察持续时间不宜超过20 min。
(根据观察内容调整,可上下浮动10min);观察结束后填写观察持续时间。
2、选择指征中“病人后”和“环境后”不能同时选择。
“接触病人后”与“接触环境后”之间应该有另外一个手卫生时机。
3、一次观察一名医务人员不宜超过 3 个手卫生时机。
4、只在医务人员未采取其他手卫生措施直接戴手套的情况下才记录手套的使用情况。
观察人员可同时最多观察 3 名医务人员。
5、判断手卫生正确与否需要考虑:主要是判断每个揉搓步骤是否做到位(内、外、夹、弓、大、立、腕),有没有遗漏项,揉搓时间(15s)是否达标,三者之中有一项错误,则判断为错误。
6、医生、护士每月至少观察15个时机,保洁员每月至少观察5个时机。
二、手卫生举例及说明举例一9月9日对医生甲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观察时间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下:接诊患者A前,医生甲进行了手消毒,六步洗手法正确(第一个洗手时机) ;为患者A做侵入性无菌操作前进行了洗手,然后戴手套进行侵入性无菌操作(第二个洗手时机) ;操作完了脱手套、洗手,洗手方法正确(第三个洗手时机)。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填写情况举例二9月9日对护士乙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观察时间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下:为患者C翻身、拍背前使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第一个洗手时机);为患者C翻身、拍背结束后,没有进行手卫生(第二个洗手时机);10分钟后,戴一次性手套,为患者D进行口腔护理操作(第三个洗手时机)。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填写情况举例三7月7日下午15时对保洁丙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观察时间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下:保洁丙戴手套为患者E清理呕吐物后脱手套进行洗手(第一个洗手时机),洗手方法错误,随后为E患者整理床单位,结束后未进行手卫生(第二个洗手时机)《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填写情况手卫生五个指征包括:1、接触患者前包括:(握手、为患者测生命体征、为患者吸氧、接触输液泵、放置支架、协助患者活动、喂食、操作心电图)2、清洁/无菌技术前包括:(口腔护理、鼻饲、吸痰、静脉穿刺及维护、配药、静脉导管冲管、测血糖、抽血、注射、为患者滴眼药、准备换药车、换药、准备导管、侵入性检查)3、体液暴露后包括:(口腔护理、鼻饲、吸痰、静脉穿刺及维护、配药、静脉导管冲管、测血糖、抽血、注射、为患者滴眼药、清空各种引流液、接触过使用的尿盆、便盆、清理患者的尿、便、呕吐物、插入导管、清洗义齿)4、接触患者后包括:(握手、为患者测生命体征、为患者吸氧、接触输液泵、放置支架、协助患者活动、喂食、操作心电图)5、接触环境后包括:(整理床单元、调整输液滴数、患者周围的物品(床头柜、床单位、电视遥控器、个人物品)。
不同手术阶段手卫生依从性观察与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手术阶段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改善手术室手卫生状况,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手术室开展的60台手术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观察和比较手术麻醉诱导、麻醉和手术三个阶段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结果麻醉诱导阶段医护人员依从性为(4.5±0.6)%,麻醉阶段医护人员依从性为(16.5±0.8)%,手术阶段医护人员依从性为(17.5±1.2)%。
结论麻醉诱导阶段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最低,需提高手术麻醉诱导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预防因手卫生而引起的医院感染。
【关键词】手卫生;手术室;麻醉诱导;依从性【中图分类号】TU24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72-01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病菌散播的主要途径,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医院手术室手术量大,工作频率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
但是往往因手术患者众多,工作繁忙,特别是急症手术,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而易导致手术人员违反洗手规程,造成术后感染。
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室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更好地改善手术室的手卫生状况,亦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研究通过对全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60台手术不同阶段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调查分析,为改善手术室手卫生状况,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1.1手术选择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手术室开展的60台手术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其中眼科手术10台,肛肠科手术5台,普外科手术20台,骨科手术10台,妇科手术15台。
1.2手卫生指征①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②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穿脱隔离衣前后;③戴手套前、脱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⑤处理药物;⑥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手卫生依从性分析总结一、1-6月手卫生调查情况:1、全院人员规范洗手掌握不熟练。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视程度不够。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差。
二、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方法手卫生教育培训不足制度管理上不够重视,全员手卫生氛围不足护士长监控欠有力,手卫生依从性差便手卫生意识不强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人员洗手设施不完善不足环境三、整改措施:1、院感科进行对全院员工培训手卫生知识。
2、把每个月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各科主任及护士长。
、利用晨会进行手卫生培训。
、与后勤沟通,把干手纸备足。
5、科主任护士长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院感科不定期深入各科进行督查、指导。
四、效果评价:1、院感科对全院进行手卫生培训,洗手的依从性较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未洗手和洗手不规范现象。
2、科主任、护士长对科室的监督检查未完全到位。
、通过调查手依从性由45.36%提升到57.78%。
五、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院感科与各科联合继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手卫生知识宣教及培训。
、各科主任、护士长做好暗访手卫生工作。
、院感科不定期深入科室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手依从性预期目标:>80%4、对新护士进行院感知识培训。
2014年1-6月医护人员洗手率图表2014年10月份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一、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情况1、调查人员组成: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院感质控小组成员组成调查小组,对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2、调查方法:①根据院感科制定调查表格;②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随机跟随医护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③汇总调查表,计算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调查结果:本院本月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178次,执行手卫生102次,手卫生依从率57%。
各科室手卫生依从率分别是:内科71%;外科61%;小儿科38%;妇科:53%;医技:56%;勤工: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