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0.00 KB
- 文档页数:11
判定平年闰年的方法
平年和闰年的三种判断方法: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
否则为平年。
(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否则为平年。
(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
否则为平年。
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
1950-2050年间的闰年:
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2020、2024、2028、2032、2036、2040、2044、2048。
阳历没有闰日,阴历没有闰月的一年叫做平年。
阳历有365天,阴历有354天或355天,还有几天是353天。
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公元元年至公元5000年之间,农历年有353天的年份只有以下几个:
70, 1620, 1965, 2372, 3620, 3903, 3965, 4186, 4248.
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平年闰年课件平年闰年课件一、引言时间的流转,岁月的更迭,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日月星辰组成的宇宙中。
而我们所处的地球,它的运行轨迹决定了我们所经历的四季更替,也决定了我们所使用的日历系统。
而在日历系统中,平年与闰年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汇。
本文将从平年和闰年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二、平年与闰年的定义1. 平年的定义平年是指一年的长度为365天,即一年有365个日夜。
平年的每个月份的天数分布为:1月31天、2月28天、3月31天、4月30天、5月31天、6月30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
2. 闰年的定义闰年是指一年的长度为366天,即一年有366个日夜。
闰年的每个月份的天数分布为:1月31天、2月29天、3月31天、4月30天、5月31天、6月30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
三、闰年的计算方法闰年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我们可以按照以下规则进行计算:1. 世纪年份的判断世纪年份是指以00结尾的年份,如1900年、2000年等。
对于世纪年份,只有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才是闰年。
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1900年则不是闰年。
2. 非世纪年份的判断非世纪年份是指除了世纪年份之外的年份,如1996年、2004年等。
对于非世纪年份,只有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才是闰年。
例如,2004年是闰年,而1996年则也是闰年。
四、平年与闰年的历史背景1. 闰年的起源闰年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当时的日历系统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进行计算的,但是这种计算方式导致了季节与日期的不匹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马人引入了闰年的概念,将一年的长度延长到366天,以确保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符。
2. 日历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日历系统的不完善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于是,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日历改革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