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小麦的常见病害:1. 小麦条锈病:该病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出现黄色条带,并逐渐发展成为黑褐色锈斑。
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残体、适时喷药等。
2. 小麦赤霉病:该病是由小麦赤霉菌引起的,主要特征是小麦麦穗出现红色霉斑,并附着许多赤霉菌孢子。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清除麦田周围的草和杂草、施用有机肥料、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3. 小麦白粉病:该病是由小麦白粉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及鞘叶上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控制麦田的湿度、适时喷药等。
4. 小麦纹枯病:该病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出现线状、不规则的黄化斑,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控制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合理施肥增强植株免疫力、清除病残体等。
二、小麦的常见虫害:1. 小麦蚜虫:小麦蚜虫主要通过吸食植株的汁液导致小麦叶片弯曲变形,严重的话会使植株生长受阻。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田间虫情,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适时喷洒杀虫剂等。
2. 小麦夜蛾:小麦夜蛾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对小麦麦穗进行吸食和产卵,导致小麦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包括采取轮作种植、利用性介壳虫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适时喷洒杀虫剂等。
3. 小麦穗象:小麦穗象是小麦收获后的主要害虫之一,会穿洞并吸食小麦粒,引起小麦粒变质。
防治措施包括收割时及时清理麦田、保持仓储环境的干燥清洁、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等。
总结:为了预防小麦的病虫害,农民朋友应该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虫害源、科学灌溉等,保持麦田整洁,适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农民朋友还应定期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保证小麦的高产高质。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这些问题给农民朋友们的种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认识小麦常
见的病虫害问题,并且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本文将对小麦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并针
对每种病虫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的病原是赤霉病菌。
小麦赤霉病
的发生主要在拔节至抽穗期间,其症状为小麦叶片和穗部出现红褐色斑点,严重时会造成
穗部不育,导致减产。
为了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选种抗病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2、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的生长旺盛,提高免疫力;
3、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菌的滋生;
4、定期喷洒杀菌剂,及时控制病情发展。
四、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是小麦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穗部。
小麦蚜虫寄生在小麦
叶片和穗部上,吸食植物汁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卷曲,穗部畸形,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控制小麦蚜虫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适时翻耕,破坏蚜虫的越冬场所;
2、定期喷洒杀虫剂,控制蚜虫的繁殖;
3、适时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引入天敌,控制蚜虫的数量;
4、注意田间通风,减少蚜虫的滋生环境。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为了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农民
朋友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对大
家有所帮助,祝愿小麦丰收。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马秀丽小麦是甘肃省麻尼寺沟乡主要的农作物,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形比较复杂,主要为旱作农业。
小麦作为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对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的生计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此地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是农技站的一大任务。
一、小麦生长中主要的病虫害1、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的返青期到拔节期之间常常出现纹枯病。
小麦得纹枯病的表现症状是,麦叶鞘处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的灰白病斑,它会随着小麦的生长逐渐变化,慢慢转变为灰绿色或者浅褐色,再向上部的叶片扩散,到最后变成一种肉眼可见的菌核。
纹枯病害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小麦植株会大量枯死,小麦产量大幅降低。
2、小麦锈病锈病也是小麦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病害,影响着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在小麦种植期间,经常出现条锈病与叶锈病的症状。
特别是条锈病,影响小麦叶片的生长,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叶稍与麦穗的发育。
在叶锈病实际发生的过程中,影响到小麦的叶面与叶稍,就会导致产量的下滑。
因此对锈病的防治是很有必要的。
3、小麦白粉病白粉病在小麦的苗期到成株期都有可能发生,是最常见的小麦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表现症状在叶片上,在小麦刚染病时,叶片上会出现黄色的小斑点。
当病情加重时,黄色的小斑点会变成圆形的大斑点,并且,叶片背面的斑点比较少,正面的斑点比较多,叶片上部的斑点也比下部的斑点要多。
当斑点变得非常多时,它们就会聚集起来,吸收叶片的营养成分,直到叶片变黄、死去。
在小麦得病的后期,叶片表面会出白色的霉层,霉层渐渐变化,从白到浅褐。
如果是小麦的根部感染白粉病会影响小麦整体的平衡性,导致小麦斜倒。
4、粘虫虫害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粘虫虫害。
粘虫是杂食性的虫子,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在粘虫虫害比较严重的时候,小麦的叶片会受到破坏性的影响,导致产量降低,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收获。
对于粘虫虫害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
5、吸浆虫虫害吸浆虫虫害常出现于小麦返青时期,在欧、亚、非等小麦种植国家都广泛出现。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中,它也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
些病虫害不仅会破坏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增加农民的成本和负担。
因此,科学防治小
麦病虫害,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1. 灰霉病
灰霉病是小麦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病害,主要是在高湿多雨的条件下易发生。
该病害会
使小麦的茎、叶、穗被感染,导致生长不良和减产。
防治措施:早期定期进行农药喷洒,清理田间积水和秸秆,定期轮作,保持通风透气,加强养分管理。
2. 棕带叶枯病
棕带叶枯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该病害会导致叶子枯黄、枯萎,并且会
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减少小麦的产量。
水稻叶枯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发病期一般在初秋,会导致草翦率增加、
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增加土壤通透性,加强肥料和水分管理,及早采取药物喷洒和轮作措施。
1. 小麦蚜虫
2. 麦蛾
麦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会在小麦叶上产卵,导致小麦叶片变得枯黄,严重时还会
导致小麦生长不良。
防治措施:采用药物喷洒、翻耕和日光杀虫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3. 金针虫
金针虫是一种常见的根部害虫,能导致小麦根系腐烂、黄化,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总之,小麦病虫害防治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我们
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和病虫害卫生,加
强养分管理等。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丰收。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又称腻虫或蜜虫,属于同翅目昆虫。
蚜虫主要集中在小麦的茎、叶、穗等部位,吸食该部位的汁液,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造成小麦减产,严重时可造成30%以上的损失。
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与自生麦苗,减少麦蚜的适生地和越夏寄主。
冬春播种时间可比正常播种期晚些,播种时要尽可能的采用深耕的方式,同时结合配方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
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和灌水,适期增施磷、钾肥等。
2、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毁灭性,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小麦种植国家。
小麦吸浆虫主要吸食灌浆期的小麦汁液,造成小麦秕粒、空壳,严重时甚至导致小麦绝收。
防治方法:选用能够抵抗小麦吸浆虫的小麦品种,或者早熟的小麦品种。
通常春季会给小麦灌溉、追肥,为了降低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率,可适当的减少春灌、减少春季化肥的施加。
3、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通常发生在潮湿、半潮湿的区域。
小麦赤霉病可发生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尤其在抽穗期,造成小麦的大量减产,严重时可减产40%左右。
防治方法: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
根据气候以及小麦的生长期,适当的提前或者推迟播种,以避免小麦扬花期在雨季。
小麦成熟后,要尽快收割脱粒。
收割后,对麦田进行深耕灭茬。
4、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麦区常发生的病害,主要由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
小麦一旦发生纹枯病,在其发育的各个阶段会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等症状,严重影响小麦灌浆、结实不良,造成小麦的大幅减产,严重时可致小麦绝收。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耐病品种,如济麦22、周麦22等。
合理轮作,避免早播,可适当的延迟播种。
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及病株、及时排出田间的雨水。
5、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又名小麦黄疸病,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在全国大部分麦区均有发生,危害相当严重。
2017年,山东自4月20日发现小麦条锈病以来,扩展蔓延迅速,全省发生范围和面积均超过大发生的1990年。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探究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病虫害的影响,小麦产量经常受到损失。
研究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对于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小麦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
一、小麦常见的病害1.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茎、叶和穗部,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
小麦赤霉病初期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散在的不规则黄色斑点,随后逐渐蔓延成大片的红色斑块,最终导致叶片枯黄枯萎。
防治技术:对于小麦赤霉病,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其次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避免密播密茬,及时清除麦田周围杂草,合理施肥,喷施药剂进行防治。
小麦纹枯病是由小麦纹枯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地下部,导致小麦根部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2. 小麦蚜虫防治技术:小麦蚜虫的防治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如适时翻耕、轮作、间作、合理施肥等,同时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
小麦螟虫是小麦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茎部,导致小麦的叶片枯黄,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倒伏和减产。
小麦常见的病虫害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严重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来控制这些病虫害的危害。
除了选用抗病虫品种外,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密播密茬、合理施肥以及喷施药剂进行防治都是有效的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方式。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防治小麦的病虫害,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因此,小麦的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对小麦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小麦病害1.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又称麦枯病,是小麦茎秆、叶片及穗部的一种真菌病,病原菌主要为赤霉菌。
赤霉病的症状主要为小麦叶片和秆部呈现黄褐色、干枯、易折断,受病势较重的秆节数目增多,严重时可导致整株小麦倒伏,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在种植小麦时要选择抗病品种;适时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增强小麦的免疫力;及时清除小麦田内麦秆等秸秆垃圾,减少病害菌的存活;适时喷洒防治药剂,以预防和控制。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为白粉菌。
病害主要表现为在小麦叶片和穗部上出现白粉状斑块,并伴有病斑组织干枯脱落等现象。
重度感染导致叶片枯死,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在种植小麦时,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垃圾,增加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当小麦叶片和穗部出现白粉现象时,及时采取化学或生物治疗,并对小麦进行掩膜防治,减少重复感染。
小麦扁豆病是小麦一种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虫媒传播,病原体为小麦扁豆病毒。
病害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上出现黄化、弯曲和萎缩,干生重的情况下,小麦产量将严重受损。
防治措施:在种植小麦时,首选抗病品种,适时开展病毒病虫害监测,并采取生物、化学或物理控制措施,以降低病毒和虫媒的数量;加强田间管理,建议施用病媒昆虫防治药剂,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1. 车轮虫车轮虫属于小麦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的地下部分。
受害植株叶片出现黄化、干枯,叶片和茎部中断、死亡,导致小麦植株不能正常生长。
防治措施: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化学防治常规是在种植小麦时混加有机无机复合肥,夏季注意清理小麦田内杂草和垃圾,增加害虫自然天敌,在施肥时注意根部松土,增强农田通风性,缓解车轮虫的侵袭。
2. 麦蚜麦蚜是小麦的一种害虫,以吸取小麦组织汁液为生,受害植株主要表现为叶停、叶面色浅、叶缘乾燥,黄化等症状,并降低了小麦的品质和收量。
小麦各类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小麦的产量受到了各种病虫害的影响。
病虫害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对于小麦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麦常见的病虫害及其对小麦的影响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小麦病害1. 黄瘟病黄瘟病是小麦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通过麦根腐病菌引起。
黄瘟病会导致小麦植株叶片出现黄斑,加重的话会出现叶片枯死,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受黄瘟病侵害的小麦产量也会明显下降。
防治措施:为防治黄瘟病,可以预防措施与治理结合,例如提前把握好播期,及时除草、松土;合理施肥,保持小麦生长良好的状态,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喷施杀菌剂等措施。
2. 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赤霉病病菌主要在小麦上形成并传播。
赤霉病会导致小麦穗部出现霉斑,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小麦穗部的枯死。
赤霉病会导致小麦产量的显著下降。
防治措施:为了防治赤霉病,可以适当提前播种,采用抗病品种,定期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管理,及时喷施杀菌剂等措施。
3. 灰霉病灰霉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灰霉病会导致小麦植株受害部位出现灰色霉层,观察到植株受害部位还会发现一些细白色的中生菌丝。
灰霉病会导致小麦叶片枯死,根部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1. 假单胞菌假单胞菌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虫害,主要通过假单胞菌引起。
假单胞菌危害小麦叶片、苗床和穗部,严重的话会导致小麦植株死亡。
假单胞菌还会导致小麦产量的显著下降。
2. 绿飞虱绿飞虱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危害小麦。
绿飞虱主要吸食小麦植株的汁液,严重的话会导致小麦植株枯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防治措施:为了防治绿飞虱,可以采用混播、灭虫灯、物理防治,适时进行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小麦常见的虫害及治疗方式
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的杀虫的话,很容易使得小麦产生病虫害,那么,今天本人就来说说,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它的防治方式。
麦蜘蛛以若虫、成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
解决办法:使用阿维·哒螨灵或1.8%阿维菌素1000倍
+2.5%联苯菊酯800倍选择中午时间叶面喷雾。
金针虫幼虫在土中取食播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解决办法:
(1)用含吡虫啉、噻虫嗪、克百威成分的拌种剂拌种或使用噻虫嗪、吡虫啉、毒死蜱成分的颗粒剂在播种时进行土壤处理。
(2)虫害发生后使用毒死蜱、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灌根处理或将喷雾器喷头拧掉,直接对着根部喷施。
线虫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及暗褐色粉粒状胞囊。
苗期侵染对产量影响较大。
一旦发生,
难以防治。
解决办法:在小麦播种期用阿维菌素、噻唑膦、克线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
以上就是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式,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要注意给小麦进行除虫,要时常注意小麦生长情况避免小麦长出病虫害,加大种植损失。
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保障粮食安全及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常见病虫草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综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1. 黄条叶枯病黄条叶枯病是小麦重要的病害,主要通过种子传播。
发病初期,叶尖和叶缘发黄,然后向下侵蚀,形成条形或斑点状枯死叶片。
若不及时防治,可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适时清除田间杂草,缩短作物生长期间叶片湿润时间。
2. 赤霉病赤霉病主要在小麦成熟期发病,常见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发病初期小麦叶片上出现小点状水渍,随着天气变暖湿润,细菌很快繁殖,并在小麦叶子上形成黄色斑点,然后演变成红色,最终成为黄褐色轮廓清晰的斑点。
防治措施:及时育苗,开花前消除病斑,剪除病原体,清除杂草,及时使用适当的化学药品喷洒。
1. 小麦蚜虫小麦蚜虫在小麦生长期间群集成团,靠吸食汁液为生导致农作物的干扰。
小麦蚜虫主要集中在小麦上部叶的背面,导致叶子斑驳,大量坑洼。
如果不及时防治,可导致小麦减产。
防治措施:加强农田管理,及时掌握虫情变化情况,适时喷洒无毒环保的农药。
2. 昆虫害小麦昆虫害主要包括斑潜蝇、蚜虱、二化螟等,对小麦的幼苗阶段造成严重威胁,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防治措施:在种子育苗前筛选优良品种种子,做好田间环境卫生,定期巡视农田,及时发现昆虫危害,进行有效的灭虫处理。
1. 野生燕麦野生燕麦是小麦生产中影响小麦产量的害草之一。
它抢夺养分及光照,不利于小麦的生长。
采用机械及化学方法控制燕麦生长是主要的手段。
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田间野草,全面开展农田复制改造工作,适时进行机械拔草或草田喷药。
综上所述,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是提高小麦生产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强监测、预测,防治技术及药剂研发等多种手段,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安全、高效、稳定的保障。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分析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病虫害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需要对小麦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抽穗、抽穗前和灌浆期。
这种病害会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同时也会影响小麦的品质。
防治此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依靠品种抗病性进行防治。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抗病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可以在种植时选择这些品种,以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2)注意灌溉和风机通风。
小麦赤霉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因此需要注意灌溉和通风情况。
同时,可以在小麦生长期间使用风机进行通风,以减少气温和湿度。
(3)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在小麦生长期间,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多菌灵、异菌酰胺等,但是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时间,以避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片和穗部,会导致小麦的生长受到阻碍,产量减少。
预防和治疗此病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意保持小麦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小麦叶霉病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下容易发生,因此需要注意保持小麦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1. 玉米螟玉米螟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虫害之一,它会吞食小麦苗期的幼苗,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
预防和治疗此虫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意清理种植区域周围的废弃物和杂草。
废弃物和杂草会为玉米螟提供一个生存环境,因此需要注意清理种植区域周围的废弃物和杂草。
(2)在小麦生长期间使用一些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不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在小麦生长期间使用一些生物农药,如苏云金、吡虫啉等。
2.小麦条缘螟(2)在小麦生长期间使用一些化学农药。
可以使用一些化学农药来防治小麦条缘螟,如敌螨隆等。
(3)定期进行虫害监测和防治。
需要定期对小麦进行虫害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但是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原因,小麦种植经常会遭受各种病虫草害的侵害。
针对小麦常见的病虫草害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针对小麦常见的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措施的介绍。
一、病害防治1.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在潮湿多雨的条件下发生。
对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和合理的密植栽培,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及时采用药剂喷洒、撤管、化学治理等方法进行防治。
二、虫害防治1.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危害。
针对小麦蚜虫,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比如引入天敌,促进其天敌的繁殖,减轻害虫的危害。
还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喷洒、撤碾、选择抗病虫品种等方法进行防治。
2.小麦螟虫小麦螟虫是小麦的另一种危害害虫,对小麦的叶片、茎秆等部位产生严重的危害。
防治小麦螟虫,可以采用灯光诱捕、化学药剂喷洒、轮作栽培等方法进行防治。
三、草害防治除了病虫害外,小麦种植中还会遭受各种杂草的侵害。
为了保证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如及时进行除草、促进小麦生长、选择抗草种植、草坪管理等措施进行防治。
针对小麦常见的病虫草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化学药剂喷洒等,以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处理病虫害,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认真的防治工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小麦各类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
由于小麦生长期长,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各类病虫害。
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给小麦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小麦各类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叶锈病叶锈病是小麦上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使叶片产生红色或棕色的斑点。
叶锈病影响产量及品质,产量减少20-30%左右,口感及食用价值下降。
防治措施:及时病理检测,合理施肥及药剂喷洒。
2.赤霉病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产生显著影响。
该病会导致麦穗表面上的麦粒腐烂成红色或棕色。
防治措施:增加种植密度,选用赤霉病抗性品种。
3.条锈病条锈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小麦产量减少20-30%左右。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黄色条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
防治措施:选择抗性品种,适当增加施肥量,定期喷杀虫剂或药剂。
4.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小麦病害,主要影响小麦叶片生长,会导致小麦生长受到阻碍。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叶片生长缓慢,颜色变浅。
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病株,适当增加施肥量。
1. 玉米螟玉米螟是小麦上常见的昆虫害虫之一,可导致小麦产量下降,极端情况下会让小麦减产50%以上。
玉米螟产卵后,幼虫在小麦内部寄生,食用麦粒,从而导致损失。
2.赤拟谷盗赤拟谷盗是一种害虫,它的幼虫生活在小麦颖内,会食用小麦颖和麦粒,导致小麦减产。
该虫还会吸食小麦的汁液,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
3.粉虱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小麦害虫,它会吸食小麦的汁液,导致小麦萎缩、死亡,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适量增加施肥量,使用促进植物生长的药剂。
4.刺吸式口吸虫总的来说,对于小麦的病虫害,我们需要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而合理施肥也是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施肥可以让小麦更加健康,增加小麦的抗病虫能力,提高采收率和质量。
小麦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食之一。
小麦生长期内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会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正确防治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小麦病害及防治方法1.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使叶片变黄,并在叶背面形成红褐色锈斑,严重时会使小麦的光合作用减弱,影响其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
(1)物理防治方法对于早期的小麦条锈病,可通过人工去除感染的叶片和烧毁病叶的方法进行防治。
(2)化学防治方法在小麦生长期内,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物来进行预防治疗。
如用75%毒死蜱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液态喷雾防治,也可发现了病害后,及时采用5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25%氟吡呋喃酮铜湿性粉剂等药剂喷洒进行防治。
(3)物化结合防治方法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也可以通过物化结合的方法进行。
如使用75%毒死蜱可湿性粉剂和双氧水结合液态喷雾,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合理选择农药和严格遵守用药期间禁药时间,也是防治条锈病的有效方法。
2.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花粉和胚芽中,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该病害的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上出现灰白色菌丝,严重时会使小麦的草叶变为黑烂,逐渐失落。
(1)物理防治方法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死的小麦秸秆和枯草,清理农房及其周围垃圾。
(2)生物防治方法为了防治小麦赤霉病,可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如1.5%煤烟酸钠菌剂500倍液、10%拮抗杆菌菌剂500倍液等。
这些生物制剂能有效降低小麦赤霉病的感染率,保证小麦的品质。
(3)化学防治方法使用一些化学药剂,如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氟吡呋喃酮铜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同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用量,以免对小麦产生伤害。
二、小麦虫害及防治方法1.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期内常见的害虫之一,对小麦植株造成很大的威胁。
小麦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科学有效地防治小麦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小麦病害的防治方法1. 叶枯病叶枯病是小麦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使叶片枯死。
为了防治叶枯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叶枯病基因的小麦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喷洒药剂,如三唑酮等,进行病害的防治。
2. 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在小麦的穗部和叶片上发生。
为了防治赤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早期防治,种植具有抗赤霉病基因的小麦品种;- 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的养分平衡,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巡视田间,及时剪除受病害侵袭的部位。
3. 白粉病白粉病是小麦叶片上较为常见的病害,主要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
为了防治白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防治初期,及时喷洒药物,如三唑酮、咪鲜胺等;- 适时清理及销毁受病害感染的植物部位;- 保持田间空气流通,减少病菌生长的机会。
二、小麦虫害的防治方法1. 玉米螟玉米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小麦的穗部。
为了防治玉米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进行预防性喷药,使用有效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 加强农田管理,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减少玉米螟的滋生基地;- 使用诱虫剂,如玉米螟性信息素,引诱害虫进入陷阱,减少害虫的数量。
2. 绿盲蝽绿盲蝽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茎部。
为了防治绿盲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 采用轮作种植,减少绿盲蝽的滋生数量;- 加强农田管理,经常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和清除绿盲蝽。
3. 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茎部。
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气候变化、土壤病害、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经常受到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的病虫草害,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1.叶锈病叶锈病是小麦上常见的病害之一,防治叶锈病的关键是及时尽早防治。
在小麦生长期,应使用抗性品种,及时清除病叶和倒伏的秸秆,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避免小麦生长密度过大,保持适宜的水肥管理,提高小麦的抗逆性,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叶锈病的发生。
2.白粉病白粉病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病害,该病害在潮湿天气下易发生,因此在小麦生长期要加强通风透光,及时除去积水,挂枝,处理遭受病灶的苗茬及感染的种子,使用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如扬子5%甲基硫菌灵等,以及及时发现白粉危害的现象,及时对白粉病进行隔离处理。
3.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在小麦的开花期发生,此时要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及时应用各种杀菌剂喷洒治理,及时处理感染的种子,并且在小麦开花时要及时保持通风透光,避免小麦受到雨淋,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二、虫害防治1.蚜虫蚜虫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害虫,蚜虫主要在小麦生长的灌浆期为害,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而导致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威胁。
要防治小麦上的蚜虫,首先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利用高效的杀虫剂如乐果等进行喷洒控制蚜虫的发生,采取田间轮作,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提高小麦的抗虫能力。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小麦的病虫草害,农民还需要做好田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及时病虫害监测等。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小麦的生长,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小麦的生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小麦各类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防治小麦病虫害,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小麦常见的病虫害入手,对其影响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小麦病害1. 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病害,是小麦上最为常见、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
条锈病主要在小麦植株的叶片上发病,一旦发病,将导致叶片干枯、凋萎,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小麦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穗部和麦穗。
小麦赤霉病一旦发生,将导致小麦的籽粒被感染,降低产量和质量。
2. 小麦食心虫三、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科学施肥小麦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施肥对于抵抗病虫害有着重要作用。
在肥料的施用上,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品种的特性,合理施用化肥,尽量避免施用过量的氮肥,以免导致小麦叶片嫩化而增加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合理密植小麦的合理密植可以减少空气流通,提高湿度,增加了病菌通过气流传播的机会。
适当调整行距和株距,增加透光面积,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3. 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是指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小麦最适宜的灭菌剂使用剂量是150 g/hm²。
正式用药后,要立即加以喷雾,切勿迟缓,这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抵抗力,尽可能地降低化学物质对土壤和环境的侵害。
4. 积极防治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防治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一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切忌拖延。
小麦病虫害对小麦生长、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影响。
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及时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通过广大农民和农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保障食品安全和粮食供应。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
下面将介绍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小麦病害:1. 小麦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间套作物等。
2. 小麦条锈病:条锈病是小麦上另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定期喷施杀菌剂、病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化学控制等。
3. 小麦白粉病:白粉病会导致小麦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质,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防治措施包括喷洒杀菌剂、合理施肥、增加通风等。
4. 小麦赤壳病:赤壳病是小麦上比较严重的病害,可以导致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出现赤褐色的斑点或赤壳。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种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经常疏浚水田等。
二、小麦虫害:1. 小麦蚜虫:蚜虫对小麦的吸食会导致叶片变黄、卷曲、甚至萎蔫。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的数量、间套作物等。
2. 小麦蛀虫:蛀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小麦颖、麦穗受损,严重时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播种、喷施杀虫剂、尽早收获等。
3. 小麦瘿蚕:瘿蚕是小麦的另一种有害虫,能使小麦叶片出现褐色的腫瘤,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的数量、间套作物等。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种植者应选择抗病虫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虫株、定期喷施杀虫剂等措施,同时也可以采用间套作物、增加天敌的数量等生物防治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只有科学防治,才能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作者:陈影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年第04期
摘要: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受到细致地照顾,以保证小麦的后期质量。
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干扰。
只有保证了小麦的安全,才能使小麦正常生长。
本文介绍了小麦常见病害、虫害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旨在提升小麦种植的质量,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防治小麦常见病虫害。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一直是我国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农作物。
小麦的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其经常会遭受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其质量和产量都难以保证。
要想实现小麦的高质高产,需要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入手,以保障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小麦的种植质量。
一、小麦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1.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冬小麦常见的病害,其能够发生在小麦的各个不同阶段,主要发生在小麦抽穗期和成熟期。
染病小麦病变部位会首先出现黄斑后期逐步变成灰白色甚至变成黑色颗粒,白粉病的适宜发生温度在15~20摄氏度,在种植过密的小麦田中易发,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小麦白粉病能够通过科学的天津管理以提升小麦的抗病性。
通过精细的田间管理,科学设置小麦的种植密度,合理进行灌溉和施肥,能够大幅降低白粉病的发病几率,同时在种植过程中选择优秀的品种,提升品种的抗病性,使小麦摆脱白粉病困扰。
若是已经患病且危害范围扩大的情况,则可以使用适当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是粉锈宁来进行白粉病的防治。
2.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由于担子菌亚门真菌感染而引起的诸多病害的总称。
其包括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组成。
锈病会导致小麦各部分形成明显黄色病变斑,同时随着真菌不断扩散,其会蔓延至小麦的各个部分。
进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
锈病会随着湿度的增长而不断提升发病几率。
为了解决小麦锈病,可以运用抗病性优良的品种,适当延长播种期以避开锈病高发期,同时降低麦田的湿度。
若是往年锈病严重时。
可以用粉锈宁拌种,或是使用25%的三唑酮乳油防治锈病。
3.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一般发生在小麦的幼苗时期,若是小麦的播种时间较早则较有可能染上根腐病若是在成熟期沾染根腐病还有可能转为黑胚病和穗腐病,严重影响小麦苗的成
活率和种子质量。
小麦发病后会使发病部位产生菱形斑点并逐渐变成灰白色,最终侵蚀根部导致其根部腐烂。
小麦根腐病能够在病株根部越冬,一旦翌年雏田的土壤湿度高或者温度较低,根腐病菌就会开始活跃。
为了防治根腐病,首先要注重农业方面的防治工作实行轮作制度,提升种植管理可靠性,提升有机肥的使用量以帮助提升小麦麦苗的抗病性,还可使用多菌灵拌种,以达到有效预防根腐病的作用。
4.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会导致幼苗、和麦穗腐烂,并导致小麦严重减产。
小麦赤霉病会随着雨期到来。
气温在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较高时就会容易产生小麦赤霉病,会使小麦的颖壳或穗基部位变成棕黄色或是枯黄色。
在一般情况下赤霉病只会影响小穗,若是在病害严重的时期,穗基部位和颖壳处会形成粉红色霉层和暗色膜层。
小麦赤霉病同样属于真菌类感染,因此一般选择抗病性高的品種能够降低小麦的发病几率。
还可以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或者即将降雨之前喷洒50%多菌灵或甲硫脲500~1000倍液1~2次以防止降雨后产生真菌感染。
二、小麦常见虫害
1.蚜虫。
蚜虫危害小麦的整个生长阶段。
蚜虫的幼虫和成虫会在小麦上不断生长,并吸收小麦的汁液。
小麦由于长时间受到虫害侵蚀,就会导致其叶片上出现大量色斑,同时传播各种病害。
蚜虫的攻击性极强且繁殖速度非常快,一旦出现则很难根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整株腐烂。
2.红蜘蛛。
红蜘蛛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螨类害虫。
在被红蜘蛛寄生后,小麦上会出现大量的红斑,同时还会导致麦叶蜷曲。
在群体量大的情况下会导致麦叶枯死,甚至使小麦无法抽穗。
春季是红蜘蛛的高发期,若是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则会迅速蔓延,导致大面积的幼苗枯死。
3.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的成虫和幼虫均以小麦汁液为食。
成虫会将卵产于小麦颖壳之内,幼虫在孵化之后便会潜伏在颖壳之内吸食小麦的浆液,会使小麦出现秕粒和空壳的现象。
小麦吸浆虫主要危害花器、籽实和麦粒,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4.小麦金针虫。
小麦金针虫也叫叩头虫,属于鞘翅目叩甲科其幼虫会潜伏于土壤之中,主要危害植物根部长时间侵蚀还会导致幼苗枯死,或者嗑断根茎,使麦苗倒伏。
三、小麦虫害处理办法
1.物理防治。
常用的物理防治手法有人工捉虫、色板除虫和紫外线灯诱杀法等。
物理防治手段对环境没有影响,且绿色环保,是一种优秀的防治手段。
通过色板和紫外线灯等设备进行
诱虫,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吸引大量的昆虫。
物理防治的特点是不会引起大面积的药物污染,并且成本低,管理方便。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农药等药剂进行除虫的方式。
其杀虫能力极强但是会对当前的田地中造成一定程度的农药影响。
化学防治技术的方式很多,一般都是利用各种不同药物来应对不同的害虫。
诸如专门利用氧化乐果乳油对付红蜘蛛、利用吡蚜酮治疗蚜虫等方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使用药物蒸汽的方式进行农药喷洒既能保证顺利杀灭害虫,还能节省成本,同时减轻药物对作物质量的影响。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昆虫的天敌和各种杀虫植物进行杀虫的技术,将各种害虫的天敌和对害虫有毒的各种生物代谢物引入到防治过程中,通过天敌捕捉、性激素吸引和生物农药等方式来进行害虫防治工作,能够保证小麦田的基础产量,还能优化麦田环境,并保障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让小麦能够顺利成长,要明确小麦病虫害的特点,以病虫害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入手,经常观察小麦的长势,同时及时察觉和发现病情从而有效地抑制小麦的病虫害发生和扩散,进一步保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并且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优化我国农业的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汪福奎.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种子科技,2018,36(11):82-83.
[2]焦敏,徐媛媛.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2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