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樊丽慧)
- 格式:ppt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82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师用书:散文部分第2单元新纪元新纪元视死如归的革命家4月28日,当刽子手把绞绳套在他脖子上的时候,他面对19位即将遇难的同志,发表了最后一次简短的演说:“我们宣传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培养了许多革命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全国各地。
这种子需要用鲜血浇灌,它们会开出艳丽的花。
我深信:共产主义必将得到光荣的胜利,将来的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在留学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五四爱国运动的著名领导者之一。
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成立后,李大钊代表指导北方的工作。
在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上,他都当选为。
1927年被奉系阀张作霖杀害,时年38岁。
李大钊还是一位学者和诗人。
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等。
本文写于19元旦,当时中国一方面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列强瓜分的局面,一方面又酝酿强大的社会风暴,酝酿历史的大转折。
其时,俄国十月革命已经成功,为世界上被压迫民族、被奴役的国家指明了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传播到中国来了,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自觉地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在社会上广为宣传。
中国的旧社会已经日薄西山,新社会的曙光已经微现,这些知识分子以笔为武器,唤醒世人,努力促成社会变革。
[整体·感知]作者以“新纪元”这个话题为切入口,意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通过对新纪元饱含深情的呼唤,呼吁中国人民“送旧迎新”,迅速觉醒;鼓励中国人民建设、新世界,创造人类未来美好的新生活。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天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天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1.对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A.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
以恢弘的气度和极度的夸张,突显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期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B.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
以“吞”为关键词,展示出一条“天狗”吸纳世界万物的生命特性。
这“天狗”其实就是指郭沫若自己。
C.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
D.第三、四节中,汇聚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最后,“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表现出“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毁灭的革新精神。
E. 《天狗》是“五四”时期奏响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
它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
“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革新精神的再现。
河床【画面内容】漫画上一个小女孩坐在小船上,手拿双桨在人工小河中自由地前行。
两旁是长出了绿枝的高楼和绿色的草地。
【寓意点评】一个宜居的城市,河流带来的优美自然环境是不可或缺的。
柔柔的流水,绿色的草地,自由的鱼与小鸟,成了拥挤、喧闹中的城市生存者无比宝贵的诗意安慰,平衡着城市的嘈杂,化解着城市的单调,并稀释着无数人多重挤压下的焦虑。
[识作者]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昌耀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
1957年被打成“右派”,历尽坎坷,1979年冤案平反后重返文坛。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
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他历来被人们看作中国新诗史上的一座高峰。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昌耀的诗》《昌耀诗文总集》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
[探背景]昌耀青年从军,赴朝作战,受伤后转入地方,参加大西北开发。
1957年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几十年间与磨难和贫穷相伴。
《河床》记载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轨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生命图像。
[巧识文]新边塞诗歌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新疆的诗歌流派。
主要诗人有杨牧、周涛、章德益等。
严峻而旷达的边塞生活不仅冶炼了他们的灵魂,也铸造了他们诗歌的品质与气质。
荒僻的自然界和奇异的边塞风情进入了他们的审美视野,他们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的深沉和浓郁的当代性色彩。
同时,新边塞诗歌摆脱了表层性描写的束缚,以一种隐含的、意向化的传达手段,使诗的思想寓意活跃在写实与象征之间,做到了意与象的交融,心绪与画面的叠合,从而实现了对边塞时空和题材本身的超越。
单元质量检测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脊髓.(shuǐ)瞥.见(piē)啮.心肝(niè)B.淘汲.(jí) 屏.弃(bǐnɡ) 杜运燮.(xiè)C.虔.诚(qián) 摇曳.(zhuài) 邹荻.帆(dí)D.蛊.惑(ɡǔ) 船桨.(jiānɡ) 蔡其矫.(jiǎo)解析:A项,髓:suǐ。
C项,曳:yè。
D项,桨:jiǎnɡ。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摒弃清澈漩涡隐隐B.摇曳盅惑飘落静默C.吸取卷曲赤裸仰慕D.袒露震荡和谐墓碑解析:“盅惑”应为“蛊惑”。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A.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看法不合,最终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B.今年我最终考上了高校就要离开家乡时,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考上高校不是学习的终止,肯定要更努力地学习”。
C.3月24日的报纸有一篇《当代陈世美》,报道了一个负心汉为了攀高枝而抛弃自己结发妻子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忘恩寡情,义薄云天....。
D.作为文物,他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它们往往与现代一般人的审美期望相去甚远,大多不堪入目....。
解析:A项,琴瑟失调:比方夫妇不和,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B项,语重心长:形容怀着好心一再恳切地劝说,一般用于劝说那些不能较快地相识自己缺点错误的人;C项,义薄云天:义气深厚。
D项,不堪入目: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日常市场监管巡查中,不少工商人员虽然发觉了疑点,但苦于取证、调查难度大,往往不了了之。
B.往日只知埋头钻研、不善言谈的理工科高校生们,现在却多落落大方、滔滔不绝,敢于在各种应聘场合“推销”自己。
C.从专家到校长,再从校长到专家,这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换,而是他本性的一种回来。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一)外部特征分行,音乐性。
(二)内在特征:精美的语言,隽永的滋味,纯粹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异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
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2、课文解读⑴《天狗》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
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
⑵《井》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
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
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五色灿烂”的云霓是大自然的杰作,在一个连续“两个月不下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的特殊时期,更成了人们的期盼。
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由一个“曾经被保守的巴黎强烈排斥和憎恶”的“大铁架”变成巴黎市的象征,由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变成“永远矗立的丰碑”。
学习时,要体会“云霓”和“埃菲尔铁塔”的象征意义和凝结其中的作者的深刻思考。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著名画家、作家。
散文以描写儿童生活与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多赞美儿童的纯洁心灵,以反衬成人世界的恶俗;多从日常生活琐事取材,讲求趣味,给人以飘然出世之感。
从总体上看,其散文情感真诚蕴藉,笔法自然洒脱,形式灵活多样,能于平凡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并兼有诗情画意与幽默情趣,在现代散文中别具一格。
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等。
张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作家。
张抗抗的散文与众不同之处,最主要在于她的形而上的思辨追求,丰富、新颖、独特和较为深邃的哲理意蕴,显示出她过人的才情和睿智。
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散文集《橄榄》等。
《云霓》:本文是著名画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画集所撰写的序言。
“云霓”既是该画集卷首画的名字,又是该画集的题名,又被作者特意拈出当画集序言的标题。
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云霓”的特别偏爱,而且暗示出“云霓”在画集和文章中的特殊的位置。
《埃菲尔铁塔沉思》:埃菲尔铁塔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
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作者游览埃菲尔铁塔后,写下了自己由登临埃菲尔铁塔而触发的心理感受。
1.注字音2.写汉字3.解词义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
形容远远赶不上。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