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之国际收支分析理论
- 格式:pptx
- 大小:219.71 KB
- 文档页数:10
一、哈罗得的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的动态均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际金融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进展,哈罗得的《国际经济学》一书,反映了当时西方国际收支问题研究中的新成果。
《国际经济学》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包括对外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以及国际货币的改革问题,但书中最主要的部分,或者说这本书最能体现哈罗得关于国际经济学的观点,是他的国际收支均衡理论。
鉴于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发生着剧烈的经济动荡。
在书中,哈罗得试图从国际经济关系的角度来说明资本主义世界是可以自行调节的,目的是让人们恢复信心,重建稳定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体系。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简单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均衡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均衡理论。
一、简单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均衡20世纪30年代正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着剧烈的经济动荡,而国际收支的动态均衡理论也开始产生和发展,哈罗得的关于国际收支均衡理论的观点则体现在他的著作《国际经济学》中。
在阐明国际收支均衡问题之前,必须先明确国际收支概念以及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为此,哈罗得在该书中的第五章“国际汇兑”的续论中说明了这问题,他写道:“如果对世界上任何地域加以理想的分界,那么一切向界内外移动的收支事宜,可以形成一个项目单,这些收入和支出可以分为买卖、贷款和赠予。
”他把国际收支具体分为四大项:(1)货物和劳务的输出输入;包括有形的商品输出入,使用外国船只付出或赚取的运输费用,保险和经纪人的服务费和对外投资所付出的和赚取的利息和利润。
(2)包括对外贷款和以前对外借款的偿还。
(3)馈赠;包括对外所付出或接受的赔款。
(4)包括在国外旅行者的支付或旅行者所在国的收入和移民出国是所携带的款项。
一、简单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均衡的前提这里“简单条件”:是指把各种动态因素排除在外,且不包括资本的流动,也就是说指一般的经济要素之间的均衡来说明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此,哈罗得提出了三个假定前提:(1)假定一切收支都来源商品贸易和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