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成本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143.61 KB
- 文档页数:7
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仓储费是指企业为了存放商品而支付给仓库的费用。
在物流管理中,仓储费是不可避免的成本之一,对企业的经营和利润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合理计算和控制仓储费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是指根据仓储费用的计费标准和存储时间来计算仓储费用的累计金额的公式。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仓储费用的计费规则来制定相应的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仓储费用。
一般来说,仓储费的计费标准主要包括存储面积、存储时间和存储方式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计费标准,企业可以制定不同的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仓储费累计 = 存储面积×单位面积费用×存储时间。
其中,存储面积指的是企业在仓库中实际使用的存储面积,单位面积费用是指仓库对每平方米存储面积收取的费用,存储时间是指商品在仓库中存放的时间。
通过这个公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出商品在仓库中的累计存储费用。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可以根据仓储费用的计费规则来制定不同的计算公式。
例如,一些仓库可能会根据存储时间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收费标准来制定相应的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仓储费用。
除了根据仓储费用的计费规则来制定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适合自己的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
例如,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存储需求和仓储费用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仓储费用。
在制定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到仓储费用的实际支付情况。
一般来说,仓储费用是按月或按季度结算的,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结算周期来制定相应的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以便更准确地计算出仓储费用的累计金额。
总之,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是企业在控制和管理仓储费用时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制定和使用仓储费累计计算公式,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仓储费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仓储成本计算现代物流科学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已被誉为“第三利润源”,因而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仓储活动作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物流管理和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对保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激烈的竞争中哪个企业率先进行科学的仓储管理,谁将赢得竞争的胜利.仓储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以克服产需之间的时间差异,而获得更好的效用.仓储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它是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仓储成本管理的任务是用最低的费用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取得适当数量的存货.物流仓储成本的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仓储持有成本、定货或生产准备成本、缺货成本和在途库存持有成本等。
现代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国家满足急需特需的保障。
是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的重要条件。
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但是,仓储需要一定的成本。
因此,要对仓储的成本进行周密的计算、分析与控制。
一、仓储成本的计算分为以下两种:1、按支付形态计算把仓储成本分为:仓储搬运费、仓储保管费、人工费、仓储管理费、仓储占用资金利息等。
2、按仓储项目把仓储成本分为:仓储租赁费、仓储保管费、材料消耗费、搬运费、仓储管理费等。
如:以下公司按仓储项目来计算仓储成本:与按形态计算成本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能进一步找出妨碍实现仓储合理化的症结,而且可以计算出标准仓储成本,以便确定合理化目标。
二、仓储的成本的分析,应该从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济批量订货、保险储备这五个方面分析。
1、取得成本,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存货而支出的成本。
取得成本又可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前者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与订货次数有关,后者是存货本身的价值。
因此取得成本为:Tca=F1+KaD/Q+DU=订货固定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年需求量/每次订货量+每次订货量金额2、储存成本,储存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如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的利息等。
物流系统中总成本的数学公式(二)物流系统中总成本的数学公式1. 成本计算公式•总成本 = 运输成本 + 仓储成本 + 订单管理成本 + 库存成本 + 包装成本 + 信息系统成本2. 运输成本计算公式•运输成本 = 运输单位成本× 运输距离× 运输次数运输成本是指将物品从供应链的一点运输到另一点所产生的成本。
运输单位成本是每单位距离的货物运输费用,运输距离是货物需要运输的距离,运输次数是货物需要经过的运输环节次数。
例子:某公司需要将产品从工厂运输到分销中心,运输单位成本为10元/公斤/千米,运输距离为500千米,运输次数为3次。
则运输成本 = 10元/公斤/千米× 500千米× 3次= 15000元。
3. 仓储成本计算公式•仓储成本 = 仓储单位成本× 平均库存量× 存储周期仓储成本是指在物流系统中将物品存储在仓库中所产生的成本。
仓储单位成本是每单位时间的货物仓储费用,平均库存量是物品在仓库中的平均储存量,存储周期是物品在仓库中的存储时间段。
例子:某公司需要将产品存储在仓库中,仓储单位成本为5元/公斤/月,平均库存量为1000公斤,存储周期为2个月。
则仓储成本 = 5元/公斤/月× 1000公斤× 2个月 =10000元。
4. 订单管理成本计算公式•订单管理成本 = 订单处理成本× 平均订单数量订单管理成本是指处理、记录、跟踪订单所产生的成本。
订单处理成本是每个订单的处理费用,平均订单数量是一定时间内的平均订单数量。
例子:某公司每个订单的处理费用为50元,平均每月订单数量为30个。
则订单管理成本 = 50元/订单× 30个订单 = 1500元。
5. 库存成本计算公式•库存成本 = 库存单位成本× 平均库存量库存成本是指在物流系统中物品储存在库存中所产生的成本。
库存单位成本是每单位货物的库存费用,平均库存量是物品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存储量。
储存成本计算公式储存成本是一种关键的经济概念,它在企业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指企业在储存、保管、运输产品等方面所花费的成本。
它通常包括仓储费用、物流费用及其他成本等。
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储存成本计算公式来衡量自己的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也称为仓储成本,是企业仓储物品、设备和人员的成本之和。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仓储费用这主要指企业在仓库和仓储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仓库的租金、装修费用、仓储设备的租赁费用、包装材料的购买费用以及卫生材料的费用等。
(2)物流费用这主要指企业在物流运输方面的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货物运输费、物流公司费用、仓库维护费用、仓库装卸费用、运输工具的维护费用等。
(3)其他成本这主要指企业在其他方面的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报废、更换和维修设备的成本、仓库配置成本、仓库管理和人员工资福利等。
储存成本计算公式有多种,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定制。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四种常用的储存成本计算公式。
(1)基于吨位计算公式基于吨位计算公式是指基于仓库存储总体积来计算储存成本的公式。
一般来说,根据企业仓储量的大小,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从每级仓库的仓储成本中计算出最终的储存成本。
(2)基于件数计算公式基于件数计算公式是指基于仓库存储总件数来计算储存成本的公式。
一般来说,根据企业仓储客户的数量及数量的大小,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每级仓储的仓储成本来计算出最终的储存成本。
(3)基于重量计算公式基于重量计算公式是指基于仓库存储总重量来计算储存成本的公式。
一般来说,根据企业仓储重量的大小,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每级仓储的仓储成本来计算出最终的储存成本。
(4)基于时间计算公式基于时间计算公式是指基于仓库存储时间来计算储存成本的公式。
根据每个客户的存储时间,计算出其每次存储的仓储成本,最后根据所有客户的总存储时间计算出最终的储存成本。
不同类型的储存成本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优势和缺点,企业在使用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计算公式。
)单位时间订单处理效率。
其计算公式:单位时间订单处理效率=每日订单数量÷每日拣货所用工时单位时间拣货效率。
其计算公式:累计拣货总件数÷拣货所用工时(2)单位时间拣货品种数其计算公式:订单数量×每张订单平均品种数÷拣货用工时1)拣货差异率。
其计算公式:拣货差异率=拣货差异箱数÷拣货总数量×100% (2)订单准确率。
其计算公式:订单准确率=差异订单数量÷总拣货处理订单数量×100% 叉车工作周期时间人力和叉车需求量=(搬运托盘数*工作周期时间)/叉车可用时间例如:叉车需求量=(960*1.5分钟)/8=3仓储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1.加权平均法=(期初结存金额+本期进货金额合)/(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进货数量合计)2.移动加权平均法=(新购进金额+远结存金额)/(新购进数量+远结存数量)货物储存的效率指标:仓库利用率仓库生产效率资金使用效率货物周转速度:货物年周转次数=全年货物消耗总量/全年货物平均储存量或货物周转天数=360/全年消耗货物总量或货物周转次数=全年货物平均储存量/货物平均日消耗量循环库存=总库存量/2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有效堆放面积/仓库总面积*100%仓库容积利用率=报告期平均库存量/库房总容量*100%仓库生产效率=全年货物出入库量/仓库全员年工日期总数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年仓储业务总收入/全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360/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全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量*360/年仓储业务总收入货物年周转次数=全年货物消耗总量/全年货物平均储存量货物周转天数=全年货物平均储存量*360/全年消耗货物总量货物周转次数=全年货物平均储存量/货物平均日消耗量平均存货费用=每月储存费用总额/月平均储存量资金利用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平均占用+流动资金平均占用)*100%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仓库营业收入*100%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公司物流费用如何计算公式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也日益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流费用的合理计算对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利润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掌握物流费用的计算公式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公司物流费用的计算公式,并对其各项因素进行详细解析。
一、物流费用的计算公式。
物流费用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指货物从生产地到销售地所产生的运输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运输成本 = 运输距离×运输单价。
其中,运输距离是指货物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实际距离,运输单价是指每单位距离所需的运输费用。
2. 仓储成本。
仓储成本是指货物在仓库中存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仓储租金、仓储设备、人工等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仓储成本 = 仓储面积×仓储单价 + 仓储设备费用 + 人工费用。
其中,仓储面积是指货物在仓库中所占用的面积,仓储单价是指每单位面积所需的仓储费用。
3. 包装成本。
包装成本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需的包装费用,包括包装材料、包装人工等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包装成本 = 包装材料费用 + 包装人工费用。
4. 损耗成本。
损耗成本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损耗费用,包括货物破损、丢失等损耗。
其计算公式为:损耗成本 = 货物价值×损耗率。
其中,货物价值是指货物的实际价值,损耗率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平均损耗率。
5. 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指物流管理所产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设备费用等。
其计算公式为:管理成本 = 管理人员工资 + 管理设备费用。
以上为物流费用的计算公式及其各项成本因素的详细介绍。
企业在进行物流费用的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项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计算。
二、物流费用的影响因素。
物流费用的计算公式中涉及到多个因素,这些因素会对物流费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以下是物流费用的影响因素:1. 运输距离。
运输距离是影响物流费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仓储成本计算的三种方式
仓储成本计算的三种方式包括:
1. 固定成本计算:固定成本是指与仓储活动相关的不因仓储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成本,如仓库租金、仓库设备折旧、固定人员工资等。
固定成本通常是按月或按年计算的,并且不随仓储量的增减而变化。
2. 可变成本计算:可变成本是指与仓储活动相关的随着仓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库存管理人员工资、仓库设备维护费用、库存保险费用等。
可变成本通常是按照仓储活动的频率或数量进行计算的。
3. 混合成本计算:混合成本是指同时包含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成本计算方式。
在混合成本计算中,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会被考虑进来,并根据仓储量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混合成本计算通常是根据仓储量的规模和时间来确定的,即根据仓储活动的总量和持续时间来计算成本。
立体仓库成本与收益计算方法收益●卸货收益:从送货车箱向卸货区卸货。
卸货收益可以表示为:代表送货车箱的暂存器的输出货物总量与单位卸货价格的乘积。
对于代表某送货车箱的暂存器Queue,卸货收益计算公式:stats_output×单位卸货价格●装货收益:从发货区向接货车箱装货。
装货收益可以表示为:代表接货车箱的吸收器的输入货物总量(指单件货物数量,并非托盘数量)与单位装货价格的乘积。
对于代表某接货车箱的暂存器Sink,装货收益计算公式:stats_input×单位装货价格●仓储收益:货物出货后客户才对仓储费用进行付款。
仓储收益可以表示为:代表接货车箱的吸收器的输入货物总量(指单件货物数量,并非托盘数量)与货物在货架中平均停留时间(换算为小时,保留两位小数)以及单位仓储价格的乘积。
对于代表某接货车箱的暂存器Sink,仓储收益计算公式:(stats_input×每托盘码放数量)×stats_staytimeavg×单位仓储价格运营成本:●库存管理成本:货物进入货架就开始计算成本。
库存管理成本可以表示为:货架的输入货物总量(指单件货物数量,并非托盘数量)与货物在货架中平均停留时间(换算为小时,保留两位小数)以及库存单位成本的乘积。
对于某货架Rack,库存管理成本计算公式:(stats_input×每托盘码放数量)×stats_staytimeavg×库存单位成本●其他运营成本:仓库所有设备和人员按每天10小时全时运转计算成本。
包括堆垛机、传送带、验货标签设备、托盘码放设备、叉车、操作员和搬运工。
叉车不另计算司机费用。
计算公式
1人力/叉车需求量=
叉车可用时间工作周期时间搬运托盘数⨯ 2加权平均单价=本期进货数量合计
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进货金额合计期初结存金额++ 3期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数量合计⨯
4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原结存数量
新购进数量原结存金额新购进金额++ 5期间或物吞吐量=期间货物总进库量+期间货物总出库量+期间货物直拨量
6单位面积储存量=
库房或货场使用面积日平均储存量 7账物差异率=%100⨯储存货物总笔数账物相符笔数=()()
%100⨯重量储存货物总件数重量账物相符件数 8收发货差错率=
%100⨯收发货累计总笔数收发货差错累计笔数 9货物损耗率=%100⨯货物保管总额
货物损耗额 10平均保管损失=平均储存量
保管损失金额 11平均收发时间=收发货总笔数
收发时间总和 12货物及时验收率=
%100⨯期内收货总笔数期内及时验收笔数 13设备完好率=%100⨯设备总台日数
完好设备台日数 14仓库面积利用率=
%100⨯仓库总面积仓库的有效堆放面积
15仓库容积利用率=
%100 库房的总容量报告期平均库存量 16仓库生产效率=仓库全员年工日总数
全年货物出入库总量 17单位货物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量=
报告期平均货物储存量用量报告期固定资产平均占 18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仓储费用主要包含三大块,一个就是场地费,即是租金(包含了场地的改造费用),要多大面积乘以租金单价;一个就是我们为了承接你的业务需要投入设备,系统,人员等,这些我们会折合成操作费用,按件/票计费;另外一个就是增值服务费,如果有特殊的需求,是单独做报价。
这个其实是站在乙方的角度去思考承接一个仓库会涉及到的成本,然后先计算下成本,再加上税点,加上利润就是给客户的报价。
而实际上我们承接的是甲方的业务,需要站在甲方的角度去思考,对于甲方来说,他们是怎么计算仓储的成本。
其实,甲方对于仓储的成本是两大块的:仓储运作成本和仓储存货成本。
仓储运作成本就是我们第三方仓储所计算的仓储成本。
而对于甲方企业来说他们还会考虑存货的成本,当然在甲方企业可能是两个部门在考虑,仓储部门考虑运作成本,销售部门或者采购部门考虑存货成本。
一.仓储运作成本为保证商品合理储存,正常出入库而发生的与储存商品运作有关的费用,仓储运作成本包含房屋,设备折旧,库房租金,水电气费用,设备修理费用,人工费用,保险费用等。
这部分成本,大多数接触过仓储的人都会明白,就不一一解释了。
二.仓储存货成本由于存货而发生的除了运作以为的成本,包括订货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成本,缺货成本等。
1.订货成本企业为了实现一次订货产生的各种活动费用,比如差旅费,办公费,通信费等。
同时,订货相关的活动费用还有如下这些:①建仓存货费用②提成订货申请费用③选择供应商费用④填写并发出订单⑤填写并核对收货单⑥验收货物费用⑦筹集资金和付款过程的相关费用。
2.资金占用成本购买货物和包装存货使用的资金成本,(上一篇文章有介绍了库存ABC管理,有涉及到货物价值高低进行ABC的管理也是对资金占用成本的一种优化)。
3.存货风险成本存货期间,由于市场变化,价格变化,货品质量发生的变化所造成的企业无法控制的成本,特别是化妆品行业,目前微商模式流行,每家企业都是不断的推新品,一些旧的产品很容易就一直在库存里了。
物流计算公式范文
1.运输成本计算公式:
运输成本=运输距离×单位运输成本
其中,运输距离是从货物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距离,单位运输成本是货物运输的每个单位的费用。
2.运输时间计算公式:
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速度
其中,运输速度是货物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移动的距离。
3.仓储成本计算公式:
仓储成本=平均存储库存×单位存储成本
其中,平均存储库存是在一定时间内货物在仓库中的平均存储量,单位存储成本是每个单位货物在仓库中存储的费用。
4.订单处理成本计算公式:
订单处理成本=人工处理时间×人工工资
其中,人工处理时间是处理一个订单所需的平均时间,人工工资是每个订单处理所需的工资费用。
5.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货物销售额/平均存储库存
其中,货物销售额是在一定时间内货物的销售总额。
6.每单位物流成本计算公式:
每单位物流成本=总物流成本/总货物数量
其中,总物流成本是在一定时间内的物流成本总额,总货物数量是在同一时间内运输的货物总量。
7.资产利用率计算公式:
资产利用率=货物销售额/平均总资产
其中,平均总资产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总资产。
8.仓库货物周转率计算公式:
仓库货物周转率=货物销售额/平均仓库存储量
其中,平均仓库存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仓库中货物的平均存储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流计算公式,不同企业或组织可能会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情况,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管理物流成本、优化运输时间,提高运作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仓储托管费用计算公式(一)仓储托管费用计算公式及解释1. 仓储托管费用的概述仓储托管费用是指将商品或物品存放在仓库进行管理和保管所产生的费用。
这些费用通常包括仓库租金、人力成本、保险费等。
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列举几种常见的仓储托管费用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2. 仓储租金计算公式仓储租金是指将商品存放在仓库的费用,通常以面积或容量作为计费依据。
以下是仓储租金的计算公式:仓储租金 = 面积/容量× 租金单价例子:假设某仓库面积为1000平方米,租金单价为10元/平方米/月,那么仓储租金为:仓储租金 = 1000平方米× 10元/平方米/月 = 10000元/月3. 人力成本计算公式人力成本是指为了管理和保管商品而雇用的仓库工作人员的费用。
以下是人力成本的计算公式:人力成本 = 工作人员人数× 月工资例子:假设某仓库雇用了5名工作人员,每名工作人员月工资为2000元,那么人力成本为:人力成本 = 5人× 2000元 = 10000元4. 保险费用计算公式为了保障存储商品的安全,通常会购买保险来覆盖潜在的损失。
以下是保险费用的计算公式:保险费用 = 保险金额× 保险费率例子:假设某仓库商品的总价值为100000元,保险费率为%,那么保险费用为:保险费用 = 100000元× % = 200元5. 其他费用计算公式除了上述列举的费用之外,实际的仓储托管费用可能还包括其他费用,如电费、设备维护费等。
这些费用的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需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计算。
总结:仓储托管费用的计算涉及到仓储租金、人力成本、保险费用等多个方面。
准确计算并合理管理这些费用,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和资金运营至关重要。
仓储收费标准一、仓储费用计算方式。
仓储收费是指对存放在仓库内的货物所产生的费用。
一般来说,仓储费用是按照货物的存放时间和占用空间来计算的。
具体的计费方式可以根据仓库的规模、设施、管理水平以及货物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1. 按时间计费。
按时间计费是指根据货物在仓库内存放的时间长短来确定仓储费用。
一般来说,仓储费用会以日、月为单位进行计费。
按照存放时间长短,仓储费用会有不同的标准,通常存放时间越长,仓储费用越高。
2. 按空间计费。
按空间计费是指根据货物在仓库内占用的空间大小来确定仓储费用。
通常情况下,仓储费用会根据货物的体积、重量来计算,占用空间越大,仓储费用越高。
二、仓储费用的计算公式。
仓储费用的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仓储费用计算方式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仓储费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按时间计费和按空间计费两种情况。
1. 按时间计费的计算公式。
仓储费用 = 货物单价×存放时间×日租金。
其中,货物单价指的是货物的价值,存放时间指的是货物在仓库内的存放时间,日租金指的是每天的仓储费用标准。
2. 按空间计费的计算公式。
仓储费用 = 货物体积/重量×仓储费用单价×存放时间。
其中,货物体积/重量指的是货物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或者重量,仓储费用单价指的是每单位空间或重量的仓储费用标准,存放时间指的是货物在仓库内的存放时间。
三、影响仓储费用的因素。
1. 货物的性质。
不同性质的货物对仓储费用会有不同的影响。
比如易腐烂、易变质的货物需要特殊的保管条件,会导致仓储费用增加。
2. 仓库的设施和管理水平。
仓库的设施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货物的存放条件和安全性,好的设施和管理水平会提高仓储费用。
3. 存放时间和存放空间。
存放时间和存放空间的长短也是影响仓储费用的重要因素,存放时间越长、存放空间越大,仓储费用就越高。
四、如何降低仓储费用。
1. 合理规划货物存放时间和存放空间,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和存放空间过大。
仓储成本是指仓储企业在开展仓库管理业务活动中,各种要素投入的以货币计算的总和。
仓储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流成本的高低有直接影响。
不仅仅是保管费、工资、折旧租赁、修理费、装卸搬运费、管理费用等等,还需要涉及到具体业务当中的部分。
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在给客户进行报价的时候,往往需要对自身的成本进行核算。
客户成本核算仓储费用主要包含三大块,一个就是场地费,即是租金(包含了场地的改造费用),要多大面积乘以租金单价;一个就是我们为了承接你的业务需要投入设备,系统,人员等,这些我们会折合成操作费用,按件/票计费;另外一个就是增值服务费,如果有特殊的需求,是单独做报价。
这个其实是站在乙方的角度去思考承接一个仓库会涉及到的成本,然后先计算下成本,再加上税点,加上利润就是给客户的报价。
为保证商品合理储存,正常出入库而发生的与储存商品运作有关的费用,仓储运作成本包含房屋,设备折旧,库房租金,水电气费用,设备修理费用,人工费用,保险费用等。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常规的仓储运作成本:保管费为存储货物所开支的货物养护、保管等费用,它包括:用于货物保管的货架、货柜的费用开支,仓库场地的房地产税等。
折旧费或租赁费仓储企业有的是以自己拥有所有权的仓库以及设备对外承接仓储业务,有的是以向社会承包租赁的仓库及设备对外承接业务。
自营仓库的固定资产每年需要提取折旧费,对外承包租赁的固定资产每年需要支付租赁费。
仓储费或租赁费是仓储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固定成本,构成仓储企业的成本之一。
对仓库固定资产按折旧期分年提取,主要包括:库房、堆场等基础设施的折旧和机械设备的折旧等。
修理费主要用于设备、设施和运输工具的定期大修理,每年可以按设备、设施和运输工具投资额的一定比率提取。
装卸搬运费装卸搬运费是指货物入库、堆码和出库等环节发生的装卸搬运费用,包括搬运设备的运行费用和搬运工人的成本。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指仓储企业或部门为管理仓储活动或开展仓储业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主要包括仓库设备的保险费、办公费、人员培训费、差旅费、招待费、营销费、水电费等。
仓储成本计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仓储成本计算
现代物流科学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已被誉为“第三利润源”,因而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仓储活动作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物流管理和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对保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激烈的竞争中哪个企业率先进行科学的仓储管理,谁
将赢得竞争的胜利.
仓储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以克服产需之间的时间差异,而获得更好的效用.仓储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它是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仓储成本管理的任务是用最低的费用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取得适当数量的存货.
物流仓储成本的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仓储持有成本、定货或生产准备成本、缺货成本和在途库存持有成本等。
现代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国家满足急需特需的保障。
是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的重要条件。
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持物资原有使
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但是,仓储需要一定的成本。
因此,要对仓储的成本进行周密的计算、分析与控制。
一、仓储成本的计算分为以下两种:
1、按支付形态计算把仓储成本分为:仓储搬运费、仓储保管
费、人工费、仓储管理费、仓储占用资金利息等。
2、按仓储项目把仓储成本分为:仓储租赁费、仓储保管费、材
料消耗费、搬运费、仓储管理费等。
如:以下公司按仓储项目来计算仓储成本:
与按形态计算成本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能进一步找出妨碍实现仓储合理化的症结,而且可以计算出标准仓储成本,以便
确定合理化目标。
二、仓储的成本的分析,应该从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
本、济批量订货、保险储备这五个方面分析。
1、取得成本,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存货而支出的成本。
取得成本又可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前者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与订货次数有关,后者是存货本身的价值。
因此取得成本为:
Tca=F1+KaD/Q+DU
=订货固定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年需求量/每次订货量+每
次订货量金额
2、储存成本,储存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如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的利息等。
储存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前者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有关,后者与存货数量无关。
因此储存成本为
TCc=F2+KcQ/2
=固定储存成本+单位变动储存成本/2
3、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不能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造成的损失,如失销损失、信誉损失、紧急采购额外支
出等。
因此缺货成本为:
TCs=TC-Tca-TCc
=总成本-储存成本-取得成本
4、经济批量的基本模型,经济批量最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
①、企业能及时补充存货,不考虑缺货成本;②、集中到货;
③、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和折扣。
TC=
=TCa+TCc
=(F1+KaD/Q+DU)+(F2+KQ/2)
总成本的F1、D、F2均为常量,则总成本TC大小完全由订货变动成本和储存成本决定,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公式为:
TC=KaD/Q+KcQ/2
在Ka、D、F2均为已知常数时,TC的大小取决于Q,经济批量
的计算公式为: KcQ/2=KaD/Q
KcQ*Q=2KaD
Q*Q=2KaD/Kc
5、保险储备,上述经济批量模型均假设存货的供需是稳定的,即每日需求量不变。
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需求量经常会发生变化,交货时间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延误。
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要求企业要持有一定的保险储备,以防止延误、存货短缺等造成的损失。
此时,存货的再订货点为:
R=LD+B
=存货时间*平均每日需要量+保险储备
最佳保险储备的确定,就是在存货短缺所造成的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间做出的权衡,要使总成本达到最小,总成本
公式为:
保险储备有关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
由此,我们要学会对仓储物资的数量进行控制,控制方法有:一、存货的订购控制法。
二存货定期控制法。
三、存货的ABC
分析控制法。
我们要尽量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合理化,尽量不要让仓储的时间过长、数量的不合理、条件的不足或过剩、结构失
衡。
在采购、生产、销售的不断循环过程中,库存使各个环节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
所以仓储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量的不一致而发生的变化,使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