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一、电力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电力网:由输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在电力网的基础上加上发电设备。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大。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占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三是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个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四是适用性,电力行业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五是先行性,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220/380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 kV、6 kV、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机过去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低压用户均是220/380V。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1 电力系统及电力网1.1.1.1 电力系统的定义把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种电器设备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它包括发电厂的电气部分、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及各类用电设备等。
1.1.1.2 电力网的定义、作用、分类1. 定义:由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和输配电线路构成的网络结构称为电力网。
2. 作用:汇聚、传输、变换、分配电能。
3. 分类:为了分析计算电力网可分为地方电网、区域电网和远距离输电网。
地方电网电压较低(110KV以下),输送功率较小,线路较短(100km以下),计算时可做较多简化;区域电网电压较高(110KV-330KV),输送功率较大,线路较长(100km-300km),计算时只能做一定简化;远距离输电网(电压在330KV及以上),输送线路超过300km,计算时不能简化。
按电压高低,电力网可分为低压电网,(1KV及以下)、中压电网(3、6、10 KV)、高压电网(35、60、110、220 KV)、超高压电网(330KV、正负500、正负600、正负750)、特高压电网(正负800、1000KV)。
按接线方式,电力网分为一端电源供电网、两端电源供电网、多端电源供电网。
1.1.2 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生厂、输送、分配和使用同时进行;生产与国民经济及人名生活关系密切;电力系统运行的过度过程非常短暂。
要求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需要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投入,实施实时监控。
1.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要求; 2.安全、稳定、可靠的供电; 3.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4.满足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应考虑合理分配各个发电厂的负荷、降低发电厂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降低电力网的电能损耗和管理成本。
1.2 电能质量的标准良好的电能质量可以使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1、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稳定和振荡?答: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原动机供应发电机的功率总是等于发电机送给系统供负荷消耗的功率,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使上述功率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时,电力系统应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掌握设备的作用过度到新的功率平衡状态运行,即谓电力系统稳定。
这是电力系统维持稳定运行的力量,是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简称稳定)讨论的课题。
电力系统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微小的扰动(如负载和电压较小的变化)后,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力量。
暂态稳定对应的是电网受到大扰动的状况。
系统的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摇摆,系统的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δ的变化而转变、频率下降等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电力系统振荡。
2、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区分是什么?答: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主要区分是: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摇摆,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
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的电流、电压值突变量很大。
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随功角δ的变化而转变;而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是基本不变的。
振荡时无零序和负序重量,短路时有零序和负序重量。
3、电力系统振荡时,对继电爱护装置有那些影响?那些爱护装置不受影响?答:电力系统振荡时,对继电爱护装置的电流继电器、阻抗继电器有影响。
对电流继电器的影响。
当爱护装置的时限大于1.5-2秒时,就可能躲过振荡不误动作。
对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I↑U↓爱护动作,I↓U↑爱护返回。
距离ⅠⅡ段采纳振荡闭锁原理躲开系统振荡,以防止阻抗继电器误动作。
原理上不受振荡影响的的爱护有相差动爱护,和电流差动纵联爱护,零序电流爱护等。
4、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有几种方式?它们对继电爱护的要求是什么?答: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有三种方式:①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②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③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一、电力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电力网:由输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在电力网的基础上加上发电设备。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大。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占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三是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个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四是适用性,电力行业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五是先行性,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220/380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 kV、6 kV、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机过去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低压用户均是220/380V。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电力系统由主要的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从能源的来源通过输电,最终到达消费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结构、电力系统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安全问题。
一、电力系统结构电力系统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发电系统、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
发电系统提供电力,输电系统负责把电力从发电站传输到各个城市、地区、企业,配电系统则是把输送来的电力传递给住宅和商业用户等最终消费者。
二、发电系统发电系统主要包括燃煤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不同的发电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
燃煤发电是最常见的一种发电方式。
它的优点是成本低,因为燃煤是易得的。
然而,这个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加重环境负担。
水力发电由于具有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等优势,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发电方式。
然而,其缺点是需要特定的条件,比如水资源,而且在干旱时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核能发电仍然是一种有争议的发电方式,尽管核能发电的成本很低,且排放温室气体少。
但是,其使用有核废料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而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是没有排放有害气体,同时也可以在很多地方使用。
然而,这些发电方式的成本较高,且其能量产生是受天气因素影响。
三、输电系统输电系统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和输电设备等。
输电线路载有高压电流,因此需要选择安全可靠的材料、设备和设施等,以避免电力发生故障。
变电站是将高压电流转变为低压电压的设施。
输电设备的特点是需要经过高强度和持续的运行考验,尤其对于输电设备来说,在防直击雷的稳定性上更有要求。
四、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包括变电站、配电设备、输电线路、变压器等。
变电站将输电线路的高压电流变成适合家庭和企业使用的低压电流。
配电设备包括开关、断路器,电表等。
变压器为配电系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源。
五、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在电力系统中,能量从势能和动能转换到电能,再由高压变成稳定的低压供给用户。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个环节组成的电能供应系统。
它是由发电厂通过发电设备发电后,经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地点,再经过配电设备进行分配,最终供应给用户使用的系统。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包括发电系统、输电系统、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四部分。
1.发电系统:发电系统是指把能量转化成电能的设备和部件。
常见的发电设备包括火电厂、水电站、风力发电厂、太阳能电池板等。
这些设备通过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或利用水流、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进行发电,将机械能或光能转化为电能。
2.输电系统:输电系统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不同地点的系统。
输电线路主要分为高压线路、中压线路和低压线路。
其中,高压线路是输电系统的主干线,由高压电缆或架空线路组成,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不同的地区。
3.变电系统:变电系统是将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电能变为适合分配和使用的低压电能的系统。
变电站是变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控制设备等。
在变电站中,高压电能经过变压器降压后,再经过开关设备分配到各个配电装置。
4.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变电系统中的低压电能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配电系统包括配电变压器、配电柜、配电箱等设备。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电能使用情况,配电系统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住宅、工业区、商业区等用电地点。
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包括三个主要环节:负荷预测与调度、电能传输和用电管理。
1.负荷预测与调度:电力系统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负荷进行预测,以便进行发电计划的安排。
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可以调度不同的发电机组,合理安排各个发电厂的发电量,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2.电能传输:电能传输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从发电厂输送到各个用电地点的过程。
电能传输需要考虑输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在传输过程中要防止输电线路过负荷、短路等故障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用电管理:用电管理是指对电能的分配和管理。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整个电能供应系统,其中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的集合称为电力生产和输送系统,供电系统称为电力分配和用电系统。
2.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2.1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是指将各种能源如煤、天然气、水力、核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和系统。
常见的电力发电机有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等。
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电能损耗(例如电阻损耗和绕组损耗),通常会通过冷却系统散热来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
2.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各个用电地点的一系列设备和系统。
输电系统通常包括高压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中压配电变电站等。
在输电过程中,为保证电能的稳定运输,在网络中通常会引入多种保护装置,例如过电压保护,过载保护等。
2.3 变电系统变电系统是指将电能的电压从高压变换为中低压或低压的设备和系统。
变电系统通常包括输电线路连接点的变电站、配电系统中的变电站等。
变电站有功率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两种。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常见的保护控制系统包括过流保护,接地保护,绝缘监测等。
2.4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指将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终端用户的设备和系统。
通常包括低压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等。
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系统通常会引入多种故障检测手段,例如故障指示器,跳闸器等。
2.5 用电系统用电系统是指在最终用户处使用电能的设备和系统。
照明、电器设备和各种电动机都属于用电系统的范畴。
在用电过程中,通常需要保证用电设备的电源稳定以及电器设备的额定功率范围内运行。
3. 电力系统的分类电力系统主要可以根据电源类型、供电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电源类型,电力系统可以分为非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
根据供电方式,电力系统可以分为径流式电力系统和非径流式电力系统。
根据用电负载形式,电力系统可以分为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1、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稳定和振荡?答: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原动机供给发电机的功率总是等于发电机送给系统供负荷消耗的功率,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使上述功率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时,电力系统应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的作用过度到新的功率平衡状态运行,即谓电力系统稳定。
这是电力系统维持稳定运行的能力,是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研究的课题。
电力系统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微小的扰动后,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对应的是电网受到大扰动的情况。
系统的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摆动,系统的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δ的变化而改变、频率下降等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电力系统振荡。
2、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区别是什么?答: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主要区别是: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
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的电流、电压值突变量很大。
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随功角δ的变化而改变;而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是基本不变的。
振荡时无零序和负序分量,短路时有零序和负序分量。
3、电力系统振荡时,对继电保护装置有那些影响?那些保护装置不受影响?答:电力系统振荡时,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流继电器、阻抗继电器有影响。
对电流继电器的影响。
当保护装置的时限大于1.5-2秒时,就可能躲过振荡不误动作。
对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I↑U↓保护动作,I↓U↑保护返回。
距离ⅠⅡ段采用振荡闭锁原理躲开系统振荡,以防止阻抗继电器误动作。
原理上不受振荡影响的的保护有相差动保护,和电流差动纵联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
4、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有几种方式?它们对继电保护的要求是什么?答: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有三种方式:①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②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③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10KV以上电网的中性点均采用第①种接地方式。
在这种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故称大接地电流系统。
在大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几率较高,可占短路故障的70%左右,因此要求其接地保护能灵敏、可靠、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