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理石蜡切片
- 格式:ppt
- 大小:528.50 KB
- 文档页数:12
病理标本取材的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及石蜡切片染色技术临床医学医学信息 2013 年 7 月第 26 卷 2中 Medical Information. Jul. 2013. Vol. 26患有尿毒症老年人的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熊蔚方(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肾内老年科 , 广西贵港 537000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日渐增多,他们疾病复杂,慢性疾病多发, 进针速度要慢, 以免刺破血管, 采用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 见回血后沿血特别是患有尿毒症老年人的患者,病情变化快,危急,经常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管平行置入外套管针直至外套管针尖端全部进入血管, 左手固定针柄, 右手取为了保护好患有尿毒症老年人的血管及有利于配合抢救,又能快速给药,减少出针芯, 并松开止血带, 无菌透明贴固定, 并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
禁食、创伤、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失血、疼痛、环境温度低、个体循环不良等造成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情况下 , 可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血管难找及血透破坏血管的弹性及增加他们的穿采用先选择好穿刺部位后热敷, 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 ;也可采用穿刺前扎止刺难度,减轻患有尿毒症老年人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血带,用手轻轻摩擦穿刺部位皮肤后,放松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
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 3.2封管方法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 方法得当, 可延长置管时间, 防止置管患有尿毒症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有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封管时采用双重正压封管法,就是输液完毕后夹闭输液器, 将老年人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
头皮针斜面撤于肝素冒腔内 ,反折头皮针乳头, 与夹闭的输液器断开 , 连接含1 穿刺前的评估肝素盐水溶液的 5ml 注射器均匀推注肝素盐水溶液 3ml , 右手将留置针延长先对穿刺部位的评估,若把握不大,不能一次穿刺成功的就放弃,重新选管抬高 30°后, 将其延长管上的小夹将延长管夹闭,再推注肝素盐水溶液0.5择穿刺部位;对护士自身心理状态的评估,护士自身是否镇静,情绪是否稳定, lm 封管, 分离退出以再次呈正压的头皮针 ;封管后再次输液时套管内肝素溶若不就做深呼吸休息片刻再行穿刺;作为一名职业护士不但要有良好的心理液相对呈高压状态,使液体通畅的流入体内。
石蜡切片的具体步骤与做法?石蜡切片法即用石蜡作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
石蜡切片法是一般组织学、病理学等常规制片方法,因此用得最多,它有很多优点:比较省时间,容易操作,可切成极薄的切片(4um以下),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
缺点是只能用于较小的组织块,较大的组织块不易切好,容易破碎,组织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产生收缩并易变脆。
制片时间太长。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一)材料与用具1.材料:鱼皮肤、性腺、肠、肝胰脏等。
2.用具:溶蜡箱、蜡杯、不同熔点的石蜡、酒精灯等。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取材及固定取动物体上的小块组织成为组织块。
组织块的大小以不超过0.5立方厘米为宜。
切去组织块时动作要轻,切忌用力牵引或挟持,以免组织内部发生变化。
组织块取下后,先用先用0.85%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戏曲血液与污渍,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小时。
如果是管状器官或是其中有分泌之消化液,则死后应迅速采取,以免组织自溶或上皮剥落。
材料由动物体取下后应当迅速固定,固定的目的是尽快使固定液渗入组织内部,将组织固定,以保持其原有的结构。
不同的组织应选用适当的固定液。
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
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2.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必须用流水洗去固定液。
组织块应用纱布包好,注名,放金属水洗网中用流水冲洗,甲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一般水洗24小时,Bouins固定液固定的组织水洗24小时。
AFA固定液则不需要水洗。
3.脱水和硬化经过固定后的组织在水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使组织逐渐变硬,便于油类或其他透明及浸入,为熔化的石蜡浸渗到组织中创造条件。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
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
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
切取的工具要清洁。
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
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
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
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
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
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
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
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
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
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
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
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
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
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步骤
一、石蜡切片的制备
1、准备石蜡
用烧杯中加入12mL的苯溶剂和8mL的石蜡,加热至融化,将融化的石蜡移植到一块热板上继续加热,以便从热板上取出细薄的膜层,用磨刀涂抹,然后将用涂抹磨刀涂抹的膜层置于蜡块上,将有载体细胞囊毛细管夹在由石蜡制成的膜层和热板之间,着色后再将膜层回置回蜡块上。
2、去除细胞浆
将制备好的石蜡切片放入10%氯化苯甲酸至50%酒精溶液中,让细胞进行脱脂,去除细胞浆,然后将液体放入烧杯中,煮沸5分钟,再放入70%酒精溶液中,洗去残留的脱脂液,最后放入稀盐酸洗涤,洗去残留的蛋白质。
3、着色
将石蜡切片放入适当浓度的着色液中(如酚酞-HA,库仑染料,组织染料等),煮沸着色3-5分钟,放入稀盐酸洗涤,进行染腐去色,将残留的着色液除去,把腐蚀后的石蜡切片放入稀乙醇中,使其着色深度稳定,待用。
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
1、抗体的准备
首先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抗体。
法医病理学皮肤切片制作的方法与研讨【摘要】目的:鉴于法医病理学皮肤病理制作难的特点,从而摸索皮肤组织制片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方法:采用软化剂固定液处理,延长脱水时间与浸蜡时间、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
结果: 经软化固定液处后的皮肤组织结构完整、厚薄均匀、组织细胞结构清晰的皮肤组织切片,为法医学病理诊断及法医学判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法医病理; 皮肤组织制片; 软化固定液组织病理制片是法医病理鉴定人用作病理鉴定的基本和重要依据之一,只有高质量的病理切片,才能为迅速、准确诊断提供必要条件[1]。
而皮肤组织制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组织学观察、检验和诊断结果,特别是对于病理学诊断和法医病理学鉴定至关重要[2]。
由于皮肤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组织大致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等复杂结构,层次多、层与层之间的致密度有所不同,角质层相对更致密,皮肤组织中纤维成分亦特别丰富而致密[1]。
而法医病理学的皮肤组织比较特殊,多数大部分尸体组织死后解剖时间为>48h,即不能得到及时固定或是制片前已经过10%福尔马林固定过的皮肤组织;其次电灼伤死亡的皮肤组织经灼伤后皮肤层次破坏较大,组织分离、断裂、碎屑较多,切片过厚等缺陷[3],这样给皮肤制片带来相当的难度。
针对上述特点,本研究通过50例电灼伤死亡皮肤组织的制片的过程,为提高皮肤切片及染色质量进行了摸索与实践。
积累工作经验,获得了电击烧灼死亡等皮肤的病理切片的制作方法与体会。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武汉大学法医门诊尸体解剖皮肤组织50例,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
1.2 试剂配制Bouin氏液:75%苦味酸(饱和);25%甲醛;5ml冰醋酸。
1.3 试验步骤① 每例组织进行皮肤软化固定24小时; ② 70%酒精+适量浓氨水去黄2小时;③ 流水冲洗30分钟; ④ 70%酒精4小时; ⑤ 80%酒精4小时; ⑥ 95%酒精(1)+95%酒精(2)各4小时; ⑦ 100%酒精(1)+100%酒精(2)各2小时; ⑧ TO透明剂(1)半小时+ TO透明剂(2)过夜; ⑨ 浸蜡I54~56℃、II56~58℃、III60~62℃各1.5小时(烤箱温度63℃);⑩ 常规包埋切片染色。
石蜡切片的制作
1、取材固定:将取的组织立即投入固定液中(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h。
2、脱水:修块后流水冲洗12~24h,70%的酒精过夜,梯度酒精脱水
80%酒精1h→85%酒精1h→90%酒精1h(开始熔蜡)→95%酒精45min→无水乙醇Ⅰ45min →无水乙醇Ⅱ45min→酒精二甲苯5min。
3、透明:二甲苯溶液。
4、浸蜡:透明组织块浸入石蜡内1.5h。
5、包埋:石蜡包埋柱内灌满石蜡,将组织放入柱内,蜡块冷却后,适当修整后装入真空袋。
6、切片:切片机
7、展片和贴片:切下的蜡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70%的酒精放入40~45℃的水中,待其
展平后,用载玻片取出,并置温箱中烘干(60℃2h)。
8、脱蜡、浸水、染色、封藏。
切片→二甲苯Ⅰ(10min)→二甲苯Ⅱ(10min)→无水酒精2min→90%酒精2min→80%酒精2min→70%酒精2min→蒸馏水3min→苏木素染液15min→常水冲至不褪色为止→1%盐酸酸化迅速→自来水蓝化30min→85%乙醇迅速→1%伊红染液染色40s→
95%酒精Ⅰ迅速→95%酒精Ⅱ2min→无水酒精Ⅰ2min→无水酒精Ⅱ2min→
二甲苯Ⅰ5min→二甲苯Ⅱ5min;
9、盖片:滴加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镜检。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
2. 掌握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步骤。
3. 了解石蜡切片在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组织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 脱水机- 摊片机- 载玻片- 烤片机- 石蜡- 二甲苯- 无水乙醇- 4%多聚甲醛- 70%、85%、95%、100%乙醇- 75%、85%、90%、95%酒精- 0.1mol/L盐酸- 苏木精- 伊红- 柠檬酸缓冲液- HE染色试剂三、实验步骤1. 取材与固定- 将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 将组织从固定液中取出,在通风橱内用手术刀将目的部位组织修平整。
- 将修切好的组织和对应的标签放入脱水盒内。
2. 脱水- 将脱水盒放入吊篮里,于脱水机内依次梯度酒精进行脱水。
- 脱水过程:75%酒精1小时,85%酒精1小时,90%酒精1小时,95%酒精1小时,无水乙醇I 30分钟,无水乙醇II 30分钟,醇苯5-10分钟,二甲苯I 5-10分钟,二甲苯II 5-10分钟,蜡I 1小时,蜡II 1小时,蜡III 1小时。
3. 包埋- 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
- 先将融化的蜡放入包埋框,待蜡凝固之前将组织从脱水盒内取出,按照包埋面的要求放入包埋框并贴上对应的标签。
- 于-20℃冻台冷却,蜡凝固后将蜡块从包埋框中取出并修整蜡块。
4. 切片- 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4微米。
- 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 待水烤干蜡烤化后取出,常温保存备用。
5. 脱蜡至水- 依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30分钟,二甲苯30分钟,无水乙醇10分钟,无水乙醇10分钟,95%酒精5分钟,90%酒精5分钟,80%酒精5分钟。
- 苏木精染色:将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10分钟。
- 水洗:将切片放入清水中清洗。
- 伊红染色:将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2分钟。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中常用的一种制备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采集: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生物组织(例如动物、植物的器官或细胞等)进行采集和收集。
采集可以通过活体取材或者组织固定的方式进行。
2. 组织固定: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不受损失,采集到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用福尔马林(formalin)进行固定、液氮冷冻等。
3. 组织处理:固定后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便使其能够被切割成薄片。
处理步骤包括去水化、透明化和浸渍。
4. 包埋:将处理后的组织用石蜡进行包埋,即将其浸入熔化的石蜡中。
石蜡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组织的结构,使得组织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受损。
5. 切片:经过包埋的生物组织在石蜡硬化后,需要使用显微切片机进行切割。
切片机能够将包埋的生物组织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常见的厚度约为4-6微米。
6. 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常规染色(如血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7. 观察和分析: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显微镜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可以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细胞结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病理变化等重要信息,对于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取材及固定:
将小块的新鲜生物组织放到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数小时,时间根据材料和组织块大小定,一般2h或过夜即可;
2、脱水:
70%酒精(1h)→80%酒精(1h) →90%酒精(1h)→95% 酒精Ⅰ(1h) →95% 酒精Ⅱ (1h) →100%酒精Ⅰ (1h) → 100%酒精Ⅱ(1h) ;
3、透明及包埋:
1/2 100%酒精+1/2二甲苯(30min)→二甲苯Ⅰ(15min) →二甲苯Ⅱ(15min)→纯蜡(60-70℃,1h)→包埋;
4、切片:厚度3-5微米
5、脱蜡:
二甲苯Ⅰ(10min) →二甲苯Ⅱ(10min) →1/2100%酒精+1/2二甲苯(5min) →100%酒精Ⅰ(3min) →100%酒精Ⅱ(3min)→95%酒精Ⅰ(2min)→95%酒精Ⅱ(2min)→90%酒精(2min) →80%酒精(2min) →70%酒精(2min)→50%酒精(2min) →蒸馏水(2min);
5、HE染色:
苏木精(15min) →自来水冲洗5min → 盐酸酒精(3-8s) →自来水冲冼(5min) →蒸馏水(2min) →70%酒精(2min) →80%酒精 (2min) → 90%酒精(2min) →0.5%伊红酒精溶液(3-5min) →95%酒精Ⅰ(1min) →95%酒精Ⅱ(1min) →100%酒精Ⅰ(2min) →100%酒精Ⅱ(2min)→二甲苯Ⅰ(2min) →二甲苯Ⅱ(2min);
6、封片:中性树胶封片,37℃烘干或室内过夜晾片。
1. Van Gieson苦味酸和酸性品红法【染色方法】(1)中性甲醛固定组织,石蜡切片;(2)组织切片脱蜡至水;(3)J]] Van Gieson 液染1 ? 5 分钟;(4)倾去染液,直接用95%乙醇分化和脱水;(5)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胶原纤维呈红色,肌纤维、胞质及红细胞呈黃色。
2. Masson氏结缔组织三合染色法【染色方法】(1)石蜡切片厚6Pm,脱蜡至水;(2)0.2%冰醋酸水溶液浸泡片刻;(3)Masson氏染色液中5分钟或更长时间;(4)0.2%冰醋酸水溶液浸泡片刻;(5)3%磷磚酸水溶液2? 3分钟,再入0.2%冰酷酸水溶液浸洗(6)投入淡绿、冰醋酸水溶液浸染5分钟或更长时间;(7)再入0.2%冰酷酸水溶液浸洗片刻;(8)脱水、透明和封固。
【结果】胞浆和神经胶质纤维染红色,胶原纤维染绿色。
(1)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2) 0.25%高镭酸钾液3分钟;(3) 蒸憎水洗2次;(4) 1%草酸漂白即可;(5) 蒸憎水洗2次;(6) 2.5%铁明矶水溶液媒染5? 10分钟,蒸镭水洗多次(7) 二氨氢氧化银浸染1分钟,蒸憎水洗3次;(8) 10%甲醛液还原2分钟,蒸憎水洗3次;(9) 0.2%氯化金液调色1? 2分钟,蒸镭水洗3次;(10) 5%硫代硫酸钠固定5分钟;(11) 蒸憎水洗,需要时复染;(12) 水洗、脱水、透明和封固。
【结果】网状维呈黑色,其他组织呈复染的颜色【染色方法】(1)中性甲醛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2)切片入70%乙醇中洗2分钟;(3)将切片浸入盛有维多利亚蓝液中染0.5? 2小时;(4)直接入95%乙醇中分色数秒钟;(5)浸入蒸憎水洗2分钟;(6)用丽春红S液滴染切片5分钟;(7)直接用无水乙醇冲洗多余染色液2次;(8)将切片在空气中或冷风干燥;(9)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弹性纤维呈蓝绿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淡黃色(【染色方法】(1)冰冻切片厚度8? 15 Pm;(2)Harris苏木素,染约1分钟;(3)自来水洗后,用0.5%盐酸乙醇分化,再水洗直至胞核返蓝为止;(4)蒸憎水洗后移入70%乙醇内浸洗一下;(5)浸入苏丹III染液中约30分钟或更长时间(如果置于56°C温箱中可适当缩短时间);(6)在70%乙醇分化数秒钟;(7)待切片在空气中稍凉干或用冷风机吹干;(8)及时用明胶甘油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