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讲课要点 (2)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106
《建筑设备监控与组态》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建筑设备监控与组态》是五年制高职贯通教育中,高职阶段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设备各监控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功能,熟悉典型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平台及产品,初步掌握组态的方法,能够正确选择控制系统设备并会施工安装和调试,能够运行、管理和维护建筑控制系统设备。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设备各监控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功能;(2)熟悉典型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平台及产品并熟悉相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3)掌握选择控制系统设备和施工安装、调试的方法;(4)掌握运行、管理和维护建筑监控系统设备的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图纸要求安装建筑监控系统设备;(2)能够运行、调试、管理和维护建筑监控系统设备;(3)能够组织现场施工,协调工作;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三)参考学时108学时(四)课程学分6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原理1.了解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及类型;2.初步掌握集散型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3.熟悉集散型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及选型;4.掌握监控系统接线及系统图的识读。
1.观看系统组成图和视频,展示设备实物,使学生初步认识监控系统设备;2.带领学生到实训场地或施工现场学习实践工程施工技能;3.采用案例练习识图。
242空调系统监控1.了解监控对象、监控参数的确定;2熟练识读监控系统控制原理图;3.能够选配DDC、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等主要设备。
1.借助仿真软件,讲解控制原理;2.制作微课展示控制设备,并练习选择设备;3.到设备现场学习实训。
203低压配电系统监控1.了解监控对象、监控参数的确定;2熟练识读监控系统控制原理图;3.能够选配DDC、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等主要设备。
施工用电监控要点施工用电监控是指对施工现场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稳定,避免发生电力事故,并提高用电效率和节约能源。
下面是施工用电监控的一些要点:1. 安全监控:在施工现场,用电可能会涉及到高压电力设备和线路,因此安全是第一位的。
监控系统应该能够实时监测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还应该设置电气火灾报警和短路、漏电等故障报警机制,确保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 功率控制:施工现场通常有多个用电设备同时运行,因此功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监控系统应能够实时记录各个设备的功率消耗情况,并进行功率分配和调节,以达到合理使用电能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应的用电计划,合理安排用电时间,避免用电过载或低效率使用。
3. 能耗统计:施工现场的用电情况通常需要进行能耗统计和分析,以便掌握用电情况和提出有效的节能措施。
监控系统应能够记录每个设备的用电情况,并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设备进行能耗分析,为节能提供依据。
4. 实时监控:监控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功能,能够随时随地监测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
这样,施工方可以及时了解用电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和稳定性。
5. 数据存储和分析:监控系统应具备缓存和存储数据的能力,能够记录用电参数和运行状态等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为用电管理提供参考。
同时,还应该支持数据导出和报表生成,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
6. 远程控制:监控系统应支持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以方便施工方对用电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
这样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人为差错的发生。
7. 报警管理:当用电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监控系统应能及时发出报警信息,通知施工方进行处理。
同时,还应设立相应的报警级别和处理机制,以保证施工方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8. 数据保护:施工现场的用电监控数据对施工方和监管方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监控系统应具备数据备份和保护的功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恶意破坏。
1.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1.1系统概述1、本项目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系统服务器设于地下一层网络机房、工作站与建筑能效管理系统合用,设于1栋半地下一层消防兼安防控制室;预留与上一级通讯的接口。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由中央管理站、各种现场数字控制器及各类传感器、执行机构组成的、能够完成多种控制及管理功能的网络系统。
通讯方式采用TCP/IP协议。
3、系统对机电设备进行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管理,优化系统运行控制、收集分析运行数据、故障自动报警,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能耗、简化管理;4、系统服务器具备与其它系统间通信联网和联动控制的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并提供简洁的图形化界面,可以使操作人员非常直观的对所有设备进行操作、管理工作,并可以及时获取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及报警信息,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人员及运营成本。
5、监控对象:冷源系统、空调、新风机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锅炉系统、电梯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柴油发电机组、智能照明系统,其中锅炉系统、电梯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柴油发电机组、智能照明系统给排水变频控制均通过接口方式集成到BAS,只监视不控制;6、现场控制器接入智能专网与管理主机通讯。
1.1.2系统功能要求1、系统采用开放的通讯协议,并提供开放的数据格式、通用的第三方接口开发工具,方便与其它系统集成(如BACNet、OPC、Modbus MSTER或CLIENT),可使楼宇自控系统与消防报警、保安监控或其它第三方子系统联网。
2、中央站软件必须采用中文版本B/S架构,以便于在同一网络内管理人员能在不同的办公环境下随时随地的对设备进行监控;中央站软件必须与DDC硬件同一个品牌,以避免软硬件兼容问题。
3、系统要采用无主从(Peer to Peer)通讯方式;在中央监控主机或系统中的任何一块DDC发生故障时,其他的全部现场控制器之间仍能保持通讯畅通并能独立工作。
4、DDC与扩展模块之间的最大通讯速率不小于500Kbps,总线传输距离不小于1000米。
- 106 -工 程 技 术在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中需要加强通信、检测、计算机和控制等多项技术的支持,注重管理和控制理建筑物内部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变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和照明系统等,优化建筑设备运行与管理,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1 安装中央监控设备中央监控设备:高档服务器、计算机,配置分辨率较高的显示器。
外围设备包括模拟显示屏、主控台、打印机、UPS。
在监控系统中,需要优化网络通信控制器配置,包括网络适配器、网关。
安装监控设备:控制室开展装饰施工,竣工结束后,配置中央监控设备,以此保证设备规格、型号、接口,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外观损伤情况,设备完整性。
同时检查打印机、USP、监控设备、网络设备连接电缆线的正确性。
2 安装现场控制器现场控制器应用期间,必须借助数字控制器,同时确保检测、控制的有效性。
控制器接口中,涉及数字量输入、模拟量输入,可以接收传感器电气的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利用不同执行器,能够以数字化方式、模拟化方式,对建筑设备进行控制。
在监控系统中,在中间层配置现场控制器,同时连接中央监控设备,各监控点执行器、传感器。
现场控制器安装操作中,应当密切监测机电设备周边。
一般来说,弱电竖井、高低压配电房、冷冻机房,安装落实式、挂壁式机电设备。
在安装操作时,必须保证安装操作的牢固性,严格控制偏差,限定在国家标准范围内[1]。
3 安装主要输入设备3.1 安装湿度、温度传感器在安装温度传感器时,主要涉及室内外传感器,例如水管型、风管型。
温度传感器包括变送器、传感元件。
将热电偶、电阻、热电阻为传感元件,类型包括100 Ω铂电阻、1 kΩ铂电阻、1 kΩ铂薄膜和1 kΩ镍薄膜等,通过变送器,能够转变电阻值信号,使其成为具备温度变化比例,形成新的电信号,数值为4 mA~20 mA。
当室内空间比较大时,必须准确地检测平均温度。
利用温度传感元器件,采用串联、并联的连接方式。
在应用串、并联方式时,必须确保并联方式回路数、传感元器串联数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