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1992,2003,2004,2008--2012,2015,2018年考博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15
眼科学发展史眼科学是研究眼睛结构、功能以及与之相关的疾病和病变的学科。
随着人类对视觉的重视和对眼部疾病的关注,眼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成果。
本文将从古代至今,概述眼科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眼科学古代医学家对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时期。
在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眼睛疾病的记载,并提供了一些治疗方法。
古埃及的医生也对眼科疾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治疗。
然而,古代医学水平有限,对眼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都相对简单和粗糙。
近代眼科学的起步随着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和技术的进步,眼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6世纪,几位伟大的科学家开始对眼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荷兰科学家李文霍克首次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眼睛的微观结构,为后来的眼科研究奠定了基础。
17世纪,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提出了光的三原色理论,从理论上解释了光如何进入眼睛并产生视觉。
这些发现为眼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眼部解剖和理论的进展18世纪,法国解剖学家奥克塔夫·德·梅斯门对眼部进行了详细的解剖研究,并揭示了眼睛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他的研究为眼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19世纪,德国医生赫尔曼·冯·海因斯和奥地利医生海尔曼·哈尔斯曼分别提出了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对视力的影响,并开创了近视和远视的治疗方法。
这些理论的提出和治疗方法的改进使眼科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
现代眼科学的发展20世纪,眼科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眼科技术的革新使眼科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
20世纪50年代,激光技术的出现为角膜屈光手术提供了新的选择,极大地改善了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的视力。
20世纪70年代,眼科医生发现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一些视网膜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血管阻塞。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研究在眼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治疗一些难治性眼疾提供了新的希望。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眼科09年博士入学考试试题一. 简答30分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诊处理。
2.高度近视眼的眼科并发症。
3.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的致病机制,临床分类和治疗。
4.睫状神经节的组成和部位。
5.来源中胚层的眼组织二. 论述(任选三道做)30分1.青光眼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副作用2.糖网的国际和国内分期3.常见造成突眼的炎症性眼病分类和临床特征4.糖网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机制、促进和抑制其生长的因子、可能的治疗方法。
32首医考博2008三、简答(5分x5=25分)1、中胚叶发育的眼球组织2、睫状神经节位置和组成3、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通路4、白瞳症概念可见于哪些疾病5、急性视力下降,不伴有眼前节病变,有哪些疾病四、论述(5选3,10分x3=30分)1、急闭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糖网国际分期及国内分期3、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特点4、不同部位视网膜出血的特点5、眼科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实验方法首都医科大学2004年博士入学考试眼科试题2、简答题泪膜的组成及功能真菌性角膜炎的感染菌属及临床表现外伤性青光眼性低眼压第机制视觉的种类及简查3、问答题青光眼的分类、详细列举继发青光眼的类型和现代青光眼的治疗Coats病的机制、临床表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治疗首都医科大学2003年眼科学(博士)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解释交感性眼炎的定义;简介其成因和发病机理;描述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并简介其治疗。
2.请分别说明YAG激光、氩离子激光、氦氖激光以及二氧化碳激光适合治疗哪些眼病?3.请描述甲状腺相关眼眶病的临床体征和检查所见,并简述鉴别诊断要点?不同部位视网膜出血的特点干眼的个体化治疗、治疗进展黄斑水肿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考试试题(眼科学)三. 问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1.试述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及临床处理原则。
2.简述糖尿病可能引起致盲的眼部并发症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是致盲疾患之一,试述其致盲的临床病理过程4.简述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及视乳头水肿的鉴别诊断5.简述眼球的血液供应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四. 问答题(50分)1.目前应用于眼科的视觉电生理检查主要有那几种,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眼科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眼科学》
英方名称:《Ophthalmology》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学院眼科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24学时
学分:1.8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麻醉学
教学目的:通过眼科学理论教学,掌握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方法,了解低视力和盲目的标准、了解眼科的常
规检查设备及方法。
课程简介:眼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视觉器官功能变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医学学科。
主要根据眼科学教学大纲内容、
应用多媒体、实物、板书版画的形式实施教学。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惠延年,6版,2004年。
参考书目:《眼科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凤鸣,1版,1999年。
主讲教师:李海祥教授曾小平教授蔡善君教授
蒋模教授田祥教授翟琴华教授
廖一露副教授王卫红副教授罗鑫讲师。
《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眼科学英文名称:OPHTHALMOLOGY课程编码: YXZB423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总学时: 39总学分: 1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开课院系: 医学院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科学,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其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及其附属器、视神经和视路)疾病。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一般检查方法及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熟悉盲眼病与整个机体的关系。
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新成就。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眼科学基础教学内容:一、眼球及附属器的解剖、组织、视路及瞳孔路径。
二、眼球及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知识点:一、掌握眼球的解剖、生理和临床意义。
二、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
三、了解眼球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分布。
重点:眼球壁及附属器的解剖结构。
难点:角膜、视网膜的解剖和生理。
房角的特殊结构及意义。
第二章眼睑病教学内容:麦粒肿、霰粒肿。
睑内翻、睑外翻、上睑下垂、倒睫、眼睑闭合不全知识点:掌握麦粒肿、霰粒肿、脸位置异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了解眼睑部分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重点:麦粒肿、霰粒肿鉴别。
难点:眼睑部分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三章泪器病教学内容一、泪溢、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
二、新生儿泪囊炎。
知识点一、熟悉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潜在的危险;掌握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
二、了解泪溢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重点: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的鉴别及治疗原则。
难点: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第四章眼表疾病教学内容一、概述二、常见的临床征状三、干眼症知识点一、了解泪膜的概念。
二、常见眼表疾病的类型。
三、了解诊疗原则。
重点干眼症的诊断治疗。
难点干眼症的诊断治疗。
临床医学中的眼科学概述在临床医学中,眼科学是一门关注眼睛及其相关疾病的学科。
它涵盖了眼部解剖学、生理学、疾病诊断与治疗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医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视力和眼健康。
本文将概述临床医学中的眼科学,从眼部结构到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带您深入了解这个重要的医学领域。
一、眼部结构眼睛是人体感知世界的窗口,了解其结构对于理解眼科学至关重要。
眼球是眼睛的主体部分,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重要组织。
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透明组织,光线穿过角膜进入眼内。
虹膜则是眼睛的有色部分,其肌肉调节着瞳孔的大小。
晶状体位于瞳孔后方,能够调节光线的折射度。
视网膜则是眼睛最内层的感光层,能够将视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到大脑。
二、常见的眼科疾病1.屈光问题屈光问题是指眼球对光线的折射出现异常,常见病症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视力模糊、眼部疲劳、头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
眼科医生通过验光检查,推荐合适的矫正措施,如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以改善患者的视力。
2.眼部感染眼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真菌引发的眼部炎症。
常见的眼部感染包括结膜炎、角膜炎等。
患者可能出现眼红、异物感、流泪、光敏等症状。
眼科医生通过检查炎症程度,推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其他治疗方案,以控制感染并减轻症状。
3.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组引起视神经损害的慢性眼病。
主要特点是眼压升高,可能导致视野缺损与失明。
早期青光眼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常需定期进行眼压检查以及视野检测。
根据具体情况,眼科医生可能会采用眼药水或手术等方式来控制眼压,以防止视力的进一步损害。
4.白内障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导致视力模糊的情况。
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光线敏感等症状。
目前,白内障手术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通过切除患者的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5.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是一组累及视网膜黄斑区的疾病,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可能出现中心视力模糊、颜色识别困难等症状。
《眼科学》课程是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的解剖、功能、疾病、治疗的医学分支。
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数学、物理学和化学向生命科学渗透,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眼科学因眼部结构及位置的特殊化,成为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
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使眼科成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最紧密结合的学科。
眼科学不仅为医学生提供了研究诊治疾病的临床方法训练,更为其提供了如何将基础研究应用于临床的临床应用思维训练。
因此,《眼科学》课程是临床医学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眼科学》的基本内容,掌握眼与全身疾病的关系,掌握眼科的基本检查方法为培养型临床医学人才打下了基础。
眼科学的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学科。
现代眼科学主要是用现代科学手段,通过科学实验研究从群体、个体、系统、器官、细胞、分子等水平揭示视觉器官正常功能的维持,正常发育的调控机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表现形式及治疗方法。
因此,本课程授课目标是利用包括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内的多种授课方式,通过理论讲授、见习培训,使学生了解眼科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基本临床技能。
并且在掌握基础解剖和经典知识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并提高自学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全国培养合格的医学临床或科研人才。
1. 基本要求理论课教学首先按照教学大纲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眼科学》各章节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
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归纳总结认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眼科学检查技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打好基本功。
2. 素质培养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眼科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眼病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用所学知识对眼病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
眼科学第八版第一章介绍眼科学眼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它不仅使我们看到美丽的景色,还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
眼科学作为一门研究眼睛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对于保护和改善人类视力至关重要。
第二章眼的结构和功能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多个部分组成。
它包括眼球、视神经、晶状体、角膜等。
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视觉系统。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对于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至关重要。
第三章眼科疾病的分类与诊断眼科疾病种类繁多,按病因、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青光眼等。
诊断眼科疾病需要综合运用病史、眼底检查、视力测试等手段,确保准确诊断。
第四章眼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针对不同的眼科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光学矫正等。
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眼部卫生、正确使用眼镜、避免长时间用眼等。
第五章儿童眼科学儿童眼科学研究儿童眼部发育、视觉功能和儿童眼科疾病。
儿童视力健康对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
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包括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等。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儿童的视力。
第六章高度近视与屈光手术高度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屈光手术是一种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角膜形状来矫正屈光不正。
然而,屈光手术并非适合所有人,需要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和手术风险。
第七章眼部损伤与预防眼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问题,包括眼外伤、化学灼伤等。
预防眼部损伤非常重要,应注意佩戴护目镜、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第八章年龄相关性眼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会发生一些变化,导致年龄相关性眼病的发生,如老视、白内障等。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减缓疾病的进展,保护视力。
第九章视觉保护与健康生活方式保护视力需要综合考虑眼部卫生、合理用眼、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眼睛的健康非常重要。
总结眼科学第八版全面介绍了眼睛的结构、功能、疾病及其诊断、治疗与护理。
项目名称: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推荐单位:北京大学项目简介:本项目属口腔颌面外科领域。
干眼,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眼科常见病,重症可致盲,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
将自体下颌下腺移植到颞部,分泌导管转移到眼眶,用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替代泪液,是治疗重症干眼的新技术。
本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历时17年,创建了关键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
1.创立和系统改进下颌下腺移植术式,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下颌下腺移植属头面部小器官移植,手术精度高,项目组①系统改进血管处理技术,提高移植下颌下腺的成活率: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增强CT静脉成像技术并建立血管处理的“3步法”,提高术前预测和术中判断下颌下腺主要回流静脉及供受区静脉管径匹配的准确率;创建头静脉搭桥术解决颞部静脉过细的难点,明显降低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移植腺体成活率达92.5%;②创立部分下颌下腺移植新术式:明确下颌下腺血管和导管的显微解剖结构,国际上创立部分下颌下腺移植的新术式,明显降低术后泪溢的发生率;③完成世界上病例数最多的一组临床研究:目前已治疗187例患者的202侧重症干眼。
90%患者腺体成活并导管通畅,怕风畏光症状明显减轻,眼干缓解,眼表结构改善,56.3%的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手术量及成功率居国际领先。
2.揭示调控正常及移植下颌下腺分泌的新机制,提出人工调控移植下颌下腺分泌的新策略经系列基础研究:①揭示调控下颌下腺分泌的新途径:首次提出激活辣椒素受体和脂联素受体可促进下颌下腺的分泌;揭示多种分子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家族的调控机制,从分子水平拓展了对下颌下腺分泌机制的认识;②明确移植下颌下腺分泌异常的新机制:揭示神经介质和主要受体信号通路改变是“休眠期”和“泪溢期”分泌异常的重要机制;蛋白质组学分析明确了移植腺体分泌液成分的改变;提出以受体和紧密连接蛋白为靶点调控下颌下腺分泌的新策略。
天津医大2003年眼科学(博士)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眼表2、圆锥角膜3、规则散光4、对比敏感度5、基底细胞癌6、AMD7、ROP8、Exotropia9、Epicanthus10、Fungal keratitis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青光眼临床分类2、简述干眼症临床表现3、简述Fuchs综合征临床特点4、简述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分类5、简述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6、简述低视力概念及国际诊断标准7、简述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表现及遗传方式8、简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表现三。
问答题(共40分)1.介绍房水成分,作用及循环径路(10分)2.说明弱视的临床分类,主要发病机制,治疗时机和方法(15分)3.试述眼科影像诊断技术的进展(15分)天津医大2002年眼科学(博士)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盲2、偏盲3、老视4、双行睫5、玻璃体液化6、ICGA7、Ocular hypertension8、Angular blepharitis9、Gonioscope10、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青光眼的分类2、简述眼表的范围3、说明复视与混淆视的区别4、简述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病理改变5、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常见致病菌属6、简述化学眼外伤的急救原则及措施7、Eales`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8、简述Behcet`s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三、问答题(共40分)1、“白瞳症”的鉴别诊断(10分)2、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判断及处理(10分)3、试述青光眼诊断技术和治疗新进展(20分)首都医科大学2003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眼科学(公共部分) 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神经外胚叶发育成下列结构A.角膜上皮层,基质层及内皮层,睫状肌。
B.全部巩膜,视神经鞘,葡萄膜的色素细胞,全部脉络膜.C.睫状体上皮,虹膜色素上皮,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D.眼眶的骨组织,脂肪,滑车软骨,眼外肌和眼眶的结缔组织。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宁利教授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王宁利教授,1987年考入中山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周文炳教授,进行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训练,1992 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获眼科学博士学位。
1998~200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hiley眼科中心做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
1992年~2002年在中山医科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 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和同仁医院眼科主【总页数】1页(P37-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6.2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授予王宁利等80位同志2003-2004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通知 [J], 无;;
2.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授予于友华等80位同志2011-2012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决定 [J], ;
3.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不动摇为人民服务为政府分忧为海西献力--访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林建华教授 [J], 郝秀兰
4.本刊主编陈规划教授荣获2005—2006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J],
5.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张烜教授荣获2011—2012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