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6桥涵水文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5
06286桥涵水文桥涵水文一、名词解释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的重量.P2202.重现期: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在多年观测中平均多少年或多少次可能出现的时距.P2283.桥孔净长;桥长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P2784.相关系数:令r的平方=a与a的乘积P253.5.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河槽并沿河槽流动的水流.P2106.径流系数: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或净与量与毛雨量之比.P2137.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P2208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流域内的地面径流及地下径流都将通过集流断面.P2099.水拱现象: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可出现两岸低,中间高的凸形水面.P28710.一般冲刷深度:一般冲刷停止时的桥下最大铅垂水深.P29711.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P21112.非闭合流域:P20913.累计频率: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P22814.设计洪水:按规定频率标准的洪水.P25915.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桥梁墩台处桥下河床自然演变等因素冲刷深度,一般冲刷深度及局部冲刷深度三者全部完成后的最大水深线.P30616.流域:河流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P20817.副流: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P22218PMP:19.水力粗度: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P219二、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是水文现象的特点(B )P204 A.随机性B.确定性C.周期性D.地区性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其变化(C)P204-205A.杂乱无章B.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C.具有统计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P208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D)P207A.0.25B.2.5C.2.5%D.2.5‰5.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D)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肯定6.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其中P、R、E、△S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D)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D.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D)A.1m B.0.1m C.0.01mD.0.001m8.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A)A.输沙率、含沙量B.流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9.频率为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C)P230A.5年一遇B.95年一遇C.20年一遇D.200年一遇10.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和离均系数C V甲,C V乙如下: C v乙=0.25,二者比较可知(D)A.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11.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A)A.增大B.减少C.不变D.减少或不变12.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B)P251A.计算相关系数B.插补、延长水文系列C.推求频率曲线D.推求设计值13.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P237-238A.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多B.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少C.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相等D.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为014.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B)P236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15.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 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16.频率计算适线时,减小Cv值,频率曲线将(B)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平行上移D.平行下移17.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A)A.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B.仅推求设计洪量C.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D.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18.洪水频率计算中,特大洪水处理的内容主要是(A)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 B.代表性分析C.经验频率和重现期计算 D.选择设计标准19.由于假定局部冲刷是在一般冲刷完成后进行的,因此通常取桥墩上游不远处,一般冲刷终止后的未受绕流影响的墩前天然流速称为(A)A.冲止流速 B.起动流速C.行近流速 D.均衡流速20.设计洪水是指(A)P259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2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B)A.不可能性B.偶然性C.必然性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2.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23.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 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24.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B)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25.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P213A.473mm B.500mm C.805mm D.887.7mm26.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27.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A.大B.小C.平缓D.相当28.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A.增大样本容量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29.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密度曲线为(C) 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30.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B) 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3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B)P256A.绝对值大于1 B.绝对值大于0.8 C.大于0.5 D.不等于03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可以由如下计算求得。
桥涵水文一、名词解释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的重量.P2202.重现期: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在多年观测中平均多少年或多少次可能出现的时距.P2283.桥孔净长;桥长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P2784.相关系数:令r的平方=a与a的乘积P253.5.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河槽并沿河槽流动的水流.P2106.径流系数: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或净与量与毛雨量之比.P2137.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P2208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流域内的地面径流及地下径流都将通过集流断面.P2099.水拱现象: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可出现两岸低,中间高的凸形水面.P28710.一般冲刷深度:一般冲刷停止时的桥下最大铅垂水深.P29711.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P21112.非闭合流域:P20913.累计频率: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P22814.设计洪水:按规定频率标准的洪水.P25915.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桥梁墩台处桥下河床自然演变等因素冲刷深度,一般冲刷深度及局部冲刷深度三者全部完成后的最大水深线.P30616.流域:河流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P20817.副流: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P22218PMP:19.水力粗度: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P219二、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是水文现象的特点(B )P204A.随机性B.确定性C.周期性D.地区性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其变化(C)P204-205A.杂乱无章B.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C.具有统计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P208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D)P207A.0.25 B.2.5 C.2.5% D.2.5‰5.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D)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肯定6.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其中P、R、E、△S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D)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D.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D)A.1m B.0.1m C.0.01m D.0.001m8.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A)A.输沙率、含沙量B.流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9.频率为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C)P230A.5年一遇B.95年一遇C.20年一遇D.200年一遇10.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和离均系数C V甲,C V乙如下: C v乙=0.25,二者比较可知(D) A.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11.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A)A.增大B.减少C.不变D.减少或不变12.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B)P251A.计算相关系数B.插补、延长水文系列C.推求频率曲线D.推求设计值13.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 P237-238A.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多B.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少C.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相等D.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为014.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B)P236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15.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16.频率计算适线时,减小Cv值,频率曲线将(B)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平行上移D.平行下移17.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A)A.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B.仅推求设计洪量C.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D.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18.洪水频率计算中,特大洪水处理的内容主要是(A)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B.代表性分析C.经验频率和重现期计算D.选择设计标准19.由于假定局部冲刷是在一般冲刷完成后进行的,因此通常取桥墩上游不远处,一般冲刷终止后的未受绕流影响的墩前天然流速称为(A) A.冲止流速B.起动流速C.行近流速D.均衡流速20.设计洪水是指(A)P259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2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B)A.不可能性B.偶然性C.必然性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2.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23.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24.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B)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25.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P213A.473mm B.500mm C.805mm D.887.7mm26.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27.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A.大B.小C.平缓D.相当28.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A.增大样本容量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29.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密度曲线为(C)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30.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B)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3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B)P256A.绝对值大于1 B.绝对值大于0.8 C.大于0.5 D.不等于03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可以由如下计算求得。
第一章:河川径流1..地面径流: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的一部分以外,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形成的水流。
(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聚而成河流)河谷:河流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
2.河流的基本特征: 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和河流比降。
3.流域:几何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
4.山区河流特点: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短,而且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暴落,但持续时间短,水位和流量的幅度变化极大。
5.径流形成过程:一,降雨过程;二,流域蓄渗过程:三,坡面漫流过程;四,河槽集流过程。
(及其直接的关系)6.影响径流的因素:一,气候因素(包括降雨和蒸发);二,下垫面因素。
7.水量补给来源:一,雨源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二,雨雪源类(华北,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三,冰雪源类(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地)第二章水文统计原理1.水文现象特征:周期性、地区性和偶然性。
2.水文现象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小型)、地区归纳法(中型)、数理统计法(大型)。
3.频率:在一系列不重复的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一时间出现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
4.几率:在一定的条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若用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该数值称为几率。
(及其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注意!)5.累积频率(P):大于和等于某一流量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重现期:T(年)=1/P2%的频率表示平均50年出现一次,但不表示100年一定出现两次。
6.维泊尔公式:P=m/n+1; P——统计系列中m项随机变量的经验频率;n——统计系列的容量;m——计算随机变量的序号7.根据我国多年使用经验,认为皮尔逊Ⅲ型曲线,比较符合我国多数地区水温现象的实际情况。
8.σ(均方差)21()n i i X X n σ=-=∑模比系数i K ,i i X K =i Q X Q= 2211(K 1)1()/(1)=n i n i v i i C XX n X X n σ==-==--∑∑ (用样本推算总体) 2211(K 1)1()/=n i n i v i i C X X n X Xn σ==-==-∑∑ (按总体计算) 331(1)/(3)ns i v i C K n C ==--∑ (用样本推算总体)331(1)/n s i v i C K nC ==-∑ (按总体计算)对于年最大流量系列 (1)p v p Q C Q K Q =Φ+=9.皮尔逊曲线族都是密度曲线,密度曲线的函数成为密度函数,皮尔逊Ⅲ曲线为一段有限,一段无限的偏态曲线,正偏态时,左边有限,右端无限的偏斜铃型曲线。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桥涵水文》试题课程代码:06286一、单项选择题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 (B )A .绝对值大于1B .绝对值大于0.8C .大于0.5D .不等于0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的计算公式应为 (B )A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输沙率B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含沙量C .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全年时间(秒)D .断面的年平均含沙量×全年时间(秒)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 、Cv 不变,增大Cs 值时,则该线 (A )A .两端上抬、中部下降B .向上平移C .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 .呈反时针方向转动4.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各自的年径流量均值甲Q 、乙Q 和均方差甲Q 、乙Q 如下:甲河:甲Q =100m 3/s ,甲σ=42m 3/s ;乙河:乙Q =1000m 3/s ,乙σ=200m 3/s ,两河相比,可知 (B )A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5.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 (D )A .1mB .0.1mC .0.01mD .0.001m6.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 (C )A .根据适线确定B .按暴雨资料确定C .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D .按国家规范确定7.桥下最大壅水高度一般是桥前最大壅水高度的 (A )A .1/2B .1/3C .1/4D .1/58.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B )A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C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D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9.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标准中,洪水重现期最长是 (D )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10.桥下河床全断面发生的冲刷现象是 (B )A.河床自然演变冲刷B.一般冲刷C.桥墩局部冲刷D.桥台局部冲刷11.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A)A.水文循环B.径流C.降水D.污水处理12.在进行频率分析时,当经验累积频率点据较分散时,宜采用(B)A.试错试线法B.三点试线法C.矩法D.特大值分析方法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Cs不变,增大Cv值时,则该线(C)A.将上抬B.将下移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呈反时针方向转动14.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B)A.450mm B.500mm C.950mm D.1400mm15.设计洪水是指(A)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16.计算桥孔净长的河槽宽度公式适用于采用第二种河段分类表分类的(A)A.峡谷性河段、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B.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不稳定(滩、槽可分)河段C.次稳定性河段、变迁性河段、游荡性河段D.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冲积漫流性河段17.可能最大暴雨是指(D)A.流域上发生过的最大暴雨B.调查到的历史最大暴雨C.特大洪水对应的暴雨D.现代气候条件下一定历时内的最大暴雨18.P=95%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D)A.95年B.50年C.5年D.20年19.坡面汇流速度与河网汇流速度相比,一般(A)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确定20.PIII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x、Cv、Cs值中,相对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A)A.x B.Cv C.Cs D.Cv和CS二、填空题21.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为闭合流域;否则,称为非闭合流域。
桥涵水文课程自学辅导材料配套教材:《水力学与桥涵水文》适应层次:本科课程代码:06286目录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 (1)第2章:水静力学基础 (1)第3章:水动力学基础 (2)第4章:水流阻力与水头损失 (3)第5章:管流 (3)第6章:明渠水流 (4)第7章:堰流与泄水建筑物的消能 (5)第9章:河流概论 (5)第10章:水文统计原理与方法 (6)第11章:桥涵设计流量及水位推算 (7)第12章:大中桥位勘测设计 (8)第13章:桥梁墩台冲刷计算 (9)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 (10)二、多选题 (17)三.填空题 (19)四.判断题 (22)五.名词解释题 (24)六.简答题 (26)七.计算题 (27)第三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33)二、多选题 (33)三.填空题 (33)四.判断题 (35)五.名词解释题 (35)六.简答题 (38)七.计算题 (42)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一、主要内容1.水力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法(2)科学实验法(3)数值计算法2.水文学的研究方法(1)成因分析法(2)数理统计法(3)地区综合法3. 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1)密度(2)容重(3)粘滞性(4)牛顿内摩擦定律4.作用在液体上的力(1)表面力(2)质量力(3)单位质量力及其分量。
二、重点(1)液体的粘滞性(2)牛顿内摩擦定律(3)理想液体(4)实际液体三、难点(1)表面力(2)质量力(3)单位质量力及其分量第2章水静力学基础一、主要内容1.静水压强分布规律(1)静水压强的特性(2)液体平衡微分方程(3)等压面2.重力作用下水静力学基本方程(1)水静力学基本方程(2)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3)真空值(4)静水压强分布图绘制3.平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方法(1)解析法(2)图解法4.曲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1)压力体绘制(2)水平分力计算(3)铅垂分力计算(4)总压力计算二、重点(1)静水压强的特性(2)静水压强分布图绘制(3)平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4)压力体绘制方法(5)曲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三、难点(1)液体平衡微分方程(2)压力体的构成边界(3)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计算第3章水动力学基础一、主要内容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1)拉格朗日法(2)欧拉法2.欧拉法的基本概念(1)流线与流管(2)过水断面(3)元流与总流(4)流量(5)断面平均流速(6)恒定流与非恒定流(7)均匀流与非均匀流(8)渐变流与急变流3.恒定流连续性方程(1)元流连续性方程(2)总流连续性方程4.恒定总流实际液体能量方程(1)流速水头(2)压强水头(3)测压管水头(4)总水头(5)水头损失(6)能量方程应用条件5.恒定总流动量方程(1)控制体(2)动量方程应用要点二、重点(1)欧拉法(2)流线(3)流量(4)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5)恒定总流能量方程(6)总水头(7)水头损失(8)恒定总流动量方程。
第一章:河川径流1..地面径流: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的一部分以外,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形成的水流。
(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聚而成河流)河谷:河流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
2.河流的基本特征: 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和河流比降。
3.流域:几何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
4.山区河流特点: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短,而且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
暴落,但持续时间短,水位和流量的幅度变化极大。
5.径流形成过程:一,降雨过程;二,流域蓄渗过程:三,坡面漫流过程;四,河槽集流过程。
(及其直接的关系)6.影响径流的因素:一,气候因素(包括降雨和蒸发);二,下垫面因素。
7.水量补给来源:一,雨源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二,雨雪源类(华北,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三,冰雪源类(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地)第二章水文统计原理}1.水文现象特征:周期性、地区性和偶然性。
2.水文现象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小型)、地区归纳法(中型)、数理统计法(大型)。
3.频率:在一系列不重复的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一时间出现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
4.几率:在一定的条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若用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该数值称为几率。
(及其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注意!)5.累积频率(P):大于和等于某一流量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重现期:T(年)=1/P2%的频率表示平均50年出现一次,但不表示100年一定出现两次。
6.。
P=m/n+1; P——统计系列中m项随机变量7.维泊尔公式:的经验频率;n——统计系列的容量;m——计算随机变量的序号8.根据我国多年使用经验,认为皮尔逊Ⅲ型曲线,比较符合我国多数地区水温现象的实际情况。
9.10.σ(均方差)σ=模比系数i K ,i i X K =i Q X Q=v C X σ== (用样本推算总体)v C X σ== (按总体计算)331(1)/(3)n s i v i C K n C ==--∑(用样本推算总体) ;331(1)/ns i v i C K nC ==-∑(按总体计算)对于年最大流量系列 (1)p v p Q C Q K Q =Φ+=9.皮尔逊曲线族都是密度曲线,密度曲线的函数成为密度函数,皮尔逊Ⅲ曲线为一段有限,一段无限的偏态曲线,正偏态时,左边有限,右端无限的偏斜铃型曲线。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桥涵水文》课程代码:06286考点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河流长度是指从河源到河口沿( B )所量测的距离。
A.水面线B.中泓线C.河底线D.河岸线2、河流的横断面是指( A )A.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断面B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断面C 与河底相垂直的断面D与河岸相垂直的断面3、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的流域称之为( C )A 单一流域B平衡流域C闭合流域D理想流域4、对于给定的河流,其流量的大小取决于( B )A 流域面积B 降雨量C 河流长度D 河流比降5、年最大流量是指一年中的( D )A 最大日平均流量B 最大一小时流量C 最大一分钟流量D最大瞬时流量6、某时段的径流深与降雨量之比称之为( C )A 径流模数B 径流效率C 径流系数D 汇流系数7、洪水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文资料的(C )A 可靠性B一致性 C 代表性 D 独立性8、河流水位是指( B )A 水面在河底以上的高度B 水面在某基准面以上的高度C 水面至河床最低点的高度D 水尺所观测到的读数9、洪峰流量是指一次洪水过程中的( A )A 最大瞬时流量B 最高水位所对应的流量C 平均流量D 水面波动最大时所对应的流量10、高速公路上的特大桥的设计洪水标准是( C )A 100年一遇B 200年一遇C 300年一遇D 500年一遇11、判断两变量是否存在良好直线关系的指标是(B )A 回归系数B 相关系数C 误差系数D 分布系数12、利用水文统计法推求设计流量时,实测的流量资料年数应( C )A 不少于10年B 不少于15年C 不少于20年D 不少于30年13、采用面积比拟法插补流量资料时,两流域的汇水面积之差应( D )A 小于5%B 小于10%C 小于15%D 小于20%14、在我国,水文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大多采用( D )A 正态分布B 指数分布C 对数分布D 皮尔逊Ⅲ型分布15、50年一遇的洪水,对应的经验频率是( A )A 2%B 5%C 10%D 20%16、在我国,确定年最大流量统计参数的方法是( C )A 矩公式法B 试算法C 适线法D 经验公式法17、100年一遇的洪水连续2年出现的概率为( D )A 零B 1%C 0.1%D 0.01%18、若两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则它们的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为(C )A >—1B >0C 0~1之间D >119、若两变量的相关系数接近于零,则它们之间( C )A 不存在函数关系B 不存在相关关系C 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D 不存在曲线相关关系20、利用地区经验公式推求设计流量时,其适用的条件是(C )A 流域具有长期观测资料B 流域具有短期观测资料C 流域无观测资料D 工程下游无防洪要求21、利用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流量时,其适用的流域条件一般是(A )A 小流域B 闭合流域C 羽状流域D 支流流域22、汇流时间是指( B )A 水流沿主河道运动所需的时间B 流域内最远处水质点到达出口断面所需的时间C 水流沿坡面运动所需的时间D 流域内各处水质点到达出口断面的平均时间23、变差系数C V的取值与流域的一般关系是( B )A 大流域的C V值比小流域的大些B 大流域的C V值比小流域的小些C 小流域的C V值有可能小于零D C V的大小与流域面积无关24、抽样误差与资料系列的一般关系是( C )A 资料系列越长抽样误差越大B 资料系列越短抽样误差越小C 资料系列越长抽样误差越小D 抽样误差与资料系列的长短无关25、在流速较大的山区峡谷河段建桥时,桥孔的布置方式一般为( A )A 一孔跨越B 多孔跨越C 拱桥形式D 简支梁桥26、在平原顺直河段建桥时,桥孔对河槽、河滩的影响是( D )A 河槽、河滩均不得压缩B 河槽、河滩均可压缩C 河槽可压缩、河滩不得压缩D 河滩可压缩、河槽不得压缩27、桥孔设计时首先应满足的要求是(B )A 保证通航安全B 保证设计洪水安全通过C 保证桥下河床不发生淤积D 保证流冰、流木的安全通过28、设计水位时,两桥台前缘之间的水面宽度称之为(B )A 桥梁长度B 桥孔长度C 桥孔净长D 断面宽度29、在稳定、次稳定河段上建桥时,影响桥孔长度最重要的因素是(C )A 设计流量B 设计水位C 河槽宽度D 水面宽度30、位于通航河段的桥梁,影响桥面高程起的决定性因素是( D )A 桥前壅水B 设计洪水位C 设计通航水位D 通航净空高度31、位于非通航河段的桥梁,影响桥面高程的决定性因素是(B )A 桥前壅水B 设计洪水位C 河床淤积D 安全净空高度32、影响跨海大桥桥面高程的决定性因素是(C )A 设计潮位B 波浪高度C 通航净空高度D 引桥路基高度33、桥下一般冲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 )A 桥墩的阻水作用B 桥孔对水流的压缩作用C 桥前的壅水作用D 河流的自然演变作用34、影响桥梁墩台局部冲刷深度的关键因素是( D )A 泥沙粒径B 墩台形状C 桥下水深D 桥前流速35、当水流速度从小到大逐步增加时,桥下一般冲刷与局部冲刷的关系是( B )A 先发生一般冲刷后发生局部冲刷B 先发生局部冲刷后发生一般冲刷C 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同时发生D 何种冲刷先发生是随机的36、计算墩台局部冲刷的65-2公式适用的河床条件为( C )A 粘性土河槽B 粘性土河滩C 非粘性土河槽D 非粘性土河滩37、水文资料的插补延长,其目的是( C )。
水位:横断面内,自由水面高出某一水准基面的高度深弘线: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河流长度:一般天然河流,从和元到河口距离河流比降:河流深泓线上单位长度内的平均落差称为比降含沙量是单位体积内水流中所含悬移质的质量,单位是kg/m3导治线:将各个把头的连线设计成一条平滑的曲线或直线河流流域:降落到地面上的水,被高地山岭分隔而汇集到不同河流中,这些汇集水流区域。
流域蓄渗过程:植物截留,入渗和填洼的整个过程河槽集流:坡面漫流的雨水汇入河槽后顺着河道由小沟到支流,由支流到干流,最后到达流域出口断面调治构造物主要包括:导流堤,丁坝,其它桥头防护工程调治构造物作用:调节水流,引导水流均匀顺畅地流过桥孔,防止桥下断面和上下游附近的河床河岸发生不利变形,确保桥梁安全。
推移质输沙率:单位时间内在过水断面单位河槽宽度上,通过的推移质的质量。
设计流量:根据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某一设计洪水频率,推算该频率相应洪水的洪峰流量。
平均潮面:半潮面即平均高潮和平均低潮的平均值潮高基准面:潮汐表预报潮位的起算面河床床面粗化:河床表面层的泥沙粒径逐渐增加,形成自然铺砌的现象理论深度基准面:理论计算得到的最低潮面,作为海图上标明深度的基准面三种水力计算图式:无压力式,半压力式,压力式。
海浪一般是由风引起的波浪涌浪以及涌浪传播到海岸所引起的近岸波总称流量过程线和水位过程线:河流的流量和水位都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流量和水位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曲线河川径流的大小和变化,通常用流量和水位表示流量计算:一、二、三、五点法降雨,流域蓄渗,坡面漫流和河槽集流是从降雨开始到出口断面产生径流经历的过程洪峰的最高水位一般迟于最大流量洪水调查主要是在桥位上下游调差历史上各次较大洪水水位,确定洪水比降,推算相应的历史洪水流量,作为水文分析和计算的依据河流的流量:是过水断面面积和断面平均流速的乘积在使用水文站整编资料时应进行复核,一般可重点复核水位和流量资料水文现象的特性:周期性地区性不重复性水文现象的分析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地区归纳法数理统计法频率为2%的流量重现期为50年,表明该流量可能出现的时间间隔平均为50年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均值反映密度曲线的位置变化,变差系数反映密度曲线的高矮情况,偏差系数反映密度曲线的偏斜程度,均值反映频率曲线的位置高低,变差系数反映频率曲线的陡坦程度,偏差系数反映频率曲线的曲率大小。
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技术讲座稿)一、概述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包括河流水文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与计算,推求出我们桥涵所需要的设计水位和流量,拟定出桥长孔径、桥高和基础埋设深度。
由于桥位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其它复杂因素,包括天然的和人为因素如潮汐、泥石流、修水库、开挖渠道等。
我们调查搜集洪水流量的计算方法各有不同。
水文计算从大的方面来分:有水文(雨量)观测资料和无水文观测资料的水文计算。
从各河段特殊情况的不同又可分为,有水库的水文计算,倒灌河流的水文计算,平原或者山丘区的水文计算,还有潮汐河段、岩溶河段、泥石流河段等。
不同情况的河流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调查搜集资料很辛苦,跑路多收效有时还很小,但工作必需要做,要有耐心。
需要调查搜集的资料综合起来有:水系图,县志和水利志、地形图、形态断面、水文站(气象站)资料水库资料,倒灌资料、河道演度、河床淤积、雨力资料、洪水调查及比降的测量,原有桥涵的调查等,通过调查为下步洪水设计流量提供有关参数。
另外还要进行地质地貌调查,有些设计流量的计算参数也和土的颗粒组成、土壤的分类、密实度吸水率熔洞泥石流等有关,有的与设计流量无关,但与桥的安全性有关如土体稳定性、山体滑坡、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等,一般野外采用看挖钻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下土壤分类的一般常识,分为三类:1.粘性土:塑性指数p I >1 亚砂土或轻亚粘土1<p I ≤7; 亚粘土 7<I ≤17; 粘土 p I ≥17;塑性指数p I =l W (液限)-p W (塑限);而粘性土壤的状态用液性指数(即稠度系数)l I 分为四级,l I =pl p o w w w w --;o W —天然含水量;l I <0为坚硬半坚硬 标贯>3.5;0≤l I <0.5为硬塑 标贯>-3.5; 0.5≤l I <1为软塑 标贯<-7;l I ≥1 为极软 标贯<2;淤泥是极软状态的粘性土,其含水量接近或大于液限,对于孔隙比大于1的轻亚粘土或亚粘土和孔隙比大于1.5的粘土均称淤泥。
06286桥涵水文-201204桥涵水文一、名词解释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的重量.P2202.重现期: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在多年观测中平均多少年或多少次可能出现的时距.P2283.桥孔净长;桥长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P2784.相关系数:令r的平方=a与a的乘积P253.5.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河槽并沿河槽流动的水流.P2106.径流系数: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或净与量与毛雨量之比.P2137.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P2208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流域内的地面径流及地下径流都将通过集流断面.P2099.水拱现象: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可出现两岸低,中间高的凸形水面.P28710.一般冲刷深度:一般冲刷停止时的桥下最大铅垂水深.P29711.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P21112.非闭合流域:P20913.累计频率: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P22814.设计洪水:按规定频率标准的洪水.P25915.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桥梁墩台处桥下河床自然演变等因素冲刷深度,一般冲刷深度及局部冲刷深度三者全部完成后的最大水深线.P30616.流域:河流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P20817.副流: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P22218PMP:19.水力粗度: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P219二、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是水文现象的特点(B )P204 A.随机性B.确定性C.周期性D.地区性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其变化(C)P204-205A.杂乱无章B.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C.具有统计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P208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D)P207A.0.25B.2.5C.2.5%D.2.5‰5.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D)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肯定6.水量平衡方程式P-R-E=△S(其中P、R、E、△S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D)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D.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D)A.1m B.0.1m C.0.01m D.0.001m8.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A)A.输沙率、含沙量B.流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9.频率为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C)P230A.5年一遇B.95年一遇C.20年一遇D.200年一遇10.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和离均系数C V甲,C V乙如下: C v乙=0.25,二者比较可知(D)A.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11.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A)A.增大B.减少C.不变D.减少或不变12.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B)P251A.计算相关系数B.插补、延长水文系列C.推求频率曲线D.推求设计值13.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B)P237-238A.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多B.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少C.出现大于均值x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相等D.出现小于均值x的机会为014.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B)P236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15.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 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16.频率计算适线时,减小Cv值,频率曲线将(B)A.顺时针转动B.逆时针转动C.平行上移D.平行下移17.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A)A.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B.仅推求设计洪量C.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D.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18.洪水频率计算中,特大洪水处理的内容主要是(A)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 B.代表性分析C.经验频率和重现期计算 D.选择设计标准19.由于假定局部冲刷是在一般冲刷完成后进行的,因此通常取桥墩上游不远处,一般冲刷终止后的未受绕流影响的墩前天然流速称为(A)A.冲止流速 B.起动流速C.行近流速 D.均衡流速20.设计洪水是指(A)P259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历史最大洪水06286桥涵水文-2012042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B) A.不可能性B.偶然性C.必然性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2.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23.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 A.大沽基面B.吴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黄海基面24.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B)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25.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A)P213A.473mm B.500mm C.805mm D.887.7mm26.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B)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D.二者相等27.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A.大B.小C.平缓D.相当28.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A)A.增大样本容量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29.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密度曲线为(C) 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30.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B) 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B.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C.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D.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31.在水文计算中进行相关插补延长资料时,一般要求相关系数(B)P256A.绝对值大于1 B.绝对值大于0.8 C.大于0.5 D.不等于032.某河流断面的年输沙量可以由如下计算求得。
A.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输沙率B.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年平均含沙量C.断面的年径流总量×全年时间(秒)D.断面的年平均含沙量×全年时间(秒)3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Cv不变,增大Cs值时,则该线(D)P241A.两端上抬、中部下降B.向上平移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呈反时针方向转动34.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各自的年径流量均值、和均方差、如下:甲河:=100m3/s,=42m3/s;乙河:=1000m3/s,=200m3/s ,两河相比,可知(B)A.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B.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35.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是由得到的。
(D)A.在调查断面进行测量 B.由调查洪峰流量的频率曲线 C.向群众调查D.由调查的历史洪水洪峰水位通过水力学方法计算36.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D)P262A.根据适线确定B.按暴雨资料确定C.按国家规范确定D.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37.桥下最大壅水高度一般是桥前最大壅水高度的(A)P286A.1/2B.1/3 C.1/4 D.1/538..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B)。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出现一次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出现一次39.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标准中,洪水重现期最长是(D)P285和P288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40.桥下河床全断面发生的冲刷现象是(B)P297A.河床自然演变冲刷B.一般冲刷C.桥墩局部冲刷D.桥台局部冲刷41.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B)A、高B、低C、一样D、不能肯定42.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B)P204A.截留、填洼、入渗、蒸发B.蒸发、降水、入渗、径流C.截留、入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入渗43.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439m和239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D)P207A.0.17 B.1.7 C.1.7% D.1.7‰44.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B)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45.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处的流速。
(A)P216A.0.2h、0.6h、0.8h B.0.2h、0.4h、0.8hC.0.4h、0.6h、0.8h D.0.2h、0.4h、0.6h46.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C)A.887.7mm B.500mmC.473mm D.805mm47.当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时,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C)。
A、加权平均B、几何平均法C、算术平均法D、面积包围法48.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C)年。
A.5 B.50 C.20 D.9549.100年一遇洪水,是指(B)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50.湖南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为( B )A、400mmB、1400mmC、2400mmD、3400mm06286桥涵水文-20120451.下图为两条皮尔逊III型频率密度曲线,它们的C s(B)P240A.C s1<0,C s2>0 B.C s1>0,C s2<0 C.C s1<0,C s2=0 D.C s1=0,C s2>0 52.用适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适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C)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5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C v不变,增大C s值时,则该线(D)P241A.两端上抬、中部下降B.向上平移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呈反时针方向转动54.当降雨满足初损后,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