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目标
- 格式:ppt
- 大小:330.51 KB
- 文档页数:33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目标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活过程中对健康、行为和创伤的响应,以及疾病和疾病管理的学科。
它的任务是通过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护理学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可接受和有效的护理。
基本概念1.健康: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指的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福祉的完善状态。
它不仅仅是无疾病的状态,还包括身体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和社会角色的满足。
2.护理:护理是一种关怀、帮助和支持他人的工作。
它涉及到人们的各个方面,包括身体、情感、认知、行为和环境。
护理旨在提供个性化和全面的关怀,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关怀和恢复健康。
3.护理过程:护理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解决过程,由护理人员和患者共同参与。
它包括评估、诊断、规划、实施和评价。
护理过程的目标是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任务1.健康促进:护理学致力于通过教育、干预和支持来帮助人们提高健康水平。
它强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行为和提供健康环境。
2.疾病预防:护理学通过控制和减少病因、提供免疫接种和普及健康知识,帮助人们避免患上疾病。
3.疾病治疗:护理学为患者提供全面和有效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其他医疗干预。
它强调个性化和综合性的护理,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4.康复:护理学帮助患者在疾病或伤害后恢复功能。
它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以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目标1.提供高质量护理:护理学追求在各个维度上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包括技术、态度和沟通等方面。
它强调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性。
2.提供可接受的护理:护理学尊重患者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背景,提供个性化和尊重人权的护理。
3.提供有效的护理:护理学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和最佳实践指南,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护理。
它鼓励护士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护理学基于健康、关怀和创伤响应的基本概念,致力于通过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康复保健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对病人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各种注射术、病情观察、抢救技术等,使学生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要求,实施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能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具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助精神,在整体护理观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护理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构成。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130~14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熟悉:在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知道得更加清楚。
课题:护理学的概念、任务与目标授课教师:梅晨课时:第5-8课时合计: 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护理学的任务、护理专业的工作目标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教学重点:护理学基本任务教学难点:护理学目标教法:讲授、评估与反馈学法:讨论、分析教学用具:PPT课件课程内容及环节:导入: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护理是做什么的呢?想想内容有哪些?讲授: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护理学的定义护理学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现代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人、健康、环境、护理。
一、《人》护理的对象是人,包括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
•1、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几方面组成护理的对象不是疾病而是整体的人。
•2、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其基本目标是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3、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层次的基本需要: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满足其基本需要。
•4、人有自理的能力并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恢复、维护和促进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
护士应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环境•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环境,并与环境相互作用依存。
环境是护理的场所及影响护理的因素:•1、人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
•2、人的内环境和外环境持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内外环境不能截然分开。
•3、环境影响人的健康:良好的环境可促进人的健康,不良的环境则给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4、环境是动态和持续变化的,人需要不断调整机体的内环境使之适应外环境的变化。
三、健康•护理服务的中心是人的健康。
•1、健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完好状态。
五快三良。
•2、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人的健康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研究维护、增进、恢复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
南丁格尔:1860年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最著名是《护理札记》《医院札记》。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2.以患者为中心阶段恩格尔提出现代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现代护理学的理论框架是由四个基本概念组成:人、环境、健康、护理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1.促进健康 2.预防疾病3.恢复健康4.减轻痛苦护理学的实践范畴,临床护理:1.基础护理2.专科护理 3.诊疗护理21世纪中国护理工作的展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方向:1.护理工作国际化2.护理工作市场化3.护理人员高学历化4.护理工作社会化5.护理工作法制化6.中国护理特色化处理复杂临床问题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健康:是护理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个体的独立感、乐观性、心理安宁感和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的安适等。
健康与疾病的模式:1.健康—疾病连续体模式,该模式认为健康是相对的概念2.健康信念模式,该模式的发展为探讨健康信念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框架。
3.健康促进模式,该模式是对健康信念模式的补充。
4.整体健康模式,该模式认为护理对象是自身健康的专家。
影响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1.遗传结构 2.年龄3.种族4.性别(二)心理因素1.身心交互作用2.自我概念(三)环境因素1.内环境2.外环境(四)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质变生活意识(五)社会因素现代疾病观的特点:(一)疾病是生命活动的整体反应过程(二)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的协调发生障碍(二)疾病史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四)疾病史身心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疾病是机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某部分的结构形态、代谢和功能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状态的破坏或机体偏离正常状态的过程。
简述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观察、询问、检查等方式,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信息,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护理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时间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
3. 实施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以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4. 监测护理效果。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了解护理效果,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 提供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包括
疾病预防、生活方式、营养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基础护理技术》(含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护理技术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Nursing课程代码:032013X学时与学分:108 学时,6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开课单位:护理学院适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科先修课程:病理学、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后续课程:临床各科护理课程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讲授护理学基础理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护理基本知识,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中。
能力目标:在护理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规范地、熟练地进行各项基本护理技能操作,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以适应整体护理的要求。
素质目标:通过理论、实践及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愿意为护理事业奉献一生。
关心、爱护和尊重病人,有诚信与慎独的品行,有刻苦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试考核形式:闭卷成绩的构成:(一)出勤成绩占20%(二)平时成绩占10%(三)期末考试成绩占70%五、建议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课程教材:程玉莲,王春筠.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参考资料:[1]崔焱,姜安丽.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何国平,喻坚.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姜安丽.Fundamentals of Nursing[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刘纯艳.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规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刘胜文.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六、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护理学导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护理学的定义、护理实践的范畴;理解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组成;目标的制定;掌握护理学的相关理论。
护理学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1 •基本内容:护理学的发展;学习《基础护理学》的意义。
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护理学的概念,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2)熟悉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范畴及目的,基础护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
(3)了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的目标和任务、范畴。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难’点::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第二章环境1 •基本内容:环境与健康;医院环境;患者的安全环境;提供舒适的病人单位。
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医院环境的调节措施和方法,各种铺床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铺床方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法)(19)(2)熟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医院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
(3)了解:环境的含义和相关概念,环境与健康的相互关系,环境的范围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护理与环境的关系,医院环境的要求、调节与控制,患者的安全环境,各种铺床法。
难点:医院坏境的要求、调节与控制。
第三章入院和出院护理1 •基本内容:入院护理;岀院护理;运送病人法。
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分级护理,人体力学的概念,病人人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出院护理,轮椅、平车和担架运送病人的操作方法。
(2)熟悉:人院的程序,分级护理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常用的力学原理和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
(3)了解人院和出院护理的目的、出院方式。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病人入院出院护理,人体力学基本原理及运用原则。
难点:人体力学基本原理及运用原则。
第四章舒适与安全1.基本内容:舒适;卧位;疼痫病人的护理;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
(1)掌握卧位的性质、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要求,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时的注意事项,疼痛病人的护理,保护具的应用目的及注意事项。
(2)熟悉: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不舒适病人的护理原则,疼痛的概念、疼痛的原因和影响疼痛的因素,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和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护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能阐述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基本结构与功能。
3、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三)思想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护理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形成现代护理理念。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时间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五、课程标准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教学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1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践教学72学时。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熟悉:指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解释护理现象。
了解: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记忆所学的知识要点。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2个层次。
熟练掌握:指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概述一、护理学的定义: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学已经由简单的医学辅助学科逐渐发展成为健康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四个基本概念1、人(human being):是护理实践的核心2、环境(environment)3、健康(Health)4、护理(nursing)第二节人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整体的概念:整体是指按照一定方式、目的有秩序排列的各个个体(要素)的有机集合体。
整体的概念强调两点:1、组成整体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任何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都将引发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
(例如人的整体)2、整体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大于各要素单独行为的简单相加。
整体中各要素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助于其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全面提高整体的功效。
(二)人的统一整体: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方的功能变化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他方面功能的变化;人体各方面功能的正常运转,又能有力地促进人体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从而使人获得最佳的健康状态。
(三)护理中人的范围:个人+家庭+社区+社会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其专业的服务范畴与服务内容都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也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了健康的人。
由于人是家庭的组成部分,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护理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维持和促进个人高水平的健康,而且更重要的应是面向家庭、面向社区,最终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水平。
(四)人是开放系统(人是开放性整体)人生活在社会中,随时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
因此,在护理中,护士不仅要着眼于局部病变,而且更多地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