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册音乐(简谱)蝴蝶飞呀(节选)_课件1
- 格式:pptx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2
初中蝴蝶飞呀教案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蝴蝶飞呀》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教学重点:1. 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音乐的节奏和拍子。
教学准备:1. 录音机和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蝴蝶标本,让学生对蝴蝶产生兴趣。
2. 向学生介绍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思考蝴蝶的象征意义。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蝴蝶飞呀》这首歌曲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灵感。
2. 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拍子,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三、音乐欣赏(15分钟)1. 让学生听录音,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和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歌曲练习(1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歌曲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强调音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对高音部分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音乐技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蝴蝶飞呀》一等奖说课稿素材《《蝴蝶飞呀》一等奖说课稿素材》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蝴蝶飞呀》一等奖说课稿素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七年级xx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蝴蝶飞呀》,类型是演唱课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蝴蝶飞呀,由李子恒作词作曲是台湾青春组合小虎队1991年,爱专辑中的歌曲。
该曲表现出自由自在,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该曲是作曲者为歌手量身打造而成的。
原曲为d大调,三段体。
第一段、二段节奏紧凑,为诉说风格;第三段节奏舒展情绪上扬,与前两段形成对比,全曲以民谣风格为基础,多处出现切分音形成一种清新活泼的氛围。
教学目标:1、有兴趣地学习歌曲蝴蝶飞呀,并能用积极态度,学习演唱歌曲,能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
2、能注意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培养学生稳定的节拍感和饱满的歌曲情绪。
3、在欣赏作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生活态度!二、学情分析:农村孩子从小没有正式的学习过音乐知识,对1234567这几个音有的还认不全。
基础知识薄弱,他们对音高完全没有概念,所以不能百分百的要求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有所进步就是好的。
之前没有接触过发声练习,正确的发声方法不是一朝一日炼成的,所以我要求他们用通俗自然的声音就好。
三、重点难点:重点:1学唱歌曲蝴蝶飞呀!2、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节奏型。
难点:1演唱歌曲。
2掌握节奏,切分节奏。
四:说教法;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我采用了体验式、练讲结合法谈话、对话法、互动式、参与式等。
在教学中把叫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的进行学法的指导和渗透,不仅让学生,而且让学生会学。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4多,多听多想,多探讨,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学生,更准确的表现和创造音乐。
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看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和演唱方式。
2024年《蝴蝶飞呀》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编音乐教材第七章《春天来了》,具体内容为《蝴蝶飞呀》一课。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蝴蝶飞呀》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正确、流畅地演唱这首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蝴蝶飞呀》。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旋律。
(3)分析歌曲的歌词,了解歌曲的主题。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旋律,进行示范演唱。
(2)引导学生模仿演唱,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注意旋律、节奏、歌词的准确性。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小结(5分钟)(2)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蝴蝶飞呀》2.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要点3. 歌曲主题:春天、蝴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蝴蝶飞呀》的旋律、节奏、歌词,课后进行演唱练习。
2. 答案:课后练习中,正确演唱歌曲的学生即为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春天相关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唱:蝴蝶飞呀(节选)》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
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2. 能专心聆听乐曲,感受青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
2.在聆听、演唱主题、律动参与等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
3.了解花儿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很乐意学习哦
3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难点:在聆听、演唱主题、律动参与等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
4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青苹果乐园》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熟悉吗?你们知道是谁演唱的吗?简介小虎队的歌曲。
(如,《情深深雨蒙蒙》等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小虎队的歌吧!
二、学唱《蝴蝶飞呀》
1.播放《蝴蝶飞呀》。
2.提问调号、节拍,请同学们找出反复记号。
3.复听,学生进行模唱。
4.小声模唱,并提问有哪些唱不好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
引导学生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5.让我们乘着蝴蝶的翅膀,放开欢乐的歌喉,歌唱青春的梦想,歌唱美好的明天。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可以加上形体的动作)。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蝴蝶》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十章《蝴蝶》一课。
主要内容包括:欣赏《蝴蝶》钢琴曲,了解其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析《蝴蝶》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学唱《蝴蝶》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蝴蝶》钢琴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 通过分析《蝴蝶》的音乐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学唱《蝴蝶》主题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蝴蝶》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教学重点:学唱《蝴蝶》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蝴蝶的美丽传说,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欣赏《蝴蝶》:播放《蝴蝶》钢琴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 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介绍《蝴蝶》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4. 分析音乐要素:引导学生分析《蝴蝶》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 学唱主题旋律:教师示范唱《蝴蝶》主题旋律,学生跟随学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6.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合作演唱《蝴蝶》主题旋律,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演唱《蝴蝶》主题旋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蝴蝶》2. 内容:作者:未知创作背景:美丽传说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和声主题旋律:学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蝴蝶》主题旋律,并用自己的话描述音乐中的美丽画面。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描述音乐中的美丽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欣赏更多类似的钢琴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蝴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蝴蝶》优质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蝴蝶》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第一节“音乐节奏与旋律”,详细内容为2/4拍节奏运用,以及五线谱识读和简单旋律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拍节奏特点及运用。
2. 培养学生识读五线谱能力,并能独立演奏简单旋律。
3. 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2/4拍节奏掌握,五线谱识读,旋律演奏。
2. 教学难点:2/4拍节奏在乐曲中运用,旋律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五线谱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蝴蝶》乐曲,让学生感受2/4拍节奏,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2. 例题讲解:(1)讲解2/4拍节奏特点,通过拍手、跺脚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
(2)分析《蝴蝶》乐曲五线谱,引导学生识读。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练习2/4拍节奏,互相监督,确保掌握。
(2)学生独立识读五线谱,教师指导并纠正。
4. 课堂互动:(1)邀请学生上台演奏乐曲,其他同学跟随节奏拍手。
(2)学生自由创作旋律,与同学分享,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蝴蝶》2. 内容:(1)2/4拍节奏特点(2)五线谱识读方法(3)旋律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2/4拍节奏编写一段乐曲,并注明拍号。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2/4拍节奏、五线谱识读和旋律创作,但部分学生在节奏掌握上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多听、多演奏,提高音乐素养。
(2)组织音乐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3)开展音乐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2/4拍节奏掌握2. 五线谱识读3. 旋律创作4. 课堂互动环节一、2/4拍节奏掌握1. 以生活中实例进行讲解,如走路、跑步等,让学生感受2/4拍节奏特点。
2024年《蝴蝶飞呀》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音乐教育》教材第七章《多彩的翅膀——蝴蝶飞呀》,主要内容包括了歌曲《蝴蝶飞呀》的学唱、乐理知识的讲解、音乐实践活动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乐理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和乐理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蝴蝶飞呀》的学唱、音乐实践活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课件、投影仪、谱架。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蝴蝶的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蝴蝶飞呀》。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
(3)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3. 乐理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音符、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
(2)结合歌曲,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4.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给予评价。
5. 歌曲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歌曲《蝴蝶飞呀》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蝴蝶飞呀》2. 歌曲旋律:以五线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乐理知识:音符、节奏等基本知识。
4. 实践活动:分组合唱、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
(2)结合本节课所学的乐理知识,分析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
2. 答案:(1)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
(2)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蝴蝶飞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蝴蝶飞呀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
2.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音乐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蝴蝶飞呀》,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
2.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 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蝴蝶飞呀》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蝴蝶飞呀》,让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学习歌曲(2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表现力。
2.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蝴蝶飞呀》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蝴蝶飞呀》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蝴蝶飞呀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蝴蝶飞呀》的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课文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的朗读和感悟。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1. 课文《蝴蝶飞呀》的PPT或黑板。
2. 课文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蝴蝶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蝴蝶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蝴蝶的了解和印象。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妙。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批改,及时纠正错误。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积极生活态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蝴蝶飞呀音乐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蝴蝶飞呀》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蝴蝶飞呀》的歌词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蝴蝶飞呀》的教学。
2. 音乐欣赏和分析。
3. 音乐活动:合唱、分组演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蝴蝶飞呀》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教学难点: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蝴蝶飞呀》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讲解歌曲《蝴蝶飞呀》的背景、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3. 音乐欣赏与分析: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蝴蝶飞呀》,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蝴蝶飞呀》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在合唱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蝴蝶飞呀》歌曲教材。
2. 音响设备:播放《蝴蝶飞呀》的歌曲。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合唱架等。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学会歌词和旋律。
2. 在合唱练习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蝴蝶飞呀》这首歌曲,并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