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知识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章钻井液基础知识一、钻井液概念钻井液是指油气开发钻井过程中以其多种功能满足钻井工作需要的各种循环流体的总称。
钻井液的循环是通过泥浆泵实现的。
循环池中的钻井液由泥浆泵泵入地面高压管汇,经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方钻杆、钻杆、钻铤到达钻头,然后从钻头喷嘴喷出,沿着钻柱与井壁(或套管)形成的环形空间返出,到达地面后经各种固控设备处理后返回循环池。
因此,钻井液又被人们普遍称为石油钻井工程的“血液”。
钻井液又称做钻井泥浆或简称泥浆。
钻井液工艺技术是油气钻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安全、优质、快速钻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场钻井液循环系统如图所示。
泥浆池泥浆泵地面高压管汇立管水龙带水龙头方钻杆固控设备沉砂池震动筛泥浆槽井眼环空钻头钻铤钻杆二、钻井液的组成1、分散介质---水(盐水)或油2、分散相---膨润土、加重材料、各种处理剂、钻屑膨润土是常用的配浆材料,主要起提粘和造壁作用,加重材料用于提高钻井液密度,处理剂用于调整钻井液性能,钻屑是无用固相应通过各种固控措施除去。
三、钻井液的基本功用1、携带和悬浮岩屑通过钻井液循环将钻头破碎的岩屑从井底携带到地面,让钻头始终接触、破碎新地层,保证快速钻进。
钻井液停止循环时使钻屑在钻井液中悬浮不下沉,防止沉沙卡2、稳定井壁和平衡地层压力钻井液借助液相滤失作用,在井壁上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泥饼,阻止液相进一步滤失,从而减弱泥页岩水化膨胀和分散程度,达到稳定井壁的作用。
平衡地层压力是通过钻井液提供的液注压力来实现,从而防止井塌、井喷、卡钻等复杂情况。
3、冷却和润滑钻头钻具钻进过程中钻头破碎岩屑,钻具与井壁摩擦会产生大量热,这些热量通过钻井液循环被带出地面从而达到冷却钻头钻具的作用。
钻具在井下旋转过程中钻井液在钻具与地层之间又会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
4、传递水动力钻井液将地面泥浆泵赋予的动力除了用于克服沿程阻力外,当它从钻头喷嘴高速喷出时,对井底产生强大冲击力从而显著提高钻速。
钻井液复习资料1、钻井液概念:油气钻井过程中以其多种功能满足钻井工作需要的各种循环流体的总称。
2、钻井液功能:(1)携带和悬浮岩屑(2)稳定井壁和平衡地层压力(3)冷却和润滑钻头、钻具(4)传递水压力(5)获取井下信息(6)保护油气层3、钻井液类型:(1)分散钻井液(2)钙处理剂钻井液(3)盐水钻井液(4)饱和盐水钻井液(5)聚合物钻井液4、黏土矿物有哪三种: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5、晶格取代的概念:在其结构中某些原子被其他化合价不同的原子取代而晶体骨架保持不变的作用6、黏土晶体的电荷分为哪三种: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正电荷7、交换型阳离子的概念:黏土一般带负电,为了保持电中性,黏土必然从分散介质中吸附等电量的阳离子,这些被黏土吸附的阳离子,可以被分散介质中其他阳离子所交换。
8、黏土阳离子交换容量:在分散介质PH=7的条件下,黏土所能交换阳离子的总量。
9、黏土水化膨胀受哪三种力的制约:表面水化力、渗透水化力、毛细管作用。
10、表面水化、渗透水化的概念:表面水化是由黏土晶体表面吸附水分子与交换性阳离子水化而引起的;渗透水化是当黏土表面吸附的阳离子浓度高于介质中的浓度,便产生渗透压,从而引起水分向黏土晶层扩散的现象。
11、分散介质和分散项的概念: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相。
包围分散相的另一相称为分散介质。
12、吸附作用及其分类:物质在俩相界面上自动浓集(界面浓度大于内部浓度)的现象。
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13、电动电位、热力学电位的概念:滑动面到均匀液相内的电位称为电动电位。
从固相表面到均匀液相内的电位称为热力学电位。
14、动力稳定性、聚结稳定性的概念:动力稳定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分散相粒子是否容易下沉的性质。
聚结稳定性是指分散相粒子是否容易自动的聚结变大的性质15、黏土矿物的俩种基本构造是:硅氧八面体、铝氧四面体。
16、钻井液流变性的概念:在外力作用下,钻井液发生流变和变形的特性17、钻井液粘度的物理意义:产生单位剪切速率所需要的剪切应力。
钻井液基本知识钻井液就是用于钻井的流体,在钻井中的功用:1、清洗井底,悬浮携带岩屑,保持井眼清洁。
2、平衡地层压力,稳定井壁、防止井塌、井喷、井漏。
3、传递水功率、以帮助钻头破碎岩石。
4、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5、冷却钻头、钻具。
6、利用钻井液进行地质、气测录井。
钻井液常规性能对钻井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一、钻井液密度1、钻井液密度概念:单位体积钻井液的质量称为钻井液的密度,其单位就是克/厘米3(g/cm3)常用符号表示。
现场一般用钻井液密度计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2、钻井液密度的计算公式P=(P地×102)÷H+PeP----钻井液密度g/cm3式中:P地----地层压力MPaH-----井深mPe-----附加密度、油层附加0、05—0、1气层附加0、07—0、15由于起钻时可能产生抽吸或液面下降,另外,气体进入井内,也会引起液柱压力降低,因此钻井液密度要有附加值。
3、钻井液密度与钻井工作的关系: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密度的作用就是通过钻井液柱对井底与井壁产生压力,以平衡地层中油、气压力与岩石侧压力、防止井喷、保护井壁,同时防止高压油气水侵入钻井液,以免破坏钻井液的性能引起井下复杂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钻井液密度,若钻井液密度过小,则不能平衡地层流体压力,与稳定井壁,可能引起井喷、井塌、卡钻等事故,若钻井液密度过大则压漏地层,并易损害油气层。
钻井液对钻速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大液柱压力也大,钻速变慢,因钻井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正压差使岩屑的清除受到阻碍。
造成重复破碎,降低钻头破碎岩石的效率,使钻速下降,通常在保证井下情况正常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钻速,应尽量使用低密度钻井液。
二、钻井液粘度1、钻井液的粘度概念:钻井液粘度就是指钻井液流动时,固体棵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以及液体分子之间内摩擦的总反映,钻井液粘度可用漏斗粘度计与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由于测定的方法不同,有不同的粘度值,现场常采用漏斗粘度计测量钻井液的粘度,单位就是秒。
第五章钻井液钻井液(Drilling fluids)是在旋转钻井时循环使用的流体,包括水基、油基、气基三种类型。
由于绝大多数使用的是液体,少量使用气体或泡沫,因此称之为“钻井液”,又由于最初的钻井液主要是由水和粘土组成,而且粘土一直是钻井液的主要配制材料,因此习惯称之为“泥浆”。
尽管目前钻井液的成本仅占钻井总成本的5~10%左右,但它却是影响钻井工程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井愈深,其重要性愈突出,因此,人们形象地把泥浆比喻为“钻井的血液”。
第一节钻井液性能一.钻井液性能钻井液性能测试与计算的技术指标总共有40多项,但对一种钻井液体系,一般要求测定和相适应的指标常常只是几项或十几项。
测试钻井液性能的方法可参见1993年版API RP 13 B-l《水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推荐作法》和B-2《油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推荐作法》以及我国行业标准ZB/TE 13004《钻井液测试程序》。
各项性能的代号及单位见表5-1。
二.钻井液性能的控制1.密度(MW)(1)钻井液密度是单位体积钻井液所含物质的质量,法定计量单位为克/厘米3(g/cm3)或千克/米3(kg/m3),钻井现场也常用其他非法定计量单位,如磅/加仑(1b/gal)或磅/英尺3(fo/f t3),有时则用压力梯度表示,如磅/英寸2/英尺(1b/in2/f t)、磅/英寸2/1000英尺(1b/in2/1000f t)、千帕/米(kPa/m)或者是公斤/厘米2/米(kg/cm2/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见单位换算表。
(2)钻井液密度的设计应控制在合适的数值上。
一般而言,钻井液密度提高有利于支承井壁,保证井眼的稳定,阻止地层流体流入井筒污染钻井液及引发井涌与井喷,但密度高不利于提高钻进速度。
(3)钻井液密度降低有利于避免井漏,提高钻进速度和减少压差卡钻机率,也有利于产层保护,但密度降低容易引发井涌或井喷。
(4)钻井液密度升高的可能因素是:①加入加重材料。
钻井液基本知识钻井液是用于钻井的流体,在钻井中的功用:1、清洗井底,悬浮携带岩屑,保持井眼清洁。
2、平衡地层压力,稳定井壁、防止井塌、井喷、井漏。
3、传递水功率、以帮助钻头破碎岩石。
4、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5、冷却钻头、钻具。
6、利用钻井液进行地质、气测录井。
钻井液常规性能对钻井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一、钻井液密度1、钻井液密度概念:单位体积钻井液的质量称为钻井液的密度,其单位是克/厘米3(g/cm3)常用符号表示。
现场一般用钻井液密度计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2、钻井液密度的计算公式P=(P地×102)÷H+PeP----钻井液密度g/cm3式中:P地----地层压力MPaH-----井深mPe-----附加密度、油层附加0.05—0.1气层附加0.07—0.15由于起钻时可能产生抽吸或液面下降,另外,气体进入井内,也会引起液柱压力降低,因此钻井液密度要有附加值。
3、钻井液密度与钻井工作的关系: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密度的作用是通过钻井液柱对井底和井壁产生压力,以平衡地层中油、气压力和岩石侧压力、防止井喷、保护井壁,同时防止高压油气水侵入钻井液,以免破坏钻井液的性能引起井下复杂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钻井液密度,若钻井液密度过小,则不能平衡地层流体压力,和稳定井壁,可能引起井喷、井塌、卡钻等事故,若钻井液密度过大则压漏地层,并易损害油气层。
钻井液对钻速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大液柱压力也大,钻速变慢,因钻井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正压差使岩屑的清除受到阻碍。
造成重复破碎,降低钻头破碎岩石的效率,使钻速下降,通常在保证井下情况正常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钻速,应尽量使用低密度钻井液。
二、钻井液粘度1、钻井液的粘度概念:钻井液粘度是指钻井液流动时,固体棵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以及液体分子之间内摩擦的总反映,钻井液粘度可用漏斗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由于测定的方法不同,有不同的粘度值,现场常采用漏斗粘度计测量钻井液的粘度,单位是秒。
钻井液知识总结
首先,我了解到了钻井液的主要功用: (1)携带和悬浮岩屑(2)稳定井壁和平衡地层压力(3)冷却和润滑钻头、钻具(4)传递水动力(5)传递井下信息、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和高、低压地层(6)保护油气层。
钻井液的分类,综合分类法:分为10类①分散钻井液②钙处理钻井液③盐水钻井液④饱和盐水钻井液⑤聚合物钻井液⑥钾基聚合物钻井液⑦油基钻井液⑧合成基钻井液⑨气体型钻井流体⑩保护储层的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钻井液发生流动和变形的特性,其中流动是主要的方面。
其次,还可以充当加重剂、降失水剂和分散剂。
1)加重剂:当钻井液的液柱压力不能平衡地层压力或出现井喷需要压井时,需向体系中加入加重剂来提高钻井液的比重,以达到平衡地层压力和制止井喷事故的目的,常用的加重剂是重晶石(BaSO4).2)降失水剂:为了减少钻井液向地层中的滤失,保证井身安全,而采用的保护泥浆胶体稳定性的化学剂称为降失水剂。
目前常用的降滤失剂有:
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改性淀粉等。
这些产品能分散于水中,但不溶解.以堵塞地层中的孔隙,防止滤失,又因其是油溶性的.所以不会堵塞油气通道,同时它们也可用于完井液,修井液和射孔液中。
3)分散剂(又称稀释剂)
当钻井液中的粘土和钻屑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钻遇盐膏层时,地层水中的溶解盐,尤其是高价阳离子会加剧网状结构的形成.使钻井液的流动性变差。
能够拆散这种网状结构,释出自由水,使钻井液粘度和切力降低的添加剂称为分散剂。
常用的分散剂有:木质素磺酸盐及其与铁铬,钛,锰,锡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等。
常见的粘土矿物有三种;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
降失水剂:能够降低水泥浆滤失量的材料统称为水泥浆降失水剂,目前较常用的降失水剂有,聚丙烯酰胺类、羧甲基纤维素和有机酸的复合物等。
2、减阻剂(稀释剂、分散剂、减水剂、紊流诱发调节剂)
用紊流泵送水泥浆常常可取得满意的结果,减阻剂能控制水泥浆的流动性,在低的泵排量下,引起紊流流动。
磺甲基单宁、单宁碱液、磺甲基褐煤等在一定掺量范围都有较好的减阻效果。
3 稠化时间调节剂
由于固井井深不同,要求水泥浆具有适当的稠化时间,以满足安全作业的需要。
稠化时间调节剂包括促凝剂和缓凝刺。
促凝剂是能使水泥快速凝固的添加剂,常用的有氯化钙,氯化
钠.氯化铵等;缓凝剂是能使水泥浆凝固或稠化时间延长的添加剂,常用的缓凝剂有木质素磺酸盐及其衍生物,羟基羧酸的盐类(如柠檬酸酒石酸)及其衍生物等。
4 比重调节剂
根据不同的地层压力条件,需用不同密度的水泥浆,能改变水泥浆密度的添加剂称比重调节剂,包括减轻剂和加重剂。
减轻剂有膨润土(也称搬土)、硬沥青等;加重剂有重晶石、赤铁矿、砂,食盐等。
钻井进入目的层时,为了保护油气层,常采用一种特殊的钻井液进行钻井,这一种特殊的钻井液即完井液。
常用的完井液添加剂有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衍生物、聚阴离子纤维素等。
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钻井助剂有:
1.腐植酸盐类
腐植酸(HA)是一种芳香类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降失水、耐高温和抗盐的功能。
腐植酸与KOH 溶液反应后,经过抽提,可得到含有HA的腐植酸钾(KHm)。
2.聚合物类
聚合物类钻井助剂主要利用乙烯、丙烯等烯类单体发生缩聚或共聚反应制得,在不分散泥浆中应用广泛。
常见的产品有PAC、丙烯酸多元共聚物和速溶PAN等。
PAC由氢氧化铝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由于氯化铝中铝原子的共价性强,在不同的条件下,可生成不同聚合度的PAC。
PAC絮凝体成型快,活性好,适应pH值宽,利于油水分离。
而丙烯酸多元共聚物由于可以在碳链上添加酰胺基、羟基和磺酸基等多种亲水或疏水基团,使得其产品性能广泛,抗盐能力突出。
聚合物类产品的应用性能与分子聚合度密切相关。
由于分子中含有较长的分子链,其宏观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性能和热稳定性,因此,该类助剂都具有较好的耐温性。
3.三磺类
三磺类助剂是指磺化酚醛树脂、磺化沥青粉、磺化褐煤三类产品,其中以磺化酚醛树脂的应用较为广泛。
主要用作降滤失剂,抗盐、抗钙效果显著。
磺化酚醛树脂是由苯酚、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缩合与磺化后,再与水进行树脂化和络合反应制得,能显著改善钻井液的流变性。
磺化褐煤是在苯环上添加一磺酸基,能够抗高温。
磺化沥青是使沥青与发烟硫酸发生磺化反应后,再水解得到的产物该助剂水化作用强,可防钻井井壁坍塌。
此外,还具有润滑、堵漏和降阻的作用。
三类助剂共同使用,是理想的高温深井泥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