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室内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
G.1靛蓝二磺酸的分光光度法G.1.1 相关标准和依据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5437 《环境质量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的分光光度法》。
G.1.2 原理空气中的臭氧,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存在下,与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等摩尔反应,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
在61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蓝色减褪的程度定量空气中臭氧的浓度。
G.1.3 测定范围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
当采样体积为〔5~30〕L,时,本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范围为 0.030~1.200 mg/m3。
G.1.4 仪器G. 采样导管:用玻璃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内径约为3mm,尽量短些,最长不超过2m,配有朝下的空气入口。
G.1.4.2 多孔玻板吸收管: 10mL。
G.1.4.3 空气采样器。
G.1.4.4 分光光度计。
G.1.4.5 恒温水浴或保温瓶。
G.1.4.6 水银温度计:精度为±5℃。
G.1.4.7 双球玻璃管:长10cm,两端内径为6mm,双球直径为15mm。
G.1.5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重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G.1.5.1 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C〔1/6KBrO3〕=0.1000mol/L:称取溴酸钾〔优级纯,180℃烘2h 〕溶解于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G.1.5.2 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KBrO3〕=0.0100mol/L:吸取10.00mL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入溴化钾〔KBr〕,用水稀释至标线。
G.1.5.3 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C〔Na2S2O3〕=0.1000mol/L。
G.1.5.4 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C〔Na2S2O3〕=0.0050mol/L:临用前,准确量取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20倍。
一、碘量法(气体)1.原理概要: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
其反应式为:O3+2KI+H2O=O2+I2+2KOH (1)I2+2Na2S2O3=2NaI+Na2S4O6 (2)2.试剂2.1 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
此溶液1.00mL 含0.20g碘化钾。
2.2 (1+5)硫酸(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p=1.84;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
2.3 C(Na2S2O3·5H2O)=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
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0.1mol/L。
再加入0.2g碳酸钠(Na2S2C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标定,调整浓度到0.1000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标定方法见后面)。
2.4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 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稀释到100mL;煮沸几分钟后放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可加入1.25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
3 试验仪器、设备及对其要求3.1 三角洗瓶(吸收瓶)500mL。
3.2 滴定管50mL,宜用精密滴定管。
3.3 湿式气体流量计容量5L。
3.4 量筒 20mL 500mL 各一只。
臭氧验证方案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
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1. 空间消毒效果验证:可以考虑使用臭氧浓度测量仪、空气细
菌培养器等工具,测量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以及臭氧在空气中的浓度变化,来验证臭氧的空间消毒效果。
2. 水质消毒效果验证:可以使用臭氧检测仪、水质采样器等设备,采集消毒前后的水质样本,通过检测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等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臭氧在水中的浓度变化,来验证臭氧的水质消毒效果。
3.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验证:可以使用臭氧浓度测量仪、细菌培
养器等工具,测量消毒前后物体表面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以及臭氧在物体表面的释放量,来验证臭氧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4. 人体接触消毒效果验证:可以根据卫生部的规定,使用臭氧
浓度测量仪、人体接触消毒器等设备,测量消毒前后人体接触表面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以及臭氧在人体接触表面的释放量,来验证臭氧的人接触消毒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并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臭氧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要注意臭氧的浓度和使用时间,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摘要:1.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2.紫外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臭氧3.化学发光法测定环境空气臭氧4.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5.空气现场臭氧测定仪正文: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对于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包括紫外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等。
紫外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环境空气臭氧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紫外光度计测量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浓度。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对光度计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过程中,需要调节校准仪的零点电位器至零,并调节分析仪的零点电位器。
然后,分析仪和校准仪同时采集零空气的稳定响应值,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化学发光法是另一种用于环境空气臭氧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化学发光原理测量臭氧的浓度。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化学发光仪,该仪器可以自动测定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对环境空气中臭氧进行连续监测。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
为了规范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我国制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GB/T 18204.27-2000) 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的化学发光法测定方法和紫外光度法测定方法。
空气现场臭氧测定仪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的仪器。
它具有便携式、泵吸式、固定式等多种形式。
空气现场臭氧测定仪的原理主要基于紫外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
其中,采用固体发光器件的空气现场臭氧测定仪具有抗震、抗潮性能,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臭氧浓度监测。
总之,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紫外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
同时,我国还制定了相关标准,以规范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和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HJ 504-2009)—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臭氧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熟练掌握滴定操作;3、熟练掌握采样仪器和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实验前准备1、试剂(1)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c(1/6 KBrO3)=0.100 0 mol/L]准确称取1.391 8 g 溴化钾(优级纯,180℃烘2 h),置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2)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 KBrO5)= 0.010 0 mol/L]吸取10.00 ml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1.0g溴化钾(KBr),用水稀释至标线。
(3)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c(Na2S2O3)= 0.1000 mol/L]。
(4)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c(Na2S2O3)= 0.00500 mol/L]临用前,取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用新煮沸并冷却到室温的水准确稀释20 倍。
(5)硫酸溶液,1+6。
(6)淀粉指示剂溶液[ρ=2.0 g/L]称取0.20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 ml 沸水,煮沸至溶液澄清。
(7)磷酸盐缓冲溶液,[c(KH2PO4-Na2HPO4)=0.050 mol/L]称取6.8 g磷酸二氢钾(KH2PO4)、7.1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稀释至1000 ml。
(8)靛蓝二磺酸钠(C16H8O8Na2S2)(简称IDS),分析纯、化学纯或生化试剂。
(9)IDS 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5g靛蓝二磺酸钠溶于水,移入500 ml棕色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在室温暗处存放24 h后标定。
此溶液在20℃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2周。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20.00 ml IDS 标准贮备溶液于250 ml碘量瓶中,加入20.00 ml溴酸钾-溴化钾溶液再加入50 ml水,盖好瓶塞,在16℃±1℃生化培养箱(或水浴中放置至溶液温度与水浴温度平衡时[注1],加入5.0 ml硫酸溶液,立即盖塞、混匀并开始计时,于16℃±1℃暗处放置35 min±1.0 min后,加入1.0 g碘化钾,立即盖塞,轻轻摇匀至溶解,暗处放置5 min,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棕色刚好褪去呈淡黄色,加入5 ml淀粉指示剂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退,终点为亮黄色。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公共场所作为人们日常活动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其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臭氧是公共场所空气中常见的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因此,对公共场所空气中的臭氧含量进行检验,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臭氧的危害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其直接吸入可引起呼吸道刺激、胸闷、咳嗽等症状,还可加剧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暴露在臭氧中,还会损害肺部组织,影响呼吸功能。
此外,臭氧还可对眼睛和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引发眼疾、咽喉疼痛等不适感。
1.采样方法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样过程必须遵循科学和规范的方法。
一般而言,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检验步骤如下:(1)确定采样位置:选择能代表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区域,例如室内的中央区域、通风口等;(2)环境准备:确保采样区域的干净整洁,尽量避免其他干扰物质的存在;(3)安装采样仪器:将臭氧检测仪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通常是距离地面1.5米的位置;(4)运行和采样:启动臭氧检测仪器,开始对空气中的臭氧含量进行采样;(5)采样时间:根据需要,通常采样时间为15-30分钟;(6)重复采样:如有必要,可以对同一位置进行重复采样,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2.仪器设备(1)臭氧检测仪:臭氧检测仪是一种可以测量空气中臭氧含量的仪器,主要包括便携式和固定式两种。
便携式臭氧检测仪适合于现场采样,而固定式臭氧检测仪适合于长时间监测和记录。
(2)标准气体:用于校准臭氧检测仪器的标准气体,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计算机及软件:用于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以及生成相应的报告。
3.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采样后,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原始数据收集:将采样仪器获得的原始数据导入计算机中;(2)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排除异常值和误差;(3)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含量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4)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臭氧含量高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和控制措施。
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工作场所空气质量一直备受关注,其中臭氧是一个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质。
臭氧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对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臭氧的来源和危害臭氧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印刷油墨和消毒剂等。
当臭氧浓度超过一定限值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表现为呼吸道不适、眼睛刺激、喉咙痛等症状。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臭氧环境中,还可能引发哮喘、肺部疾病等严重后果。
二、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测定方法1. 传感器法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快速检测臭氧浓度的方法。
通过将传感器放置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可以实时监测臭氧的浓度。
传感器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但精准度相对较低。
2.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臭氧测定方法。
通过取样工作场所空气,利用化学试剂反应得到臭氧的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收集样本、实验室分析等步骤,相对繁琐,但结果可靠。
3.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臭氧测定方法。
通过光谱仪器对工作场所空气进行扫描,可以准确测定臭氧的吸收光谱,进而计算出臭氧的浓度。
这种方法精准度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三、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的选择在选择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准确性:不同的测定方法准确性有所差异,应根据需要选择精度较高的方法。
2. 快速性:有些工作场所需要实时监测臭氧浓度,因此测定方法的响应速度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3. 可操作性:一些测定方法需要专业设备或实验条件,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工作场所,因此可操作性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4. 经济性:不同的测定方法耗材、设备等成本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济合适的方法。
综上所述,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准确性、快速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工作场所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臭氧对劳动者的危害,为建设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助力。
臭氧浓度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三类。
1.化学检测法碘量法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我国和许多国家均把此法作为测定气体臭氧的标准方法,我国建设部发布的《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标准CJ/T — 94 中即规定使用碘量法。
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O 3)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I 2)。
臭氧还原为氧气。
反应式为:O 3 + 2KI + H 2O → O 2 + I 2 + 2KOH游离碘显色,在水中浓度由低至高呈浅黄至深红色。
用硫代硫酸钠(NaS2O3 )标准液滴定(硫代硫酸钠应加入碱式滴定管中,带橡胶和玻璃珠的),游离碘变为碘化钠(NaI),反应终点为完全褪色停止。
反应式为:I2 + 2Na 2S2O 3→ 2NaI + NaS4O 6两反应式建立起O3反应量与NaS2O3消耗量的定量关系为1molO 3:2mol NaS2O 3,则臭氧浓度C(O3)计算式为:C(O3)= V1x L*48 /2 V 0(mg/L )式中:C(O3)——臭氧浓度,mg/L ;V1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用量,ml ;L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浓度,mol/L ;V 0——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ml 。
操作程序及方法参照标准CJ/ — 94 。
测定标准型发生器浓度很方便。
臭氧化气体积用流量计计数,NaS2O 3浓度一般配制为L ,测定精度可达± 1% 。
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时,应用在气体采样器抽气定量。
为保证测定精度,NaS2O 3 配为L 。
测定水溶臭氧浓度亦可用此公式计算,只是V0代表采水量,取1000ml。
NaS2O3浓度为L 。
碘量法优点为显色直观。
不需要贵重仪器。
缺点是易受其氧化剂如NO 、CI2等物质的干扰,在重要检测时应减除其它氧化物质的影响。
硫代硫酸钠的标定准确称取0.15g在120度干燥至恒量的基准重铬酸钾,置于碘量瓶中,加入50ml水使之溶解。
臭氧消毒验证方案1. 引言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泛的杀菌、消毒、去除异味等应用。
在生活和工业领域中,臭氧消毒被广泛使用,但为了确保消毒效果的有效性,需要进行验证。
本文将介绍臭氧消毒验证的方案,包括验证目的、方法、步骤等内容,以保证臭氧消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验证目的臭氧消毒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臭氧消毒达到预期的杀菌效果,确保环境或设备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3. 验证方法臭氧消毒验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臭氧浓度为指标的物理化学指标验证和微生物指标验证。
3.1 物理化学指标验证物理化学指标验证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臭氧浓度和臭氧接触时间。
验证步骤如下:1.设置验证设备,包括臭氧生成器、臭氧浓度检测仪等。
2.在验证环境中放置臭氧生成器,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
3.使用臭氧浓度检测仪对验证环境中的臭氧浓度进行监测,确保臭氧浓度符合规定标准。
4.记录验证环境中臭氧的接触时间,确保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
3.2 微生物指标验证微生物指标验证主要通过测定验证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来评估臭氧消毒的效果。
验证步骤如下:1.在验证环境中采集微生物样本,包括空气、表面和水样等。
2.将采集到的微生物样本进行培养,并进行计数和鉴定。
3.在完成臭氧消毒后,再次采集相同位置的微生物样本。
4.对比臭氧消毒前后的微生物数量变化,评估臭氧消毒的效果。
4. 验证步骤验证臭氧消毒的步骤如下:1.制定验证计划:确定验证的环境、设备和方法。
2.设置验证设备:根据需要购置所需设备,并进行校准。
3.准备验证环境:清洁验证环境,确保没有其他杂质影响验证结果。
4.进行物理化学指标验证:按照3.1中的方法进行臭氧浓度和接触时间的检测。
5.进行微生物指标验证:按照3.2中的方法进行微生物样本的采集、培养和计数。
6.分析结果: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认臭氧消毒的效果。
7.编写验证报告:整理验证过程和结果,撰写验证报告,记录验证的详细信息和结论。
5. 验证频率臭氧消毒的验证频率根据不同环境和使用频率而定。
空气臭氧检测操作方法空气臭氧检测是一种测定环境中臭氧浓度的方法,常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环境监测。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空气臭氧检测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1) 确定检测仪器和设备的类型和规格,如臭氧浓度检测器和标定装置等。
(2) 确定检测区域,包括室内和室外等不同环境。
(3) 获取所需的测试标准和规范,了解相关法规和指南。
(4) 检查仪器和设备的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2.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1) 确定测量目的,例如确定室内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化学法和电化学法等。
(3) 确定采样方法,如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间歇采样法等。
3. 确定测量点和测量时间:(1) 根据检测目的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如居民区、工业区和车辆排放区等。
(2) 选择测量时间,通常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气象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得全面的数据。
4. 设置检测仪器和设备:(1) 根据仪器和设备的说明书,正确设置测量参数,例如采样时间、流量和测量范围等。
(2) 使用标定装置对仪器进行校正,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3) 检查仪器的传感器和探头等部件是否良好连接和工作正常。
5. 进行样品采集和测量:(1) 根据选择的采样方法,使用合适的采样设备采集气体样品,如使用气体泵和采样管等。
(2) 根据测量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等。
(3)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采样时间、测量数值和测量参数等。
6. 数据处理和分析:(1)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参数。
(2) 根据检测目的和标准,评价测量结果的合格性和环境质量。
(3) 对测量结果进行图表和报告的呈现,以便于数据分析和决策。
7. 结果解释和建议:(1) 根据测量结果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解释空气臭氧水平的影响因素和趋势。
(2) 根据测量结果和环境要求,提出改善空气质量和降低臭氧浓度的建议和措施。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空气中的臭氧是指空气中存在的臭氧浓度。
臭氧是一种毒性气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呼吸困难、咳嗽、哮喘、眼痛等症状。
因此,对于公共场所的空气中臭氧浓度进行检验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公共场所的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检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适当的仪器和传感器:首先需要选择适合测量臭氧浓度的仪器和传感器。
常用的仪器包括臭氧检测仪、空气采样仪等。
2.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际检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了解该公共场所的臭氧浓度的安全标准,以便于判断测量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其次,需要确保仪器和传感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校准仪器、更换传感器等。
3.设置测量点位:根据实际情况,在公共场所中设置测量点位。
可以选择空气流通较好的地点,如大厅、走廊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进行空气采样:使用空气采样仪进行空气采样。
可以将采样管置于待测点位附近,以吸收空气中的臭氧。
5.进行测量:将采样管连接到臭氧检测仪上,开启仪器,进行臭氧浓度的测量。
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选择相应的测量参数,如测量时间、测量范围等。
等待测量结果稳定后,记录测量结果。
6.分析和判断:将测量结果与臭氧浓度的安全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
如果测量结果超过了安全标准,说明该公共场所的空气中臭氧浓度超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在进行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仪器和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检验的关键。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和传感器,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采样点位的选择和设置要合理。
选择流通较好的位置,避免靠近可能产生臭氧污染源的地方,如电器设备等。
3.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检验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4.检验结果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起来,进行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检验需要选择适当的仪器和传感器,采样点位的选择要合理,检验过程要注意安全,检验结果要及时、准确地记录。
一、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臭氧检测作业指导书臭氧的溶液吸收-丁子香酚分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溶液吸收-丁子香酚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臭氧的浓度检测。
2引用标准GBZ/T 300.48-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48 部分:臭氧和过氧化氢3 工作目的与要求3.1 确保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设备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3.2 熟知、熟练运用本指导书内容并严格执行。
4工作原理及条件4.1 原理空气中臭氧与丁子香酚反应生成甲醛,甲醛与二氯亚硫酸汞钠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6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4.2 仪器4.2.1 大气泡吸收管。
4.2.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 L/min~5 L/min。
4.2.3 具塞比色管,10 mL。
4.2.4 恒温水浴箱。
4.2.5 分光光度计,具1 cm 比色皿。
4.3 试剂4.3.1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3.2 丁子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临用前,通过亚硫酸钠结晶柱(6 mm×80 mm)提纯。
4.3.3四氯汞钠溶液:1.36 g 氯化汞和 0.58 g 氯化钠溶于 100 mL 水中。
4.3.4 二氯亚硫酸汞钠溶液:0.12 g 无水亚硫酸钠溶于100 mL 四氯汞钠溶液中,应在24 h内使用。
4.3.5 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0.16 g 盐酸副玫瑰苯胺溶于24 mL 盐酸(ρ=1.18 g/mL)中,加水至100 mL。
204.3.6 标准溶液:取2.8 mL 甲醛(含量36%~38%),用水稀释至1000 mL。
标定后,稀释成100.0µg/mL 标准贮备液。
置于冰箱内保存可使用3 个月。
临用前,用水稀释成5.0µg/mL甲醛标准溶液。
或用水稀释国家认可的甲醛标准溶液配制。
5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 执行。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的标线方法如下:
1.打开臭氧分析仪,预热30min。
2.用干燥清洁的气体冲洗臭氧分析仪5min。
3.用干燥清洁的气体冲洗臭氧分析仪零点气体通路5min。
4.用标准臭氧气体冲洗臭氧分析仪量程标线至少5次。
5.注入标准臭氧气体至零点处,然后根据所注入的标准臭氧气体浓度按体积
分数在每分钟内递增1%的方法逐点绘制标线。
记录标准臭氧气体体积、温度和压力。
标线的起始点不小于0.025ppm,终点不大于0.4ppm。
6.标线绘制后,用标准臭氧气体进行标定,然后根据测量的标准值和仪器的
响应值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校正。
7.在臭氧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零点和量程的校正。
以上就是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的标线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环境空气中臭氧得测定(HJ 504-2009)—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得1、掌握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臭氧含量得原理与方法;2、熟练掌握滴定操作;3、熟练掌握采样仪器与分光光度计得操作、二、实验前准备1、试剂(1)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c(1/6KBrO3)=0。
1000 mol/L]准确称取1.391 8 g 溴化钾(优级纯,180℃烘2h),置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2)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 KBrO5)= 0。
010 0 mo l/L]吸取 10.00 ml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1.0g溴化钾(KBr),用水稀释至标线、(3)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c(Na2S2O3)= 0。
1000 mol/L]。
(4)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c(Na2S2O3)= 0.00500 mol/L]临用前,取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用新煮沸并冷却到室温得水准确稀释20 倍。
(5)硫酸溶液,1+6。
(6)淀粉指示剂溶液[ρ=2.0 g/L]称取0。
20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 ml 沸水,煮沸至溶液澄清、(7) 磷酸盐缓冲溶液,[c(KH2PO4-Na2HPO4)=0、050 mol/L]称取6。
8 g磷酸二氢钾(KH2PO4)、7。
1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稀释至1000 ml。
(8)靛蓝二磺酸钠(C16H8O8Na2S2)(简称IDS),分析纯、化学纯或生化试剂。
(9)IDS 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
25g靛蓝二磺酸钠溶于水,移入500 ml棕色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在室温暗处存放24 h后标定。
此溶液在20℃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2周。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20。
00 ml IDS标准贮备溶液于250 ml碘量瓶中,加入20、00 ml溴酸钾-溴化钾溶液再加入50 ml水,盖好瓶塞,在16℃±1℃生化培养箱(或水浴中放置至溶液温度与水浴温度平衡时[注1],加入5、0 ml硫酸溶液,立即盖塞、混匀并开始计时,于16℃±1℃暗处放置35 min±1、0min后,加入1。
臭氧浓度检测方法一、引言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在大气污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测量臭氧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臭氧浓度检测方法。
二、臭氧浓度检测方法1. 紫外线吸收法紫外线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臭氧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特性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入射光和透射光之间的差异,可以计算出臭氧的浓度。
紫外线吸收法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和工业过程控制中。
2.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臭氧浓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将臭氧与另一种物质发生反应,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浓度差异来确定臭氧的浓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法包括硫酸铜法和碘化钾法。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臭氧浓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臭氧与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确定臭氧的浓度。
电化学法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较高的准确性等优点,常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
4. 光散射法光散射法是一种利用臭氧对光的散射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来确定臭氧的浓度。
光散射法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实时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
5. 光吸收法光吸收法是一种利用臭氧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入射光和透射光之间的差异来确定臭氧的浓度。
光吸收法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的优点,常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和工业过程控制。
三、结论臭氧浓度的准确检测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臭氧浓度检测方法,包括紫外线吸收法、化学分析法、电化学法、光散射法和光吸收法。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在不同场景下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希望本文对于臭氧浓度检测方法的了解有所帮助。
臭氧浓度检测方法臭氧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准确测量和监测臭氧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臭氧浓度检测方法。
一、化学法化学法是最常用的测量臭氧浓度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臭氧与某些特定化学试剂(如碘化钾、硫酸亚铁等)之间的化学反应。
臭氧与这些试剂反应后,产生颜色变化,通过测量颜色的强度或溶液的光吸收程度来确定臭氧浓度。
二、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臭氧浓度检测方法。
它利用电化学电池的原理来测量臭氧浓度。
电化学电池由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组成,阳极上涂有一层催化剂,臭氧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荷,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来确定臭氧浓度。
三、红外吸收法红外吸收法是一种基于臭氧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来测量臭氧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向样品中通过红外光源,然后测量样品中红外光的透射率来确定臭氧浓度。
由于臭氧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因此通过测量吸收的光强度即可得到臭氧浓度。
四、光学法光学法是一种基于臭氧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向样品中通过一束特定波长的光,然后测量样品中透射或散射光的强度来确定臭氧浓度。
不同的光学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的光源和检测器,例如紫外可见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
总结:臭氧浓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化学法、电化学法、红外吸收法和光学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和测量的要求。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准确测量臭氧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能够更好地监测和控制臭氧污染,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一直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臭氧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都有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准确地测定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对于制订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环境空气臭氧浓度的测定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首先,臭氧分为地面臭氧和对流层臭氧。
地面臭氧主要由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和光化学反应排放的污染物所形成。
对流层臭氧则是由于紫外线照射大气层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而产生的。
其次,臭氧浓度的单位通常以ppm(百万分之一)或ppb(十亿分之一)来表示。
而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空气质量指数对于臭氧浓度的分级则是以微克/立方米为单位。
在测定臭氧浓度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通常采用指示剂官能团的显色反应来测定臭氧浓度,比如使用紫外线谱法、氧化还原反应法和吸收光谱法。
而仪器分析法则是利用臭氧分析仪等设备对环境空气中的臭氧进行直接测定,这种方法更为准确和可靠。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测定,我们在测量之前应先选择合适的测量站点。
一般来说,需选择处于代表性的环境区域,避开臭氧源和干扰因素,如高度污染的道路旁边、工业区或密集的市中心。
然后,需要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试剂都是经过校准和验证的,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测定臭氧浓度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样品的取样技术准确可行。
通常可以采用袋样吸气法、袋样净化法或吸附柱方法。
袋样吸气法适用于测量空气中瞬时臭氧浓度,而袋样净化法则适用于长时间监测。
吸附柱方法则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样品的连续性。
最后,在测定之后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测定结果来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如果测量结果显示臭氧浓度超过了空气质量标准或健康标准,我们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例如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工业废气治理等。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在高浓度臭氧污染的环境中。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1、原理空气中的臭氧使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
根据颜色减弱的程度比色定量。
2、试剂本法中所用试剂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重蒸水。
重蒸水的制备方法:在第一次蒸馏水中加高锰酸钾至淡红色,再用氢氧化钡碱化后,进行重蒸馏。
2.1吸收液靛蓝二磺酸钠溶液,量取25ml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1L棕色容量瓶中,冰箱内贮放可使用一月。
2.2淀粉指示剂(2.0g/L)临用现配。
2.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
2.4溴酸钾标准溶液C(1/6KBrO3)=0.1000mol/L,准确称取1.3918g(优级纯,经180烘2h)溶于水,稀释至500ml。
2.5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KBrO3)=0.0100mol/L,吸取10.00ml 0.1000mol/L溴酸钾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1.0g溴化钾,用水稀释至刻度。
2.6硫酸溶液(1+6)。
2.7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称6.80g磷酸二氢钾(KH2PO4)、7.10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稀释至1L。
2.8靛蓝二磺酸钠(简称IDS)。
2.9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称取0.25gIDS溶于水,稀释在500ml棕色容量瓶内,在室温暗处存放24h后标定。
标定后的溶液冰箱内可稳定一月。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20.00mlIDS贮备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溴化钾-溴酸钾溶液,再加入50ml水。
在(19.00.5)℃水浴中放置至溶液温度与水浴温度平衡时,加入5.0ml 硫酸溶液,立即盖塞混匀并开始计时,水浴中暗处放置30min。
加入1.0g碘化钾,立即盖塞轻轻摇匀至溶解,暗处放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棕色刚好褪去呈淡黄色,加入5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褪,终点为亮黄色。
平行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不应大于0.05ml。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臭氧)(本方法引用国标:GBZ/T160. 32-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氧化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氧化物浓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 .原理臭氧的丁子香諦分光光度法空气中臭氧与丁子香酚(4-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反应生成甲醛。
甲醛与二氯亚硫酸汞钠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60nm 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
4.仪器4.1大型气泡吸收管。
4.2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04.3具塞比色管,lOmk4.4水浴。
4.5分光光度计。
5.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馆水。
5.1 盐酸,P20=1. 18g/mlo5.2 T子香酚,临用前,通过亚硫酸钠结晶柱(6mmX80nun)提纯。
5.3四氯汞钠溶液:溶解18g氯化汞和5.8g氯化钠于1000ml水中。
5.4二氯亚硫酸汞钠溶液:溶解0. 06g无水亚硫酸钠于50ml四氯汞钠溶液中,须在24h 内使用。
5.5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溶解0. 16g盐酸副玫瑰苯胺于24ml盐酸中,加水至100ml。
5.6标准溶液:取2.8ml甲醛(含量36%〜38%),用水稀释至1000ml<>用下法标定后,稀释成0. lOmg/m 1标准贮备液。
置于冰箱内保存至少可稳定3个月。
临用前,稀释成5.0 u g/ml甲醛标准溶液。
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标定方法:取20. 0ml甲醛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 OmlO. 050mol/L碘溶液溶解12.7g升华碘和30g碘化钾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o加15mllniol/L氢氧化钠溶液,放置15mino 加20ml0. 5mol/L硫酸溶液,放置15min0以0. 1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lml淀粉溶液(10g/L),继续滴定至无色。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
1 原理
空气中的臭氧使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
根据颜色减弱的程度比色定量。
2 试剂
本法中所用试剂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重蒸水。
重蒸水的制备方法:在第一次蒸馏水中加高锰酸钾至淡红色,再用氢氧化钡碱化后,进行重蒸馏。
2.1吸收液靛蓝二磺酸钠溶液,量取25ml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1L棕色容量瓶中,冰箱内贮放可使用一月。
2.2淀粉指示剂(2.0g/L)临用现配。
2.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
2
O
3
)=0.1000mol/L。
2.4溴酸钾标准溶液C(1/6KBrO
3
)=0.1000mol/L,准确称取1.3918g(优级纯,经180烘2h)溶于水,稀释至500ml。
2.5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KBrO
3
)=0.0100mol/L,吸取10.00ml
0.1000mol/L溴酸钾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1.0g溴化钾,用水稀释至刻度。
2.6硫酸溶液(1+6)。
2.7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称6.80g磷酸二氢钾(KH
2PO
4
)、7.10g无水磷酸氢
二钠(Na
2HPO
4
)溶于水,稀释至1L。
2.8靛蓝二磺酸钠(简称IDS)。
2.9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
称取0.25gIDS溶于水,稀释在500ml棕色容量瓶内,在室温暗处存放24h后标定。
标定后的溶液冰箱内可稳定一月。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20.00mlIDS贮备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溴化钾-溴酸钾溶液,再加入50ml水。
在(19.0±0.5)℃水浴中放置至溶液温度与水浴温度平衡时,加入5.0ml硫酸溶液,立即盖塞混匀并开始计时,水浴中暗处放置30min。
加入1.0g碘化钾,立即盖塞轻轻摇匀至溶解,暗处放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棕色刚好褪去呈淡黄色,加入5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
至蓝色消褪,终点为亮黄色。
平行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不应大于0.05ml。
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相当于臭氧的质量浓度C(μgO
3
/ml)由下式表示:
C(O
3)=(M
1
·V
1
-M
2
·V
2
)×48.00/(Vs×4)×1000
式中:C___臭氧的质量浓度,μg/ml;
M
1
___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1
___加入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
2
___滴定时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2
___滴定时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48.00___臭氧的摩尔质量,g/mol;
4___化学计量因数,Br
2
/IDS;
Vs___IDS贮备液吸取量,ml。
2.10靛蓝二磺酸钠标准使用液将标定后的标准备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逐级稀释成1.000ml含1.00μg臭氧的IDS溶液,置冰箱可保存二周。
3 仪器
3.1多孔玻板吸收管普通型,内装9ml吸收液,在流量0.3L/min时,玻板阻力应为4~5kPa,气泡分散均匀。
3.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1.0L/min,流量稳定。
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
3.3具塞比色管 10ml。
3.4恒温水浴。
3.5水银温度计精度为±0.5℃。
3.6分光光度计用20mm比色皿,在波长610nm处测吸光度。
4 采样
用硅橡胶管连扫两个内装9.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配有黑色避光套,以0.3L/min流量采气5~20L。
当第一支管中的吸收液颜色明显减退时立即停止
采样。
如不褪色,采气最少应不小于20L。
采样后的样品20℃以下暗处存放至少可稳定一周。
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5 分析步骤
5.1绘制标准曲线
5.1.1取10ml具塞比色管6支,按下表制备标准色列管
5.1.2各管摇匀,用2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在波长610mm下测定吸光度。
以标准系列中零浓度与各标准管吸光度之差为纵坐标,臭氧含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加归线的斜率。
以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s(μg/ml)。
5.2样品测定
采样后,将前后两支吸收管中的样品分别移入比色管中,用少量水洗吸收管,使总体积分别为10.oml。
按5.1.2方法操作,测定样品吸光度。
同时另取未采样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
6 结果计算
C=[(A
0-A
1
)+(A
-A
2
)]×Bs/V
式中:C__空气中臭氧浓度,mg/m3;
A
____度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A
1
_____第一支样品管溶液的吸光度;
A
2
_____第二支样品管溶液的吸光度;
Bs_____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因子,μg/ml;
V
_____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7 精密度、准确度和测定范围
7.1当臭氧含量2~10μg/10ml范围内五个实验室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7%;平均回收率为95~108%。
7.2本法检出限为0.18μg/10ml 测定范围0.18~10μg/ml臭氧,采样体积为20L时,可测定浓度范围为0.009~0.500mg/m3。
方法灵敏度10ml溶液含1.0μg 臭氧产生0.832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