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免研细则(2018)
- 格式:docx
- 大小:24.07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公示2018年度学习优秀生拟推荐名单的通知根据东南大学教务处校机教[2018]166号文件精神,经各学院选拔推荐和学院及教务处审核,现将拟推荐为东南大学2018年度学习优秀生的名单公示如下(名单详见附件),公示时间一周。
如有异议,请向教务处(52090214/52090227)反映。
教务处2018年12月19日附件:1.正式学习优秀生名单2.预选学习优秀生名单附件1:正式学习优秀生名单(154 名)建筑学院 (共5名)01214208 黄玲01116101 殷子衡01516109 孙士臻01515131 陈雪纯01116110 张卓然机械工程学院(共8名)02015505 姜开中02015701 李想02015616 贾乐松02015514 张道勋02615113 王孟雅02016424 王帅02016326 秦新宇02616103 陶沛冉能源与环境学院(共9名)03016401 陈美君03016403 刘祎璇03116628 席子昂03016417 张家齐03115613 陆依然03216708 朱翠翠03016427 彭铖03015234 郑道03316501 张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8名)04016642 吴佳其04016417 陈磊04016421 李子健04016415 陈衍04016335 杨宁远04016534 侯宏卫04016515 翟其俊04216728 李子箫土木工程学院(共11名)05116312 程赟05115609 刘常浩05215208 肖子璇05116610 李盼05115601 范健华05315106 王思瑾05216209 尚旭妍05115611 叶啸天05515101 刘晓宇05516110 刘哲铭05215103 康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共6名)06015127 程天霁06016620 张泽童06016301 张徐青06115121 宋金凯06016332 秦育彬06016304 石涵雨数学学院(共3名)07215115 王志伟07315126 王盛辉07116127 郑文典自动化学院(共3名)08015105 肖婧08016105 程绮颖08016129 张明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软件学院(共6名)09016236 周逸帆71116215 郑浩09016435 杨航源71115339 肖君彦09016428 宋子星71115121 钱昊达物理学院(共2名)10316119 赵威威 10315102 余婷洁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共4名)11116205 孙青11216103 段秋怡26116113 李根11316103 罗雨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2名)12015109 叶诗雨12016127 詹科人文学院(共4名)13415115 孙文婷 13615113 沈知聪 13616115 闪佳雯13316114 谭雪琪经管学院(共5名)14115105 颜娇娇14416108 夏安琪14815101 戴薛甜14215109 马明畅14616105 陈婷电气工程学院(共1名)16016516 亓臻康外国语学院(共2名)17116317 唐钰淇17116117 许婕化学化工学院(共2名)19315102 贺唱19316102 刘韵怡交通学院(共7名)21016104 刘芷辰21015111 周冬秦21015220 方周21016106 雷明月21115111 王云珊21016108 戚心怡21015106 张珺玮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共3名)22016305 熊瑾乐22016322 孙东杰22016112 徐呈豪艺术学院(共4名)24316104 王姝蕴 24316125 方天24215113 徐思佳 24315222 吴文轩法学院(共1名)25016128 张超医学院(共8名)43814115 付玉琪43216204 刘江楠43116206 蒋扬43215112 蔡衬衬43216113 陆静43316112 王珏43215407 汪逸姮43116218 李建平公共卫生学院(共3 名)42116207 汪昱彤 42215205 俞沁雯 42216117 吕梦茹吴健雄学院(共47名)04015025 许晨煜04015032 霍浩淼04015010 郭大众04015002 廖晓菲04015019 周爱君03015007 秦宇枭06015006 牟星04015027 李沙志远03015005 苗双双04015011 夏骋宇06015003 李志昂02015433 史章昆06015007 马翌程04015003 王天仪61315101 金洁珺61315123 吕佳峰61516423 洪非凡61516117 刘天雨61315105 苏恬61516119 许文寒61516416 袁瑞61315102 马一凡61516216 季雅惠61516125 周啸峰61315103 完晓妍61516222 吕嘉鑫61516105 钱玉蓉61315108 姜宁61516429 吴超逸61516328 朱鹏程61315110 邵睿文61516324 许瑶坤61516308 俞睿智61516221 王旸61516204 金虹希61516319 罗易凡61516218 孙昊宇61516201 马艺玲61516412 项文祥61516322 严格61516227 董启飞61516419 王琳淞61516219 董雍61516321 刘亚轩61516414 张秋阳61516110 胡正宇61516326 熊广为附件2:预选学习优秀生名单(246 名)建筑学院(11名)01117229 闻健01217123 陈语桐01115216 尹维茗01117205 吴佳芮01517111 薛琰文01115318 陈庆01117221 刘宇飞01116111 武淳雅01215204 王雨01217221 邓一秀01216112 杨潇宇机械工程学院(11名)02017310 李博文02017614 杨博侃02016426 吴胜杰02017321 章澳顺02017318 黄励昊02016309 李天润02017204 赵昊琳02617111 陈坤秀02016522 严钧02017414 郝志晟02016106 丁远涛能源与环境学院(9名)03017127 别亦然03017425 郭依庆03017305 李婧怡03017211 熊再立03017426 宋宇辉03117608 黄玮玮03017220 付恩康03017322 赵聪凡03217702 殷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名)04017528 张一凡04017110 王雨04017137 盛凯文04017245 胡玉嵘04017606 万子芊04217703 黄婧佳04017105 徐俐04017205 董冰书04217710 王海洳04017526 欧阳嘉04017213 纪永伟04017308 孙诗蕾04017419 高佳峻土木工程学院(16名)05116631 于思淏05117315 张雨05117606 徐奎元05116617 支新航05117526 周永峰05217105 刘婉琳05116608 王田虎05117526 周永峰05217218 李国志05216203 杜妍慧05117602 李思诚05317123 倪俊宇05316118 王锦阳05117620 刘嘉欣05517103 沈莹05117604 刘继久05117613 邓昊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0名)06A17323 姚冠文06A17123 宋长骏06016107 魏秋萌06A17525 李力行06A17113 王明阳06116107 林玉成06A17203 李梦洁06A17104 李雪绮06A17506 李可欣06217604 李易之数学系(5名)07117122 朱晓炜07117109 张斯然07316130 钱成07217115 张晨阳07216114 雷正阳自动化学院(6名)08017309 韩玥08017116 侯润泽08017209 常泰戈08017125 杨源08017111 杭念之08117130 杨绍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软件学院(17名)09017320 吴子源09017205 赵玮71117315 凌泰炜09017424 方骏09016226 陶汉思71117413 胡秋冉09017123 周畅09016317 曹放71117323 黄旭09017431 郭昊南71116233 白丰硕71117225 王浩宇09017219 任彦宇71116329 刘健71117415 喻泽弘09017117 冉雨杭71Y16118 王梓岩网络空间安全学院(3名)57117102 丛子晴 57117213 张曙 57117217 戚吴祺物理系(3名)10117105 高艺萌10116116 高渠成10317113 潘斯语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5名)11116218 张泽群11117122 雷予辰11117119 查可扬11317108 祝云篪11217102 童澄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名)12016408 石宇阳12017202 蔡雨曦12017211 郑浩杰12016205 卢果12017405 杨其凡12017127 叶奕柯人文学院(8名)13416108 陈可心13216127 华杰13116122 王言言13117123 王硕13317117 周乐莹13617117 李子涵13417121 陈俊蓉13217121 李越洋经管学院(20名)14116114 孟雅之14Y16116 白杨14517111 李彤彤14216108 袁航14117120 陈鸿标14617108 薛天怡14316120 蔡汝瑜14217101 王可欣14717102 朱卓凡14516119 卫星吉14317105 吾木提汗.木拉提汗14817105 覃倩琼14716102 许炎14417111 谢梦萍14917109 倪胜苗14816130 李路遥14417124 李杰14Y17110 杨柳14916102 李思佳14517110 吴晨电气工程学院(9名)16016207 揭宇飞16017201 黄怡涵16017317 徐崎凡16016404 刘轶涵16017322 王竞泽16017121 伊浩然16016405 陈畅16017627 刘学成16017109 潘宇航外国语学院(4名)17216107 李姮17117123 姜文慧17217201 李憧憬17117321 顾嘉玥化学化工学院(5名)19116101 白天滋19317103 薛婧19317112 戴恒毅19216108 肖琳19317111 王勐猛交通学院(14名)21216125徐扬21716135 彭畅21017112 陈鲁川21316115 李宁皓21016217 曹思涵21017109 严学润21416129 刘佰文21017103 谢凝21017101 吴梦贞21516112 张嘉旭21017113 陈思源21517110 钟青岑21816120 徐昭辰21017105 葛正怡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3名)22017102 韩辉珺22017202 李茜22017306 项奕晨艺术学院(5名)24216105 董欣盈24117101 刘凌24317218 云海东24217107 朱昕玥24317120 俞思尧法学院(5名)25016231 陆涵之25017218 邓心林25017114 刘月明25017132 陈睿毅25017219 吴仪医学院(10名)43816127 吴宇恒43217118 刘善龙43A17408 马遥43217230 刘熙43A17402 单秋洁43817129 刘昊洋43217219 朱鑫宇43A17313 严洪遥43217309 梅曦月43A17419 丁佳伟公共卫生学院(2名)42217112 杜妍蓉42117112 吴晶莹吴健雄学院(46名)61516101 钱昀61517425 曹苇杭61517221 江志康61516104 周兰迪61517223 傅城瑜61517110 谢智超61516421 李晓冉61517227 王尧61517313 张学超61516323 张响61517103 陈雨荷61517119 王牵莲61516123 陶朝辉61517210 刘一非61517316 张玉坤61516313 杨佳伟61517222 包绎成61517420 袁华61516106 高炜涵61517319 许立言61517226 张天石61516108 朱志斌61517422 王陶然61517307 杨文亮61516114 葛永盛61517401 田宇61517423 高祥61516210 冯一坤61517123 丁明远61517117 张志恒61517105 孙昊昕61517106 朱弘智61517325 何潜翔61517121 顾泽61517322 李博文61517326 刘强61517323 孟声国61517229 周天遥61517225 万恒至61517124 唐华泽61517304 刘余文61517312 吴晨鹏61517321 雷重庆61517320 张林炬61517111 蔡承志61517421 黄彦。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接收推免生招生简章一、报考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在校期间表现良好,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二、报名办法根据教学厅〔2014〕5号文件要求,考生可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查询我所的招收推免生章程和专业目录,填写报考志愿。
时间节点遵照教育部统一部署。
三、申请材料申请人应直接向本所人力资源部提交如下材料:1.必须提供材料①《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1;②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开具的推荐免试生资格证明(本表最迟在当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正式报名前提交);③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大学本科前三年所修课程成绩单;④个人简历及专业学习情况介绍;⑤英语等级证书复印件;⑥身份证复印件。
2.自愿提供材料①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或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②大学期间的获奖证书(复印件);③其它自愿提供的材料。
以上材料恕不退还。
四、复试办法凡申请材料齐全、经审查符合报考基本条件的推免生,我所人力资源部将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出复试通知并组织复试。
复试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复试内容及办法参见《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我所在复试时统一组织体检,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经复试、体检合格后我所同意接收的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由人力资源部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放待录取通知。
五、录取推免生通过“推免服务系统”接受和确认待录取通知。
正式录取通知书将在政审后于2015年6月寄给本人。
自动化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根据学校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我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细则如下:一.组织领导1. 根据学校要求成立复试招生领导小组和招生监察组。
2. 成立复试专家组,英语听说测试专家组由我院英语应用能力强的专家组成;专业面试专家组由我院在岗的研究生指导教师组成。
二.复试细则1.我院各学科专业复试分数资格线如下:专业型学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总分280,政治50,英语50,数学70,专业课70。
学术型学位各学科专业:总分300,政治50,英语50,数学75,专业课75。
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网上查询和确认复试资格。
学院公开招考招生计划为:全日制学术型招收40人(其中专项计划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81人(其中专项计划3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111人。
各系和各导师招生计划:各系全日制招生计划和导师全日制招生情况(导师招生指标上限数和已招收免试生情况)复试前公布。
每位导师最多可招收4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
2.复试时间安排(复试由学院统一组织)(1)3月9日考生报到,地点在南一楼中311、312,复试志愿申报、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心理测试;复试费:现金100元;(2)3月10日08:30~17:30,考生专业面试;(3)3月10日19:00~22:00,英语听力测试和专业综合笔试;(4)3月11日08:30~17:30,考生英语面试;(5)3月12日15:00公示复试总成绩,全日制学生预录取;(6)3月13日9:00开始双向选择预录取非全日制专业学生;(7)3月12日下午,考生在校医院体检,体检费70元;(8)3月15日预录取结果公示。
复试期间考生必须携带和保管好身份证,所有环节考生刷身份证进考场!3.报到时考生需提供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
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需交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所在人才交流中心提供并加盖公章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复印件和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需交验学生证和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在校成绩单;全体考生需交加盖公章的政审表;否则后果考生自负。
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培养基金评定细则第一章总则为了全面贯彻执行《东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稿)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学校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有利于激发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和资助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评定细则。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培养基金。
本原则适用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不享受培养基金,联合培养研究生(含公派)在国外期间不发放培养基金。
研究生在每学年短学期(春季入学博士研究生为当年下半年学期末)提出申请,由导师对其综合业绩(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科研水平)等情况进行考核,提出意见;由“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培养基金评定委员会”进行评审,最后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
凡硕士生中被评定为Ⅰ类奖助学金、博士生中被评定为A类培养基金的研究生,报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依据研究生的政治素质、科研业绩和学习成绩综合审核、评定并公示。
第二章研究生申请培养基金的科研业绩和学习成绩标准第一节研究生申请第一学年培养基金的成果标准若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经过复试和评审,由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培养基金评定委员会向研究生院提出享受各类奖助学金的建议名单,由研究生院最终确定并公示推免生享受各类奖助学金的名单。
具体原则为:1、来自设有研究生院高校中专业年级排名为前5%,“211”工程高校中专业年级排名为前3%,且复试综合成绩排名为前20%的推免生有资格申请Ⅰ类奖助学金。
2、来自设有研究生院高校中专业年级排名为前10%,“211”工程高校中专业排名为前5%,且复试综合成绩排名为前50%的推免生有资格申请Ⅱ类奖助学金。
3、未达到上述条件的推免生可申请Ⅲ类和Ⅳ类奖助学金(比例控制在Ⅲ类:Ⅳ类=6:4)。
4、经校内调剂录取的推免生只能申请Ⅳ类奖助学金。
另:参加统考的硕士研究生初试和复试综合成绩排名位列校内招生单位前3%,可申请Ⅰ类奖助学金,位列4-10%,可申请Ⅱ类奖助学金。
东南大学级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工学专业代码:授予学位:工学学制:制定日期: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自动化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开发,培养兼具软件和硬件设计能力、弱电和强电知识、控制基础理论和自动化工程应用能力,同时在控制科学、控制工程、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领域之一具有(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显著专业特长的综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水准;、能够作为成员或领导,在一个团队中独立承担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可胜任流程工业、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自动化仪表、现代制造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工作;、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或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能够通过其它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意愿、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工程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可灵活、综合应用这些知识。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具体的复杂自动化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具体的自动化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所设计的方案可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研究: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具体自动化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具体自动化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具体的工程实践和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具体的自动化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018东南大学保送生招生选拔原则及考试大纲2018东南大学保送生招生选拔原则及考试大纲凡报考东南大学语言类保送并通过初审的考生均需参加全英文综合考试。
一、选拔原则:1.语言类保送生选拔工作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进行,考生按全英文综合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全英文综合考试包含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成绩总分100分,面试成绩总分100分。
2.全英文综合考试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面试成绩低于60分,不予通过。
二、考试大纲:1.笔试包括:听力题(20分),综合题一(含历史、地理、文学、时事政治常识20分),综合题二(数学逻辑30分),写作题(30分)。
2.面试由朗读复述题(60分)和陈述题(40分)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朗读并复述(StoryReproduction)60分(其中朗读30分,复述30分)要求:考生在2分钟内默读一篇英语短文或一则小故事。
然后,考官随机指定考生朗读其中的一段。
朗诵结束后,在不参照原文的情况下复述短文主要内容。
考官将根据考生的语音语调(30分)、内容复述情况、流利程度、语言的准确率和得体性等方面(30分)综合打分。
第二部分:陈述(Presentation)4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英语题目准备2分钟,然后做3分钟的陈述,并回答主考官提出的2-3个问题。
考官将根据考生的陈述表现、回答问题的情况、流利程度、语言的准确率和得体性等方面综合打分。
3.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面试考试时间约为10-12分钟。
三、注意事项考生在参加考试时不得使用电子词典等工具书,不得向考官询问有关试题的问题或递交介绍材料,不得在发言时有意或无意地透露个人的姓名、学校等资料,也不要向考官介绍与考试无关的信息。
东南大学文件校通知〔2012〕98号关于在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做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各院(系)、所,各有关部、处:根据教学司【2012】20号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在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或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
2013届推免生名额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个部分,学术型名额用于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学术型硕士或博士学位,专业学位名额专门用于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专业学位。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与领导1.成立校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领导在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组长:郑家茂副组长:刘波沈炯成员(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栓宏李爱群李鑫孟新金保昇宛敏雷威秘书:申翠英2.教务处承担校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负责具体事务及解释工作。
3.各院(系)成立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考核组,负责组织本院(系)推免生的考核与初审工作。
(1)院(系)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及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成员应含相关硕士点负责人等。
(2)院(系)专家考核组成员原则上不少于5人,并应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
二、推荐条件(一)基本条件被推荐的学生应是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能力强,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的优秀应届本科生,并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学习成绩优秀,前三年(五年制前四年)必修和限选课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排名(按课程首修成绩计算)应位列专业前35%(吴健雄学院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应位列年级前60%);申请流动助教和研究生支教团专项推免计划(以下简称支教)应位列专业前45%;申请直博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应位列年级前20%(吴健雄学院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应位列年级前35%);。
东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8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500名左右(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1800名左右(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我校学术学位各专业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生,部分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可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生。
各招生专业详见《东南大学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
原则上我校全日制硕士生均按“非定向就业〃类别录取传项计划除外),非全日制硕士生均按“定向就业〃类别录取.一、报考条件(一)学术学位硕士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o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18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同等学力考生(我校部分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请注意查看《2018年硕士生招生H录》院系“备注"栏):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8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②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研究生,须具备:1)能提供山大学教务部门出具的与报考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2)4合格;3)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4)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专业学位硕士生1.报考035101法律(非法学)的考生,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U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校研生〔2018〕31号关于做好我校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各院(系、所):根据《东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校通知〔2012〕143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现将我校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评审机构和办法1.由东南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2018年度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和名额分配方案,统筹领导、协调、监督评审工作,裁决学生对评审结果的申诉。
东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组负责起草当年度实施细则、名额分配方案,汇总、审核上报材料以及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相关工作。
2.各院系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本院系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申请组织、初步评审等工作。
3.各评审委员会根据《暂行办法》总体要求制定评审办法,根据要求制定不低于学校规定的评审条件。
严格国家奖学金评审流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杜绝弄虚作假,保证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顺利完成。
各单位在10月10日前将评审委员会名单及评审办法加盖本院系公章后报送研究生院审核,评审办法审核通过后正式启动评审工作。
二、名额及奖励标准根据国家下达名额,我校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334人,其中博士生名额97人,硕士生名额237人。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三、参评对象及条件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凡在《东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正常学习年限内正式取得学籍、完成注册并符合下列申请条件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不含委培、定向研究生,不含休学期间的研究生。
硕博连读研究生、本科直博研究生、本硕连读研究生按《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申请。
2.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东南大学2019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
直博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8)10号)》精神,2019年东南大学继续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硕士生以及本科直博生。
一、申请条件
1、全国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能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
2、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4、申请直博者,除满足以上条件外,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应名列专业前茅,具有博士生培养潜质。
二、申请专业
请参见《东南大学2019年招收推荐免试生专业一览表》。
三、工作程序
1、“东南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申请系统”开放时间:2018年6月15日0:00至2018年9月15日24:00。
102868110805323徐质文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11605352李烁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11407168杨瑞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11407171袁小愚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11407176刘乐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7949孙鹏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30110457任一凯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30110559胡竞宇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30410775王丽佳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511777严安妮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5912762宋婧璇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60113288石晏蕊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213852蔡宜可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5714695蒋茂源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0114740武若斌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31416325刘晓玮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511717027江文东001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11605360范居正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05孙瑞琪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08魏晋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12叶晟之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14张帆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7960汪琦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0964刘思利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0973张庆尧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60213418王悦雯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1715032姚振同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30416173牟思聪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613417593杨博强001建筑学院083300城乡规划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0941端木芳芝001建筑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30205600裴状壮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30605726洪道宁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1206563董佳欣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4006641胡诚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4206667程孟晴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50蔡希鹏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51曹艳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52曹云琥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55程俊杰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58范钦锋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61冯海辉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62葛珈辰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65胡侃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66胡震宇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68纪泳西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70雷达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82宋梦梅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83王国庆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87吴婷如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90徐翰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099张楷凡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307726刘万松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307729王曹寿轩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0928李宇阳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511771吴佳桦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511772续爽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511773张焱珲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712000戈仕钊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5912760刘可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5912761刘馨卉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50113040兰震宇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5614642徐海琳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5714679李元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5714686王晓鹏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5714690许姚静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0114729李尚媛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0114731乔彬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0114737朱登波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30416167蔡苗苗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30616216汪昭涵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31416326桑梵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42016557陈业文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42116580熊伟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500116727陈一凡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520217156杨烨001建筑学院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11605358胥宇凡001建筑学院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03钱辰丽001建筑学院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13张冬烨001建筑学院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0955陈如001建筑学院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0956程俊杰001建筑学院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5912770吴雪晴001建筑学院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5714706高明宇001建筑学院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510216937刘越榴001建筑学院085300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166高涵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172李亚萍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184杨天啸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188赵锴彧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7955王瑢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7956殷漫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0952王微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5714705张芷晗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1314918韩旭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31016288陶玉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510216936赵琴思001建筑学院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151李心然001建筑学院130400美术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153杨清001建筑学院130400美术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608576高希001建筑学院130400美术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34蔡青松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35陈彤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39付帝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40谷亦行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43胡斌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44胡甜赐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50李琦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57刘鹏飞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62马克坚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64缪秋华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68孙译文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77许修祥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87周阳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91朱永进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7989王齐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508371陆洋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608611袁超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211314徐超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511802杨强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2512532於红梅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5912776黄瑞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213822周胜民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314031赵鹏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0214773邵天洋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0515693李强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2115974陈少华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511316980胡然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613317499刘晓佛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613317500沈童002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40606049李昌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41006132温岩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41606216陈磊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1006546杨雯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32107092朱莹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292陈锐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14毛飞龙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16倪文辉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21王晨曦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22王鹏飞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33游泽军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51吴建华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508380毛永杰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508387张坤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2009604许佳培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2310211张桂文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30110498王斯盛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30110500张人超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30210709谢建明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1009马旭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1014张宇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311508申龙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511806李雪松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2512533季钰麟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51013122陈畅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60113314沈浪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113613明阳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213824李以凯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314032张功坦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0114754李洋鹏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31716388曾庆钰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60316680冯鑫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60316681李书培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613317503葛啸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03贺宇锋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定向全日制强军计划102868231707010叶志远002机械工程学院087200设计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55邓方禹002机械工程学院087200设计学非定向全日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102868340511784杨冰清002机械工程学院087200设计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213807伍金春002机械工程学院087200设计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1514988任书豪002机械工程学院087200设计学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41006134任振华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0206389沙远超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31707014董鸿霖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61蔡宁宁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66陈明燕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71程鑫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73代安稳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86郝冠球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89洪天顺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95季伟凯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97孔祥沣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398李家敏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01李涛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04练国庆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16鲁非凡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20宋立远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25王锐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33肖艳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40杨浩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41杨浩蓝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45余鸿乾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47张鹏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58朱赤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59朱亚著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65刘曙光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66潘苏阳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70汤瑞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307768王翰涛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8002李雨轩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808963闫文杰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909340顾学新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2009608赵浩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2412470徐家乐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2912621戴文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60413442刘江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113617刘洋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213836胡善苗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814279郝敬文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0415618夏厚传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63汪杉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30110508胡恩溢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113624杨帆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21罗默也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33李翱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36张勇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516杨芳芳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809139汪宁波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113777曾琦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0414815张靖雪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10505286张晓雯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40906101马智睿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41506205刘宇阳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0106356徐向鹏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0806491白堃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11407225李龙飞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11407227王凯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11407228王旭东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11407232张文旭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67陈日新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70葛闯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72韩磊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73韩越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74华明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75黄埔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81梁潇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82刘兵兵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86罗健威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87吕玉林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90孙彪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91孙昊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92孙宇栋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93汪超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98邢天阳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499徐天宏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05尹琦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09张锦航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16宗凌风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83黄先进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84李子为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85刘斌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87汪翰林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489王婷婷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307770吴杨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307772赵蒙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8008李冠儒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8010薛崟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8011张璇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608628金懿豪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808968陈家乐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808969陈茁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30110511龙柯沅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1021李同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111026叶晓辉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311515程宇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511815蔡晨健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511817戚二兵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102868340511819朱明清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812088甘加耀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0812090余作伟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1112249戴书山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2912622吴治安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5912784胡明月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5912785石志鹏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113629庄欠瑶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213845李涛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70814280杨剑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11915083王志博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1215851贾杭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1215852王小青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1215853吴风泽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1215854姚丽萍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31616380陈振焱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41306196张彤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1306579胡成琼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207519李雪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307803邓玥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608772张李凌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809141杨韵一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2412506刘世杰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2512555郑于蓝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0415646张翀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0915762王玲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501516900王玺玉003能源与环境学院085229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31105806王莹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40205942陈瑞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47耿昭杰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50郭世泽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61申婷婷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63孙晗祎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66叶进取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69周福昊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408014冯可瞧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2109790樊雪伟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420415619胡锐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621117722牟德增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10106359刘卫乾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232207116闫孝天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76金乂邦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80王强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85张强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827陈凯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829董成柱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837王宇轩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定向全日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02868320203838韦存悦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842张邦杰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843张子鉴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846朱明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1808983韩碧莹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2512541赵晔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45912792高继亮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512917095洪巧茹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611317348孙实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611317350赵文琦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2868130305639孔令伟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88曾宪涵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92仇剑鹏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96范宝天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597范鸣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600何振耀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606金子程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610刘浩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02868320203615刘泽楷0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
自动化学院学生奖学金评定细则(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优良院风与学风,树立优秀学生典型,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根据《东南大学学生奖励条例》及各类奖学金的评选与实施办法,制订本评定细则。
第二条本评定细则适用于自动化学院在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三条各类奖学金的评定,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东南大学各类奖学金的评选与实施办法执行。
第四条成立学院学生奖励工作小组,负责学院学生奖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监督。
二、评定办法第五条本评定细则适用的各类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教育基金会奖学金。
第六条凡在自动化学院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均有权提出申请。
入学第一学年,原则上不享受各类奖学金。
第七条除满足评选与实施办法的具体规定外,申请各类奖学金的基本条件为:(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现行政策,维护国家利益;(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行为;(三)热爱所学专业,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良,严谨踏实,勇于创新;(四)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六)学年度学生行为规范综合考评为甲;(七)申请信息真实,若经工作小组认定存在虚假情况,取消所有奖励申请资格。
第八条学年度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享受该学年度的奖学金,(一)考试作弊者;(二)违反校纪院纪受到处分者;(三)在学期间擅自离校、自行出国或出境及休学、退学者;(四)有课程成绩不合格者。
第九条为鼓励更多学生申请奖学金,特做下列规定:5000元(含)以上为高额奖学金,2000元(含)~5000元(不含)为中额奖学金,2000元(不含)以下为低额奖学金。
原则上,在学期间,每位学生最多只能享受一次高额奖学金。
一个学年,每位学生最多只能享受一次中额奖学金,但不限定低额奖学金的享受次数。
东南大学考研备考手册:自动化学院[摘要]为帮助各位报考东南大学的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目标院校,凯程考研特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的介绍,帮助各位同学更好地备考,预祝大家考研成功!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前身是1957年筹建、1962年正式挂牌招生的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是国内最早设立自动化专业的院系之一,同时,还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自动化研究所。
现任院长是博士生导师费树岷教授。
学院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国内控制科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大的影响。
一级学科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此外还和电气工程学院共同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
其中,1988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5年设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现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单位。
自动化学院不仅拥有以冯纯伯院士为首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还拥有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国内外著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和硕士。
其中,中科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主题专家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2人,获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基金4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3人,博士生导师10人,正副教授33人,其中45岁以下的年轻博士有16人。
学院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电力部等部委项目和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基础与应用基础性项目近二十项。
年均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刊登在国际权威性刊物和国内一、二级学报上。
在系统辩识,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鲁棒控制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2017年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免试研究生推荐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确保思想道德好、业务学习优秀、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优先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并促进全院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地发展。
现根据《东南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生办法》及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2017年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细则如下:一、推荐条件及基本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满足东南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3.学习成绩优秀,前三年的必修、限选课成绩名列专业前35%且不低于3.0。
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英语水平要求达到CET-6在430分以上或CET-4在520分以上或托福100分及以上或雅思7分(单项分不低于6.0分)及以上。
4.“课外研学”学分不低于2.0,且不能都来自听报告学分。
5.身体健康并达到体育教学基本要求。
6.各类学科竞赛、综合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者优先推荐,其它破格条件参考学校2018届免研文件。
7.申请“推免生担任辅导员计划”的,必须是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且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
(具体要求见学校当年选拔相关文件)二、推荐工作程序1.学生本人向学院提交申请表;2.院免研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考核,按平均成绩加上科研创新及社会工作成绩得到最终成绩并进行排名;3.根据最终成绩排名,由院免研领导小组决定拟录取名单并公示;4.填表上报教务处;5.免研名额比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三个专业方向按照学校下达电子学院的免研名额按专业学生数等比例分配,分配名额在学院网站上公布。
三个专业方向的同学选择后续学科方向志愿时机会均等,即研究生所有学科方向均向三个专业开放。
三、最终成绩排名办法最终成绩由1-3年平均成绩、科研创新及社会工作成绩两部分组成。
(一)1-3年平均成绩:直接采用教务处发布的绩点排名中公布的平均成绩(百分制)。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于免试研究生推荐办法的规定
2017年12月
1、符合学校规定的免试研究生(推免生)推荐条件。
2、成绩评定一般原则
(1)最终成绩=平时成绩(85%)+面试(10%)+获奖加分(5%)。
(2)平时成绩=【(GPA-1.0)*10+60】*0.85,其中GPA为三年首修平均绩点。
(3)获奖加分:包括大学生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智能车竞赛和ACM程序设计大赛等。
各项竞赛每队(组)人数为1-3人时按实际人数加分,超过3人时按3人分值加分。
同一项竞赛不重复加分。
获全国性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者可充抵一个缺陷(报学校审批),并且加分值扣除1分。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各等级加分等同于机器人竞赛(仿真组)国家级加分。
参加多项不同竞赛获奖,取2项分值最高的竞赛加分,4分封顶。
加分见下表:
大学生数学竞赛、物理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实物组)、“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计算机设计竞赛、"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菲尼克斯"自动化应用大奖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加分:
机器人竞赛(仿真组)加分
(有学校教务处认可的其他竞赛由学院教学委员会讨论决定)
获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校级“三好生标兵”、校“学习优秀生”者可充抵一个缺陷(报学校审批),此时不加分;无缺陷者可加分,获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团员”加2分。
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校级“三好生标兵”、校“学习优秀生”者加1分,不重复加分。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者(必须是第一作者)加1-3分(省级1分,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2分,EI 检索的杂志收录3分)。
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排名第一,且最多一项)加0.5分,授权发明专利一项(排名第一)加3分。
推免生要求参加创新SRTP(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并在院级校级项目答辩结果为良好及以上,或者省级、国家级SRTP项目结题为通过及以上。
如未能达到以上要求,将减1分。
省级和国家级SRTP结题答辩为良好和优秀的项目将获得加分。
良好每个项目共3分;优秀每个项目共5分。
每个同学的具体加分为取平均分。
SRTP项目取最高一项加分。
以上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
3、推荐原则
(1)按最终成绩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推荐名单。
(2)愿意申请本学院直博的学生单列,单独排序,并优先录取。
4、工作程序
(1)学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向学院提交书面申请(包括说明是否愿意本学院直博),否则视为放弃推免资格。
(2)学院免研工作小组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核,按推免指标数1.3倍确定面试名单,并公示。
(3)取得面试资格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参加学院组织的面试,不参加者视为放弃推免资格。
面试成绩不及格(满分10分,6分及格)的学生,失去推免资格。
(4)按最终成绩进行排序,确定拟推荐者名单并公示。
其中,取得本学院直博的推荐者需和学院签订协议。
5、其他
(1)本规定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制定并负责解释。
(2)学院免研工作小组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提名,党政联席会议批准。
(3)本规定适用于2018届本科生,以后根据需要可每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