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417.31 KB
- 文档页数:16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1〕232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海南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海南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海南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环境保护部与我省签订的《海南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要求,为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给我省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结合“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规划布局和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目标;以总量减排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将我省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生态省。
二、工作目标(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按照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要求,到2015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是:1.化学需氧量:到2015年,全省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0.4万吨以内,与2010年持平(其中,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控制在11.2万吨以内,与2010年持平)。
2.氨氮:到2015年,全省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2.29万吨以内,与2010年持平(其中,农业源氨氮排放量控制在0.92万吨以内,比2010年削减1.5%)。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19.11.20•【字号】琼工信规〔2019〕2号•【施行日期】2019.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体废弃物与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正文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琼工信规〔2019〕2号各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洋浦经济发展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26号),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现将《海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9年11月20日海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第26号公告)等文件,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海南省内开展工业固体废物(不含危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适用于本细则。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是指对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所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来源、种类及数量进行核定,对综合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要求进行符合性判定的活动。
第四条评价工作按照自愿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评价活动。
第五条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企业,可依据评价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财政部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23号),依法申请享受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依法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2年第二次、第三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复核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3.01.09•【字号】•【施行日期】2023.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2年第二次、第三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复核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的函各市、县、自治县生态环境局,相关市县行政审批局,各相关单位和人员: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9号)(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0〕181号)要求,加强对各市县环评审批工作的业务指导,强化对环评文件编制的事中事后监管,我厅开展了2022年第二次和第三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复核工作,发现14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存在质量问题。
根据《监督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记分办法》)相关规定,我厅决定对涉及的11家编制单位和15名编制人员予以失信记分处理,具体情况详见附件。
上述11家编制单位和15名编制人员若对处理意见有异议,可在收到本文件之日起60日内向海南省人民政府或生态环境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本文件之日起6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涉及的相关审批部门应当做好环评审批中的日常监督检查,针对复核发现的问题加强后续监管,督促建设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项目建设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各市县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要切实加强环评审批质量把关,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附件:复核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1月9日附件。
所属行业:热力生产和供应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201*年*月*日目录前言 (1)一、目的及意义 (1)二、评估依据 (1)(一)法律依据 (1)(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2)(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和控制指标 (3)三、企业概况 (3)(一)企业基本信息 (3)(二)企业排污许可证情况 (6)(三)2015年以来公众投诉、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及执行情况 (6)(四)信息公开情况 (6)四、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 (6)五、主要污染源及环保设施 (9)(一)废气 (9)(二)废水 (11)(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12)(四)噪声 (12)(五)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 (13)六、污染物达标排放评估 (14)(一)监测情况 (14)(二)监测结果 (14)七、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评估 (15)八、评估结论 (15)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6)前言为贯彻落实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评估办法》等相关要求,我单位编制了《******有限公司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自行评估报告》,评估报告采用我单位经省环保厅批准的第三方环保检测机构检测数据对目前运行的*-*#锅炉进行达标评估,此次自行评估报告所提交的材料均真实、准确,如有不实之处,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一、目的及意义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落实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吉林省环保厅《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评估办法》要求,提高我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努力推进我单位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
二、评估依据(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6)环保部《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环环监〔2016〕172号)(7)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2017年度吉林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吉环监字〔2017〕2号)(二)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单位水、气、声、固体等环境要素执行的排放标准详见表1。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2.06.10•【字号】•【施行日期】2022.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污染防治正文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工作的通知各市、县、自治县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各相关排污单位:为规范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统称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健全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机制,提升监测数据质量,严厉打击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违法行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压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一)制定自行监测方案。
排污单位应按照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规范,以及排污许可证要求制定自行监测方案。
自行监测方案内容应当包括:1.单位基本情况;2.监测点位及示意图、监测指标、执行标准及限值、监测频次;3.使用的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4.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5.监测数据记录、整理、存档要求等。
每年1月31日前,排污单位应完成本年度自行监测方案的核查变更工作。
当执行的排放标准、排放口位置、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监测技术,以及污染源、生产工艺或处理设施中任一项发生变化,应及时变更排污许可证及自行监测方案。
(二)规范设置监测采样设施。
排污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满足开展监测所需的监测设施。
废水排放口、废气监测(采样)平台、地下水采样井、监测断面和监测孔的设置应符合监测规范要求。
(三)依法开展自行监测。
排污单位应按照依法编制的自行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记录。
重点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中明确应实施自动监测的排污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
1.依托自身开展自行监测排污单位可自行建立实验室开展自行监测,可不需要进行检验检测资质(CMA)认证,但其监测人员、场所和设备应满足《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办法》(琼环规字〔2021〕3号)(以下简称“监测质量管理办法”)中有关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要求。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02.10•【字号】•【施行日期】2021.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市、县、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各市县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厅直属各单位,各有关排污单位:2020年,我省已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核发登记全覆盖工作。
为加强固定污染源的管理,发挥排污许可核心制度管控效能,提高发证排污单位的按证执行力度,强化排污许可执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做好排污许可证质量复核工作各市县生态环境局应严格按照《海南省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全面开展已发证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及副本的质量复核工作(参照附件1),重点关注排放口是否遗漏、排放标准是否有误、污染因子是否遗漏、许可排放限值是否有误、污染治理技术是否为可行技术、执行报告及信息公开要求是否遗漏、自行监测因子及频次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应开展现场核查,对发现上述主要问题的排污单位责令立即变更排污许可证,对提供虚假、错误申报服务的技术单位及个人按照《海南省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保护信用评价办法(试行)》规定予以处罚。
质量复核工作任务已移交行政审批局的市县,由相关市县行政审批局负责,其他市县由生态环境局负责开展。
二、积极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各排污单位应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做好自行监测工作,包括制定自行监测方案、上报自行监测数据、主动公开自行监测信息。
对于除符合《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7〕61号)中“不具备安装技术条件的”外的排污单位均应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安装并运行在线监测,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对排污许可证未要求安装但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定要求安装的也应一并安装运行,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变更排污许可证。
说明:
一、所有参评企事业单位当年初始分值为9分,满分12分。
二、在同一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对某一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采取两种及两种以上环境行政处罚处理措施的,按照记录分值最高的类别进行记分。
三、企事业单位同时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分别记分,累积计算。
四、同一违法行为涉及不同项时不累计扣分,按照记分最高的项进行记分。
五、生态环境领域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自相应司法裁判、行政处罚或行政命令生效之日起即纳入环保信用评价,根据不同的环境行为信息设定不同的计分有效期。
对纳入环保信用评价的违法失信行为,企事业单位已履行完司法裁判、行政处罚或行政命令明确的义务并完成信用修复后、基本消除生态环
境不良影响且未再次出现环境违法行为,经公示无异议后,相关信息在环保信用评价中不再使用。
六、加分项每项加1分,相同类别的加分项最多得1分,不得重复记分。
附件2
图1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企事业单位环保信用评价流程图
评价准备 初步评价 初评公示 异议申诉 异议复核 结果公布 信用修复 信息归集
动态管理
附件3
表2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企事业环保信用评价流程及职责分工。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试行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07.29•【字号】•【施行日期】2021.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试行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各市、县、自治县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企业: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决策部署,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防控作用,推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统一谋划与实施,我厅研究决定在部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中试行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实施范围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详见附件1);电力、建材、石化、化工、造纸、医药、油气开采等重点行业(详见附件2)。
二、工作内容(一)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园区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应对现有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碳排放调查和评价,识别并确定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对规划实施后的碳排放情况开展预测,提出碳减排优化调整建议及管控对策和措施,要求规划开展碳排放跟踪评价,给出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二)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应识别项目碳排放源项并进行分析,针对项目实施后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提出减排措施及建议,要求建设单位开展碳排放监测,给出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改扩建项目还应对现有项目进行碳排放现状调查与评价。
(三)评价范围。
规划及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本次试点主要开展二氧化碳(CO2)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有条件的还可开展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律之行者子鳌著海南生态环保政策信息解读一、主要政策文件:——《海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海南省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2018—2020年)》——《海南省生态保护和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海南省污染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海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海南省林业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2018年海南省重点招商项目一览表》与各县市及农垦2018年招商项目材料——《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海南省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工作方案》——《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的指导意见》——《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政策汇总》二、主要政策条款(一)战略定位。
发挥海南岛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二)海南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律之行者子鳌著(三)环保政策方向1、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区域生态恢复,如水土流失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推进退化湿地修复;加大昌江、乐东、东方等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力度律之行者子鳌著2、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1)如推动开发区实现绿色发展,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引导各类产业项目在省级产业园区和市县产业园区内选址建设,实现低碳、循化、集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