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70.51 KB
- 文档页数:1
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标签::带状疱疹;光子治疗仪;护理;体会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临床表现多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及患部皮肤表现为集簇粟粒至绿豆大的水疱、丘疱疹群。
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疼病程度往往随年龄增大而加剧。
我科自2009年5月-12月收治带状疱疹病人94例,经及时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94例,男52例,女42例;年龄25-81岁,平均52.4岁;发病后就诊时间1-10天,平均3.2天;疱疹部位:头面部14例,腰背部45例,季肋部28例,会阴部7例。
住院天数9~32d,平均住院天数为14天。
临床表现为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烧灼痛,皮损沿一测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表面有簇集状水疱。
1.2诊断依据:(1)出现感觉过敏、针刺感或灼痛等前躯症状后,以群集性小水疱沿神经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其特征。
(2)经心电图、CT及B超等相关医学检查排除上述误诊疾病。
[1]2治疗均静脉滴注阿昔洛韦0.5加入生理盐水500ml,1次/天,维生素B120mg,3次/天,肌注维生素B12,0.2mg,1次/天,局部采用Carnation 66光子治疗仪照射20min,2-3次/天。
有继发感染的,给予消炎治疗。
局部皮损以消炎、干燥为主。
3护理干预3.1基础护理(1)保持病室的空气新鲜、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
(2)保持床单清洁、整齐,按需及时更换床单、被套,病人的衣裤每天更换消毒、衣服要宽大、柔软,以免摩擦引起疼痛;做好宣教,向病人解释切勿搔抓皮肤以防继发感染。
(3)如头面部疱疹患者眼睛肿胀明显,不能睁眼,应做好眼部护理,注意看护防止外伤,做好生活护理。
(4)患处局部以消炎、收敛、干燥、防止继发感染为治疗原则,嘱患者忌搔抓,不刺破疱壁,暂不行沐浴和洗发。
带状疱疹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参与带状疱疹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通过与病患和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我对于带状疱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和关心病患。
首先,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带状的水疱,疼痛和瘙痒感也常常伴随其间。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了解到带状疱疹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病毒主要通过接触病患的疱疹病灶或者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与病患接触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破损的皮肤等。
其次,在社会实践中我看到了许多病患身上出现的水疱引起的疼痛和痒感带来的困扰。
带状疱疹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治疗,如药物外敷和口服药物等。
作为志愿者,我们有责任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帮助他们缓解疼痛和痒感的困扰。
此外,参与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带状疱疹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带状疱疹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和社会歧视。
因此,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正确认识带状疱疹疾病,拒绝歧视和排斥病患,并给予他们关注和支持。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意识到关心和照顾疾病患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不管是带状疱疹还是其他疾病,我们都应该以
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和关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
观察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摘要】头面部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综合性护理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观察病情变化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关键,保持患者清洁可以减少二次感染的风险,用药护理和饮食护理则是治疗患者的主要手段。
心理护理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促进康复。
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未来应该不断完善综合性护理措施,为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头面部带状疱疹、观察、综合性护理、病情变化、清洁、用药、饮食、心理、效果、意义、发展方向1. 引言1.1 疱疹概述疱疹,又称为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病毒通过接触患者的疱疹水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他人。
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潜伏在神经节细胞内,并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复活,引起带状疱疹发作。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上出现带状丘疹,伴随疼痛和瘙痒等不适感。
这种疾病一般会在数周内自行痊愈,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但也有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情况。
由于带状疱疹的症状较为特殊且不易治愈,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详细介绍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患者清洁、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1.2 综合性护理的重要性综合性护理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头面部带状疱疹是一种症状较为严重的皮肤疾病,患者常常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不适感。
综合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症状,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在综合性护理中,观察病情变化是十分关键的,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恶化。
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通过分析带状疱疹的病理及临床特点,了解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名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30例为实验组,剩余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如加强皮肤护理、饮食、健康指导等。
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
护士定时观察患者的心理、饮食、病情变化。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食欲是否良好,治愈信心以及病程等。
结果:患者在情绪愉快、食欲是否良好、治愈信心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通过对带状疱疹患者在饮食,皮肤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重点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结论:对于带状疱疹患者,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病程明显缩短。
标签:带状疱疹;护理;体会带状疱疹是一种在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中多发的疾病之一,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畸形疱疹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的表面出现成簇的水泡,并沿着一侧的周围神经分布,有强烈的刺痛感,老年患者疼痛常较剧烈,该疾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季,若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皮疹消退后发生后遗神经痛(PHN)的比例也比较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带状疱疹治疗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带状疱疹患者的病程明显缩短,预后情况大大改观,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1]将本院收治的60名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护理并仔细观察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60名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30例为实验组,剩余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占14人,占,女性占16人,年龄小46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为42.1岁;在皮损的部位中,6例为单侧颜面部皮损,4例为肩颈及上肢部位皮损,12例为胸背部皮损,8例为腰腹部皮损。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1-11-16T11:12:23.86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月7期作者:朴玉丹[导读]朴玉丹(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带状疱疹俗称蛇带,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具有亲神经及皮肤的特征,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感染、劳累、创伤、恶心肿瘤、虚弱等等。
典型症状前驱期出现疱疹以前部分人有乏力,低热,头疼等全身症状。
典型表现前驱期之后受影响的皮肤常出现成簇的丘疹和疱疹,大小不定,水疱疱壁紧张发亮,里面液体澄清,外层有红润。
水疱后续会结痂,一般需要7--14天时间。
皮疹通常会在2-4周内消退,但老年人消退时间相对较长。
出现皮疹期间一般会有疼痛,出疹后持续至少3个月的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特殊临床类型包括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无疹性带状疱疹和播散性带状疱疹等。
1.临床资料2020年2月---2021年2月共收治患者872人,其中男性380人,女性492人,年龄在20岁---86岁,老年人居多。
2.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得了带状疱疹,不必过于紧张,有的患者身上会出现大片的水泡,而且严重的还会有糜烂现象,但是不要过于紧张,治疗及时正确的话十天左右就可以痊愈,而且治愈后一般不会再复发。
带状疱疹患者如果有个非常乐观开朗的心态,对于病情的好转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所以带状疱疹患者一定要心情舒畅,最好是不要出现大的精神波动。
2.2饮食护理饮食方面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刺激局部皮损,使瘙痒或者疼痛加剧,皮损增多。
所以既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又要保证饮食的清淡,可以选择一些蛋类,奶类食物来吃,也可以以粥类食物为主食,这样比较容易消化和吸收,可以在当中添加一些蔬菜和各种粗纤维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广泛的摄取营养,对疾病的康复大有帮助,也要注意多休息,多喝白开水。
2.3皮肤护理患者的内衣要柔软,宽松,衣服要清洁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千万不要用手抓摸,以防感染,避免摩擦引起的疼痛。
带状疱诊的护理心得体会带状疱疹是由疱疹病毒组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
带状疱疹有系神经和皮肤的特性,多累及一个或数个皮肤神经分布区。
皮损为红斑基础上群集性水疱,呈带状分布,伴神经痛。
病程2—3周,愈后了获终生免疫,很少复发。
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年老、体弱、外伤感染等易发病。
病人多疼痛难忍,影响睡眠和工作。
而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因此,除了正确的治疗方案之外,精心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将我科对20XX年1月—20XX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临床资料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我科收治带状疱疹5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85岁,平均年龄58岁。
2治疗方法56例患者均以抗病毒、抗炎、止痛及局部治疗,轻症患者可给予口服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每次,每日2次。
转移因子每次3mg,每日2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严重病例可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每日2次或阿昔洛韦每日3次,静脉滴注,连用7天。
肌注干扰素每日1次,维生素B1,维生素B12,有助神经修复。
续发细菌感染可适当给予抗生素。
局部可用酞丁胺擦剂,炉甘石洗剂1日3次,还可以辅助TDP,光疗局部照射,浮针、中西药等。
3护理用药的观察及指导给予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静脉滴注。
早期用药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情,防止病毒播散和减少内脏并发症。
在使用之前询问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肾功和血常规情况。
正常者方可用药。
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药物之间间隔时间稍长,遵医学按时用药,每日2次。
告之病人应多饮水。
嘱用更昔洛韦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对于初次使用干扰素患者,告之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头疼、发热、畏寒、乏力等不适。
轻症患者嘱多饮水、卧床休息。
重症患者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局部护理:多数病人有局部疼痛和痒感,应告知患者要修剪指甲,并保持清洁,禁止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应穿宽松棉质的衣裤,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头面部带状疱疹是五官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常见于中老年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其特点是剧烈疼痛,沿神经走向发生水疱、溃疡,呈单侧性分布,疱疹单独或成簇地排列成带状,所以称带状疱疹。
头面部带状疱疹是病毒侵袭面部三叉神经的第一个分支-眼支。
患者眼睛周围、颌面部、头部会出现大疱和血疱症状。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使角膜受损、混浊甚至失明,也可以引起眼炎。
脑炎等后遗症。
如果侵犯三叉神经的第二个分支,后遗症为面瘫、耳聋、外耳道疱疹综合征。
(简称Hunt综合征])神经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一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然存在被侵犯部位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 临床资料从2008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我科共收治头面部带状疱疹共4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9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为58.5岁。
其中9例是Hunt综合征。
2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阿昔洛韦0.2g静滴q8h*3天,如患者无糖尿病史可用5%葡萄糖+维生素C2g+维生素6100㎎+地塞米松5㎎每天一次,维生素B1100㎎和维生素B120.5㎎肌注,每天一次。
如发生病毒性结膜炎,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2~4小时一次,睡前涂阿昔洛韦眼用凝胶包眼,局部皮肤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持续湿敷,还可局部应用频谱仪治疗或者微波治疗,加快疱疹结痂,如有大水疱,可以无菌操作下先抽去疱液再湿敷。
3 护理措施及分析3.1心理护理由于本病的特点,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自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的心情,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尤其对于较内向的患者,应多与其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向患者介绍介绍成功的病例及本病的相关知识,使其耐心地配合治疗。
3.2饮食护理带状疱疹是由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的,所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尤为重要,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豆腐,鱼,新鲜水果及蔬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饮水。
观察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疱疹和神经疼痛。
头面部带状疱疹是指带状疱疹发生在头部或面部的区域,症状更为明显和严重。
据统计,带状疱疹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约300万人,头面部带状疱疹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类型。
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会受到明显影响,特别是疼痛、瘙痒和皮肤损伤的不适感,进而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至关重要,以减轻症状、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篇文章将探讨观察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由于其潜在的并发症,如神经痛和皮肤感染等,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和总结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并评估其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护理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提高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推动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全面康复,促进健康医疗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疱疹病毒简介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疾病,属于一种急性、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粘膜传染病。
该病毒主要侵袭感觉神经节,潜伏于机体内,在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在一侧的皮肤和神经中产生疱疹疹疱有规则排列的痛疹,病变沿神经传导分布,严重者可伴有持续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疱疹病毒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易在人群中传播,尤其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感染。
带状疱疹的护理范文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疾病。
当一个人感染水痘后,病毒会休眠在神经细胞中,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或老化,病毒就会重新活跃并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通常会在身体的一个区域出现红疹、水疱和疼痛,最常见的部位是腰部和胸部,但也可能出现在面部和其他身体部位。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带状疱疹的护理。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和干燥。
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无香皂轻轻洗涤带状疱疹病灶周围的皮肤。
洗涤时避免用力搓揉或刺激疱疹病灶,以免破坏病毒囊泡或引起感染。
2.避免暴露于疾病区域的刺激物。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香皂、化妆品和药膏。
同样的,避免穿着紧身衣物、羊毛或合成纤维衣物,因为它们可能导致疼痛或刺激。
3.缓解疼痛。
带状疱疹的疼痛是非常剧烈的,可以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如非处方的局部麻醉乳膏,如利多卡因凝胶,或处方的口服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
但请务必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并避免过量使用。
4.保持皮肤湿润。
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或乳液,涂抹在带状疱疹病灶周围的健康皮肤上,以保持皮肤湿润。
但是避免将保湿霜直接涂抹在疱疹病灶上,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感染。
5.注意饮食。
良好的饮食对于加速伤口愈合和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力提高。
6.避免搔抓。
带状疱疹的疼痛和痒感可能让您有冲动搔抓病灶,但请尽量避免这样做,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如果您无法控制搔抓冲动,可以戴上手套,或修剪您的指甲,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
7.休息和缓解压力。
身体的休息和改善免疫力是带状疱疹康复的关键。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多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
8.接种疫苗。
对于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议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这可以帮助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减轻疾病的症状。
9.密切监测病情。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带状疱疹,最好及时就医。
早期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并减少疼痛。
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目的介绍88例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方法配合治疗,根据不同创面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瘙痒、疼痛情况,预防感染,病室环境管理,出院指导等。
结果患者皮损均消褪,大部分患者瘙痒、疼痛感消失,极少数并发后遗神经痛,无护理并发症。
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使带状疱疹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标签:带状疱疹;皮肤护理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腰缠火丹”,俗称“蜘蛛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多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
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定义为带状疱疹患者皮损消退后1个月仍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表现为烧灼、针刺、刀割、电击、搏动、紧束样等疼痛,呈持续或间歇性发作,多伴有痛觉过敏和异常[1]。
儿童发生少,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40岁以上的病人,发生率在30%左右,以三叉神经受累时常见。
我科2014年1月-2014年7月共收治带状疱疹患者88 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8例,男42例,女46例,年龄5-91岁,平均55.7±16.4岁。
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血疱,发病部位为胸背部39例、腰腹部29例、面部13例、四肢7例。
纳入标准:无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便秘等情况,患者均有很好的依从性,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除该病以外的神经系统病变、血液病、心功能差、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未能坚持疗程,中途失访者;③用药期间因为药物反应难以耐受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临床转归经治疗护理后,皮损干燥结痂,痂脱留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神经痛逐渐减轻,伴发瘙痒、疼痛感消失。
3例病人出院后1月受累神经分布区仍有阵发性针刺样疼痛,其中1例为三叉神经分布区,2例为肋间神经分布区。
出院后3月所有患者受累神经分布区无疼痛、瘙痒、感觉异常等不适感。
住院1-32天,平均16.4±5.6天。
观察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头面部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患者会出现头面部疼痛、瘙痒不适、皮疹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观察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
1. 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常会出现头痛、眼部疼痛、发热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面部会出现疱疹、水疱等皮疹。
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情,留意发病的主要部位、形态、变化及症状的发展。
2. 定期测量体温: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常常会伴有发热等不适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下来,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3. 观察皮疹情况: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面部会出现疱疹、水疱等皮疹,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皮疹情况,包括数量、大小、形态等,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4. 注意情绪变化:头面部带状疱疹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护工要留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二、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1.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通过仔细观察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避免病情恶化。
3. 促进病情康复:通过观察皮疹情况,可以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病情的康复。
4.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通过留意患者情绪的变化,护工能够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通过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效果,促进病情的康复。
护理人员一定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护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的康复。
观察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在皮肤特定区域中产生疼痛和带状疱疹。
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尤为严重,患者往往会出现不适且严重的症状。
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观察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1. 皮肤状况观察:关注疱疹部位皮肤状况,观察有无红肿、疼痛、瘙痒、溃疡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皮肤异常。
2. 温度观察: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避免因发热引起其他并发症。
3. 饮食观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4. 心理状态观察: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避免情绪波动引发并发症。
5. 睡眠观察:确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避免因焦虑和疼痛影响睡眠质量。
6. 疼痛观察:随时关注患者的疼痛感受,及时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1. 通过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避免病情加重。
2. 关注疱疹部位皮肤状况,能够有效预防并发感染的发生,保护皮肤不受二次感染。
3. 通过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的情况,避免因过高的体温导致其他并发症。
4. 合理的饮食观察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5. 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6. 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的康复。
三、结语综合性护理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促进病情的康复。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读者有所帮助,使更多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得到及时的综合性护理,早日康复。
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2-25T16:25:11.7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黄春燕涂燕玲张珍娴
[导读] 经过6~10天的规范治疗和护理,其中46例痊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1例有遗留神经痛。
黄春燕涂燕玲张珍娴(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5163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252-02 头面部带状疱疹是五官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常见于中老年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其特点是剧烈疼痛,沿神经走向发生水疱、溃疡,呈单侧性分布,疱疹单独或成簇地排列成带状,所以称带状疱疹。
头面部带状疱疹是病毒侵袭面部三叉神经的第一个分支-眼支。
患者眼睛周围、颌面部、头部会出现大疱和血疱症状。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使角膜受损、混浊甚至失明,也可以引起眼炎。
脑炎等后遗症。
如果侵犯三叉神经的第二个分支,后遗症为面瘫、耳聋、外耳道疱疹综合征。
(简称Hunt综合征])神经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一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然存在被侵犯部位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 临床资料
从2008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我科共收治头面部带状疱疹共4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9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为58.5岁。
其中9例是Hunt综合征。
2 治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阿昔洛韦0.2g静滴q8h*3天,如患者无糖尿病史可用5%葡萄糖+维生素C2g+维生素6100㎎+地塞米松5㎎每天一次,维生素B1100㎎和维生素B120.5㎎肌注,每天一次。
如发生病毒性结膜炎,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2~4小时一次,睡前涂阿昔洛韦眼用凝胶包眼,局部皮肤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持续湿敷,还可局部应用频谱仪治疗或者微波治疗,加快疱疹结痂,如有大水疱,可以无菌操作下先抽去疱液再湿敷。
3 护理措施及分析
3.1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的特点,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自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的心情,安慰鼓励患者,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尤其对于较内向的患者,应多与其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向患者介绍介绍成功的病例及本病的相关知识,使其耐心地配合治疗。
3.2饮食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的,所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尤为重要,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豆腐,鱼,新鲜水果及蔬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饮水。
3.3局部皮肤护理
患部皮肤要充分备皮,尤其头皮,很多皮疹被头发遮掩。
接着用生理盐水冲洗净患部,自制无菌超薄棉垫,(两层柔软纱块,中间铺一层薄棉花,)再根据患部适当裁剪,敷在患部,用胶布固定,如皮疹漫延到头顶部,可用弹力网帽固定。
再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湿敷,保持棉垫湿润,棉垫每2~4小时更换一次。
患部还可用频谱仪或微波治疗仪局部照射,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使局部渗液收敛,以促进炎症的吸收。
做好眼部护理,如出现疱疹性结膜炎,分泌物较多时,先用生理盐水每天冲洗眼部,保持眼部清洁,再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每2~4小时一次,畏光者可用纱布遮眼,减少刺激。
睡前用阿昔咯韦眼用凝胶包眼,加快眼部炎症的吸收。
3.4疼痛护理
局部疼痛是带状疱疹的特征表现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疼痛明显。
护理人员应理解同情患者,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和行为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看书,听音乐,看电视,多点和患者聊天等。
还要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清新,床单被褥干净柔软,建议患者健侧卧位,以减少对患部的刺激,如实在疼痛难忍,酌情遵医嘱使用镇痛镇静药,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3.5病情观察与健康教育
在患者住院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患者体温升高要警惕继发感染,还要观察患者皮疹的愈合情况,有无起新疹,有无合并脓疱疮发生。
观察患者疼痛情况,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勤换衣服,如有皮肤瘙痒,切忌用手搔抓,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生活作息要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出院后遗留神经痛的患者,应嘱患者门诊随诊。
4 结果
经过6~10天的规范治疗和护理,其中46例痊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1例有遗留神经痛。
5 结论
如果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早期能给予规范的抗病毒、止痛、理疗等综合治疗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症状、防止发生继发感染、促进疱疹愈合、减少遗留神经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