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3
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韦达定理步骤
1、 设直线0AxByC与曲线交于两点1122(,),(,)AxyBxy,既设而不求。
2、 直线与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
3、 消去x, 得到关于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
4、 结合具体问题与韦达定理建立联系, 如求弦长等。
韦达定理注意与向量的联系
一,求弦长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计算:(1)连结圆锥曲线上两点的线段称为圆锥曲线的弦;(2)易求出弦端点坐标时用距离公式求弦长;(3)一般情况下,解由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方程组的解与端点坐标的关系,结合韦达定理得到弦长公式
∣AB∣=∣x1-x2∣21k=)1](4)[(221221kxxxx
或∣AB∣=∣y1-y2∣211k =)11](4)[(221221kyyyy ,
1.设直线21yx交曲线C于1122(,),(,)AxyBxy两点。
(1)若12||2xx,则||AB
10
(2)12||2yy,则||AB 102
2.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24yx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则||AB= 8
例1,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为2,且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求直线 L 被抛物线截得的弦长。已知向量mxnmxny1122201101,,,,,,,(其中x,y是实数),又设向量122122mmnnmnuruuruurruurur,,且mn∥,点Pxy,的轨迹为曲线C。
(I)求曲线C的方程;
(II)设曲线C与y轴的正半轴的交点为M,过点M作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另一点N,当MN423时,求直线l的方程。
例2,直线y=kx-2交椭圆x2+4y2=80交于不同的两点P、Q,若PQ中点的横坐标为2,则∣PQ∣等于___________.
练习1:过抛物线 y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A(x1,y1),B(x2,y2)两点,如果x1+x2=6, 那么|AB|=( ) (A)10 (B)8 (C)6 (D)4
二,求弦中点坐标
例4,已知直线 x-y=2与抛物线 y2= 4x交于A、B两点,那么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经过椭圆2212xy的一个焦点作倾斜角为45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 设O为坐标原点,则OAOBuuuruuurg等于( )
A. 3 B. 13 C. 13或3 D. 13
练习2:求直线y=2521x和圆x2+y2=16相交所成的弦的中点坐标。
四,求曲线的方程
例5,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被直线 y=2x+1截得的弦长为15.求此抛物线方程。
例6,抛物线 y= -22x.与过点M(0,-1)的直线L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直线OA和OB的斜率之和为1,求直线L的方程.
练习4:求m的值使圆x2+y2+x-6y+m=0与直线x+2y-3=0的两个交点A、B满足OA⊥OB.
(07西二文)设直线1:xyl与椭圆)0(12222babyax相交于A、B两个不同的点,与x轴相交于点F.
(II)若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FBAF2,求椭圆的方程.
五、与向量的联系
(19)(本小题共14分)
已知点(2,0),(2,0)MN,动点P满足条件||||22PMPN.记动点P的轨迹为W.
(Ⅰ)求W的方程;
(Ⅱ)若,AB是W上的不同两点,O是坐标原点,求OAOBuuuruuur的最小值.
26.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0,3(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2) 若直线2:kxyl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2OBOA(其中O为原点)求 K的取值范围 (07西二文)设直线1:xyl与椭圆222141(0)2yxbb相交于A、B两个不同的点,与x轴相交于点F.
(I)求b的取值范围。
(05春招)O为坐标原点,过点(2,0)p且斜率为K(K为常数)的直线L交抛物线22yx于1122(,),(,)AxyBxy 两点
(1)写出直线L的方程。(2)求12xx•于12yy•(3)求证:OAOBuuuruu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