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 第10章___铜合金
- 格式:ppt
- 大小:506.00 KB
- 文档页数:18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金属材料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综合测试一、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也好,可用来制造散热器等零件。
()2、一般,金属材料导热性比非金属材料差。
()3、精密测量工具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来制造。
()4、易熔金属广泛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
()5、铁磁性材料可用于变压器、测量仪表等。
()6、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7、维氏硬度测试手续较繁,不宜用于成批生产的常规检验。
()8、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很硬的工件。
()9、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实验条件不同,两种硬度没有换算关系。
()10、布氏硬度试验常用于成品件和较薄工件的硬度。
11、在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的大小有关,直径愈小,硬度值愈大。
()12、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也越强。
()13、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14、20钢比T12钢的含碳量高。
()15、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有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硬度、强度等。
()16、金属材料愈硬愈好切削加工。
()17、含碳量大于0.60%的钢为高碳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的钢为高合金钢。
()18、T10钢的平均含碳量比60Si2Mn的高。
()19、一般来说低碳钢的锻压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差。
()20、布氏硬度的代号为HV,而洛氏硬度的代号为HR。
()21、疲劳强度是考虑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
()22、某工人加工时,测量金属工件合格,交检验员后发现尺寸变动,其原因可能是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
名词解释合金元素: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常用Me表示)微合金元素: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Fe的元素C,N,Cu,Mn,Ni,Co,W等铁素体形成元素: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α-Fe稳定的元素Cr,V,Si,Al,Ti,Mo等原位析出:指在回火过程中,合金渗碳体转变为特殊碳化物。
碳化物形成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
如Cr钢碳化物转变异位析出: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过饱和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如V,Nb,Ti。
(W和Mo既有原味析出又有异位析出)网状碳化物:热加工的钢材冷却后,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过剩碳化物(过共析钢)或铁素体(亚共析钢)形成的网状碳化物。
水韧处理:高锰钢铸态组织中沿晶界析出的网状碳化物显著降低钢的强度、韧性和抗磨性。
将高锰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温度范围,使碳化物完全溶入奥氏体,然后在水中快冷,使碳化物来不及析出,从而获得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水韧后不再回火)超高强度钢:用回火M或下B作为其使用组织,经过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大于1400 MPa (或屈服强度大于1250MPa)的中碳钢,均可称为超高强度钢。
晶间腐蚀:沿金属晶界进行的腐蚀(已发生晶间腐蚀的金属在外形上无任何变化,但实际金属已丧失强度)n/8规律:随着Cr含量的提高,钢的的电极电呈跳跃式增高。
即当Cr的含量达到1/8,2/8,3/8,……原子比时,Fe的电极电位就跳跃式显著提高,腐蚀也跳跃式显著下降。
这个定律叫做n/8规律。
黄铜: Cu与Zn组成的铜合金青铜: Cu与Zn、Ni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铜合金白铜: Cu与Ni组成的铜合金灰口铸铁:灰口铸铁中碳全部或大部分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其断口呈暗灰色。
201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钢铁中的合金元素1-1人们为什么要开发合金钢?1-2合金元素在钢铁材料中的赋存状态有哪几种?1-3什么是奥氏体形成元素?什么是铁素体形成元素?1-4铁与合金元素的相图有哪几种基本类型?每一类型各说出3个元素。
1-5钢铁材料中的合金元素,如硅、锰、铬、钼、钨、钴、镍、钛、铌、钒、铝、氮、铜、磷等,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1-6合金元素与晶体缺陷相互作用的形式有哪几种?1-7什么叫做平衡偏析?1-8叙述合金元素产生偏聚的机理?1-9叙述第二种溶质元素对第一种溶质元素晶界偏聚的影响。
1-10叙述钢铁中的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的性质特点,并与其中的结合键相联系。
1-11钢铁中碳化物结构的复杂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据此可以将其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1-12根据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可将其分为哪几类?1-13钢铁中常见的碳化物类型主要有六种,例如M2C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其它哪5种?哪一种碳化物最不稳定?哪一种最稳定?1-14钢中比较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15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中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1-16分析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规律有什么实际意义?1-17合金元素是怎样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1-18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作用?1-19合金元素是怎样影响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1-20在过冷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时,碳原子的扩散是主要影响因素,为什么?1-21叙述不同类型的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
1-22合金元素是怎样影响钢中贝氏体转变的?1-23为了使中低碳钢在热轧或热锻后自然空冷的条件下获得贝氏体组织,应该添加哪些合金元素?为什么?1-24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的Ms点和Mf点有怎样的影响?哪些元素的作用显著一些?为什么?1-25分析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室温组织中残留奥氏体数量的影响?1-26分析合金元素对马氏体亚结构的影响。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2016.05)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1-1名词解释(1)合金元素;(2)微合金化元素;(3)奥氏体稳定化元素;(4)铁素体稳定化元素;(5)杂质元素;(6)原位析出;(7)异位析出;(8)晶界偏聚(内吸附);(9)二次硬化;(10)二次淬火;(11)回火脆性;(12)回火稳定性1-2 合金元素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1-3简述合金元素对Fe-Fe31-4 为何需要提高钢的淬透性?哪些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作业)1-5 能明显提高钢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作业)1-6合金钢中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1-7试解释含Mn和碳稍高的钢容易过热,而含Si的钢淬火温度应稍高,且冷作硬化率较高,不利于冷加工变形加工?(作业)1-8 V/Nb/Ti、Mo/W、Cr、Ni、Mn、Si、B等对过冷奥氏体P转变影响的作用机制。
1-9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有何影响?1-10如何利用合金元素来消除或预防第一次、第二次回火脆性?1-11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1-12钢有哪些强化机制?如何提高钢的韧性?(作业)1-13 为什么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复合加入”?试举两例说明复合加入的作用机理?(作业)1-14 合金元素V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降低淬透性的作用,为什么?而对于40Mn2和42Mn2V,后者的淬透性稍大,为什么?(作业)1-15 40Cr、40CrNi、40CrNiMo钢,其油淬临界淬透性直径分别为25~30 mm、40~60mm和60~100mm,试解释淬透性成倍增大的现象。
(作业)1-16在相同成分的粗晶粒和细晶粒钢中,偏聚元素的偏聚程度有什么不同?(作业)第二章工程结构钢2-1为什么普通低合金钢中基本上都含有不大于1.8%~2.0%的Mn?(作业)2-2试述碳及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高强度工程结构钢中的作用,为什么考虑采用低碳?提高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强韧性的途径是什么?2-3什么是微合金化钢?微合金化元素在微合金钢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4 V、Nb、Ti这三种微合金元素在低碳(微)合金工程结构钢中,作用有何不同?(作业)2-5针状铁素体钢的合金化、组织和性能特点?2-6低碳贝氏体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2-7汽车工业用的高强度低合金双相钢,其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是什么?(作业)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3-1名词解释:1)液析碳化物;2)网状碳化物;3)水韧处理3-2 调质钢和非调质钢在成分、生产工艺、组织和性能方面的异同何在?3-3弹簧钢为什么要求较高的冶金质量和表面质量?为什么弹簧钢中碳含量一般在0.5%~0.75%之间?3-4GCr15钢用作滚动轴承钢时,其中的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碳和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对该钢的基本要求如何?该钢的碳化物不均匀性体现在哪几方面?有何危害,如何这种不均匀性?其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作用何在?(作业)3-5说明20Mn2钢渗碳后无法直接淬火的原因?高淬透性渗碳钢18Cr2Ni4W的常用热处理工艺(渗碳加淬火回火)有何特点?如何理解?(作业)3-6合金元素对渗碳钢和氮化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Al对氮化钢的作用何在?3-7 钢的切削加工性与材料的组织和硬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为获得良好的切削性,中碳钢和高碳钢各自应经过怎样的热处理,得到什么样的金相组织?为什么直径25mm的40CrNiMo钢棒料,经过正火后难以切削?如何经济有效地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3-8 高锰钢在平衡态、铸态、热处理态、使用态四种状态下各是什么组织?在何种情况下具有高耐磨性能?为什么ZGMn13型高锰钢在淬火时能得到全部的奥氏体组织,而缓冷却得到了大量的马氏体?(作业)3-9为什么说淬透性是评定结构钢性能的重要指标?(作业)3-10 用低淬透性钢制作中、小模数的中、高频感应加热淬火齿轮有什么优点?(作业)3-11 某精密镗床主轴采用38CrMoAl钢制造,某重型齿轮镗床主轴采用20CrMnTi钢制造,某普通车床主轴选用40Cr钢。
金属材料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用哪种方法来测量?A. 拉伸试验B. 冲击试验C. 硬度试验D. 疲劳试验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金属材料的常见性能?A. 强度B. 韧性C. 导热性D. 可塑性答案:D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通常发生在哪个阶段?A. 弹性阶段B. 塑性阶段C. 断裂阶段D. 疲劳阶段答案:B4. 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硬度C. 材料的韧性D. 循环应力的大小答案:D5. 以下哪种合金不是铁合金?A. 不锈钢B. 铝合金C. 铜合金D. 镍合金答案:B6. 金属材料的腐蚀通常分为哪两种类型?A.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B. 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C. 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D. 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答案:A7.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通常包括哪些过程?A. 淬火和回火B. 锻造和轧制C. 焊接和切割D. 铸造和锻造答案:A8. 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主要取决于什么?A. 材料的密度B. 材料的纯度C. 材料的晶体结构D. 材料的硬度答案:C9.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通常与哪些因素有关?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硬度C. 材料的熔点D. 材料的塑性答案:C10. 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通常与什么有关?A. 材料的韧性B. 材料的硬度C. 材料的强度D. 材料的塑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金属材料的______是其抵抗外力作用而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答案:弹性2. 金属材料的______是指在没有明显塑性变形的情况下,材料发生断裂的能力。
答案:脆性3. 金属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答案:强度4. 金属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答案:韧性5. 金属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反复或交替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的能力。
常用金属材料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4 常用碳素结构钢材5 弹簧钢6 镀锌钢板及钢带7 常用不锈钢8 铝合金板材9 压铸铝合金10 铜合金常用金属材料参考手册1 范围本手册列举了常用钢材、不锈钢材、铝合金、铜合金的标记、性能参数及一般用途。
为设计工程师、品检工程师提供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2.2 GB/T 700《碳素结构钢》2.3 GB/T 251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2.4 ASTM A666《退火或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薄板、钢带、厚板和扁钢》2.5 GB/T 16475《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2.6 GB/T 1222 《弹簧钢》3 术语3.1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上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
符号为RM,单位为MPA。
3.2 伸长率(elongation):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按试棒长度的不同分为:短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5,试棒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长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10,试棒的标距等于10倍直径,其中标距为用来测定试样应变或长度变化的试样部分原始长度。
4 常用碳素结构钢材4.1 标记:我司常用碳素结构钢建议采用国家标准牌号,具体参考:GB/T699及GB/T700,也可根据日本牌号(宝钢)如下:厚度牌号,如Q235、08AL、SPHC、SPHD、SPCC等名称4.2 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参考GB/T7004.2.1 Q195性能参数表,如表14.3 优质碳素结构钢薄钢板及钢带,参考GB/T 699 4.3.1 08F结构钢性能参数表,如表44.3.2 08AL结构钢性能参数表,如表54.3.4 20结构钢性能参数表,如表74.3.5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性能参数表,如表85 弹簧钢,参考GB/T 12226 镀锌钢板及钢带6.1按生产及加工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6.1.1 热浸镀锌钢板。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学复习题一、必考题1、金属材料学的研究思路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使用条件→性能要求→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举例略二、名词解释1、合金元素: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化学元素。
(常用M来表示)2、微合金元素: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左右(如B %,V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些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3、奥氏体形成元素:使A3温度下降,A4温度上升,扩大γ相区的合金元素4、铁素体形成元素:使A3温度上升,A4温度下降,缩小γ相区的合金元素。
5、原位析出:回火时碳化物形成元素在渗碳体中富集,当浓度超过溶解度后,合金渗碳体在原位转变为特殊碳化物。
6、离位析出:回火时直接从过饱和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有渗碳体的溶解。
7、二次硬化:在含有Mo、W、V等较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高合金钢淬火后回火,硬度不是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单调降低,而是在500-600℃回火时的硬度反而高于在较低温度下回火硬度的现象。
8、二次淬火: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十分稳定,甚至加热到 500-600℃回火时仍不转变,而是在回火冷却时部分转变成马氏体,使钢的硬度提高的现象。
9、液析碳化物:钢液在凝固时产生严重枝晶偏析,使局部地区达到共晶成分。
当共晶液量很少时,产生离异共晶,粗大的共晶碳化物从共晶组织中离异出来,经轧制后被拉成条带状。
由于是由液态共晶反应形成的,故称液析碳化物。
10、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后缓慢冷却过程中,二次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呈网状分布,称为网状碳化物。
11、水韧处理:将高锰钢加热到高温奥氏体区,使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中,并在此温度迅速水冷,得到韧性好的单相奥氏体组织的工艺方式。
12、晶间腐蚀: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的晶界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2016.05)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1-1名词解释(1)合金元素;(2)微合金化元素;(3)奥氏体稳定化元素;(4)铁素体稳定化元素;(5)杂质元素;(6)原位析出;(7)异位析出;(8)晶界偏聚(内吸附);(9)二次硬化;(10)二次淬火;(11)回火脆性;(12)回火稳定性1-2 合金元素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1-3简述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1-4 为何需要提高钢的淬透性?哪些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作业)1-5 能明显提高钢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作业)1-6合金钢中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1-7试解释含Mn和碳稍高的钢容易过热,而含Si的钢淬火温度应稍高,且冷作硬化率较高,不利于冷加工变形加工?(作业)1-8V/Nb/Ti、Mo/W、Cr、Ni、Mn、Si、B等对过冷奥氏体P转变影响的作用机制。
1-9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有何影响?1-10如何利用合金元素来消除或预防第一次、第二次回火脆性?1-11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1-12钢有哪些强化机制?如何提高钢的韧性?(作业)1-13 为什么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复合加入”?试举两例说明复合加入的作用机理?(作业)1-14 合金元素V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降低淬透性的作用,为什么?而对于40Mn2和42Mn2V,后者的淬透性稍大,为什么?(作业)1-1540Cr、40CrNi、40CrNiMo钢,其油淬临界淬透性直径分别为25~30 mm、40~60mm和60~100mm,试解释淬透性成倍增大的现象。
(作业)1-16在相同成分的粗晶粒和细晶粒钢中,偏聚元素的偏聚程度有什么不同?(作业)第二章工程结构钢2-1为什么普通低合金钢中基本上都含有不大于1.8%~2.0%的Mn?(作业)2-2试述碳及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高强度工程结构钢中的作用,为什么考虑采用低碳?提高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强韧性的途径是什么?2-3什么是微合金化钢?微合金化元素在微合金钢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4 V、Nb、Ti这三种微合金元素在低碳(微)合金工程结构钢中,作用有何不同?(作业)2-5针状铁素体钢的合金化、组织和性能特点?2-6低碳贝氏体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2-7汽车工业用的高强度低合金双相钢,其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是什么?(作业)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3-1名词解释:1)液析碳化物;2)网状碳化物;3)水韧处理3-2 调质钢和非调质钢在成分、生产工艺、组织和性能方面的异同何在?3-3弹簧钢为什么要求较高的冶金质量和表面质量?为什么弹簧钢中碳含量一般在0.5%~0.75%之间?3-4GCr15钢用作滚动轴承钢时,其中的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碳和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对该钢的基本要求如何?该钢的碳化物不均匀性体现在哪几方面?有何危害,如何这种不均匀性?其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作用何在?(作业)3-5说明20Mn2钢渗碳后无法直接淬火的原因?高淬透性渗碳钢18Cr2Ni4W的常用热处理工艺(渗碳加淬火回火)有何特点?如何理解?(作业)3-6合金元素对渗碳钢和氮化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Al对氮化钢的作用何在?3-7 钢的切削加工性与材料的组织和硬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为获得良好的切削性,中碳钢和高碳钢各自应经过怎样的热处理,得到什么样的金相组织?为什么直径25mm的40CrNiMo钢棒料,经过正火后难以切削?如何经济有效地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3-8 高锰钢在平衡态、铸态、热处理态、使用态四种状态下各是什么组织?在何种情况下具有高耐磨性能?为什么ZGMn13型高锰钢在淬火时能得到全部的奥氏体组织,而缓冷却得到了大量的马氏体?(作业)3-9为什么说淬透性是评定结构钢性能的重要指标?(作业)3-10 用低淬透性钢制作中、小模数的中、高频感应加热淬火齿轮有什么优点?(作业)3-11 某精密镗床主轴采用38CrMoAl钢制造,某重型齿轮镗床主轴采用20CrMnTi钢制造,某普通车床主轴选用40Cr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