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201910)
- 格式:ppt
- 大小:303.00 KB
- 文档页数:19
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殖民地解放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殖民地解放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之一。
这些运动代表了被殖民统治的亚洲与非洲国家民众为争取自由、平等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通过这些运动,这些国家成为了现代世界民族主权国家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目标和影响。
一、背景亚洲与非洲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整个亚洲和非洲大陆遭受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压迫。
殖民者通过残酷剥削和种族歧视,使被殖民地陷入了贫困、不平等和伤害之中。
这种不公正的统治激起了亚洲和非洲国家民众的抵抗和反抗。
二、目标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追求的目标是结束殖民统治,恢复本土权力,并建立民族主权国家。
殖民地解放运动领导者和民众致力于摆脱外国统治,恢复民族尊严,并实现国家走向繁荣与发展。
这些运动代表了民众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三、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十世纪中叶取得了重大胜利。
印度是亚洲最有影响力的解放运动的先驱,由甘地领导的非暴力抵抗成为亚洲解放运动的旗帜。
印度独立于1947年,成为亚洲第一个实现民族解放的国家。
此后,其他亚洲国家如印尼、越南、朝鲜等也相继迎来了自由与独立。
这些运动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事业。
四、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类似,非洲大陆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民族解放运动。
肯尼亚、阿尔及利亚、南非等国家的解放运动领导者通过武装斗争和非暴力行动推动着非洲的解放事业。
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于二十世纪的中后期蓬勃发展,使得非洲国家脱离了殖民统治,成为独立且自主的国家。
五、影响亚洲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些运动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殖民主义的崩溃和亚洲、非洲国家的独立使得欧洲列强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大国。
其次,这些运动激发了其他地区的民族自决运动。
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成功经验成为其他国家追求独立的榜样。
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教育目标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特点;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统治;“三一”运动的爆发;朝鲜反日民族大起义;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和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战后初期土耳其面临的形势,凯末尔革命及其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二、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
2.通过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新特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在它的影响下,中国等亚非国家民族不断觉醒,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解放道路。
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甘地及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领袖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及其作用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一战后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朝鲜的“三一”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二、本课难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教学设备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要点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2.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二、朝鲜的“三一”运动1.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殖民统治2.“三一”运动的爆发3.反日民族大起义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阿姆利则惨案2.甘地及其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四、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1.战后土耳其的形势2.凯末尔革命3.凯末尔政府的改革措施及其意义五、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等。
★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资料和注释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战后亚洲北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在中国、印度、埃及等国家里,有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形成了它们的政治组织;而在另一些国家中,资产阶级有较多政治经验,无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各国的不同政治情况,决定了民族解放运动领导力量的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亚洲一些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和政党,它们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工农运动,登上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舞台。
1921年7月,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
朝鲜和越南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反帝武装斗争,为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贡献。
但是,这一时期,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仍处于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组织的领导或影响之下。
它们通过领导民族解放运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斗争成果。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是亚洲现代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同样,在北非,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那里的群众反帝斗争规模较大、组织程度也较高,埃及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政党是以华夫脱党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组织。
二、朝鲜的“三一”运动“三一”运动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通过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吞并了朝鲜。
日本在朝鲜推行残暴的“武断政治”,实行残酷的军事警察制度,剥夺了朝鲜人民的一切民主权利,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夺。
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朝鲜民族被剥夺了作为一个独立民族所应有的一切,朝鲜人民受到了各种迫害和凌辱。
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统治和掠夺,激起了朝鲜人民的不断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日斗争日益高涨,终于爆发了“三一”运动。
1919年1月22日,朝鲜前国王高宗李熙突然去世。
他生前曾是因反对1918年日韩保护条约而被废黜的君王,1918年后被日本殖民者监禁于深宫,据说他是被日本人唆使的奸臣用砒霜毒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