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 格式:docx
- 大小:19.51 KB
- 文档页数: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前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更好地了解森林资源的情况,成为了一个热门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与您分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研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对森林区域内非林地、非建设用地的调查,主要涵盖森林生态、生产及社会经济信息。
它是一种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有效方式。
方法研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存在多种,我们将介绍其中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遥感技术、GPS技术和人工调查。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测量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遥感技术有: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图像解译,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人工解译,识别出森林、草地、河流等地物的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主要有两种形式:人工解译和数字图像处理。
冠层高度测量冠层高度测量,是一种利用激光雷达、闪烁激光、雷达测距、高精度全站仪等设备获取森林冠层高度和三维立体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地形和林种的地区进行,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森林生态信息,对于生态建设和管理非常有益。
GPS技术GPS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用于测量地表要素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GPS技术有:GPS倒塌量测量GPS倒塌量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林木倒塌量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倒塌树木的高度、直径、树冠面积等信息,可以用于检测森林病虫害、风灾等因素对森林造成的影响。
GPS平面测量GPS平面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森林平面信息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森林道路、河流等地物的位置坐标,还可以对森林覆盖程度和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
人工调查人工调查是一种通过人工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人工调查方法有: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是一种通过采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森林中物种及其数量、生长状态、生存环境等信息的方法。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指对森林区域的二次调查,即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再次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森林的分布、类型、结构、组成和数量等方面的情况,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森林类型调查:对森林的种类、亚型、植被组成、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2. 森林结构调查:对森林的林冠层、干潜层、地被层的结构特征、密度、高度、覆盖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3. 森林组成调查:对森林的树种、树龄、胸径、树高等进行调查和统计,了解森林组成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情况。
4. 森林资源量测定:通过测量和统计,确定森林的面积、蓄积量、林木的估计总量,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
5. 森林水文调查:研究森林的水定量关系、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以及森林对水环境的影响。
6. 森林生态环境调查:对森林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森林对环境的维护和保护作用。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获取科学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还能为森林经营、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的制定目的及意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森林植被类型、种群结构、生长情况、树种组成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森林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方案的实施步骤1.调查区划划分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将调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适当的调查区划。
每个调查区划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保证样方具有代表性。
2.样方的设置选取每个调查区划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方。
样方的设置要考虑到地形、植被类型、树种组成等因素,以确保样方对调查区划的代表性。
3.样方调查对每个样方进行系统的调查。
包括:植被调查,测量样方的面积和边长,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可以利用树皮剥去的工具和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算不同树种的数量和比例,计算样方的平均直径、平均高度等。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树种组成图和径高比曲线图,分析样方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
5.结果应用及报告撰写将调查结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编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分析和应用建议等内容。
三、调查工具和方法1.森林植被调查工具包括:皮剥工具、锤子、测径尺、测高尺、测距仪等。
2.样方设置方法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设置样方,确保样方具有代表性。
样方数量要足够大,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3.样方调查方法(1)植被调查:记录样方内各个植被类型的数量、覆盖度等信息。
(2)树种组成调查: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3)面积测量:利用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样方的面积测量。
(4)直径测量:利用测径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直径测量。
(5)高度测量:利用测高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高度测量。
四、质量控制措施1.培训工作人员对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调查目的、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国家林业局文件林资发[2003]61号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适应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推进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我局依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对1996年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1996年由原林业部印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同时废止。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建设林业两大体系、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其成果是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依据,确保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各地要根据新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并报我局备案。
为不断完善本技术规定,请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报告我局。
附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主题词:资源调查规定通知抄送:国家林业局各有关直属单位。
本局发送:各司局。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03年4月28日印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二○○三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三章森林经营区划 (19)第四章调查方法 (21)第五章统计与成图 (31)第六章质量管理 (34)第七章调查成果 (36)附表格式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3.林种统计表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6.红树林资源统计表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积按径级组、林木质量统计表10.用材林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11.经济林统计表12.竹林统计表13.灌木林统计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调查目的与任务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1. 背景和目的森林资源调查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森林资源状况和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森林分布、组成和功能,为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工作方案旨在明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调查内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森林类型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对调查区域内的森林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并记录下各类森林的分布范围和面积。
同时,还需要对各类森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等进行调查和记录。
2.2 森林质量评估通过样地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森林植被覆盖率、坡度、土壤质量、水源保护能力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森林管理措施和采取保护措施。
2.3 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样地调查和物种清查,对调查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评估。
主要包括植物物种、鸟类、兽类、昆虫等的分类、分布和数量统计。
调查结果将为保护和管理重点物种提供依据。
3. 调查方法3.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查人员将进入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标本的收集和照片的拍摄,对植物、鸟类、兽类等进行分类和记录。
3.2 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解译是森林资源调查的辅助手段。
调查人员将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森林类型划分和分布面积估算。
解译过程需基于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专业知识。
4. 调查步骤4.1 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调查的具体区域范围。
考虑到资源限制和调查效益,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森林区域进行调查。
4.2 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
明确调查内容、方法、调查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4.3 实施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方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工作。
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数据整理和分析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和整体评估。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森林资源清查和调查是为了了解和评估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从而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
其中,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类清查指的是对森林资源的全面调查,通常是在一个更大的地区范围内进行的。
一类清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森林资源的详细信息,包括各类森林植被的分布、面积、年龄、密度、树种组成等。
一类清查通常需要采用现场调查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所需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较多。
由于一类清查的范围广,所获得的数据较全面,因此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以便进行森林保护和管理。
二类调查是针对一类清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的详细调查,通常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区范围内进行的。
二类调查主要是为了获取更详细和精确的数据,如不同地块上的森林类型、结构、生长速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
二类调查通常需要采用大量的样地调查和取样方法,所需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相对较少。
二类调查可以提供更详细和精确的数据,对于森林保护和管理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比较分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1.调查范围:一类清查的范围较大,通常是在一个更大的地区范围内进行。
而二类调查的范围较小,通常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区范围内进行。
2.调查目的:一类清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森林资源的基本信息,以评估森林资源的总量和质量。
而二类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详细和精确的数据,以评估森林资源的特定特征和功能。
3.调查方法:一类清查通常采用现场调查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取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而二类调查通常采用样地调查和取样方法,以获取更详细和精确的数据。
4.调查资源:一类清查对调查的森林资源种类和面积没有限制,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
而二类调查通常对特定类型的森林资源或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综上所述,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在调查范围、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森林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之一,不仅是生态安全的保障,还具有经济价值。
此次关于重庆市某县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由林科院牵头,某科技大学和*****大学合作承包。
现就此项目学习到的几点总结如下。
1.项目的流程
1)室内小班区划
此区划主要是区分出林地与非林地以及林地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地类)。
在做的过程中发现,简单的从影像图的色彩去区划是不够的。
室内到底能不能从颜色上就区分出不同的地类不同的树种?在室内小班区划人员开始工作之前,是应该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培训的,小班应该画多大、如何从地形上去割画小班,尤其是怎样从颜色和地形上去确定地类!所以自己还是要看一些gis相关的书籍。
不同地类在遥感影像上的色彩以及不同波段对不同地类的反应。
2)小班地类的实地核查
这个需要相对的林业知识,打样方、确定地类、优势树种、胸径、树高、填写小班卡片。
在我跑外业的过程中,从牟老师教的打样方(以一棵树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5.6m的圆,统计圆内树种的胸径)可以知道地类和优势树种。
当然,这是相对专业的林学知识。
小班卡片的填写,要注意在纸面上的逻辑性。
如树高一般比胸径小1到2cm。
确定树年龄(这里指马尾松),可以数他的枝丫的级数,也可以数年轮。
实地调查要多取相应小班的照片,便于以后室内小班卡片的填写。
这里自己需要补充的知识有地类的划分、不同地类在地形图上的标识、林地类型。
平方米、公顷的实地概念。
3)室内数据库的建立和林地规划
除需要录入小班卡片外,还需要?
2.遇到的问题
1)图纸上对道路的突出不明显,不便于外业实地定位。
高速公路应该用双线突出,有的道路有移位,如黄水万胜坝的道路。
2)在小班区划中,以我目前的水平,仅仅从颜色去区划是不准的。
在实地调查中,山的上面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山的下面是落叶阔叶林,这样的是要划开的,但仅仅从颜色上是没法区分的。
而有的落叶阔叶林在图上的颜色接近耕地的颜色,如黄水的万胜坝,所以外业调查需再次区划相关小班。
3)责任心。
3.其他
1)黄水的林地类型非常复杂。
阔叶林非常多,但同时针叶林中的柳杉也比较多。
而柳杉的分布也比较特别,在阔叶林中团状分布。
因为黄水村民在种植黄连之后土地多退耕成柳杉林。
黄水种植黄连时间很久,从解放前就开始种植。
黄连是一种喜阴湿、忌干旱、太阳直射的植物,多生长在海拔700—1500m的地方。
黄连多栽于棕色森林土及灰化棕色森林土。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针阔叶林混交林,土壤常为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
黄水平均海拔1550米,最高海拔1934米,最低处750米。
由于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黄水以阔叶林为主。
黄连不适合连作,种过黄连的土壤,需经至少2~3年轮作后,才可继续栽黄连。
所以在种植黄连以后,土地退耕成柳杉,便出现了黄水柳杉林团状分布的现象。
对整个某县而已,许多柳杉林都是后期人工栽种的。
2)对整个某县而言,森林资源以针叶林为主,尤其是马尾松。
3)麻柳树多生长在四旁和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