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项目案例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6.22 MB
- 文档页数:10
基于滨水生态理念下的旅游新城详细规划研究——以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详细规划设计为例作者:汪莉56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最热门的活动之一。
中国现在提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这几年来,国家已经出台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发展旅游服务业,所以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势在必行。
本课题研究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范畴。
【关键词】旅游新城;滨湖;生态1、规划背景1.1 项目概况红莲湖项目地处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位于武黄高速以南,西临红莲大道,东北临红莲湖,南依红莲湖高尔夫。
红莲湖项目用地地势现状为东北方向低、西南方向高的缓坡地形。
其最低点的高程达17 米,最高点的高程达37 米,相差20 米。
项目场区内地势低洼处有若干鱼塘。
接壤红莲湖的湖岸线长度达300 米。
规划用地面积约68 公顷,总规中被定为居住用地性质。
1.2 现状分析红莲湖旅游新城目前已建项目有恒大金碧天下和高尔夫国际社区两个地产。
另外还有超星级会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红莲湖产学研基地、红莲湖高新电子产业园、天润创意产业园、省水利厅培训中心、徽商会馆、闽商会馆等规划项目。
本项目临近金碧大道,与高尔夫国际社区相邻,红莲湖畔,远眺恒大金碧天下。
北临红莲湖、警官学院用地;南接金丰地块和红莲湖高尔夫国际社区;西依田大地块、金碧大道;东靠高尔夫、法官学院。
2、规划理念2.1 规划理念坚持生态社区的理念,充分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因素,建设与地块环境充分结合,滨水建设很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居住社区,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很好的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居住社区。
坚持尊重自然的理念,尊重当地地形与滨水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社区的现有环境优势,体现文脉水韵,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地区空间,突出社区的自然环境特色。
2.2 项目定位本项目包括地产和旅游两部分内容,为地产+ 旅游开发模式,形成地产和旅游互动、互利的关系。
城市湖泊是重要的城市滨水和景观构成城市滨水包含河、湖、江、海等形态,湖泊是其中之一。
在城市新一轮更新运动中,其被关注的程度由想可知,它的存在和发展往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特征和发展水平。
湖泊景观使宏观的白然山水伸入微观的人居环境,它完善了城市的总体景观格局,使得“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现代城市理念得以实现。
在回归自然、重返自然的呼声和热潮中,挖掘和提升湖泊地区的环境品质成为近年来滨水城市建设的重点。
在尊重湖泊地区特有的白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天然要素的“人化”过程,将湖泊景观有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框架之中,这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地域特征,还使得城市的景观格局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湖在城中湖在城边城在湖边城市湖泊是城市的内界面城市湖泊的空间形态特征决定了湖泊景观视线具有内聚性,湖岸建筑和景观高度呈阶梯式变化,从而形成城市中由内向外横向过渡,由低到高纵向变化的城市特有的多层次空间结构。
城市以湖泊为内界面,形成水域天际线,形成由自然景观视线到人文景观视线再到天际视线的连续和过渡。
城市湖泊是城市的地物标志和景观核心城市湖泊具有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每个城市湖泊在面积、形状等方面都会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特征,所以城市湖泊在实体形态特征上具有唯一性,加之其在城市市域面积占有较重的比例,所以城市湖泊往往成为其所在城市的地物标志和景观核心,城市湖泊旅游的积极影响湖泊还可结合生态旅游、乡野旅游开发相应的与旅游相关联的渔业、养殖业项目(如:水产养殖鱼类、水生作物),除了更好的利用了水资源,还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杭州的西湖藕粉:太湖的银鱼、药菜等等。
湖泊旅游项目的开发,通过水景、水上活动项目等形式,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市民娱乐休闲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亲水要求。
湖泊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理念2.1自然理念(Nautralism):设计崇尚自然自然是一切生命之源,生物多样性是构成生物链间相生共繁,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合肥滨湖新区滨湖沁园小区规划案例分析对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的置疑不论是邻里单位模式,还是以之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都是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是功能至上理念下的产物。
作为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的基础,邻里单位过分注重功能,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的分离,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
应该看到,在从邻里单位理念上发展起来的小区模式中,屈从于汽车交通的需要,以公共设施服务及其半径限定居住人口规模的方法把居住空间的主体——人置于从属的地位,忽视空间规模及范围与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人不得不屈从于物质环境。
小区模式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把居住空间机械地分解为住宅、道路、服务设施、绿地等一系列子系统,道路宽度、绿地大小、服务设施规模,根据等级层层分解、逐级缩小,从而将各个子系统分解成的等级化的树形结构,这种树形结构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无法与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相符合,泯灭了物质形态与社会网络、人文关系间的对应。
小区模式所采用的先验结构,不论是“小区-组团-院的组织结构”还是“小区-院落”的二级结构,它们既定的结构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小区在形体环境和规模彼此相似的同时,失去了不同居住小区与各种类型居住人群之间应有的差异。
从本质上讲,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
因此当物质环境得以完善、再进而追
求居住空间更多的精神层次内涵的时候,小区模式就明显地表现出先天不足,难怪在现有居住小区中,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世界著名湖区旅游度假开发案例分享(七)美国加拿⼤千岛湖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湖泊种类和数量第三丰富的国家,仅次于北美地区和北欧地区,湖泊总数为11万个,其中天然湖泊24000多个,⼈⼯湖泊86000多个。
国内湖泊旅游开发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欧美及东南亚国家相⽐,国内湖泊旅游发展历程较短。
湖泊型景区和滨湖旅游度假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的地。
随着⼈们对湖泊认识的不断深化,湖泊被看作⼀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休闲度假的主要⽬的地,湖泊旅游接待的⼈数也不断增长,但相对滨海、温泉、乡村、⼭地等休闲度假旅游,国内对于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开发运营却显得不⾜,多以海滨度假理论和实践指导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实践。
笔者将以系列⽂章的形式,以世界著名湖区旅游度假产业发展为案例,对我国内陆湖泊旅游度假开发提供参考,谬误之处敬请业界同仁指正。
⼀、美加千岛湖概述美加边界的千岛湖在加拿⼤安⼤略省渥太华西南200多公⾥的⾦斯顿附近,是⼤冰川时期的产物,与⼤西洋相通,共有⼤⼩岛屿1865个。
湖中⼼的圣劳伦斯河将千岛湖⼀分为⼆,南岸是美国的纽约州,家家悬挂美国国旗。
北岸则是加拿⼤的安⼤略省,多数悬挂加美两国国旗。
在1865 个岛屿中,2/3在加拿⼤境内,⽽美国拥有的岛屿⼤都⾯积⼤,并有深⽔⽔道通往⼤湖(GREAT LAKES),⼤湖由加美边界的五个湖组成:安⼤略湖、伊利湖、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和休伦湖。
2006年加拿⼤安千岛湖与中国杭州千岛湖结为姊妹湖。
⼆、美加千岛湖旅游度假开发特⾊分析1、岛屿开发与环保完美结合,岛屿上的建筑各具特⾊。
千岛湖群岛⼤⼩不⼀,⼤部分岛上都有建筑,散落着各种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的别墅,游艇在群岛间⽔道左穿右梭,迂回前进,前⾯疑是⽆路可通,转眼⼜豁然开朗,⼤的岛上还有超市,学校,社区中⼼。
宁静、美丽的千岛湖为发展旅游度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然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旅游者前来游湖观光和休闲度假,并成为世界上湖泊旅游度假的典范。
滨湖商业街区优秀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滨湖商业街区是位于城市湖边的一个繁华商业区,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游客前来购物和休闲。
在这个商业街区中,有许多优秀的商户和商业模式,为这里增添了活力和魅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滨湖商业街区的优秀案例,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第一个优秀案例是一家名为“湖滨书店”的文化主题书店。
这家书店位于滨湖商业街区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内部装修典雅,书籍琳琅满目,种类丰富。
除了传统的书籍销售之外,这家书店还提供文化沙龙、读书会、签售会等各种活动,吸引了大量文艺青年和读书爱好者前来参与。
书店还与当地艺术团体、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为滨湖商业街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第二个优秀案例是一家名为“湖畔咖啡馆”的特色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紧邻湖边,环境优美,装修雅致,提供各种特色咖啡和小吃。
与传统咖啡馆不同的是,这家咖啡馆还提供DIY咖啡课程,让顾客亲身体验制作咖啡的乐趣。
咖啡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情侣前来消费。
这家咖啡馆成功地将咖啡文化与创意活动相结合,吸引了更多顾客,成为滨湖商业街区的一大亮点。
第三个优秀案例是一家名为“湖景餐厅”的高端餐饮店。
这家餐厅位于商业街区的高处,拥有绝佳的湖景,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
餐厅以提供精致美食和优质服务著称,拥有一批专业的厨师和服务人员。
除了传统的餐饮服务之外,餐厅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晚宴、美食节等活动,吸引了更多食客前来品尝。
餐厅还与当地旅游机构合作,推出特色的旅游套餐,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这家餐厅成功地将美食与景观相结合,成为滨湖商业街区的一处热门景点。
滨湖商业街区拥有许多优秀的商业案例,这些商户们以创新、服务和品质为核心竞争力,为商业街区带来了独特的魅力和竞争优势。
希望更多商户能够借鉴这些优秀案例,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商业街区。
合肥市产业投融资的成功案例分析合肥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产业投融资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合肥市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投融资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详细分析几个在合肥市取得成功的产业投融资案例,以期为读者深入理解合肥市产业投融资的模式和经验提供参考。
一、西子湖旅游度假区以西子湖旅游度假区为例,这是合肥市一次成功的产业投融资项目。
该项目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投资总额约为10亿元。
通过引入社会投资,对西子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最终形成了以旅游度假为主导的综合产业发展格局。
这一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如政府的政策支持、优质的旅游资源和强大的市场需求。
其中,政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协调,为投资方提供了便利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另一个成功的产业投融资案例是合肥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合肥市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优秀的人才队伍。
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与发展,并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服务。
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企业前来投资合肥市的生物医药产业,为合肥市打造了一个繁荣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这个案例的成功经验是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产业发展,并与社会资本合作,形成良好的投融资合作模式。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合肥市产业投融资成功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该园区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占地面积约为3000亩。
园区依托合肥市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
政府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并积极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通过以上几个成功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合肥市在产业投融资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需求,政府也积极引导和支持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