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8小书包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4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小书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情节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难点: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品德教育。
三、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围绕“小书包”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初读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小书包》,了解全文大意。
2.逐段讲解–场景1:小书包的由来–场景2:小书包的功能–场景3:小书包的变化3.学生跟读让学生分角色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课文理解1.问题探讨–你认为小书包为什么会变得丰满起来?–小朋友为什么那么喜欢这只小书包?–你觉得小书包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改变?2.品德引导和学生一起讨论小书包和小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和帮助他人的意义。
4. 语文实践1.生字学习教授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2.语文练习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写读后感和书写生字词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学《小书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综合素养。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尺、本”等5个生字,认识3偏旁“勹、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谜、学习儿歌、实际活动(整理物品)来完成本课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些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作用。
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早、书、刀、尺、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书包、课本、文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激趣: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背着什么呢?那小书包是用来干什么的呢?2.拿出里面的学习用品,向大家介绍它的作用。
指名介绍书包里学习用品的作用。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小书包二、自主识字,合作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作记号。
2.说说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认识新偏旁“勹、亻、?”。
4.检查汉字,认词情况,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5.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以不同方式认读字词。
生字:早、书、包、作、业、笔、课、本、尺、刀、校词语:早上、书包、学校、转笔刀、尺子、作业本、铅笔、笔袋(1)开火车认读。
(2)点名随机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学生齐读。
三、熟读课文,深化理解1.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归纳:“宝贝”、“静悄悄”,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自我解答。
小组讨论交流:“宝贝”是指学习用品,是我们心爱的东西。
3.再读课文,讨论解决问题: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4.全班展示读课文。
5.指名向大家介绍自己书包里的的一种学习用品的作用或使用方法。
四、感情朗读,加深体验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第8课小书包(第1课时)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长乐中心小学胡如洁【正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第8课,属于看图归类识字课,本课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呈现的是六个词语,第二部分是关于小书包的一首儿歌,儿歌轻快,朗朗上口。
第三部分是11个要求会认的字和5个会写的字。
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总体可以概括为“识字写字,读好课文,积累语言,学习阅读”。
本册是一年级上册,所以应该把识字写字,读好课文放在严重地位。
本专题的课文都属于识字课,本专题的总体目标是需要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多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
所以基于以上考虑,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运用造字构字方法,还有通过字理识字,比如“书”和“包”的识记,通过这些方法识记本课的8个生字和2个偏旁,并读正确词语和儿歌。
正确书写三个生字,并能用上这六个词语进行句式的练习。
教学难点主要是让学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比如难读的例如“尺子、转笔刀”,字形方面,通过教师指导一些识记规律,帮助学生识记和书写“书”“尺”“刀”并能使学生学会主动识字。
这一阶段学生开朗好动,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很愿意自主识字,对本课中的词语也较熟悉,都是一些平时多见的文具的名称。
学生在学习词语的时候,应特别注意轻声和平翘舌音的认读,需要通过小老师带读,个别读,齐读,交流识字方法,老师出示字理等一些易于学生接受的识字途径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本课通过课后检查词语和朗读课文,书写生字等手段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目标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运用造字方法,字理识字等识字方法,认识“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这8个生字和竹字头、包字头两个偏旁,会写“书、刀、尺”三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词语和课文,认识标点符号“。
”。
用各种方法正确认读“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这六个词语并进行句式练习:我的书包里有......3.掌握主动识字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小书包》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识字课文,主要教授学生认识文字“书包”。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于认识文字的方式已经有一定基础。
通过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延伸认知。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识字:“书包”。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书写和朗读“书包”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正确识读和书写“书包”字。
教学难点:抓住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书包”字。
4. 教学过程(1)热身•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认识字。
(2)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文字,“书包”字出现的上下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讲解•通过字形的特点和构成,向学生解释“书包”字的书写方法和发音规则。
(4)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书写“书包”字,并进行集体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字形和发音。
(5)巩固•利用游戏、歌曲等方式巩固学生对“书包”字的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二、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识字课紧扣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另外,课堂时间安排,讲解和练习的时间控制也需要更加合理。
学生反思学生需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学习。
在学习认识字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效果。
三、总结通过本节识字《小书包》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并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为《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书包》说课稿一、说教材《小书包》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识字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首儿歌,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具体形象的描绘,贴近儿童生活的事物,来启迪学生珍惜读书的好时光。
全文共5句话,分别介绍了书、包、尺、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每天都陪伴着孩子们,是孩子们学习中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也是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学生最熟悉最亲近的事物。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琅琅上口的儿歌学习中,懂得学习用品的名称,初步感知学习用品与自己学习的密切关系,从而喜爱学习用品,喜爱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词,会写“刀、尺”等4个字,认识“刀”字旁和“尺”字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图文结合等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通过归类识字,巩固偏旁部首,了解汉字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学习用品的名称,感知学习用品与自己的关系,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爱护文具,懂得要保护文具。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生字的字形、字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还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导语】《⼩书包》由6个词语和⼀⾸轻快、活泼的⼉歌组成。
⼉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了 “⼩书包”⾥的各种⽂具,还告诉学⽣这些学习⽤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教案1 教学⽬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法,认识11个⽣字及3个偏旁,会写“书、本”2个⽣字。
2.了解学具的名称,知道它的⽤处。
3.学习⽤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歌,初步感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些识字⽅法。
教学难点: 认识并学写“书、本”2个⽣字,初步掌握观察字形的⽅法,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师准备:识字卡⽚、多媒体课件 学⽣准备:A4纸(书包⾥物品的图画及⽂字) 课时安排:第⼀课时 教学过程: ⼀、谜语导⼊ 出⽰谜⾯猜⼀猜,揭⽰谜底。
板书课题,齐读,学⽣书空。
⼆、学习词语 1.想知道⽼师带来的书包⾥都装了什么吗?逐⼀掏出东西,课件出⽰相应词语认读。
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作⽤吗? 总结识字⽅法:有时候我们看到熟悉的物品就认识相应的⽣字了。
(板书:看物(图)识字) 2.翻看书本学词 (1)借助拼⾳⾃⼰认读,要求:读准字⾳。
(2)同桌互读,要求:互相检查字⾳,纠错。
(3)展⽰:⼩⽼师带读 3.⾃读⼉歌,复习词语。
展⽰朗读。
三、重点识字 1.抽读⽣字,⼝头组词说句。
2.同桌游戏:我问你指 同桌评价:正确、流利三颗星正确、速度稍慢两颗星有错误,纠正⼀颗星 3.优秀⼩组展⽰ 4.如何记住这些字呢?学⽣说,师板书 板书:早、本、校(加部件) 作、笔、课(加偏旁) 尺加笔画 总结、板书记字⽅法:加⼀加减⼀减 相机指导认识单⼈旁、⽵字头,了解⽣字做偏旁发⽣变形,发现“⼑”和它的变形偏旁“⼑字头”5.启发学⽣⽤象形字来学习认识“包⼦头”(课件演⽰)拓展⼏个包⼦头的⽣字。
板书:了解字理 6.随⽂识字 齐读⼉歌。
四、拓展识字 1.拿出A4纸,说说你的书包有什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理解并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3.能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书包》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3.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语音语调的模仿。
四、教学准备1.板书和粉笔。
2.课本《小书包》。
3.索引卡片和字卡。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播放有关《小书包》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小书包》讲了什么故事?第二步: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课文,并重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细节。
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小书包》中小女孩的感受。
2.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朗读练习1.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朗读《小书包》。
2.鼓励学生带着情感朗读。
第五步: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什么信息?你们是否有过与小女孩一样的感受?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小书包》这篇课文,掌握了其中的生字词,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讨论和朗读,学生提升了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小书包》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认识三个偏旁:包字头,单人旁“亻”,竹字头(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认识自己的小书包,学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你的小书包里都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我们的小书包?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书写课题:小书包。
我们去书包里看一看都有什么。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ūbāochǐzuòyèběnbǐdāokèzǎoxiào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早校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笔:音节:二拼音节。
偏旁:竹字头。
认识偏旁:竹字头“⺮”结构:上下结构,组词:学生说。
多与少是一对反义词。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de起得早shǎo多少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得dé得到少déi得有空shào少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de好的xiào学校的校dì目的jiào校对反义词早——晚来——去多——少真——假上——下这节课我们要记住包字头,单人旁“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小书包大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书包的多种款式,知道书包的用途。
2、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的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书包,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谈话:小学生的好朋友—书包(一)教师:你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上小学以后,你们都要背着什么去上学啊?(书包)(二)教师:为什么小学生要背书包上学?(三)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书包里放什么》。
1、请幼儿说说哪些是小学生上学时必须带的东西并用笔把它们圈出来,然后说说这些东西用什么用处。
2、教师:这幅图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在书包里并带到学校?(如水壶、餐巾纸等)3、教师:图画里什么东西不适合放在书包里?为什么?(玩具)二、游戏:“书包展销会”(一)教师: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有趣的书包展销会。
请你们来做顾客和解说员。
(二)幼儿分角色当顾客和解说员。
扮演解说员的幼儿向顾客介绍各种书包的款式、颜色和使用功能。
如这一种款式的书包是长方形的双肩背包,颜色是红蓝相间的,它可以装许多书,外面还有一个小的长方形口袋,可以装铅笔,书包的两边还有长方形的小口袋,可以用来装纸巾、水壶等小物品。
(三)扮演顾客的幼儿随意挑选书包,可以打开看一看、摸一摸、背一背。
(四)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书包,从颜色、款式、口袋的功能等方面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二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教师)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铅笔)(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
(橡皮)(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