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分析共4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46
中国富人消费调查中国富人消费调查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中国富人阶层也随之迅速崛起。
他们的消费支出和消费习惯已成为引人瞩目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为读者带来一份关于中国富人消费调查的综合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在中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跻身于中产阶级行列,富人阶层的人数也在迅速增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富豪数量连年增加,超过全球其他国家。
这一群体消费力量的崛起,对于中国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富人消费的特点1. 品质与个性化是核心与传统的奢侈品消费偏好不同,中国富人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个性化。
品牌已不再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更加关注产品的独特性与艺术价值。
例如,在购买珠宝首饰时,他们更愿意选择设计独特、工艺精湛的作品。
2. 购物场所多元化富人群体通过多个途径进行购物,包括传统的商场、百货公司,以及电商平台和海外购物。
他们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中寻找独特的购物体验。
同时,海外消费和免税店购物也成为其喜爱的消费方式之一。
3. 奢侈品与非奢侈品平衡富人消费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奢侈品,非奢侈品的消费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品质和性价比。
例如,多数富人家庭在购买家居用品时,更倾向于选择高品质的日用品,而非高价名牌。
4. 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富人开始更加注重健康生活方式。
健身、养生和旅行等已成为富人群体的消费热点。
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健身活动,并追求高品质的健康食品和养生产品。
第三部分:富人消费的影响1. 市场需求变化富人群体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变化,对市场的整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奢侈品行业不再以豪华品牌为主导,出现了更多注重品质、设计和功能的新兴品牌。
同时,非奢侈品市场也蓬勃发展,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购买质优价廉的产品。
2. 促进经济增长富人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高消费能力的富人群体不断推动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商品生产的增加,进而刺激了制造业、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海银财富: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及构成分析前言:截止2015年5月,中国大陆地区拥有121万名千万富豪,7.8万名亿万富豪。
胡润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5月,中国大陆地区千万级高净值人士(以下称千万富豪,其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在内的个人总资产超过1千万人民币)的数量约为121万,比去年增加了12万人,增幅达11%,为历年之最;亿万级高净值人士(以下称亿万富豪,其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在内的个人总资产超过1亿人民币)的人数约为7.8万,比去年增加1.1万人,增幅高达16%。
过去六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持续增长、扩大,增速在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呈波动态势。
2009至2012年,千万和亿万富豪数量的年增长率均超过5%;2013年,因经济下行,增长率达到历年最低点,分别为2.9%和1.6%;2014年开始显著回升,2015年更是分别创造历史新高,这与经济阶段演化、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股市升温和本次统计时间延长有关。
此外,2015年还单独统计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千万及亿万富豪人数,其中香港有1 9.8万千万富豪,1.1万亿万富豪;台湾的千万富豪人数为16.7-------------------------------------------------------------------------------千万富豪地域分布及人群构成从地域分布上看,东部地区虽然只有四省市,但千万富豪数量却为全国之冠,多达42.58万人,约占比35%;北部地区千万富豪的人数略少东部,为41.71万人,占比约为34%;只囊括了三个省的南部地区千万富豪的数量为25.28万人,占比超过20%;中西部涵盖的省市最多,但总人数占比最低,不到10%。
具体到省市分布上,千万富豪数量最多的三个地区是北京、广东和上海,与2014年的统计结果一致。
北京的千万富豪数量最多,共有21.4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2万人;广东其次,比去年增加2.4万人,达到20.4万人;上海排名第三,也比去年增加了2.2万,达到18.1万人;浙江以14.6万的总人数排名第四,比去年增加1.3万人。
高收入人群的特征分布及消费习惯1、需求层面较普通人群更深一层,包含社会需要和自我现实需要人的需求在每个阶段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家庭月收入15000元以上的被访者的需求已经包含社会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的特点,如购房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自住,更加包含了投资与升值;买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交通方便,更加包含了身份和地位的自我实现;海外旅游不仅仅是为了去欣赏异国风光,更加包含了追求生活品质和享受生活的精神需求。
该部分群体属于非价格主导性群体,更在乎产品的品质和形象,在乎产品给自己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2、自主消费意识强烈自主消费意识包括主动发现了解所需产品的相关信息,在购买产品前对于产品系统介绍的需求以及独立理性的判断标准。
具体体现在:2-1、主动性消费者在接受产品信息时不可避免的包含被动接受成分,如广告,促销等,但是高收入消费人群对于所需产品,特别是大件商品的消费时对于产品的认知的主动性要高于普通消费者,他们会相对主动的通过多渠道去客观认知所需购买的商品。
2-2、理性消费虽然不排除高收入消费人群的冲动性消费可能,但是相对于普通人群,该部分人群在所需产品的选择上的独立性和理性更加突出,他们不会简单的收到广告信息后就被影响去购买,而是会通过自己的判断标准客观的选择想要购买的商品特别是大件商品,这个特点决定着他们需要对产品介绍有系统客观的了解,而这种影响力一方面源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力度,另一方面则源于产品客观的品质和形象,对于产品的细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更愿意为收益承担风险在投资理财方面,高收入消费人群对于风险的承担能力相对大于普通消费人群,这是建立在他们自信、独立而又理性的自我实现基础上的,在投资理财上,他们会更加倾向于选择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股票和基金,而较少关注储蓄、国债等低风险的保障性理财产品,尽管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投资背景知识,但他们愿意为预期中的收益付出自己的努力,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3、31到40岁的挣得最多在高收入群体中,以50岁以下的人居多,占了总体的90.5%。
胡润研究院:2014-2015年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完整版)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2015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个人资产超过5亿元的超高净值人群,共有约17000人,其中湖北有291位,排名第十三位。
平均身家18.2亿元报告显示,中国超高净值人群总计资产规模约31万亿元,平均资产规模18.2亿元,平均年龄51岁,个人职业以企业家为主,男性占84%,女性占16%。
身家超过100亿元的富豪,总人数只有300人。
超高净值人群的企业,近半从事制造业、房地产和TMT行业,接近六成的企业实现上市,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浙,这四个省市共拥有超高净值人士9703位,占全国的57%。
超七成有融资需求超七成富豪有融资需求。
报告称,融资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企业扩张,其次是企业并购,用于企业经营周转的比例仅为8%。
由此可见,中国超高净值人群主要经营的企业正处于高速扩张时期,资金需求较大。
同时,报告称,近七成超级富豪们面临家族传承问题,48%的超高净值人群希望子女未来参与家族企业的实际控制和经营。
在慈善需求方面,他们平均捐款金额占平均资产的1.6%,达到2800万,3/4期望自己管理慈善基金。
私人生活方面,私人飞机或游艇已经成为不少超高净值人士的标配。
王健林拥有私人飞机与游艇,郭广昌则也拥有一架达索猎鹰7×。
据楚天金报人均资产18亿他们有钱又“缺钱”中国顶级富豪研报:七成要融资家传最纠结平均年龄51岁、手持我国近半GDP的等值财富,近七成有融资需求……这就是目前中国顶级富豪的财富素描。
4月2日,中国民生银行与胡润百富联合发布《2014-2015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首次聚焦“超高净值人群”的投融资需求。
七成顶级富豪需要融资尽管个人或者家族的企业财富膨胀,但“顶级富豪”们的融资需求丝毫不逊色于中小企业。
报告显示,七成“顶级富豪”有融资需求,且融资目的以企业发展为主。
数据显示,以企业扩张占比最高,达65%;其次为企业并购,占比27%;而用于企业经营周转的比例仅为8%。
中国高净值财富人群需求调查报告第一章、中国超高净值人群构成、分布及变化趋势1.1 中国超高净值人群构成1.1.1 中国高净值人群构成“高净值”是中国超高净值人群(本文指个人总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人群)成长的必经阶段,高净值人群(本文指个人总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人群)是聚焦超高净值人群开展研究的更为广泛的基础人群。
因此,在本次研究开展之前,我们首先对包括超高净值人群在内的高净值人群的总体情况进行总领性研究。
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9 月末,中国高净值人群约6.7 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500 人,上升比例为3.9%。
2009 年至2012 年,高净值人群规模快速增长,每年增长比例均超过5%。
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2013 年增长率仅为1.6%,涨幅为5 年来最小,而2014 年又有所回升。
高净值人群主要由三部分人群构成:企业主:企业的拥有者,占80%,大约5.4万人。
企业资产总量占其所有资产的62%。
企业主平均拥有1200 万元以上的自住房产,350万元的汽车。
炒房者:主要指投资房地产,拥有数套房产的人,占15%,大约1万人。
房产投资总量占其所有资产的60%。
炒房者平均拥有2200万元以上的自住房产,300万元的汽车。
职业股民:收益主要来自股票投资的人,占5%,大约有3350人。
股票、现金和其他投资总量占其所有资产的73%。
职业股民平均拥有2500万元以上的自住房产和200万元的汽车。
1.1.2 中国超高净值人群构成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约17,000 人,总计资产规模约31 万亿元人民币,平均资产规模18.2 亿元人民币。
这部分人群主要以企业主为主。
1.2 中国超高净值人群区域分布从地区分布看,北部和东部人数占比最高,分别超过1/3;中西部涵盖的省市最多,但总人数占比最低;南部虽然只有三个省,但总人数占比近1/5。
从省市分布看,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的占比最高,均超过10%。
胡润高净值人群报告pdf
笔者今日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份重量级的财经报告——胡润高净值人
群报告pdf。
这份报告由胡润百富(Hurun)联合知名金融机构发布,
通过全球性的调研和分析,揭示了当前全球高净值人群的动向和特点。
以下是胡润高净值人群报告pdf中的重要内容列表:
1. 全球高净值人群数量迅猛增长。
截至2019年,全球高净值人群总数
已达到2188万人,同比增长4%。
其中,中国拥有353万高净值人群,位列世界第二。
2. 全球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分布极为不均衡。
数据显示,全球高净值人
群的总财富为738万亿美元,占全球非金融财富的42%。
而仅有不到1%的高净值人群掌握了全球50%的财富。
3. 高净值人群投资偏好逐渐发生变化。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
户需求的不断升级,高净值人群开始注重更具有价值的投资领域,如
科技、医疗健康、文化体育等。
4. 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报告显示,全球私人财富管理市
场规模已超过200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但是,目
前市场上的私人财富管理机构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创新思维,服
务质量不够高等。
5. 高净值人群的家族企业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融入到企业战略和运营中。
这一趋势在未来还将持续发展。
以上是胡润高净值人群报告pdf中的几个重要内容,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全球高净值人群的特点和趋势,为我们的投资和财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中国高净值报告2023简介中国是世界上高净值人群较多的国家之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财富的增长,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规模不断扩大。
本报告将对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概况、财富分布、投资偏好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便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1. 高净值人群概况中国高净值人群是指个人净资产超过一定门槛的人群。
根据定义,高净值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百万富翁:个人净资产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十亿富翁:个人净资产超过10亿元人民币;•十亿以上富豪:个人净资产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以上。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总数已经达到50万人,其中百万富翁约为40万人,十亿富翁约为5000人,十亿以上富豪约为500人。
2. 财富分布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分布相对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
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的高净值人群。
此外,浙江、江苏和广东等沿海地区的高净值人群数量也较多。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分布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层次:•100万元人民币以下:占总人数的约80%,主要是刚刚超过百万净资产门槛的人群。
•100万元至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占总人数的约15%,主要是中产阶层和小富豪。
•1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之间:占总人数的约4%,主要是中等富豪和大富豪。
•超过1亿元人民币:占总人数的约1%,主要是十亿富翁和十亿以上富豪。
3. 投资偏好中国高净值人群在投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和偏好。
根据调查数据,他们主要将投资分为以下几个方向:3.1 股票市场中国高净值人群对股票市场投资的热情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约有70%的高净值人群参与了股票市场的投资。
他们普遍持有股票,并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和政治动态,以及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
3.2 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另一个主要投资方向。
他们主要通过购买住宅和商业地产来获取投资回报。
与股票市场相比,房地产市场相对稳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