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微课程区别3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33
“微型课”与“微课”微型课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
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
微型课现场抽取课题,在规定时间内(1小时)现场备课,现场授课。
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它对教学场地等要求不多,能够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对众多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作出甄别与评估,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特点微型课的具体过程和常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把教学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老师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再现。
只不过由于没有学生,老师的这些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假设学生已经完成了,教师只需要将下一个教学环节继续展示下去。
也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期间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是节约下来的,所以15—20分钟是足够了。
微型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检验过程,而由评委老师来判断上课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微型课和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如“说课”重点在“说”。
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
而微型课是在上课,从导入到新授,从提问到点拨,从归纳到拓展都要按部就班一一落实,只是比实际上课少了学生的表现。
在微型课中,学生活动被省略之后,教师的讲解水平就倍受评委的关注。
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授课环节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
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微课与微课程有什么区别“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基本含义:一、“微课”的组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微课与微课程2010年8月,比尔•盖茨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Techonomy Conference) 上预言:“未来五年,网络将成为最好的学校”。
不到三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 、微课、微课程接踵而来。
源于斯坦福的Udacity、Coursera,以及麻省和哈佛联手创办的edX——领军全球的MOOC 三大主流机构携越来越多的加盟大学进入网络课程。
比尔?盖茨的预言提前成为现实。
MOOC 与微课、微课程是相互联系的,云计算为它们提供了大行其道的可能性,翻转课堂则为它们创立了现实的网络课程范本。
MOOC 就是在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成功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灵感,又如海啸与风暴般席卷世界,放大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效应。
中国和世界也是相互联系的。
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名校开始走向MOOC 。
上海市成立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30 所高校的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选课,7 门课程实现校际学分互认。
中小学在高校引领下,很快从翻转课堂中汲取营养,在MOOC 风暴的激情催动下进军微课与微课程,义无反顾地加入以翻转课堂、MOOC 和微课程为前奏的大数据变革教育的行列中。
微课、微课程在字面上仅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
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
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
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
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老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年第4 期《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微视频'(指微课——笔者注)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
微课与微型课的区别一、微课1.“微课”的概念和组成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微课”的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研究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研究、“泛在研究”,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本组成/结构/构成“情形化”:资本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请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应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本,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本包”,营造了一个实在的“微教学资本情况”。
“微型课”与“微课”区别1000字“微型课”与“微课”是两个非常相似的概念,但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有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适用场景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
一、定义微课:微课(Micro-Lesson)指的是一段较短的教育视频,通常长度在3到10分钟之间,完成一个特定的学习目标。
微课通常都由单一主题组成,只涉及一个学科或领域。
微型课:微型课(Micro-Course)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在线学习形式,它是一种在线课程,可以包含多个教育视频、测试、讨论和其他交互式元素,用来完成更全面的学习目标。
二、特点微课: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突出重点。
微课通常都是由专业人员制作,配有音乐、图像、图表等,制作精良。
而且由于时间短,微课通常都很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的消化与掌握。
微型课:微型课的特点是包含多个教育视频、测试、讨论和其他交互式元素,具有更全面的学习目标。
微型课通常都是由一些领域专家或教育机构出品,内容更加全面,涉及的学科、领域更加丰富,可以用来完成更高级别的学习目标。
三、适用场景微课:微课的适用场景较为狭窄,它通常用于在课堂上解决某个疑点,或是学生自己在复习时用作辅助资料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某一单元的知识点。
此外,微课还可以用来对某个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与拓展信息。
微型课:微型课的适用场景更加广泛,它可以用于全国性、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在线课程,并且可以在不同的设备和平台上进行学习。
微型课对那些有无固化学习计划和灵活时间表的学生来说尤为有用,可以让他们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同时可以随时随地的边学边做。
四、结论总之,微课与微型课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微课的长度在3到10分钟之间,仅涉及一个学科或领域,通常用于对某个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与拓展信息。
微型课包含多个教育视频、测试、讨论和其他交互式元素,用于完成更全面的学习目标,适用于全国性、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在线课程,对于有自由学习时间表和无固定学习计划的学生尤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