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神童-莫扎特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罗马帝国时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莫扎特诞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不仅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一位小提琴手,也是当地很有名的作曲家。
他的母亲也非常喜爱音乐,大提琴和小提琴都演奏得非常好。
可以说,自从莫扎特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充满了音乐。
在莫扎特1岁的时候,母亲就经常给他唱美丽的歌谣,一听到这美妙的歌声,小莫扎特就高兴得“依依呀呀”地喊着,兴奋地挥动着小小的胳膊;而当不懂音乐的人聒噪起来时,莫扎特就开始伤心得哇哇大哭。
看到这些,莫扎特的父亲高兴地说:“这孩子有音乐天赋!”于是,父亲便经常给他弹奏乐曲。
渐渐地,莫扎特开始能够准确地哼出一些简单的儿歌了,那时,他才只有2岁。
更有意思的是,在莫扎特玩的时候,只有这游戏和音乐相关,他才玩得快乐,玩得尽兴。
而一旦莫扎特表演唱歌,便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任何人也别想让他分心。
莫扎特到了3岁,就更是显出了非同寻常的音乐天赋。
当父亲教他的姐姐弹琴时,小莫扎特就在一旁观察着父亲是怎么弹的,然后把其中的要点铭记于心。
久而久之,小莫扎特不仅能帮姐姐指出弹错的地方,而且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他甚至还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
就这样,莫扎特才4岁便能够跟着父亲学习弹钢琴了,尽管他年纪幼小,但却十分认真。
当家人闲暇时,他便给他们弹奏曲子。
如果有客人登门造访,他更是要好好地表演一番,而那些客人则个个惊叹于小莫扎特的认真与才华。
莫扎特刚满5岁就开始不满足于只弹奏别人的曲子,他开始尝试创作一些简单的小曲子。
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家中,看到5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队在五线谱纸上写着什么。
父亲就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
”孩子的行为让两位大人相觑而笑,面对着纸上七扭八歪的音符,他们以为这只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罢了。
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莫扎特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他忽然兴奋地眼喰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天赋的人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是“神童”的音乐家,却再难找寻。
音乐家的简介音乐神童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提琴家。
莫扎特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时对一般的乐曲只要弹几遍就能背诵,5岁便开始作曲,6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被誉为“音乐神童”。
这位过早成熟的天才,虽也受到过王公贵族的种种厚爱和赞赏,但也饱尝了贵族社会对他人格的蔑视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击。
后来,莫扎特终于辞掉宫廷里的职位,摆脱了奴仆般的地位,勇敢地成为奥地利第一位不依附于贵族的自由作曲家。
莫扎特的作品,具有优雅、清新、欢快和抒情的风格,旋律天真质朴、温和、甜美,充满青春的朝气。
可惜他只活到36岁,死后被葬在修道院的贫民墓地,连块墓碑也没有。
然而,他给这个世界留下近50部交响曲,22部歌剧, 50部各种形式的协奏曲,还有许多室内乐、独唱、合唱作品,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在世界文化史上立下永久的丰碑。
1986年,一举夺得奥斯卡八项金奖的美国故事片《上帝的宠儿》,就是根据莫扎特的生平拍摄的。
乐圣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宫廷歌手。
贝多芬4岁时就学习钢琴和小提琴,7岁第一次登台演奏钢琴协奏曲,12岁当上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堂的助理琴师。
贝多芬第一个真正的教师是聂耶菲,这位精通作曲技术的音乐家为贝多芬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并帮助他到维也纳去向莫扎特学习。
后来,贝多芬又向海顿学习对位法。
直到30岁时,才举行首次个人音乐会,巩固了自己的作曲家地位。
贝多芬受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憎恨封建专制,向往自由、平等、博爱,创作中充满了革命热情和英雄气概,艺术上勇于创造,敢于革新,在音乐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因而获得了乐圣的称号。
贝多芬的生活是十分不幸的,他没有建立家庭,26岁开始耳聋。
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始终坚持“自由、平等”的理想,继续创作。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他是一位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也是被公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之一,他被誉为“音乐之神”或是“音乐魔法师”,享誉国际音乐界。
莫扎特一出生便展现出了卓越的音乐天赋。
他的父亲是一名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在他小时候就开始灌输音乐知识,他的姐姐和父亲都是出色的钢琴家。
莫扎特三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五岁便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
他的音乐才华在幼年时期就开始蓬勃发展。
莫扎特自幼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喜欢在钢琴上弹奏,喜欢唱歌,喜欢创作音乐。
他并不满足于一般的音乐发展,更加渴望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他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才华被当时的音乐界所赞叹,他在五岁时曾经在萨尔茨堡的宫廷演奏。
七岁时,莫扎特和他的姐姐被父亲带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让他们的音乐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展现的机会。
他们在巴黎、维也纳、罗马、伦敦等地演出,受到了各地音乐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他们的演出具有很高的质量和水平,很快就让莫扎特在欧洲音乐界获得了声誉。
莫扎特在他的短暂一生中创作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和《魔笛》、交响曲和协奏曲等。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当时就已经获得了乐坛上的认可和推崇,直至今天,莫扎特的作品仍然被视为经典作品。
莫扎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安魂曲》是他在逝世前创作的最后的作品。
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和精神内涵,它表达了莫扎特对生命短暂而无常的感慨和深情。
这也是莫扎特音乐成就的一个巅峰。
莫扎特的短暂一生仅有35年,但他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他的音乐成就对整个音乐史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莫扎特的音乐不仅仅是传达了美妙的音乐情感,更是传达出了深厚的思想和哲学内涵,这也是莫扎特永不磨灭的音乐魅力所在。
莫扎特被人们称为什么作为音乐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莫扎特受到无数后人的喜爱。
而人们也给予了他很多很多的称号,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莫扎特被人们称为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莫扎特被人们称为什么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其实,这个称为跟莫扎特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莫扎特的音乐和他的人一样,都是一个神奇的所在,他们都是轻灵的,也是忧郁的,但同时又是欢乐的。
所以说,莫扎特有这么一个称呼也是不足为奇。
据说,在莫扎特早年的时候,当时他还是3岁,就已经表现出对音乐的天分了。
有一次,有朋友来家里做客,当时年仅3岁的莫扎特就已经可以为大家弹奏钢琴了,大家都觉得非常震惊,没想到一个少年竟然弹奏出如此美好的音乐。
后来,莫扎特的天分更加展露无遗,而他的作品更是与众不同,可以说当时莫扎特已是一个很成熟的小小音乐家了。
后来,他的父亲带他出国去旅行演出,受到了空前的热烈的欢迎。
大家都不敢相信,一个7岁的小孩竟能弹奏如此美妙的音乐,8岁的时候,莫扎特就能创作出比较大型的音乐作品了。
除了音乐神童外,当然还有交响乐之父。
可以说,正是因为莫扎特在音乐上的天分,才成就了人们对他的称谓。
莫扎特小时候的故事相传四岁的时候,莫扎特在父亲的五线谱上涂涂画画,起初他的父亲认为这不过是小孩子在玩耍罢了,但后来他的父亲认真看了一遍小莫扎特“创作”出来的曲子,竟然别有一番韵味,当时他就觉得这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有过人天赋。
从此,每当父亲出去演出,都要带着莫扎特,就这样,不足10岁的莫扎特已经有了丰富的演出经验。
童年时的经历给莫扎特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给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时期莫扎特的故事更多得表现了他的性格。
17岁时,莫扎特在萨尔兹堡做奴仆乐师,正是年轻气盛的时期,他对自己的身份非常不满,面对主教的欺压,他奋起反抗。
在经过激烈的斗争后,他终于得到了大主教的同意,获得了人身与创作的自由。
此后的他跟着母亲旅行演出,深受欧洲各音乐流派的影响。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一个音乐天才。
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他的父亲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音乐教师,非常喜欢音乐。
从小,莫扎特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
他只有4岁时,就开始弹奏钢琴,并且可以自己写曲子。
当时,一些人都对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感到惊讶和震撼。
莫扎特的父亲非常重视他的音乐才能,为了培养他的音乐天赋,他带着莫扎特四处旅行。
在旅途中,莫扎特能够学习不同风格和文化的音乐,这对他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接受了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不同国家的音乐教育。
尽管莫扎特是一个音乐天才,但他的童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的父亲很严厉地对待他,要求他全天候地练习音乐。
莫扎特的童年几乎没有时间用来玩耍或者和其他孩子交流。
尽管如此,莫扎特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创作力和激情。
他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并在10岁时开始为皇室和贵族演奏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扎特的音乐才华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他创作了许多不朽的经典音乐作品,如交响曲、协奏曲和歌剧等。
他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巧、丰富的情感和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莫扎特的人生并不总是如此顺利。
尽管他有着丰富的创作才华,但他并不擅长管理自己的财务状况。
他一生中经历了许多经济困境,并且经历了重大的创伤和挫折。
尽管他一生中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他的音乐始终是他坚持不懈追求的梦想。
莫扎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超过600首音乐作品,包括交响曲、歌剧、室内乐、声乐作品等。
他的音乐作品被许多人奉为经典,至今仍然广为演奏和传唱。
他的音乐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观众,被广泛认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莫扎特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固然重要,但不努力付出是不能取得成就的。
莫扎特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创作,才能够成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故事鼓励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并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莫扎特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于200多年前的1756年,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3岁会弹钢琴,6岁开始作曲。
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大家都熟悉的《一闪一闪小星星》就是莫扎特22岁时作曲的。
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
”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
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列奥波尔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
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
莫扎特有着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
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用父亲的朋友沙赫特涅尔的小提琴演奏,两天后莫扎特又在自己的提琴上练习。
当沙赫特涅尔再次上门时,莫扎特对他说,我现在用的小提琴比前两天奏的那把小提琴低八分之一个音。
沙赫特涅尔以为他在开玩笑,但莫扎特的父亲完全了解自己儿子,他请朋友把小提琴从家里取来,经校对后,发现莫扎特的判断完全正确。
1762年,将近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学习拉小提琴。
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
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如果说贝多芬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人间。
莫扎特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被誉为神童。
1773年任萨尔兹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学起音乐来就如同别的婴儿学说话一样发自天然。
他有一个姐姐叫玛丽安娜(marianne)。
当沃尔夫冈刚会走路时,在父亲给小玛丽安娜上音乐课的时侯,他就听着。
然后他蹒跚着走到拨弦古钢琴那里把教材从头到尾弹得一点不差。
到他四岁时,他不仅能弹拨弦古钢琴,而且开始写作小巧的小步舞曲,甚至为乐队写一部协奏曲。
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得到了一把小型的小提琴并且学着拉它。
有一天,当他的父亲和三个朋友正在花园的凉亭里弹奏一部弦乐四重奏时,小沃尔夫冈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一点不错地拉了出来!他们都大为惊讶,他又同样把那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
他是出色的钢琴家,可视谱演奏协奏曲,能即兴演奏。
从六岁开始作曲:八岁时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十一岁写下第一首清唱剧,十二岁写下第一部歌剧,十四岁指挥了该歌剧的十二场演出。
他在1773年听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后,同年首次写出自己的六首四重奏,时年十七岁。
起初,莫扎特的父亲把两个孩子带到德国的音乐城市慕尼黑。
在那里,他们使所有的人都高兴得发狂。
他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每一个市镇停下来,在贵族们的宫殿里开音乐会。
在一个寺院里,孩子们在管风琴上以娴熟的技能使那些善良的修道士们大惊失色,因为他们过去从来也没有试过这样演奏这个乐器。
不久他们就常被邀请到公爵和王子们的家里演奏。
后来,他们渴望已久的时刻来到了:他们接到邀请,到皇帝的宫殿里去演出。
孩子们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们的整个宫廷面前演奏。
小沃尔夫冈被要求作各种不同的测验:他视奏了宫廷作曲家一首难弹的协奏曲,那作曲家为他翻着乐谱,看着他在主题上出色的即兴演奏;他用一个手指弹琴,又在蒙着一块布的键盘上弹奏。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是一个极其杰出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才华在一个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广泛认可。
他是一个音乐神童,被誉为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莫扎特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音乐教师。
连他的妻子都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
因此,莫扎特很早就接触到了音乐,并且在四岁的时候开始接受父亲的音乐指导。
在他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着他前往维也纳,展示他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在那里向众人表演了一些自创的音乐作品。
他的表演在维也纳引起了轰动,众人都惊叹于这个年纪如此小的孩子的音乐才华。
自此,莫扎特开始了他的音乐巡回演出生涯。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是非常惊人的。
尽管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父亲还是为他提供了良好的音乐教育。
在他的短暂一生中,他共创作了超过600首作品,其中包括50部歌剧、两部弥撒等等。
其中一些作品至今仍被视为音乐史上的杰作。
尽管莫扎特的音乐才华是非常惊人的,但他并不是一个快乐的人。
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常与财政状况困难、健康状况不佳以及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作斗争。
然而,在这些困难时刻,他的音乐似乎成为了他唯一的解脱之道。
莫扎特的音乐有一个独特的魅力,这魅力可能来自他创作音乐时的天赋和天才。
他的音乐往往充满了活力、激情和惊奇,它表现了莫扎特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美好感受。
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是极其卓越的,他的作品至今仍为全世界人们所喜爱。
他的生平经历也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和音乐人的榜样,他们通过莫扎特的例子激励自己,去创造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年1月27日 --- 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德国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現在的奥地利的萨尔兹堡 Salzburg. ),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兼演奏家之一,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不仅是古典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年1月27日 --- 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德国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現在的奥地利的萨尔兹堡 Salzburg. ),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兼演奏家之一,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
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
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 Salzburg )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奥地利维也纳。
莫扎特 3 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 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5 岁作曲, 6 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 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他仅仅活了35 岁。
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6 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莫扎特简介音乐神童莫扎特(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协奏曲方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
幼年就显露超人才华,被誉为世界上少有的音乐“神童”。
莫扎特出生在维也纳附近一个叫萨尔茨堡的小城,父亲是萨尔茨堡大主教乐队的小提琴手。
当4岁的小莫扎特笔都拿不稳的时候,就开始“作曲”了,5岁就弹得一手流利的钢琴。
从6岁起父亲就带着小莫扎特和姐姐开始了10年的旅行演出活动。
这10年对莫扎特来说,无论从艺术和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锻炼、积累和学习的阶段。
他8岁就写了三首交响乐和几首奏鸣曲; 12岁就为维也纳歌剧院写了歌剧《假傻姑娘》; 14岁为意大利米兰歌剧院写了歌剧,并亲自指挥演出,连演20场,场场爆满。
这轰动欧洲的出色的成绩使得莫扎特14岁就获得了意大利音乐中心——鲍伦亚学院院士的称号,被罗马教皇授予了奖章。
16岁结束旅行演出到1781年之间是莫扎特创作和生活陷入困境的时期。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最后10年,是他作为自由音乐家进行创作的最重要时期,也是他以对艺术对自由的执著信念向社会抗争的10年。
自由对莫扎特来说同时意味着贫困。
但莫扎特不怕贫困,坚忍地忍受着贫困的煎熬,他说: “我们的财富保存在头脑中——没有人能把它从我们身上取走,除非砍下我们的脑袋。
”但贫困却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
在他去世的时候,屋中没有一根木材取暖,病倒在床的妻子无法为他送葬,至今人们找不到埋葬他的地方,而在临死前,他仍默吟着自己心爱的歌剧《魔笛》的旋律,在音乐的庇护下闭上了眼睛。
这最后10年莫扎特写下了自己最辉煌的作品,包括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第39、40、41交响曲和一些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协奏曲等等。
莫扎特的音乐常常被人们称作“永恒的阳光”,因为他的音乐即使在表现痛苦和悲伤时,也似乎含有天真纯洁的微笑。
他那优美、机智的旋律总是充满明朗、淳朴的气质,他那典雅、热情的乐思像清泉一样纯洁、透明、自然、流畅而喷涌不尽。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作曲家,母亲则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莫扎特从小喜欢音乐,他对乐器特别感兴趣。
当年他尚未满3岁,他就开始自己弹奏键盘乐器。
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的天赋,便开始教他音乐。
不久,莫扎特就能演奏一些小曲子了。
莫扎特的父亲非常看重他的音乐天赋,他决定带着莫扎特四处旅行,让他认识更多的音乐家和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
在旅途中,莫扎特表演了自己的音乐才华,惊艳了很多人。
大家都对他年纪小小,却能演奏如此精湛的音乐感到吃惊。
莫扎特不仅擅长演奏,他还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
他的父亲看到他的创作天赋后,鼓励他更加努力。
莫扎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交响乐、钢琴曲等。
他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情感,许多人被他的音乐所打动。
莫扎特的音乐才华让他成为当时欧洲最受瞩目的音乐家之一。
他的音乐天赋不仅令人惊叹,还让他得到了贵族和王室的赏识。
他受邀到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巡回演出。
他的演出经历让他更加成熟和自信,也让他的音乐更加纯熟和深入人心。
莫扎特的生活并不如意。
尽管他创作了许多杰作,但他一直陷入财政困境中。
由于过度浪费和生活的奢侈,他经常面临财政危机。
尽管他的音乐受到了普遍赞赏,但他一直在贫困中度过他的一生。
在他35岁那年,莫扎特感到身体非常虚弱。
他被诊断出患有一种严重的疾病,并且不久于人世。
他深知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但他依然创作了几部著名的作品。
他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安魂曲》被认为是他的音乐生涯的巅峰之作。
而在他逝世后不久,这部作品也成为了经典之一。
莫扎特的音乐才华是无人能及的。
他以他的音乐为世人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感动。
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音乐之一。
莫扎特的一生虽然不轻松,但他用自己的音乐改变了世界,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他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追求音乐的美好。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
莫扎特是一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天才,他的音乐才华早在他小时候就已经显示出来了。
莫扎特的父亲,莱奥波德,是一名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非常重视儿子的音乐教育。
莫扎特的母亲安娜玛丽亚也很重视儿子的音乐能力,她经常教导儿子如何演奏钢琴。
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在他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展现。
他在3岁时就可以演奏钢琴,并且可以唱出复杂的旋律。
他的父亲非常惊讶和自豪,开始教导他更多的音乐技能。
莫扎特的父亲对他非常严格,他每天都要学习音乐,没有太多的时间玩耍和休息。
莫扎特的第一部歌剧在他6岁时就完成了。
这部歌剧的名字叫做《巨龟和小鸟》。
这部歌剧仅仅是一个儿童游戏的产物,但是它显示了莫扎特非凡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开始在欧洲各地演出,他的音乐才华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他的父亲带着他到巴黎、伦敦、罗马、维也纳等地演出。
他的演奏赢得了皇室和贵族的好评,他的音乐才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莫扎特在他的音乐生涯中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歌剧、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协奏曲等等。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着创意和灵感,他的音乐风格被认为是非常富有感染力和情感的。
莫扎特的音乐天才并没有伴随着他的一生。
他死于1791年,在他仅仅35岁的时候。
他的早逝对音乐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他的音乐留存了下来,成为了经典的作品和永恒的遗产。
莫扎特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天才的力量和无穷的创意。
他的故事鼓励着我们勇敢地追求我们的梦想,不断地努力和创造。
他的音乐作品也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传奇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35岁就英年早逝的莫扎特却给世人留下了等身齐高的协奏曲、交响曲、歌剧等各类音乐作品。
莫扎特出生在一个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里奥波尔德是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
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
于是,莫扎特从小便与音乐打交道,在充满音乐的氛围中成长着。
从他的生平来看,莫扎特好像就是为音乐而生的。
在充满音乐的家庭成长起来的莫扎特,三岁时便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四岁就可弹奏钢琴,五岁就开始作曲,由此可见莫扎特从小便凸显音乐天赋,是常人不可企及的。
1972年,六岁的莫扎特便离开家乡,在父亲的带领下去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取得了成功。
随后,年幼的他便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
由于他的作品是积极向上的,所以这些演出也先后获得了成功。
在这段时期内,年幼的莫扎特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接触到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音乐: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他也接触到了德国的乐器,他也结识了作曲家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等,并且和他们学习作曲。
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1768)、《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1770)、《卢齐奥·西拉》(1772)等作品。
这就是他的初露锋芒时期。
1774年到1781年是神童莫扎特的成熟时期。
1773年结束了十年的旅行表演后,他回到了家乡萨尔茨堡。
在父亲的教导下,补习音乐文化,同时利用旅行中积累的素材进行创作,在这段时期内,创作了歌剧《假园丁》(1775)和《牧人王》(1775)等大量作品。
这时已经成人的他,由于对自己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在激烈的斗争之后终于争得了大教主的同意又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旅行演出。
由于母亲病逝,加上未能谋到职位,不得不在1779年1月返回萨尔茨堡。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创作了2首长笛协奏曲、1首双簧管协奏曲、7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3首钢琴奏鸣曲在巴黎,他还写了巴黎交响曲、交响协奏曲、管弦乐序曲曲、长笛和竖琴协奏曲、长笛弦乐四重奏、4首钢琴变奏曲、4首钢琴奏鸣曲等。
第2次途经曼海姆时,写了一些宗教音乐、3部交响曲、小提琴中提琴的交响协奏曲、小夜曲、嬉游曲、两架钢琴的协奏曲、3首风琴协奏曲等。
这一时期莫扎特的作品严谨,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要素,如奏鸣曲式第1乐章的呈示部,出现了与第1主题相对比的第2(或更多的)主题在再现部中,常常改换主题出现的次序,有时对主题材料也进行了不同于呈示部的处理,在第1、2乐章间,有了强烈的力度对比等等。
这些手法,增强了他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第三个阶段便是他在维也纳的时期,也是他人生的最后十年。
这段时期也是他人生的多变时期。
由于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他想大主教提出辞职,并决定去维也纳去谋生。
他想做一名有尊严的作曲家,一名自由作曲家,虽然他一直受到封建压迫。
在维也纳的十年中,他创作了不朽的作品。
1781年,他和大主教决裂后,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并且1782年的首演取得了成功。
在这十年中他和一位音乐家的女儿结了婚。
1785年,他创作了滑稽戏《剧院经典》,1787年《唐璜》完成并得到演出,1790年他的歌剧《女人心》上演,1791年写了歌剧《蒂托的仁慈》,同年九月完成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在病入膏肓之时还在创作宗教音乐《安魂曲》,终未完成便与世长辞,享年35岁。
莫扎特是音乐界的大师,他的歌剧至今还影响着世界的乐坛发展。
歌剧是将音乐、
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莫扎特25年的歌剧创作生涯中共创作歌剧22部,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具代表性。
《费加罗的婚礼》取材于当时在奥地利博马舍的话剧,批判精神而且揭露和讽刺了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虚伪和骄奢淫逸的生活,颂扬了以费加罗、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等级”人民正直、机智、勇敢的品质,表现了同封建主义斗争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莫扎特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滑稽夸张、和杂耍式的手法,而是着重于人物的性格对其进行心理刻画,采用重唱技巧。
歌剧《唐璜》取材于西班牙的一民间传说,莫扎特通过唐璜这一矛盾的人物的行为揭示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同时表明作者对封建礼数的蔑视。
《魔笛》这首乐曲是莫扎特1791年逝世前几个月写完和演出的最后一部歌剧。
通过主人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艰苦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思想。
这部歌剧所反映的思想,和莫扎特追求启蒙主义和对“共济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有密切的关系。
莫扎特用他短暂的一生谱写出对音乐的热爱,为人类音乐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