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最新如何复习文学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19.27 KB
- 文档页数:6
文学常识记忆大全(含口诀记忆)目录资料一中国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二、中国古籍和名著三、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记忆一百句四、中国现代、当代作家作品资料二外国重要作家、作品资料三相关文学团体及文学运动资料四文学体裁简介资料一中国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先秦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文学常识积累技巧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文学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积累文学常识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文学常识积累技巧。
一、广泛阅读是基础阅读是积累文学常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家和作品,从而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经典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如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外国的《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等。
在阅读经典作品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还要留意作者的写作风格、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我们可以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通过广泛涉猎,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的多样性。
此外,阅读当代文学作品也很重要。
当代作品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感,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文学的发展动态。
二、做好笔记很关键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笔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整理文学常识。
我们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将重要的文学知识记录下来。
比如,当我们读到一位作家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文学风格等信息时,可以将其简要地记录下来。
对于作品中的精彩语句、独特的写作手法,也可以摘抄下来进行分析和学习。
在做笔记时,要注意分类整理。
可以按照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体裁等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这样便于我们查找和复习。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如今,互联网和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文学纪录片、听有声读物、参加线上文学讲座等方式来积累文学常识。
例如,一些关于文学历史、作家生平的纪录片,能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我们展示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的文学事件。
文学常识识记方法文学常识是指对各种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流派、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掌握文学常识对于提升个人修养、拓宽视野、丰富人生阅历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方法,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记忆文学常识。
1.了解文学史2.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学习文学常识的重要方法。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了解文学创作的风格和技巧,熟悉不同文化、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
可以挑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红楼梦》、《诗经》、《傲慢与偏见》等,重点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
3.学习文学理论学习文学理论可以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学习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如批评理论、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方法等。
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同时,还可以通过读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了解不同学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
4.组织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掌握的文学常识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学流派、时期、作家等方面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提取知识,建立起对各个方面的文学常识的整体认识。
5.多角度学习学习文学常识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思考。
可以关注作品的文学形式、艺术特点、主题思想等方面,也可以关注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通过多角度的学习和思考,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6.参与讨论和交流参与讨论和交流是巩固文学常识的方法之一、可以参加文学讲座、读书俱乐部等活动,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提高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认识。
7.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习文学常识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
可以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或每周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同时,可以设定学习目标,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阅读量和学习成果,这样可以更有动力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口诀记忆语文文学常识(共4篇)口诀记忆语文文学常识1.机械记忆法。
这种记忆方法适用于记忆互不关联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点。
对于语文来说,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作家作品常识、个别文体、语法、修辞概念等,在不易采用其他记忆方法时,常要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
2.理解记忆法。
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对字词的掌握,还是对各类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应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
如:“线”、“钱”、“浅”、“栈”,根据声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读音大致与“戈jian”相近,根据形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字意内容分别与“丝”、“金”、“水”、“木”等事物有关。
又如,理解了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根据某一段的具体内容,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情节”的角度去考虑写景与写人之间的关系了。
3.联想记忆法。
联想的方式很多,可以进行横向的相关联想,例如,从一个作家可以联想到他所处的朝代、作品、出处、对这个作家的评价等;从一个朝代可以联想到与他同代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等。
还可以进行纵向的相关联想,例如,由一部作品可以联想到作品的文体、内容、主题、写作手法、名言警句等;由介词的功用联想到介宾短语的特点,进而联想到“介宾短语一般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的句子成分划分方法等等。
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把许多知识联系起来,贯穿成线,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我们在记忆知识时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地记住所学的相关知识。
4.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的方法应用的范围很广。
例如:在修辞学习中可以把比喻与拟人及夸张做比较、把排比和对偶及反复做比较、把设问和反问做比较;在语法学习中可以把宾语前的定语与谓语后的补语做比较;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把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功用做比较。
比如,要记住叙述与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功用,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记忆,就会容易得多。
5.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的应用范围很广,现举几例来加以说明。
文学常识积累策略文学常识是文学领域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体裁等多个方面。
它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关键。
然而,积累文学常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掌握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文学常识积累策略,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广泛阅读阅读是积累文学常识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我们能够直观地接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
首先,要多读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国外的《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等。
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不仅能了解到故事内容,还能熟悉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
其次,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有特点,通过广泛涉猎,可以全面了解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例如,读诗歌可以感受其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读小说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和情节的魅力;读散文能领略作者的真情实感和独特的观察视角;读戏剧则能体会到舞台表演的张力和冲突。
此外,还要阅读不同时期和地域的作品。
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从中国文学到世界文学,不同的时期和地域有着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这样可以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储备。
二、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便于日后复习和回顾。
可以记录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精彩段落等。
对于作者的介绍,包括其生平经历、创作特点、代表作品等也应有所记录。
此外,还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思考,以及对作品的评价和分析。
为了使读书笔记更加有条理,可以采用分类的方法。
比如按照作者、作品体裁、文学流派等进行分类整理。
同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标记和符号来突出重点,方便快速查找和复习。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如今,多媒体资源丰富多样,为我们积累文学常识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方法技巧总结一、理清知识框架在开始复习前,首先要理清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被自己覆盖到。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历年中考试题的分布等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既要考虑到每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也要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制定每周的复习计划。
同时,要记得在计划中留出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
三、注重重点知识点语文文学常识涉及面较广,但其中一些知识点又是考试必考的重点。
比如古代诗词、文学名著、文学流派等,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这些重点知识点的学习,通过记忆、理解和运用,提高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多做真题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考察的形式多样,所以只有通过做大量的真题练习,才能更好地了解考试的要求,并提高答题的技巧和准确率。
可以分阶段进行练习,先从简单的题目开始,逐渐提高难度,这样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能逐渐增强自信心。
五、背诵与应用结合在复习语文文学常识的过程中,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背诵,可以加深对于诗词、名句等重要内容的印象,同时也能培养自己对于汉字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但是单纯的背诵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将背诵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的写作和阅读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多看经典名著语文文学常识的复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名著,可以提高对于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背后的文化意义的把握,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七、参加模拟考试在复习过程中,参加模拟考试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自己在时间、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同时,模拟考试也可以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紧张情绪的能力。
八、及时总结反思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次学习结束后,都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方法。
文学常识复习方法1.列表复习法。
列表法是一种简单、直观、清晰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复习方法。
比方复习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时候,可以这样列出来:题目论证的论证语言的作者论点、立场、结构、方法、特点和来源工程描述中心的描述方法语言的作者(对象)序列方法、例如、特征和来源2.复习公式。
为了方便复习,节省人力、财力和精力,可以根据一些作家、作品甚至文学现象的特点,将相关内容写成易于押韵、记忆的句子。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复习的兴趣,又便于阅读和记忆,形象有趣。
学生自然愿意采纳。
例如,关于古代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编织这个公式:《诗经》是汉代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战国时期的散文就不同了。
《楚辞汉赋》先后被观,《史记》汉乐府巅峰;魏晋有咏史五言,南北民歌有“双星〞;唐诗宋词六部曲,明清小说成就数不胜数。
3.纵向回忆法。
这是一种按照时间和朝代来复习文学常识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名目繁多。
为了回忆和记忆,朝代可以排列如下:“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西兰、公元边界、平帝。
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
辽、金、元、明、清各朝,民国寿命短,社会主义新气象,约4200年春。
〞然后,根据各个历史朝代的重要作家,记住他们的头衔、出身、背景、流派、代表作品、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
4.横向复习法。
横向回忆中外不同朝代作家作品的方法。
例如,在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古代作家中,唐代作家可以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阶段来回忆自己的作品。
至于外国作家的作品。
可以按国家(如希腊、阿拉伯、丹麦、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进行分析比拟。
)。
5.分类复习法。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性质、形状、原因和功能的不同,将事物分为几类的方法。
也可用于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
例如:关于作家可以分类如下:按时代划分:古代作家、现代作家、当代作家;按国别:中国作家和外国作家;按创作手法分为现实主义作家和浪漫主义作家;按作家阶段:无产阶级作家和资产阶级作家。
(2)关于作品有不同的分类:按文体划分: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非文学作品(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实践论等)。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有哪些
一、文学常识
1. 中国文学史:知晓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典型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流派、朝代等基本知识。
2. 文学知识:熟悉文学作品的类型、结构、技巧、主题等基本知识,了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特征及其影响。
3. 文言文知识:熟悉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句法、语法、修辞等知识,掌握文言文的读写技巧。
4. 文学理论:熟悉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5. 文学活动:熟悉文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了解文学活动的发展历史,掌握文学活动的基本内容。
6. 文学评论:熟悉文学评论的基本形式,了解文学评论的发展历史,掌握文学评论的基本内容。
二、文学欣赏
1. 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特征,把握文学作品的文学技巧;
3. 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把握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
4. 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把握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
快速文学常识知识点的记忆好办法
记忆文学常识知识点的好办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快速记忆的技巧和
策略,帮助您有效地掌握文学常识知识。
1.使用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是利用个人生活经验或者其他与知识
点相关的内容来形成关联,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例如,与一些作家相关的
知识点可以与该作家的作品、时代背景、生平等进行联想,以加深记忆。
2.利用图像记忆法:将文学常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在脑海中
形成生动的场景。
比如,对于一个文学作品的情节,可以将其绘制成图画,并与关键词关联起来,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记住。
3.制作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将不同的知识点以概念和关联的方式
整理出来。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清文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同时也
便于回顾和复习。
4.留下关键词和关联:在阅读和学习文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关键
词和关联点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回顾。
这些关键词和关联可以作为提示,
帮助快速回忆相应的知识点。
5.创造记忆场景:将文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绑定,形成
记忆的场景。
例如,将一些作品的情节与自己生活中的经历相对应,这样
可以更加生动地回忆起相应的知识。
6.制作闪卡:将文学知识点写在卡片上,每个卡片上只写一个知识点,并且可以在卡片的另一侧写上关联的内容或提示。
通过反复翻阅和回忆卡
片上的知识点,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文学常识复习方法文学常识复习方法1.列表复习法。
列表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直观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的方法,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复习方法。
比如,复习说明文、议论文时,可这样列表:课题论点论证论证语言作者论点位置结构方法特点出处课题说明中心说明说明方法语言作者(对象)顺序方法举例特点出处2.口诀复习法。
为便于复习,节省人力、财力和精力,我们可根据某些作家、作品乃至文学现象的特点,把有关内容编写成押韵顺口、便于记诵的语句即口诀。
这既激发了学生复习的兴趣,又好读好记,形象趣味,同学们自然乐于采用。
例如,关于古代文学史,我们可编成这样的口诀:两汉春秋传“诗经“,战国散文两不同;楚辞汉赋先后观,史记乐府汉高峰;魏晋咏史盛五言,南北民歌有“双星”;唐诗宋词六杂剧,小说成就数明清。
3.纵式复习法。
这是一种按照时间、朝代的先后复习文学常识的方法。
中华民族山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名号繁多。
为便于复习与记忆,可如此来排列各个朝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公元界限、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
辽、金、元、明、清,民国寿命短,社会主义气象新,约记4200春。
”然后再根据各个历史朝代的重要作家,去记忆他们的作品篇名、出处、背景、体裁,代表作及其文学地位、社会影响等。
4.横式复习法。
从横向对中外各个朝代的作家作品进行复习的方法。
例如,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古代作家中的唐代作家,可按初唐、中唐(盛唐)、晚唐三个阶段来复习其作品。
而对于外国作家作品。
可按国别(如按希腊、阿拉伯、丹麦、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分析比较,进行记忆。
5.分类复习法。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性质、形状、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差异,把它分成若干类的方法。
对于古今中外作家作品同样可用。
例如:(1)关于作家可以这样分类:①按时代分:古代作家、现代作家、当代作家;②按国别分:中国作家和外国作家;③按创作手法分:现实主义作家和浪漫主义作家;④按作家的阶段分:无产阶级作家和资产阶级作家。
复习语文文学常识的技巧
复习语文文学常识的技巧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首先:点面结合记忆法
不管是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
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
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其次:纵横结合记忆法
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
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
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
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确保记得牢记得住。
最后:分门别类记忆法
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好方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记忆文学常识是必要的,那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欢迎参阅!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一、纵横结合记忆法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
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
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
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二、举一反三记忆法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体;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
这样触一而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常识了。
三、分门别类记忆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
(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
(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
(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
(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
四、点面结合记忆法复习既要注意全方位复习,又要注意突出重点。
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就在某一要点,抓住了要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高三复习阶段如何备考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考试内容,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和高考成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如何备考文学常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备考文学常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高效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理清文学常识知识点的范围备考文学常识的第一步是理清知识点的范围。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流派和风格、以及作品的内容要点等。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具体例子。
在理清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
二、选择合适的备考材料备考文学常识需要参考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相关资料。
在选择备考材料时,考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复习进度来合理选择。
可以结合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料,选择对备考有帮助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学习。
同时,还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重文学常识的运用和综合性学习备考文学常识不仅仅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相关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注重其在具体作品中的运用和综合性学习。
考生可以通过解析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文体、主题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对文学常识的运用能力。
另外,考生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历史、哲学等,来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创造性的备考方法备考文学常识不仅要积累知识点,还需要有创造性的备考方法。
考生可以通过总结、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特点,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来备考文学常识。
例如,可以通过写作、阅读角度进行思考,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的备考方法不仅能提高备考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五、时刻保持积极的备考心态在备考文学常识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备考心态非常重要。
考生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应对各种考题。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安排备考时间,适当进行休息和放松。
在备考期间可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如何记忆文学常识1.阅读广泛:阅读是记忆文学常识的基础。
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涉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和不同主题的作品。
通过阅读,可以熟悉作家的名字、作品的背景和文学流派的特点。
3.制作笔记: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将重要的信息和关键的知识点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纸质笔记、电子笔记或者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
通过整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5.制定复习计划:将学习和复习的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可以每天或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温习,避免遗忘和堆积。
6.用多种感官感知信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信息,可以加强记忆效果。
可以尝试通过听讲座、看视频、观看演出、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多种感知的形式。
7.合理利用科技工具:利用科技工具可以更好地记录、整理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可以使用电子词典、在线学习平台、记忆辅助软件等工具,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8.反复复习:通过反复复习,可以巩固记忆。
可以采用间隔重复的方法,即在学习之后隔一段时间再进行复习。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提取和巩固记忆,提高记忆的长期效果。
9.组织学习小组:与他人一起学习和讨论,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可以与同学、朋友或者文学爱好者组建学习小组,一起交流和分享文学常识的记忆和理解。
10.运用所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可以通过写作、讲解、讨论等方式,将所学的文学常识转化为自己的话语和思考。
总之,记忆文学常识需要通过广泛阅读、整理笔记、制定复习计划、多种感官感知、科技工具辅助、反复复习等方法来提高。
此外,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也是加深记忆和理解的有效途径。
文学常识复习计划
一、文学基础知识
1. 文学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2. 文学的分类和主要体裁
3. 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4. 修辞手法和常见文学表现技巧
二、诗歌鉴赏
1. 古体诗词的基本知识
2. 古代诗歌名篇欣赏和分析
3. 现代诗歌名篇欣赏和分析
4. 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
三、小说鉴赏
1. 小说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世界经典小说名著欣赏和分析
3. 中国现当代小说名篇欣赏和分析
4. 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
四、戏剧鉴赏
1. 戏剧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2. 世界经典戏剧名著欣赏和分析
3. 中国古典戏曲名篇欣赏和分析
4. 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
五、其他文学门类
1. 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 经典散文作品欣赏和分析
3. 儿童文学及其代表作品
4. 其他文学门类作品欣赏和分析
六、文学理论基础
1. 文学评论的基本理论
2. 重要文学批评家及其主要观点
3. 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4. 当代文学理论新探索
以上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文学常识复习计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要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大量阅读原著作品,认真分析和思考,才能真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文学常识记忆口诀【高效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
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
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如对考查频率较高的鲁迅作品,就可以按作品发表先后为序纵向列表,然后对每篇再做横向的了解。
即抓住文学常识在外部的共同特征进行快速记忆。
(1)关于“最”或“第一”的。
如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早的散文集《尚书》,最早的诗人屈原,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等。
(2)关于“数字”的。
如明末凌濛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和刘桢;“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又如“九歌”、“九章”、“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三经”、“二十四史”等。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1)按标题归纳。
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2)按题材归纳。
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
(3)按文体归纳。
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初中高中,全部集中在一起复习,既有利于文体知识考试,又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
(4)按流派归纳。
中学课本中涉及的文学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现实主义又有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如高尔基、鲁迅等)之分。
快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如何快速记忆文学常识一、穿针引线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
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
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二、联想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三、积少成多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
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
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
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
如何复习文学常识
如何复习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虽是常识,但不少人因没有这样的常识,常犯常识性的错误。
从近年高考的考查情况看,可以基本明确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
对重要作家的识记,应当以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涉及到的,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为主,以其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作家、作品为次,还应当注意识记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姓名及其形象的典型意义。
对文学体裁的识记,应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为复习重点,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诗歌包括诗、词、曲,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别,近体有律诗、绝句之分。
古典小说根据形式可分为笔记、传奇、话本、拟话本、章回小说等。
依据近几年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预测:
①试题选材将会侧重于课本。
因课本涉及的中外作家作品、文学体裁知识比较广泛,相对集中,也能体现常见和浅显。
③题型以填空题或选择题为主,还会结合语言运用题来依文设题,如2010年的江苏卷和天津卷。
④文学体裁的考察有细化的趋势,不仅考查诗词曲赋等大的文体知识,还会考查一些小的类别。
如对古代散文中的书序、赠序、祭文、碑志等的了解。
【示例一】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
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1)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化用了唐朝诗人《使至塞上》的诗句。
(2) 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
(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王维
(2)兰亭集序
(3)示例:路边的小花纤蕊若丝带露绽开
【示例二】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成为赘剩。
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
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
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
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
(元稹《乐府古题序》)
(1)文中风雅原指什么?写出乐天一首乐府诗的篇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稹、乐天是___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
(3)请写出杜甫即事名篇的歌行体两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用古代诗评为材料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风雅古代诗学概念。
原是指代《诗经》,《诗经》中有《国风》、《小雅》、《大雅》,故称。
后来引申来泛指《诗经》所代表的优良文学传统。
元稹主张为乐府诗者,应效法《诗经》和古乐府感慨时事,进行美刺的精神,发挥诗歌的积极政教作用。
这段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元稹对杜甫即事名篇的歌行给予高度的评价,不仅看到杜甫在诗歌形式上的合理改革,而且注意到这是对《诗经》、汉乐府以来的写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二,元稹指出了杜甫的作法对自己以及白居易、李绅等人的新乐府诗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新乐府为了发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就必须从有所依傍的古题下解放出来。
杜甫所以创作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就是为了无复依傍地走现实主义道路。
【答案】
(1)原是指代《诗经》,《诗经》中有《国风》、《小雅》、《大雅》,故称。
后来引申来泛指《诗经》所代表的优良文学传统。
《琵琶行》或《卖炭翁》等。
(2) 新乐府
(3)《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对文学常识部分的复习,关键是有针对性的梳理记忆,讲究方法,巧妙记忆。
1.做卡片。
卡片随身携带,便于记忆。
分点归纳,连点成面。
下面以唐代作家作品为例:
唐代主要作家作品:
(1)散文古文运动 ( 韩柳 )、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
(2)诗歌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两个流派( 王孟为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苏轼赞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
杜甫组诗三吏、三别 )。
中唐:新乐府运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叙事诗双璧 (《长恨歌》和《琵琶行》)。
晚唐:小李杜 (杜牧《樊川文集》)。
2.列图表。
列表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直观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的方法,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复习方法。
图表醒目,做图表可以帮助自己理清知识脉络。
一般以时间为序,分类梳理。
下面我们以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为例:
3.作比较。
作比较是一种把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人)或一个事物(人)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方法。
复习文学常识也可以运用此法,主要是选准比较点和
比较角度。
如可以将体裁、题材;主题、结
构;章法、技法;风格、语言等进行比较,也可以把古于今、中与外、原文与译文、同一作家的前期与后期等方面进行对比性的复习,以加深理解。
对于一些易混的作家作品,采用此法可以帮助准确记忆。
如中国文学中的刘鹗(《老残游记》)和高鹗(《红楼梦》后四十回),《琵琶行》(白居易)和《琵琶记》(商则诚),易安(李清照)和幼安(辛弃疾),三川 (樊川、临川和震川),三部曲 (茅盾和巴金)等。
外国文学中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和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伏契克(捷克)和伏尼契(爱尔兰),诗歌《唐璜》(拜伦)和戏剧《唐璜》(莫里哀)等等。
经过比较,找出差异,准确回答将不成问题。
4.巧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从某一人或物想到与之有一定关联的人或事,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进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方法具体说来有四种。
(1)相似联想。
如由马克吐温及其作品,可以联想到欧亨利、契诃夫及其作品。
(2)相近联想。
如由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联想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其他作家作品。
如莫迫桑的《羊脂球》,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
(3)相关联想。
如由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联想到四大悲剧 (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4)相反联想。
由浪漫主义文学可以联想到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文学常识的知识比较杂,需要日积月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复习时要加强梳理,逐步加厚加深。
最好自己动手积累,按照不同角度和线索去做卡片、列图表、作比较、巧联想。
这样既可以避免枯燥乏味,挂一漏万,又可以保证准确性
和牢固性。
千万不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