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第一条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列入我校学术评价的学术期刊划分为三类: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
第二条权威期刊包括:(一)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
(二)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生物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农业科学、心理学报、计算机科学、中国环境科学。
(三)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SHP(国际学术会议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
(四)发表在本办法认定的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的(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编)视为权威刊物论文。
第三条核心期刊包括:(一)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数据为准)。
第四条以下论文视为核心期刊论文:(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理论版或学术版发表的不少于2000字的学术论文;(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各学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专业栏目转载的论文(不含论点摘要或摘编、学术综述、学术卡片);(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证据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四)因保密原因不能公开发表而在本专业内部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须提供发表、使用单位的证明);(五)境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第五条本办法认定的一般期刊包括:(一)除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之外的由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审批、登记的有正式刊号、书号的出版物;(二)各类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的增刊、特刊。
第六条本办法由学校科研处负责解释。
法学三大期刊发表难度在法学领域,期刊发表是学术界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法学三大期刊更是备受关注。
这三大期刊分别是《中国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和《法学研究》。
它们在法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因此,能够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对于法学研究人员来说是一种荣耀和肯定。
然而,由于期刊的严格要求和发表难度较大,许多人对于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望而却步。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法学三大期刊的发表难度。
首先,法学三大期刊对于文章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学术研究中,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深入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些期刊对于文章的学术水平要求极高。
文章需要具有独创性、前瞻性和深度,对于研究问题需要有新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对于研究方法和数据的严谨性也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有充分的论证和实证支撑。
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研究和论证,以确保文章的学术水平符合期刊的要求。
其次,法学三大期刊的审稿程序十分严格。
一篇文章要想在这些期刊上发表,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
从初审到专家评审再到编辑部的终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定。
这意味着即使文章在学术水平上达到了要求,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被录用。
审稿人员会对文章的学术观点、论证方法、数据支撑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评定,只有通过了所有环节的审核,文章才有可能被录用。
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在文章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谨和完善,以确保文章能够通过审稿程序。
最后,法学三大期刊的发表难度也在于竞争激烈。
由于这些期刊在法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许多优秀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希望能够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因此投稿数量庞大,而录用率却相对较低。
这意味着作者需要在学术水平、研究深度和论证方法等方面做到更加出色,才有可能在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
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在学术研究中不断追求卓越,以确保自己的文章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法学三大期刊的发表难度主要体现在严格的要求、严格的审稿程序和激烈的竞争之中。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
1. 学科分类:按照学科领域对期刊进行分类,例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侧重于期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
2. 主题分类:按照期刊主要研究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医学期刊、教育期刊、经
济期刊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根据期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进行划分。
3. 影响因子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力大小进行分类,一般使用影响因子作为衡量标准。
影响因子是根据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指标。
4. 国际标准分类:按照国际标准类目进行分类,例如国际标准期刊编号(ISSN)的分类体系。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国际或行业标准对期刊进行分类。
5. 学术评价分类:按照学术评价机构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文
献研究中心(CAS)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等机构的期刊分类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术期刊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应用
价值。
研究者在选择期刊投稿、查找相关文献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
分类方法。
附件1:刊物分级分类划分与认定标准附件2: 重点核心期刊划分与认定名录一、最权威核心期刊(6种)1、中国社会科学2、新华文摘3、人民日报(理论版)4、求是5、经济研究6、管理世界二、一类重点核心期刊(30种)1、经济日报2、光明日报3、中共中央党校学报4、哲学研究5、世界经济6、社会学研究7、中国法学8、世界宗教研究9、历史研究10、政治学研究 1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2、中国图书馆学报 13、计算机学报 14、中国工业经济 15、中国农村经济 16、文学评论17、中共党史研究18、中国软科学 19、外语教学与研究20、党建研究 21、北京大学学报 22、复旦学报 2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4、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6、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7、南京大学学报 2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9、科学社会主义30、马克思主义研究(注:参照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惯例,凡被SCI、EI、ISTP和SSCI等国际性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凭“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证明,视同校定一类重点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
)三、二类重点核心期刊(61种)1、哲学动态2、自然辩证法研究3、中国哲学史4、道德与文明5、经济学动态6、财贸经济7、当代经济科学8、财政研究9、金融研究 10、企业管理 11、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2、国际问题研究13、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4、近代史研究 15、当代中国研究16、党的文献 17、法学研究 18、中国经济问题 19、世界经济与政治 20、中国科技论坛 21、语言文字应用(原名:语文建设) 22、中国翻译 2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原名: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4、教育研究 25、图书情报工作 26、会计研究 27、统计研究28、理论前沿 29、江海学刊 30、学术月刊 31、国外社会科学 32、学习与探索 33、社会科学 34、社会科学战线35、文史哲36、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37、改革 38、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39、南开大学学报 40、厦门大学学报4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2、江苏社会科学 43、欧洲研究44、江苏行政学院学报45、当代作家评论 46、教学研究47、青年研究 48、国际贸易问题 49、学习时报 50、台湾研究 51、国际金融研究 52、农业经济问题 53、法学 54、心理学报 55、现代国际关系 56、世界历史 57、体育科学 58、微计算机应用 59、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60、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61、党建(注: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国内20种重要的学术刊物”中未被列入的其他刊物,可视同校定二类重点核心刊物。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2018年修订)(经2018年4月11日第6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2018年4月12日第八届党委第11次常委会会议审定通过)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研在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中的引导作用,为全校科研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推动学术繁荣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分类办法以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SSCI、SCI、A&HCI、EI收录的期刊为基础,结合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现状,以及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而成。
若上述期刊目录更新,以其更新版本为标准。
各索引新增收录的期刊,将自动列为相应类别,被各索引调整出的期刊,将自动从相应类别中退出。
具体论文类别的认定,以论文发表时各索引收录期刊目录为准,在大陆以外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时间为准。
第三条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因子,学校将大陆出版的学术期刊分为A、B、C、D1、D2五个等级。
其中,A、B类为校定权威期刊,C类为校定重要期刊,D1、D2类为校定核心期刊。
第四条A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不含英文版)、《中国科学》(任一专业版)。
第五条B类期刊(一)《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不含英文版)、《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求是》、《心理学报》、《世界宗教研究》、《中华医学杂志》、《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史研究》、《管理世界》(不含短论)、《计算机学报》、《会计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
(二)《新华文摘》(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要或摘编、学术卡片)。
第六条C类期刊(一)综合性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开放时代》、《江苏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学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界》、《读书》、《探索与争鸣》、《学海》。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法大发…2008‟5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以下简称“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对象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优异,或综合素质全面并在创新能力、个人特长、公益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和研究生。
各类非全日制学生、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研究生以及外国留学生,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学生奖学金的种类包括:校长奖学金、优秀本科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竞赛优胜奖学金、志愿服务奖学金。
第四条学生奖学金评审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学生奖学金工作的领导机构为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学生工作部负责学生奖学金评定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各学院成立由学院院长负责、分管学生工作的分党委副书记(院长)、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副院长及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负责本院学生奖学金的初评、推荐及院内公示、异议调查等事宜。
第六条学生奖学金评定的一般程序(一)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
(二)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拟定初选名单。
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由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负责组织答辩。
(三)学院对初选名单进行院内公示,公示期为三个工作日。
如对公示人选有异议,可向学院反映。
学院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结果向异议人反馈。
(四)公示结束后,学院将推荐名单报学生工作部。
(五)学生工作部汇总学校学生奖学金推荐名单,并提请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
第七条学生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
凡申请学生奖学金均应按规定提交真实有效的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其中除学习成绩应按规定提交所需学年成绩外,其他科研成果的发表或竞赛的获奖时间均限于评奖当学年内发生,具体时间为上年9月1日起至当年8月31日止。
期刊分类标准期刊是学术交流和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而期刊的分类标准则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期刊的分类标准。
首先,从期刊的学科分类来看,期刊可以根据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
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的期刊可以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的期刊;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可以分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期刊。
这种分类标准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期刊,提高论文被接受的机会。
其次,从期刊的影响因子来看,期刊可以分为高影响因子期刊和低影响因子期刊。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高影响因子期刊往往具有更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以提高论文的曝光度和被引用率。
因此,选择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可以提升论文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此外,从期刊的出版周期来看,期刊可以分为周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不同类型。
不同出版周期的期刊适合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发表,可以选择出版周期较短的期刊;而一些研究成果需要深入思考和长期观察,可以选择出版周期较长的期刊。
最后,从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来看,期刊可以分为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
国际期刊往往具有更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更高的国际学术认可度,可以提升论文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选择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论文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期刊的分类标准涉及到学科分类、影响因子、出版周期和国际化程度等多个方面。
在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特点,综合考虑这些分类标准,选择最适合的期刊,以提高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法学核心期刊论文投稿指南【使用说明】这份指南基本上囊括了法学院青年教师或学生可能投稿的所有期刊。
指南分为四类:一、法学类核心期刊,二、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三、综合性社会期刊,四、非核心类法学期刊。
其中前三类为法学院所承认的核心期刊,关于法学类的期刊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投稿说明,而综合性期刊我们只是提供了地址或E-mail,希望能够谅解。
同时感谢研究生会学术部同学的辛勤努力。
由于编辑仓促,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发现错误后能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定期予以修订。
请联系:**************.com。
友情提醒:本指南仅作参考用。
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二零一零年六月三日【目录】一、法学类核心期刊 41、法学研究(双月刊) 42、中国法学(双月刊) 53、中外法学(双月刊) 54、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双月刊) 65、法商研究(双月刊)76、法学评论(双月刊)77、知识产权(双月刊)78、比较法研究(双月刊)79、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810、中国版权(双月刊) 911、行政法学研究(季刊)912、法学家(双月刊)913、政治与法律(双月刊)914、华东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1015、中国刑事法杂志(双月刊)1016、河北法学(月刊)1117、法学(月刊)11二、综合性社科期刊211、中国社会科学212、国外社会科学223、天津社会科学224、读书225、学术月刊226、江苏社会科学227、浙江社会科学238、江海学刊239、学习与探索231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311、文史哲2312、开放时代2413、社会科学研究2414、学术界2415、学术研究2416、浙江学刊2417、东南学术2418、社会科学战线2519、社会科学2520、南京社会科学2521、人文杂志2522、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523、云南社会科学2624、社会科学辑刊2625、中国文化研究2626、社会科学家2627、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628、河北学刊2729、宁夏社会科学2730、江汉论坛2731、北京社会科学2732、内蒙古社会科学2833、中州学刊2834、广东社会科学2835、学海2836、求索2937、甘肃社会科学2938、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939、江淮论坛2940、贵州社会科学3041、江西社会科学3042、青海社会科学3043、新疆社会科学30三、非核心类法学类期刊311、安徽大学法律评论312、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13、当代法学314、法律适用315、法学论坛326、法学杂志327、法制与经济328、法制与社会3310、福建法学3311、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312、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313、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3314、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415、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416、中美法律教育评论3417、广东法学3518、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519、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3520、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3521、国家行政学院学报3622、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623、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624、湖南法学3725、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726、环球法律评论3727、江苏警官学院学报3828、金陵法律评论383/ 2129、金融法苑3830、南京大学法律评论3831、人民司法3932、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933、审判研究3934、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935、武大国际法评论4036、厦门大学法律评论4037、行政与法4038、行政与法制4139、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140、政法学刊4141、中国司法41投稿指导:一、法学类核心期刊(期刊目录来源于南京大学社科处“管理文件”目录下的CSSCI)1、法学研究(双月刊)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邮编:电话:010-投稿Email:*******************注释体例: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
期刊论文分类办法(试行)通知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SSCI、A&HCI期刊、EI收录论文以及中国科技论文收刊目录,按科技论文影响力,将我校学术期刊论文分为T1、T2、T3、T4、T5、T6六类。
(注:T为Tier的字首)。
一、T1期刊1.NATURE、SCIENCE、CELL。
2.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10.0的SCI期刊。
3.依据2012年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12年JCR分区,三年平均影响因子位列各学科前5%的期刊。
4.依据2012年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SCI期刊,影响因子位列各学科前5%的期刊。
5.《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文章转载)、《求是》。
二、T2期刊1.依据2012年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12的JCR分区,三年平均影响因子位列各学科前20%或JCR分区2区的期刊(如需要,每个二级学科可从T3期刊中增加1-2种有影响力的期刊)。
2.依据2012年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SCI期刊,影响因子位列各学科前20%的期刊(如需要,每个二级学科可从T3期刊中增加1-2种有影响力的期刊)。
3.依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目录(2014-2015版),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管理学科,按学科门类指定1种期刊。
4.《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2000字以上)。
三、T3期刊1.依据2012年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12的JCR分区,三年平均影响因子位列各学科前50%的期刊或JCR分区3区的期刊(如需要,每个二级学科可从T4期刊中增加1-2种有影响力的期刊)。
2.中国科学(英文版)、科学通报(英文版)。
关于印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补充规定》
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研究生法学》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各二级培养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补充规定》
经校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2017年第2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第3次会议研究
和会后书面征求研指委委员意见同意,现予印发。
本补充规定适用于2017年6月
20日后发表的论文。
【总页数】1页(P47-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中国研究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J], 蔡基刚
2.关于印发《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若干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社会保险基金会
计核算若干问题补充规定 [J], 无
3.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注册补充规定(二)》的通知/医疗器械注册补充规定(二)[J], 无
4.期刊论文发表与研究生学术素养和专业素养培养 [J], 蔡基刚
5.关于转发《关于印发企业住房基金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科类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分类认定标准社科类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分类认定标准一、出版社:一类: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二类:其它国家级出版社三类:省级及大学出版社二、学术期刊一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二类期刊:1、综合类:文史(中华书局)、文献(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外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3000字)2、哲学: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3、社会学: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4、政治学: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世界经济与政治5、法学: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6、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7、文化、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中国编辑(新闻出版署)8、图情、档案学: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9、科学研究: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0、教育、心理: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11、体育: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2、语言学: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13、文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14、新闻学:新闻战线(人民日报社)15、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16、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17、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18、党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3000字)三类期刊:1、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学术月刊、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2、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3、社会学:中国统计、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4政治学: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中共中央党校学报、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华思想教育研究会)、青年研究5、法学: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6、经济学: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7、文化、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中国广告、国际广告、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电化教育研究8、图情、档案学: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9、科学研究: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10、教育、心理: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国家教委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进展(中科院心理所)、学科教育11、体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12、语言学:语言研究、辞书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13、文学: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14、新闻学:新闻采编(山西新闻学会)、新闻与写作(北京新闻学会)15、外国语: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国外语言学、中国俄语教学16、艺术:中国音乐、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钢琴艺术、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油画、国画家、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雕塑、包装与设计17、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18、党政管理: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华思想教育研究会)、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四类期刊:1、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最新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被《国家社会科学年鉴》摘发的;3、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的;4、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非理论版及《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文艺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3000字)。
我国本科生科研情况综述管华;何晓琴;梁鹤【摘要】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而高校培养机制的成熟和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培养效果,从科研能力的内涵和界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平台、“导师制”设立、管理机制和成果交流与转化等方面考察或许可窥探全貌.对上述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概述我国高校总体在培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期刊名称】《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4(032)003【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国内;本科生科研;综述【作者】管华;何晓琴;梁鹤【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陕西西安710122;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陕西西安71012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72.51 科研能力的内涵和界定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能力可归纳为:科研能力是人们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领[1]。
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简称 CUR)作了如下定义:本科生科研是指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理智的或创造性的贡献[2]。
国内也有诸种定义,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科研能力主要表现为两种意识和六种子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述能力;其中问题意识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开始,创新意识则是核心。
科研能力并不仅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新世纪之际人人都需要有意识培养的能力之一。
这源于科研的内涵: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创新意识贯穿问题解决过程的始末,以各项能力的运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探索手段。
本科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然而相关调查显示,本科生对科研能力的认知仅为18.7%。
2 历史进程我国本科生科研始于竞赛,经历了由大学进行实验到国家牵头的发展过程。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
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
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
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
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
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
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
社科类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分类认定标准社科类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分类认定标准一、出版社:一类: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二类:其它国家级出版社三类:省级及大学出版社二、学术期刊一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二类期刊:1、综合类:文史(中华书局)、文献(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外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3000字)2、哲学: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3、社会学: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4、政治学: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世界经济与政治5、法学: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6、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7、文化、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中国编辑(新闻出版署)8、图情、档案学: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9、科学研究: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0、教育、心理: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11、体育: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2、语言学: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13、文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14、新闻学:新闻战线(人民日报社)15、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16、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17、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18、党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3000字)三类期刊:1、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学术月刊、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2、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3、社会学:中国统计、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4政治学: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中共中央党校学报、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华思想教育研究会)、青年研究5、法学: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6、经济学: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7、文化、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中国广告、国际广告、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电化教育研究8、图情、档案学: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9、科学研究: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10、教育、心理: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国家教委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进展(中科院心理所)、学科教育11、体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12、语言学:语言研究、辞书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13、文学: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14、新闻学:新闻采编(山西新闻学会)、新闻与写作(北京新闻学会)15、外国语: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国外语言学、中国俄语教学16、艺术:中国音乐、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钢琴艺术、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油画、国画家、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雕塑、包装与设计17、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18、党政管理: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华思想教育研究会)、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四类期刊:1、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最新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被《国家社会科学年鉴》摘发的;3、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的;4、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非理论版及《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文艺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3000字)。
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2003年5月28第10次校长办公会通过,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修订,2015年12月30日
第18次校长办公会修订)
第一条学术期刊划分为三类: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
第二条权威期刊包括:
(一)《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语文》、《世界宗教研究》、《文艺研究》、《文物》、《统计研究》、《中国军事科学》。
(二)《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生物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农业科学》、《心理学报》、《计算机科学》、《中国环境科学》。
(三)《新华文摘》发表或转载的论文(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编)视为权威刊物论文。
(四)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排名前50%)、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
(五)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咨询报告。
第三条核心期刊包括:
(一)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
- 1 -
展版和来源集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
(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证据科学》、《行政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法学(英文版)》。
(四)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五)EI(工程索引)排名后50%期刊。
(六)在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等检索系统收录期刊之外的境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经校科学研究委员会评定达到一定水平的,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
(七)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教育部简报(高校智库专刊)》、《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中国法学会要报》、北京市社科基金《成果要报》。
(八)被省部级党政机关正职领导人批示的咨询报告。
第四条一般期刊包括:
(一)各类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的增刊与特刊。
(二)除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之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
(三)《法大智库建议》、《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要报》。
(四)以书代刊论文。
(五)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集论文。
第五条教师期刊论文的认定由科研处和校科学研究委员会负责;本科生期刊论文的认定由教务处和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生期刊论文的认定由研究生院和校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
- 2 -
第六条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第七条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施行。
2016年1月1日前发表的论文,适用原办法。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