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试题题库
- 格式:docx
- 大小:143.15 KB
- 文档页数:86
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治疗方法答案:D2. 预防接种的主要目的是?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控制疾病D. 诊断疾病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个人卫生习惯?A. 定期洗手B. 定期洗澡C. 经常吸烟D. 定期刷牙答案:C4. 食品卫生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预防食品污染的有效方法?A. 食品储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B. 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洁净的器具C. 食品加工人员不佩戴口罩D. 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干净的水源答案:C5. 以下哪种消毒方法属于物理消毒?A. 紫外线消毒B. 化学消毒C. 热力消毒D. 酒精消毒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环境卫生问题?A. 空气污染B. 水污染C. 噪音污染D. 个人卫生习惯答案:D7.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 流感B. 结核病C. 疟疾D. 麻疹答案:C8. 以下哪种措施不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A. 饮用煮沸过的水B. 食物煮熟后食用C. 食用生鱼片D. 饭前便后洗手答案:C9.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卫生问题?A. 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B. 长时间高强度工作C. 办公室环境不整洁D. 办公室内吸烟答案:C10.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学校卫生问题?A. 教室通风不良B. 学生课桌椅高度不合适C. 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D. 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________和易感人群。
答案:传播途径2. 预防接种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预防疾病3. 食品卫生中,预防食品污染的有效方法包括食品储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洁净的器具、食品加工人员佩戴口罩和________。
答案: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干净的水源4. 物理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________和煮沸消毒。
卫生学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眼球无明显需质性变化单眼或双展的矫正视力达不到()以上者称弱视A、0.8B、1.0C、1.5D、0.5正确答案:B2.下列症状中,不属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的是()。
A、患眼有异物感或烧灼感B、轻度怕光、流泪C、体温升高,乏力、厌食D、一般有胜及黏性分泌物正确答案:C3.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最低压力称为()A、高压B、血压C、舒张压D、收缩压正确答案:C4.每日供给学前儿童的食物中,蛋白质的供给热量占总热量的( )。
A、12%—14%B、25%—30%C、15%—20%D、40%—50%正确答案:A5.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流感B、中耳炎C、水痘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正确答案:B6.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A、胃B、肺C、肝脏D、垂体正确答案:D7.下列培养学前儿童排尿习惯措施中正确的是()A、提醒幼儿少喝水,以免遗床B、一旦发生尿床,可以适当惩罚幼儿C、不让幼儿长时间憋尿D、可以让幼儿较长时间坐便盆,以培养排尿习惯正确答案:C8.对儿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吹气,每吹气一次,做心脏按压()A、6-7次B、4-5次C、1-2次D、2-3次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狂犬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儿应及早接种狂犬疫苗B、又称恐水病C、患儿害怕水D、病原体是狂犬细菌正确答案:D10.百日咳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主要在于()。
A、百日咳发烧时体温高,流行性感冒只是轻微发烧B、百日咳咳嗽轻,流行性感冒咳嗽重C、百日咳由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由细菌引起D、百日咳呈阵发性痉挛性咳,流行性感冒大多无痉挛性咳嗽现象正确答案:D11.幼儿时期具有造血功能的部分是()A、骨髓B、骨膜C、骨骼肌D、骨关节正确答案:A12.幼儿园活动室的窗户应该朝南,且窗高不低于()m,才可以比较地保证活动室的采光A、2.5B、2.2C、1.9D、2.8正确答案:D13.年龄越小,脑的重量变化越()。
卫生学试题库(附答案)1、下列针对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采取的保育措施,正确的是( )A、排便根据生理需要,无需定时B、减少婴幼儿喝奶量,以防止漾奶C、乳牙要掉,不需要保护,但六龄齿需要保护D、饭后不宜剧烈运动答案:D2、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会出现( )A、神经兴奋性降低B、人体代谢缓慢C、新陈代谢过于旺盛D、智力低下答案:C3、下列属于无意说谎的是()A、为了得到表扬而说谎B、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了C、故意编造谎话D、为了逃避责备而说谎答案:B4、以下关于预防幼儿长痱子的措施不当的是()。
A、摄入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以增强体力B、勤洗澡,洗后立即踪干,搽痱子粉等C、衣着宽松,随时为幼儿揩去汗液D、不在烈日下运动,饮食不要过饱答案:A5、身材矮小或斜视、耳聋、口吃的学前儿童常常会产生自卑感。
这说明了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A、有个体差异性B、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关系密切C、各系统发育是不均衡的D、具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答案:B考点:2.2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6、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维生素B1B、维生素DC、维生素AD、维生素C答案:B7、关于体格锻炼制度,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每天坚持3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并加强冬季锻炼B、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幼儿体格C、幼儿园活动应该以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为主D、体格锻炼要循序渐进,对个别体弱幼儿不能放松要求,以免锻炼不足答案:B分析:(1)幼儿园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的游戏及体育活动。
考点:7.4.2体格锻炼制度8、幼儿园里适合种植的植物是A、玫瑰B、仙人掌C、郁金香D、蒲公英答案:C9、不给较小幼儿齿花生米、瓜子、豆子、果冻等是为了预防()A、小外伤B、异物入体C、烫伤D、鼻出血答案:B考点:异物入体的预防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制定托幼园所生活制度的意义的是()。
A、合理的生活制度能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B、正确执行生活制度,能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C、生活制度是保教人员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D、合理的生活制度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答案:A11、眼部不小心被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入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送往医院治B、立即滴几滴眼药水C、立即用清洁的的水反复冲洗眼睛D、立即用清洁的水反复冲洗眼睛,并尽快送到就近医院治疗答案:D12、孩子偶尔玩弄外生殖器,下列正确的教育方法是( )A、对其进行严厉批评B、可用讲故事、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C、成人感到很尴尬,随便用一些话搪塞幼儿D、马上制止答案:B13、小冬在做手工时,手指不小心被小刀割伤流血,正确的处理是( )A、消毒一止血一包扎B、消毒一包扎C、止血一消毒一包扎D、止血一包扎答案:C14、根据我国卫生部规定,出生后第二年应进行( )次健康检查、A、3B、1C、5D、2答案:D15、下列关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可由电弧、太阳灯的强紫外线和积雪反射的刺激引起B、传染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由接触传染C、传染性强,病后免疫力弱,可重复感染发病D、传染性强,易在幼儿园暴发流行答案:B1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幼儿喉腔狭小、黏膜柔嫩B、幼儿气管位置较成人高C、幼儿越小,呼吸频率越慢D、幼儿肺含气量少而含血量多,容易感染的答案:C17、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一般都有明显的()症状,其中以恶心.呕吐.腹泻无力最为常见。
卫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食物应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A. 苹果B. 青菜C. 鸡蛋D. 面包2. 为了避免细菌滋生,熟食应该放在哪个温度以下?A. 4°CB. 10°CC. 20°CD. 30°C3. 在做饭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哪种颜色的切菜板来切生肉?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绿色4. 厕所卫生间使用完毕后,应该用哪种方式清洁?A. 用水冲洗B. 使用漂白水消毒C. 用干净毛巾擦拭D. 不清洁5. 在制作沙拉时,应该先处理哪种食材?A. 生菜B. 橄榄C. 鸡肉D. 番茄二、判断题6. 空气清新剂可以代替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A. 对B. 错7. 每周至少要更换一次床单被套,保持床铺清洁卫生。
A. 对B. 错8. 餐具清洗时,应该选择用凉水洗涤。
A. 对B. 错9. 生活垃圾应该随意扔弃,不必分类处理。
A. 对B. 错10. 洗手应该用肥皂擦洗10秒以上,保证杀灭细菌。
A. 对B. 错三、简答题11. 请简要介绍一下如何正确使用洗手液洗手。
12. 怎样正确清洁和保养厨房炊具,以确保食品安全?13. 你认为卫生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综合题14. 请写一份家庭卫生清洁计划,包括每日、每周和每月需要做的清洁工作,以确保家庭卫生环境良好。
15. 请描述一次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措施,以及处理应急情况的步骤。
以上为卫生考试试题,请认真作答。
祝你考试顺利!。
大学生卫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A. 勤洗手B. 勤剪指甲C. 勤洗澡D. 随地吐痰答案:D2. 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哪项?A. 经常开窗通风B. 多吃零食C. 少喝水D. 经常熬夜答案:A3. 以下哪种食物不适合作为早餐?A. 牛奶B. 鸡蛋C. 面包D. 油炸食品答案:D4. 以下哪种运动方式不适合在饭后立即进行?A. 散步B. 慢跑C. 瑜伽D. 剧烈运动答案:D5. 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A. 每天刷牙两次B. 用牙签剔牙C. 经常用漱口水D. 饭后不漱口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A. 轻微感冒B. 轻度腹泻C. 严重过敏反应D. 轻微擦伤答案:C7. 哪种维生素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A. 睡前喝咖啡B. 睡前看手机C. 睡前做剧烈运动D. 睡前放松身心答案:D9.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近视?A. 长时间看书B. 长时间看电视C. 看书时保持适当距离D. 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答案:C10. 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A. 经常吸烟B. 经常饮酒C. 经常运动D. 经常高脂饮食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2. 每天至少应该喝______毫升的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答案:20003.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______。
答案:保护易感人群4. 每天至少应该进行______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以维持身体健康。
答案:305. 预防龋齿的有效措施包括每天刷牙、______、定期口腔检查。
答案:使用含氟牙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为什么需要定期进行体检?答案: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对已经存在的疾病进行早期治疗,从而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卫生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帮助有社会退缩性行为的幼儿学会社会交往技能的做法错误的是()A、多为幼儿创造一些合作的机会B、不要过多保护、溺爱孩子C、让幼儿在竞争中取得进步D、对幼儿进行移情教育正确答案:C2.下列食物中含有营养素种类最多的是()A、西红柿B、肝脏C、软糖D、紫菜正确答案:B3.要保证甲状腺正常功能,需要合理补充营养素是()A、铁B、锌C、钙D、碘正确答案:D4.活体昆虫进入外耳道。
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用灯光诱其爬出B、滴入清水将其淹死C、直接用镊子夹出D、刺激外耳道,使其爬出正确答案:A5.下列器官具有贮尿功能的是()A、输尿管B、肾脏C、尿道D、膀胱正确答案:D6.幼儿体内的水分相对比成年人多,约占体重的()A、70%-75%B、65%-70%C、60%-65%D、55%-60%正确答案:A7.关系到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内分泌腺是()A、脑垂体B、肾上腺C、甲状腺D、甲状旁腺正确答案:C8.幼儿园活动室的窗户应该朝南,且窗高不低于()m,才可以比较地保证活动室的采光A、2.5B、2.8C、1.9D、2.2正确答案:B9.对患儿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分钟吹气15次左右。
吹气()后触摸颈动脉,如无脉动则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A、5次B、1次C、2次D、10次正确答案:C10.为学前儿童拟制食谱,下面正确的是()。
A、不吃肉类B、以水果代替蔬菜C、各类食物应合理搭配D、米面越精越好正确答案:C11.乙脑、流脑均可影响学前儿童的智力,诱发一系列行为问题,这属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A、后天的脑损伤B、感觉统合失调C、先天的非遗传因素D、遗传因素正确答案:A12.幼儿园中应开展健康监测,坚持做好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对传染病做到()。
A、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B、及早发现,给予治疗C、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D、早消毒、早隔离、早治疗正确答案:C13.儿童贫血是因为缺乏()。
卫生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A. 隔离B. 消毒C. 免疫接种D. 以上都是答案:D2.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人类B. 环境C. 微生物D. 动物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A. 尘肺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肿瘤D. 糖尿病答案:D4. 人体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最可能导致哪种疾病?A. 肺炎B. 中毒C. 心脏病D. 贫血5. 以下哪项是食品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B. 食品的营养成分C. 食品的加工技术D. 食品的保存方法答案:A6. 饮用水中哪种物质的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健康问题?A. 钙B. 铁C. 氟D. 钠答案:C7. 以下哪项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主要措施?A. 定期消毒B. 限制人员流动C. 提供医疗设施D. 增加通风设备答案:A8. 以下哪项是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A. 定期洗澡B. 定期体检C. 定期运动D. 定期阅读答案:A9. 以下哪项是环境卫生监测的主要指标?B. 湿度C. 噪音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______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
答案:环境因素2.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_____而引起的疾病。
答案:职业性有害因素3. 食品卫生学的核心是确保食品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安全性营养性4.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______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答案:微生物指标5.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目的是保障______和______。
答案:公共安全公众健康6. 个人卫生习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饮食卫生个人清洁环境卫生7. 环境卫生监测的目的是______和______环境质量。
《卫生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传播途径定义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A、病原体从传染病患者到达健康的人的体内所经的途径B、病原体从传染源到达传染病患者的体内所经的途径C、病原体从病原体携带者到达健康的人的体内所经的途径D、病原体从传染源到达健康的人的体内所经过的途径正确答案:D2、血细胞中具有凝血功能的细胞是()A、血小板B、血红蛋白C、红细胞D、白细胞正确答案:A3、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静态的B、衡量学前儿童心理是否健康,不能简单依据某些特征来进行判断C、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动态的D、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也可能存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正确答案:A4、以下哪项措施不符合学前儿童的膳食特点?( )A、不同地区饮食习惯不同,幼儿膳食要适当调整B、年龄越小的幼儿,每日膳食次数越多C、儿童的膳食营养要求丰富、多样化D、为避免营养不均衡,幼儿不喜欢吃也要硬塞硬喂正确答案:D5、幼儿发生严重摔伤时,可能造成腰椎骨折,施救时正确的做法是( )A、用门板之类的担架抬患儿就医B、小心地抱起幼儿去就医C、用帆布担架抬患儿就医D、小心地背幼儿去就医正确答案:A6、下列症状不属于缺铁性贫血症状的是()。
A、前☒闭合过晚B、易头晕、头痛C、口唇、指甲床缺乏血色正确答案:A7、学前儿童用药剂量比成人小,主要原因是()A、学前儿童糖原贮存最较少B、学前儿童脏肝相对比成人大C、学前儿童肝细胞和肝功能不成熟,解毒能力较差D、学前儿童肝脏中分泌的胆汁较少正确答案:C8、水痘多发季节是()。
A、冬春季B、秋冬季C、春夏季D、夏秋季正确答案:A9、下列关于幼儿内分泌系统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胸腺从幼儿期就开始逐渐萎缩B、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能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C、白天生长激素分泌相对旺盛D、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发生侏儒症正确答案:B10、幼儿手臂被热开水烫伤时,应先( )处理A、涂消炎药B、温水冲洗烫伤部位C、涂烫伤膏D、自来水冲洗烫伤部位正确答案:D11、幼儿园主体建筑最好()。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卫生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健康与环境关系的学科B. 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C. 研究卫生管理与卫生政策的学科D. 研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学科答案:A2.以下哪个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播途径?A. 飞沫传播B. 非飞沫传播C. 鱼媒介传播D. 矢量传播答案:A3.以下哪个是居民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因素疾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结核病D. 癌症答案:C4.食品安全的四大原则是什么?A. 稳定原则、亲和原则、准确原则、规范原则B.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正当原则、规范原则C.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舒适原则、规范原则D.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绿色原则、规范原则答案:B5.以下哪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A. 脊髓灰质炎疫苗B. 白喉疫苗C. 百白破疫苗D. 麻疹疫苗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卫生宣传的重要性及途径。
答:卫生宣传是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行为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向公众传达科学、合理的卫生知识和信息,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健康问题,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减少疾病发生。
卫生宣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也可以通过卫生宣传册、海报、宣传单等物料进行。
此外,卫生宣传还可以通过开展卫生教育讲座、活动等形式进行,以便更加直观地传达卫生知识。
2.简述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以确保其决策、计划和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是综合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将各种管理因素和管理环节进行整合,实现卫生工作的整体协调和高效运行。
再次是可行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和措施,以保证其能够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最后是风险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根据具体的卫生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减少风险并确保公众健康安全。
三、应用题1.某学校要组织一次卫生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请你拟定一份竞赛题目,并附上答案。
卫生学测试题(含答案)1、为了保证充分的自然采光,活动室最好要设计成南北朝向,且窗高不低于2m。
()A、正确B、错误答案:B2、( )反映了人格的健全与统一A、情绪稳定B、人际关系和谐C、性格良好D、自我意识良好答案:C3、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也是个体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A、正确B、错误答案:A4、肝脏是人体的消化道中的一部分。
()A、正确B、错误答案:B5、婴儿出生的时候胸围大于头围( )A、正确B、错误答案:B6、以下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和预防措施,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患儿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B、应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但不必避吃酸性的食物C、接触者可用板蓝根冲剂预防D、多用盐开水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洁答案:B7、学前儿童在出生后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增加4倍的是( )A、头颅B、上肢C、下肢D、躯干8、传染病只有在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全都具备时才会形成流行。
( )A、正确B、错误答案:A9、外界寒冷、干燥、混有灰尘和细菌的空气,通过鼻腔后变成温暖、湿润、清洁的空气,鼻腔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有( )①鼻毛②鼻腔黏膜③鼻腔黏膜内嗅细胞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网⑤鼻泪管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①②④答案:D10、幼儿长时间憋尿,不仅会难以及时清除废物,还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A、正确B、错误答案:A11、当小昆虫进入外耳道后,可以用灯光诱其爬出,或者滴入油类,将其淹死,再行取出。
()A、正确B、错误答案:A12、攻击性行为属于不良习惯,成人应及早查明原因,给予矫正。
( )A、正确B、错误答案:B13、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中不包括()A、神经调节B、代谢调节C、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答案:B14、测体温前,温度计的水银线应在35℃以下。
( )A、正确B、错误15、户外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效果明显,能满足幼儿的理需求。
因此,幼儿游戏最好在户外进行。
()A、正确B、错误答案:A16、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有的还伴有突眼症状。
基础卫生学习题及其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列哪项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A. 饮食
B. 运动
C. 睡眠
D. 遗传
答案:A
2. 人体需要多少水分每天?
A. 8杯水
B. 10杯水
C. 12杯水
D. 15杯水
答案:A
3. 下列哪种食物富含铁?
A. 苹果
B. 菠菜
C. 牛肉
D. 糖果
答案:C
第二部分:判断题
1.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
(对/错)答案:对
2. 定期锻炼对身体健康有益。
(对/错)
答案:对
3. 吸烟有害健康。
(对/错)
答案:对
第三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答案:保持个人卫生可以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心,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2. 请列举三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答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1) 均衡饮食;2) 定期锻炼;
3) 充足的睡眠。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题
案例:小明,25岁,上班族,平时工作忙碌,经常加班,饮食不规律,很少锻炼,熬夜现象严重。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针对小明的现状,你认为他需要改善哪些方面的生活方式?
答案:小明需要改善以下方面的生活方式:1) 规律饮食;2) 增加锻炼;3) 保证充足的睡眠;4) 减少熬夜。
2. 请给出两条针对小明的健康建议。
答案:1)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2) 设定固定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工作效率。
《卫生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幼儿园户外环境卫生要求的前提是()。
A、安全、卫生B、绿化、美化C、卫生、美化D、安全、美化正确答案:A2、某班级冬季用煤炉取暖时,部分幼儿出现头、痛头、恶心、呕吐的症状,教师该()A、喂幼儿饮用大量清水B、熄灭煤炉C、立即开窗通风D、拨打120正确答案:C3、幼儿园中( )环境具有保育和教育的功能。
A、活动B、绿化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D4、下列属于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的是( )A、胸围B、身高C、血压D、体重正确答案:C5、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A、病原体、发病期、恢复期B、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C、潜伏期、发病期、免疫期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正确答案:D6、新生儿出生时腕骨全部为软骨,腕骨全部钙化在( )A、8岁左右B、13岁左右C、10岁左右D、6岁左右正确答案:C7、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 )A、病原体B、细菌C、衣原体D、病毒正确答案:A8、以下食物容易导致细菌性中毒的食物是()A、发芽的黄豆B、未煮熟的四季豆C、半生不熟的牛肉泥D、新鲜的蛋黄正确答案:C9、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中不包括()A、自身调节B、代谢调节C、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正确答案:B10、幼儿在患病及饭后()内或空腹状态下不宜游泳。
A、1小时B、2小时C、1.5小时D、2.5小时正确答案:C11、幼儿身高的形态指标反映了( )A、运动功能的发展状况B、身体形态和呼吸功能的发育状况C、骨骼的生长发育状况D、脑和颅骨的发育状况正确答案:C12、某幼儿园的活动室重新布置,老师决定使用浅粉色来粉刷天花板和墙壁、这是符合活动室( )的要求A、采光B、空间C、通风D、保暖正确答案:A13、体重超过相应身高标准体重的(),即为肥胖。
A、15%B、5%C、10%D、20%正确答案:D14、3—6岁学前儿童每日需食蔬菜A、300—400gB、200—300gC、50gD、100g正确答案:B15、遗尿症属于儿童行为偏异中的( )A、睡眠障碍B、品行障碍C、情绪障碍D、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正确答案:A16、对幼儿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急救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每分钟按压80~100次,按压时胸骨下陷2~3cmB、自己深吸一口气后尽力张嘴罩住患者的嘴唇,向里吹气C、单人抢救时,心脏每按压4~5次,吹气1次,反复交替进行D、将病人的颈部垫高,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答案:B17、对传染病患者必须做到“三早” --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这主要是为了()。
小自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环境卫生B. 食品卫生C. 职业卫生D. 环境卫生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卫生学的研究范畴?()A. 疾病的预防B. 疾病的治疗C. 健康促进D. 环境卫生答案:B3. 卫生学中“三级预防”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病因预防B. 临床前期预防C. 临床预防D. 治疗答案:D4. 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B. 研究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的影响C. 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健康的影响D. 研究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答案:A5. 食品卫生学的核心是()。
A. 食品安全B. 食品营养C. 食品口感D. 食品外观答案:A6. 职业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工作效率B. 预防职业病C. 提高生产质量D. 增加企业利润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A. 空气卫生B. 水卫生C. 土壤卫生D. 食品卫生答案:D8. 卫生学中“健康”的定义是()。
A. 没有疾病B. 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C. 身体强壮D. 精神状态良好答案:B9.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污染物不包括()。
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社会污染物答案:D10. 职业卫生学中“职业病”的定义是()。
A. 与职业活动有关的疾病B. 与职业活动无关的疾病C. 任何与工作无关的疾病D. 任何与工作有关的疾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卫生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环境卫生B. 食品卫生C. 职业卫生D. 个人卫生答案:ABC2.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分析C. 统计分析D. 理论推导答案:ABC3. 食品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原料C. 食品加工过程D. 食品包装材料答案:ABCD4. 职业卫生学的研究任务包括()。
第一部分试题一、最佳选择题1、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是EA、生物因素、地质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B、生物因素、地质因素、人为因素和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地质因素和社会因素D、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E、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因素2、生物半减期是DA、毒物使动物的一半出现某种效应所需的时间B、毒物进人体内,产生有害作用所需的最少时间C、进入体内的毒物,在体内蓄积达到有害浓度所需时间D、进人体内的毒物,通过代谢和排出,在体内浓度减低一半所需的时间E、进人体内的毒物,通过代谢排出体外的时间3、最高容许浓度(MAC)是EA、长期作用于人体可能使大部分人造成轻微健康损害的浓度B、短期作用于人体,不致对最敏感的人造成任何健康危害的安全限量C、长期作用于人体可能使最敏感人群造成健康损害的浓度D、短期作用人体即可造成危害的最低量E、长期作用于人体不致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功能和形态损害的安全限量4、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应以何为主?CA、依靠高科技进步B、进一步完善卫生服务,减少疾病C、预防为主D、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E、消除致病因素5、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是:DA、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康复防残B、预防为主,康复防残,促进健康,中西医并重,为人民的健把服务,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C、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团结中西医,动员全社会参与,促进健康,为人民的健康服务D、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E、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广大群众,为人民健康服务6、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是:DA、脊髓灰质炎B、鼠疫C、霍乱D、天花E、黑热病7、农村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是指CA、区、乡、村B、县、区、乡C、县、乡、村D、县、区、村E、县、乡、镇8、下列环境致癌因素中最多见的是:B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病毒D、寄生虫E、放射性物质9、WHO为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采取的基本策略是E A、加强疑难疾病治疗的攻克B、消灭烈性传染病C、加强防治心理疾病D、预防疾病E、推行初级卫生保健10、高敏人群是指:EA、婴幼儿、老年人和妇女B、经常接触某种毒物的人C、对某物质过敏的人群D、体抵抗力差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E、对某物质的有害影响特别敏感的人群11、生物浓集系数是指DA、污染物在不同生物体内浓度的比值B、污染物在动物体内各脏器含量的比值C、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与在动物体内浓度的比值D、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与在环境中浓度的比值E、污染物在动物体内与植物中浓度的比值12、关于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DA、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功能B、刺激骨髓造血功能C、降低血压和改善肺的换气功能D、抑制气管纤毛运动,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E、促进组织细胞生物氧化过程13、下列哪种物质是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CA、SO2B、H2SC、NOXD、O3E、颗粒物14、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5%上是CA、过氧乙酰硝酸酯B、醛类C、臭氧D、氧化烃E、过氧化氢15、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市联合农厂渗漏的毒气是C A、氰化钾B、硫氰酸盐C、异氰酸甲基酯D、异氰酸盐丙基酯E、异氰酸盐乙基酯16、关于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正确的是:DA、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B、可与二氧化硫协同促癌C、对肺泡都有刺激作用,可发生肺水肿D、可致变态反应性疾病E、引起喉炎17、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BA、6.6B、5.6C、4.6D、3.6E、2.618、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CA、心脏B、大脑C、肾脏D、肝脏E、牙齿19、湖水如呈现绿色、红色或黄绿色时表明AA、水中藻类大量生长B、含低铁的水排人湖内C、含硫酸盐的污水排人湖内D、含氯化钠的污水排人湖内E、含硫酸锰的污水排人湖内20、氯化消毒饮水时,需氯量是指DA、氯化消毒半小时以后所测得的水中有效氯量B、每100克漂白粉中所含的有效氯量C、氯化消毒时加入水中的总氯量D、氯化消毒时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氧化有机物、结合无机物所消耗的有效氯量E、按照水容量计算出来所需加入的有效氯量21、痛痛病多数人认为是慢性镉中毒、镉进人人体的主要途径是:DA、饮水B、吃鱼C、蔬菜D、粮食E、空气22、Hunter-Russels综合征主要是由于:AA、食入过多含甲基汞的鱼贝类而造成的慢性中毒性疾病B、食人含镉的大米所造成的公害病C、食人未消毒处理的水造成的慢性病D、饮用未经净化的水造成的E、饮用了地下含有毒物质的水造成的23、集中式给水的水源设置卫生防护带,具体要求是:AA、取水占周围半径100m水域内不得有一切污染水源的活动,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m 至下游100m水域内,不得排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B、取水周围半径100m水域不需有标志物C、取水点上游不得有污水排放,下游不作要求D、靠河床沉渣较多,因此进水口位置越高越好E、现代技术可将污水改成饮用水,所以对水源不作要求24、大型自来水厂目前使用的混凝淀剂主要是DA、Al(OH)3B、FeCl3C、明矾D、硫酸铝E、聚合氯化铝25、净化水的主要目的是CA、杀灭病原微生物B、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C、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D、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和毒物E、使水质达到卫生学要求26、C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CA、过量氯消毒法B、紫外线照射法C、常量氯消毒法D、加碘法E、高锰酸钾法27、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游离性余氯在集中式给水的管网末梢应不低于CA、0.03mg/LB、0.3 mg/LC、0.05 mg/LD、0.5 mg/LE、0.01 mg/L28、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男性发病年龄高峰一般在BA、3-9岁B、9-15岁C、15-30岁D、30-50岁E、50岁以上29、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CA、食物氟污染浓度高B、土壤中氟含量过高C、饮水氟含量过高D、饮水氟含量过低E、维生素A缺乏和钙缺乏30、环境中汞的甲基化作用主要是通过CA、生物自净作用B、生物浓集作用C、生物转化作用D、生物代谢作用E、生物化学作用31、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机体为正氮平衡CA、饥饿B、进食低质量蛋白C、生长发育D、糖尿病E、肿瘤晚期32、下列哪项为儿童的必需氨基酸DA、谷氨酸B、胱氨酸C、酪氨酸D、组氨酸E、脯氨酸33、必要氮损失包括EA、粪代谢氮B、尿内源氮C、皮肤中排出的氮D、毛发及其他途径排出的氮E、以上都包括34、下列植物油中,亚油酸含量最低的是AA、棉油B、玉米油C、椰子油D、橄榄油E、豆油35、为了防止油脂酸败,不宜采取的措施是AA、加防腐剂B、加抗氧化剂C、避免金属污染D、严格精炼,提高纯度E、避光、隔氧、低温存放36、下列哪一项不是膳食纤维的作用EA、升高血胆固醇B、影响肠道菌丛C、防止便秘D、促进肠蠕动E、减少某些无机盐的吸收37、下列选项中,有利于钙吸收的膳食因素是DA、膳食纤维B、植酸盐C、脂肪酸D、乳糖E、磷酸盐38、生长期儿童锌缺乏的主要表现为BA、克山病B、生长迟缓C、毛发脱落D、呆小症E、口角炎39、母乳中含量最丰富的无机盐为EA、铁B、锌C、磷D、铜E、钙40、目前,得到公认的微量元素有(A )种A、10B、11C、12D、13E、1441、含硫胺素丰富的食物是EA、牛奶B、鸡蛋C、水果D、蔬菜E、猪心42、核黄素最好的食物来源是AA、动物内脏,蛋,奶类B、蔬菜C、水果D、粮谷类E、植物油43、下列哪些为碱性食品为EA、谷类B、蛋类C、豆类D、肉、鱼类E、蔬菜、水果44、某女,45岁,身高160CM,体重60KG,其BMI应为EA、2.67B、0.04C、22.50D、19.00E、23.4445、关于母乳和牛奶成分的比较,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EA、牛奶中钙的含量高于母乳B、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母乳C、母乳中VitA含量高于牛奶D、牛奶中乳糖含量低于母乳E、母乳中VitB2的含量高于牛奶46、四季豆中毒的有毒成分是EA、秋水仙素B、龙葵素C、氢氰酸D、生物碱E、植物血凝集素47、引起副溶血性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BA、家庭自制发酵食品B、海产品及咸菜C、卤肉D、剩饭E、油炸食品48、发芽马铃薯中的有毒成分是CA、雷公藤碱B、类秋水仙碱C、龙葵素D、皂素E、银杏酸49、关于老年人合理膳食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B、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C、多吃蔬菜水果D、膳食要低盐E、少量多餐,饮食有规律50、一名50岁老人因缺钙导致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老人多喝牛奶来补钙,但老人一喝牛奶就发生腹痛、腹泻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老人肠道中缺乏EA、甲状腺激素B、降钙素C、乳酸菌D、凝乳酶E、乳糖酶51、从粮食中检出一种污染物,不溶于水,可在紫外线下产生兰色荧光,加碱处理后荧光消失。
卫生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幼儿园活动室的窗户应该朝南,且窗高不低于()m,才可以比较地保证活动室的采光A、1.9B、2.2C、2.5D、2.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为了使室内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应向南,窗高不低于 2.8米考点:(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室的卫生要求)2、维生素B1不存在于以下哪类食物中()A、谷类B、坚果类C、豆类D、脂肪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于谷类、豆类、硬果类及动物内脏等食品中。
考点:了解学前儿童所需六大营养素之一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3、1-3岁幼儿需要的睡眠时间为( )A、14-16小时B、12-14小时C、8~9小时D、10-12小时正确答案:B4、不是烧烫伤的预防的方法是( )A、手提开水时,要提防幼儿从旁突然冲出来B、给幼儿洗澡时,要先倒热水,后倒凉水C、开水、热饭、热汤应放在一定地方,以免幼儿打翻D、教育幼儿不玩火,炉子周围应有围栏正确答案:B5、幼儿卧室的面积,平均每人( )平方米A、1~2B、2~3D、4~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点:(了解幼儿卧室的卫生要求)6、小冬在做手工时,手指不小心被小刀割伤流血,正确的处理是( )A、止血一包扎B、消毒一包扎C、消毒一止血一包扎D、止血一消毒一包扎正确答案:D7、盥洗室一般设盥洗台和()水龙头A、2-3B、3-4C、4-5D、5-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点:(了解幼儿盥洗室的卫生要求)8、3~6岁幼儿若发生腹痛,不可能患的疾病是()A、疱疹性口腔炎B、蛔虫症C、肠系膜淋巴结炎D、急性阑尾炎正确答案:A9、一般来讲,( )季学前儿童身高增长最快,( )季学前儿童体重增长最快。
A、春,夏B、春,秋C、夏,秋D、秋,冬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点:2.2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0、儿童读书时,光线应该来自身体的( )A、正上方B、左上方C、右上方正确答案:B11、外界寒冷、干燥、混有灰尘和细菌的空气,通过鼻腔后变成温暖、湿润、清洁的空气,鼻腔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有( )①鼻毛②鼻腔黏膜③鼻腔黏膜内嗅细胞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网⑤鼻泪管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⑤正确答案:C12、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可预防( ) 传染病。
卫生学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四季豆中毒大多数在()小时内恢复健康A、20B、10C、12D、24正确答案:D2.年龄越小,视力可塑性越大,因此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是()。
A、6-9岁B、3-6岁C、1-3岁D、6-12岁正确答案:B3.小明刷牙经常牙龈出血,可能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正确答案:C4.幼儿园内建筑物的主体是幼儿的直接用房,主题建筑物最好()朝向,以2-3层为宜。
A、西北B、南北C、东南D、东西正确答案:B5.下列关于幼儿痱子的预防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多吃高脂肪食物B、勤洗澡,勤换衣物C、穿紧身衣服D、多在烈日下活动正确答案:B6.学前儿童“生理性流涎”发生的时间一般是()。
A、2-3个月B、3-6个月C、1-2个月D、12个月正确答案:B7.人体基本生理特征不包括()A、生殖B、兴奋性C、调节D、新陈代谢正确答案:C8.下列保持幼儿皮肤的做法中错误的是()A、幼儿洗手洗脸后不可使用成人用的护肤品和化妆品B、幼儿不可以烫发和戴首饰C、给幼儿修剪指甲时,手指甲应修平,脚指甲应修成弧形,边缘稍修剪即可D、教育幼儿每周擦洗身体裸露的部分,如脸、颈、手、耳正确答案:C9.季节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其中儿童身高增长较快的季节是()。
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正确答案:D10.女童性早熟主要指内分泌系统发育异常现象年龄在()A、8岁前B、10岁前C、3岁前D、6岁前正确答案:A11.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是()。
A、无机盐、脂肪与糖类B、蛋白质、糖类与碳水化合物C、维生素、脂肪与糖类D、蛋白质、脂肪与糖类正确答案:D12.幼儿园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还能起到()作用。
A、净化空气B、遮挡大风C、休息避雨D、隔离空间正确答案:A13.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A、垂体B、肝脏C、肺D、胃正确答案:A14.下列关于传播途径定义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1-卫生学习题库卫生学教研室2005 年 3 月-2-绪论及第一章人和环境【 A 1 型题】1.医学科学的目标是A.减轻痛苦B.恢复健康C.维护健康D.促进健康E.防止伤残2.卫生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独立课程,重点研究A.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E.次生环境与健康关系3.正确的健康概念是A.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B.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C.无病就是健康D.没有疾病和虚弱E.有健康的躯体和正常的智商4.公元前 370 多年以前,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就提出A.人体的结构B.消毒原理C.环境对健康的影响D.免疫接种的方法E.大卫生的观念5. 20 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菌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6.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A. 11km 深的地壳、海洋及 15km 以内的地表大气层B. 15km 深的地壳、海洋及 11km 以内的地表大气层C. 5km 深的地壳、海洋及 10km 以内的地表大气层D. 20km 深的地壳、海洋及 30km 以内的地表大气层E. 1km 深的地壳、海洋及5km 以内的地表大气层7.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B.其中存在有许多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利的因素C.其中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都起促进作用D.有些原生环境中存在某些异常现象E.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8.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的量 ,使出现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
该病被称为A.地方病B.传染病C.职业病D.流行病E.公害病9.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B.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E.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10.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关系为A.相互依存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相互制约D.相互对抗E.相互独立11.绿色植物从空气、水、土壤中吸取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自身成分,必须要进行A.日光作用B.光合作用C.浓缩作用D.中和作用E.以上都不是12.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A.能量B.物质C.物质和能量D.有机物E.无机物13.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食物链的关键是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B.可传递物质和能量C.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无机界向有机界转移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有机界向无机界转移E.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14.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化学反应E.以上都不是15.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何物质增加引起A. SO 2B. COC. CO 2D. NO 2E. NO16.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A.自然灾害B.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7.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A.地方病B.环境污染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18.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A.地方病B.自然灾害C.生态破坏D.社会生活问题E.以上都不是-6-19.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A.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B.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C.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D.由于经济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E.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20.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以上都不是21.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E.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22.生态系统中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有机界和无机界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C.生产者、消费者、合成者和无机界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有机界E.生产者、合成者、分解者和无机界23.生态系统中,流动、传递、交换最频繁的物质包括A.碳、氢、氧、氮、氯、氟六大元素B.碳、氢、氧、氮、硫、砷六大元素C.碳、氢、氧、氟、硫、磷六大元素D.碳、氢、氧、钠、钾、铁六大元素E.碳、氢、氧、氮、硫、磷六大元素24.对生态平衡描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B.人类的健康有赖于生态平衡C.自然和人为因素均可影响生态平衡D.生态平衡一旦形成,就不易破坏E.人类必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和环节保持动态平衡25.哪种人为活动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A.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B.过度开发水利资源C.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D.适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问题E.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26.水体富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A.氟、磷B.氮、磷C.碘、磷D.氟、氮E.碘、氮27.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并浓度逐级增高,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A.富营养化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环境自净E.生物迁移28.DDT 在环境中可发生生物浓集,经过食物链四级浓集后,可使鸟类体内的DDT 含量为水中含量的A. 11 万倍B. 51 万倍C. 101 万倍D. 151 万倍E. 201 万倍29.下述哪项不是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富集作用的必备条件A.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吸收B.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C.生物浓集过程多通过食物链进行D.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E.污染物在环境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30.英国地球化学家 Hanmil 分析了 220名英国人血液与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发现人体血液约多少种元素与地壳中的含量呈明显的相关性A. 20B. 30C. 40D. 50E. 6031.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32.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物质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E.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是有限的33.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A.稀释B.逸散C.中和D.凝聚E.挥发34.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A.混合B.扩散C.凝聚D.沉降E.还原35.环境的化学自净作用不包括A.氧化B.水解C.凝聚D.吸附E.还原36.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C.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有限的D.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E.一些性质稳定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很难通过环境自身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37.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较易自净A.有机氯农药B.镉C.多氯联苯D.碳氧化物E.汞38.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不易自净A.多氯联苯B.碳氧化物C.氮氧化物D.光气E.漂尘39.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A.吸收B.分布C.转移D.蓄积E.代谢40.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E.眼睛41.呼吸道是环境污染物主要吸收途径的原因,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肺泡的总表观面积很大B.肺泡壁很薄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D.吸收的污染物,可不经过肝的转化E.气体及蒸气状态污染物多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血流42.污染物在消化道中主要吸收部位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E.大肠43.环境污染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条件A.水溶性B.脂溶性C.水溶性和脂溶性D.分子量小于 500E.分子量大于 100044.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进入机体的屏障是A.表皮角质层B.连接角质层C.表皮和真皮连接处的基膜D.上皮角质层E.真皮角质层45.下列物质中可经皮肤吸收最快的环境污染物是A.苯B.苯胺C.甲苯D.二甲苯E.甲醛46.环境污染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污染物与器官亲和力B.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C.脂肪组织分布的量D.器官和组织所在的部位E.以上都不是47.哪种物质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A.汞蒸汽B.汞离子C.氯化汞D.甲基汞E.升汞48.环境污染物在血浆中大部分与哪种蛋白结合,再转运贮存A.球蛋白B.白蛋白C.组织蛋白D.血红蛋白E.肌红蛋白49.金属硫蛋白,分子量约为为6000~10000,主要由肝脏合成,其中富含A.胱氨酸B.半胱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E.羟脯氨酸50.镉、汞、锌、铜、铁等金属离子常以金属硫蛋白形式贮存在A.肝、肾B.肺、脑C.心、脑D.胃、肠E.心、肺51.有机氯农药氯丹、 DDT、六六六及多氯联苯 (PCB)等环境污染物多贮存在何种组织A.脂肪B.肌肉C.骨骼D.肝脏E.肾脏52.接触某种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A.体内蓄积B.物质蓄积C.功能蓄积D.生物浓集E.生物转化53.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物质蓄积可能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B.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C.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D.有效地排除体内的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E.在体内检出环境污染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54.环境化学物体内生物转化第一阶段反应的酶主要存在A.内质网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E.细胞壁55.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经过体内的转化,多数情况下环境化学物的毒性降低B.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C.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D.多数化学物进入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可毒性增强-14-E.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56.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未解离的和脂溶性的化学物可重新吸收入血液而不易排除B.尿中某些化学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C.测定尿中某些物质或其代谢产物能间接衡量一定时间内接触和吸收该物质的情况D.化学物的解离度与尿的 pH 无关E.解离的和水溶性的化学物一般可通过被动扩散排入尿中57.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环境化学物,对其排泄描述正确的是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D.肺泡中毒气压力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E.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58.可经毛发排出的化学物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硫化氢D.苯E.砷59.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绝对致死剂量( LD 1 0 0)B.最小致死剂量( LD 0 1)C.最大耐受剂量( LD 0)D.半数致死剂量( LD 5 0)E.急性阈剂量( Lima c)60.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 LD 1 0 0)B.最小致死剂量( LD 0 1)C.最大耐受剂量( LD 0)-15-D.半数致死剂量( LD 5 0)E.急性阈剂量( Lima c)61.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 LD 1 0 0)B.最小致死剂量( LD 0 1)C.最大耐受剂量( LD 0)D.半数致死剂量( LD 5 0)E.急性阈剂量( Lima c)62.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A.绝对致死剂量( LD 1 0 0)B.最小致死剂量( LD 0 1)C.最大耐受剂量( LD 0)D.半数致死剂量( LD 5 0)E.急性阈剂量( Lima c)63.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死剂量( LD 1 0 0)B.最小致死剂量( LD 0 1)C.最大耐受剂量( LD 0)D.半数致死剂量( LD 5 0)E.急性阈剂量( Lima c)64.对 LD 5 0 描述错误..的是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E.毒物的急性毒性与 LD 5 0 呈正比65.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在此剂量下的任何量都不应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16-C.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D.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E.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66.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A.是表示化学毒物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B.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C.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D.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E.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7.急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 /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 /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 /急性阈剂量的比值E.以上都不是68.慢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 /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 /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 /急性阈剂量的比值E.以上都不是69.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A. LD 5 0B. LD 0C. LD 0 1D. LD 1 0 0E. ED 07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17-A. LD 5 0B. LD 0C. LD 0 1D. LD 1 0 0E. ED 071.衡量化学物质毒性大小的毒性指标数值由大到小的次序为A. LD 5 0> LD 0 1 > LD 0>ED0>Lim a cB. LD 1 0 0> LD 5 0> LD0> LD 0 1>Lim c hC. LD 0 1> LD 5 0> LD 01> Lim c h > Lim a cD. LD 1 0 0> LD 5 0>MLD>LD 0 1> LD 0E. ED 0> Lim c h > LD 0>LD 5 0> LD 1 0 072.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出现机率最大的是A.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B.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D.患病E.死亡73.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出现机率最小的是A.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B.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D.患病E.死亡74.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B.痛痛病事件C.水俣病事件D.米糠油事件E.以上都不是-18-75.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慢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B.四日市哮喘病C.痛痛病事件D.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E.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76.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铅B.铬C.镉D.锰E.锌77.水俣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砷B.汞C.碘D.氟E.氯78.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甲醛B.甲苯C.多氯联苯D.异氰酸甲酯E.以上都不是79.第 1 类人类致癌物不包括...:A.黄曲霉毒素B.联苯胺C.砷化合物D. 2-萘胺E.甲醛-19- 80.第 1 类人类致癌物必须有A.对人致癌方面充分的证据B.充分动物实验结果证明C.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D.有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E.已建立了动物模型81.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化学性致癌因素约占A. 50%B. 60%C. 70%D. 80%E. 90%82.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物理性致癌因素约占A. 5%B. 10%C. 15%D. 20%E. 25%83.60 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 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A.药物的副作用B.化学物的致畸性C.化学物的致癌性D.化学物的致突变性E.药物的致癌性84.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结局不包括...A.畸形B.早产C.肿瘤D.死胎-20-E.遗传性疾病85.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A.发生肿瘤B.抵抗力下降C.常见病增多D.发生畸形E.以上都不是86.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非特异性损害不包括...A.常见病的发病率增加B.人体抵抗力下降C.肿瘤的发生率增加D.多发病的发病率增加E.劳动能力降低87.可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主要因素是污染物的A.理化特性B.剂量C.强度D.作用持续时间E.联合作用88.下列毒物毒性最大的是A. CCl 4B. CHCl 3C. CH 2Cl 2D. CH 3ClE. CH 489.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低需要量B.最高需要量C.最高容许限量-21-D.最低容许限量E.以上都不是90.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其剂量 -反应关系曲线呈现出一种A. S 形曲线B.抛物线C.直线D. V 形曲线E.以上都不是91.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高容许浓度B.最低供给的限量C.最低容许限量D.最高容许浓度及最低供给的限量E.最高需要量92.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A. 4B. 5C. 6D. 7E. 893.人体红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6-PD)缺陷的人,对哪种化学物特别敏感A.硝基苯类化合物B.多氯联苯C.甲苯D.三氯乙烯E.以上都不是94.对人体有毒的元素及化合物,其剂量 -反应关系曲线常呈现出一种A. S 形曲线、抛物线、直线-22-B.抛物线、抛物线、V 形曲线C. S 形曲线、直线、V 形曲线D.抛物线、直线、V 形曲线E.以上都不是95.剂量 -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A.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