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50款最棒胶片及数码相机全介绍组图
- 格式:doc
- 大小:17.11 MB
- 文档页数:42
胶片相机推荐在数码相机已经成为主流的当下,很多人对于胶片相机可能都有些陌生,然而,对于很多摄影爱好者而言,胶片相机仍然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胶片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具有与数码不同的质感和味道,而且用胶片相机拍摄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经验,这也是一些摄影爱好者喜欢使用胶片相机的原因。
那么,对于想要购买胶片相机的人来说,该如何选择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款不错的胶片相机:1.富士GW690III富士GW690III是一款非常适合拍摄人像和风景的胶片相机,它拥有一个超大的6x9底片,可以拍摄出高分辨率的影像。
镜头方面,富士GW690III搭载的是优秀的Fujinon EBC 90mm f/3.5镜头,能够拍摄出色彩鲜艳、细节丰富的影像。
此外,富士GW690III还具有全手动控制的功能,适合熟练的摄影师使用。
当然,相较于其他胶片相机,富士GW690III比较笨重,不太适合随身携带。
2. 禄莱RZ67 Pro II禄莱RZ67 Pro II是拍摄人像和商业摄影的好选择,它拥有一个高清影像的6x7底片,可以拍摄出色彩感觉柔和、层次感更强的照片。
禄莱RZ67 Pro II采用中画幅的设计,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掌握焦距和景深的变化。
镜头方面,禄莱RZ67 Pro II配备的是高水平的Mamiya-Sekor Z 110mm f/2.8镜头,可以更好地捕捉细节,拍出清晰、精美的照片。
3. 北京光学P6北京光学P6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胶片相机,它是中国摄影爱好者非常喜欢的一款相机。
它配备的是质量优秀的蔡司Tessar 75mm f/2.8镜头,可以拍摄出色彩鲜艳、细节丰富的影像。
此外,北京光学P6还拥有全手动控制的功能,让熟练的摄影师可以更好地调节曝光和焦距。
虽然北京光学P6的造型比较古老,但是它一直都是中国摄影爱好者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4. 莱卡M6莱卡M6是一款经典的旁轴相机,它采用莱卡经典的设计,非常显眼的手动测光表使它在所有同品牌的相机中非常情怀。
单反数码相机列表佳能(CANON)∙佳能 EOS D2000(1998年3月上市,已停产):由佳能与柯达合作,以佳能的EOS 1N基础所推出的DSLR,属于Kodak DCS520的双生版本,具有200万画素的分辨率。
∙佳能 EOS D6000(1998年12月上市,已停产):EOS D2000的性能加强版本,Kodak DCS560的双生版本,具有620万画素的分辨率。
∙佳能 EOS D30(2000年4月上市,已停产):使用300万画素等级CMOS 感光元件,第一款针对数码需求而开发的佳能相机(但其设计基础是胶片相机EOS 50),焦长转换率为1.6x。
∙佳能 EOS-1D(2001年8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D60(2002年1月上市,已停产):基本上是将EOS D30提升到600万画素。
∙佳能 EOS 1Ds(2002年8月上市,已停产):佳能第一款35mm片幅DSLR。
∙佳能 EOS 10D(2003年2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00D(2003年7月上市,已停产):又称为EOS Kiss Digital (日本市场)或Digital Rebel(北美市场)。
∙佳能 EOS-1D Mark II(2003年12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20D(2004年7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1Ds Mark II(2004年8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50D(2005年1月上市,已停产):又称为EOS Kiss Digital N(日本市场)或Digital Rebel XT(北美市场)。
∙佳能 EOS 20Da(2005年2月上市,已停产):只在日本市场销售的天文摄影专用EOS 20D衍生版。
∙佳能 EOS-1D Mark II N(2005年7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5D(2005年7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30D(2006年2月上市,已停产)∙佳能 EOS 400D(2006年8月上市,已停产):又称为EOS Kiss Digital X(日本市场)或Digital Rebel XTi(北美市场)。
相机的发展史第一台照相机1839年,有一个叫做达盖儿的画家成功发明了银版摄影法。
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
一台装有新月型透镜的伸缩木箱照相机。
第一台胶卷照相机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的乔治伊斯曼发明了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胶卷的照相机-柯达1号。
胶卷机在经历辉煌与没落后,现如今已经成功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人们怀念和膜拜的经典,LOMO胶片相机的兴起却成为小资情怀的独特代表。
第一台傻瓜相机1977年Konica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AF35mm相机Konica C35 AF。
是第一架实用的AF 135传统照相机,应用 Honeywell 公司生产的自动对焦组件,属于第一代被动式自动对焦技术。
从此照相机开始具备向普通大众推广的能力。
傻瓜相机现在在数码卡片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体现,只不过现在被称为“智能”,呵呵。
也正因为“智能”的普及,拍照不再因技巧高深而高高在上,现在从学生到老人,人手一个卡片机已经成为平常事。
第一台防水相机1957年,以谷斯多的想法为出发点,乌特斯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防水相机,谷斯多将这个小东西命名为Calypso Phot,并在法国注册了商标。
Calypso Phot 的问世被认为是水下摄影发展中的里程碑。
从此照相机又带给更多普通大众未知水世界的奇妙和神秘。
当今世界最强的防水相机当属奥林巴斯的1030SW,水下十米的优势使更多游客乐于在潜水时带着相机海中遨游。
而且不止防水,防震防冻也很牛X,不知道是不是照军用相机来做的,呵呵看这图片还真有些古董和现代的对比,可是偏偏就是这个防水技术,不是谁都能做的。
奥林巴斯在这方面的突破技术还是值得称赞的。
第一台滑盖相机1979年,在人们“小、更小、更更小”念动力的推动下,出现了世界上首款滑盖照相机。
人类对相机的追求已经开始转向实用与时尚兼备。
第一台数码相机很难想象吧,世界上第一款数码相机早在1975年就已经出现,这款由柯达公司制造的准数码相机虽然体积有些大,但是已经具备了现存的数码相机的一些特点。
历史上50款最棒胶片与数码相机全介绍组图根据著名的Photography Monthly杂志在近日评出了目前历史上最伟大的50台(系列)相机产品,按照类型来分,必然包含流行已久的胶片相机以及最近十余年内流行的数码相机。
就总体比例来看,前者所占的比例还是要大于后者。
历史上最伟大的50款相机介绍一位摄影师的'第一'的相机将永远是一个拥有特殊的地方在他们的心中,无论我们向拥有移动。
我们中的一些忠于一个品牌,一个制造商或整个摄影生活的一种模式。
其他都高兴地跳起来最新的'未来'的东西或'热'的时间模型。
无论你采用何种当它拥有相机,但始终是一种怀旧的相机一定意义上说,从过去很少有更好的办法花比非拍摄时间,通过编制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清单。
而不是仅仅依靠我们个人的喜好和厌恶,我们要求全国零售商提供其顶部10名单和一些我们的摄影月刊大师到芯片所作的表决中,编译了50最大的所有时间相机在没有特定的顺序。
的尼康)J1和V1号尼康系列(尼康50.也许在这个名单中最有争议的相机,尼康相机-尼康V1和尼康J1的-尼康的标志进入CSC市场的第一次创业,并希望该公司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得到它的权利。
我们有什么结果的,是小,小巧的机身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 60fps的连拍速度10fps的速度,在自动对焦模式,它可以处理600万像素每秒的图像。
我们相信尼康这里设置栏,和现在的几年中,我们将回头的转折点,因为我们做了这个名单上的其他相机V1和J1。
号D300s 49尼康.另一种与我们的读者们的最爱。
D300S的是12.3万像素的DX格式的模型在2009年推出。
它取代了D300的尼康DX 格式旗舰单反加入高清录像(自动对焦)。
它有相似的尼康D700,具有相同的决议,但有一个更小,密度更高的传感器。
第48号宾得K1000。
K1000的是生产从1976年到1997年,在此期间,如果你去艺术学校,它可能是你使用的相机。
大容量胶片后背相机巡礼(下)上期,我们简单介绍了大容量胶片相机的产生历史,及柯达一号和徕卡250的故事,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整机制成,系固定片盒的专用相机。
本期将介绍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德国产的罗伯特(Robot)、普拉蒂娜(Praktina)、潘泰康(Pantacon)及七八十年代日本产的佳能(Canon)、奥林巴斯(Olympus)、尼康(Nikon)等相机。
这些相机生产的年代跨度将近半个世纪,它们的共同点都不是整机制成,而是可更换大容量胶片后背,换言之,换上大容量胶片后背,它们就是相机陈列中的装甲部队,换上普通后背它们就是相机队列中的普通一兵。
德国的大容量胶片后背相机1、罗伯特(Robot)相机罗伯特(Robot)相机产自机械工业发达的德国。
1933年6月15日,汉斯?海因里希?贝尔宁建立了罗伯特公司。
该公司制造的135旁轴相机就是著名的罗伯特相机。
罗伯特片幅定为24×24毫米,采用发条式卷片设计,每上一次发条,可以拍摄20张照片,自罗伯特Ⅰ型出现后,就被当时纳粹作为德国空军的首选利器“航拍专用型”。
也许是受徕卡250相机的影响和启发,也许是专为满足空战的需求,在1940年后,罗伯特就为空军再度开发了电磁快门和可以装载更多胶卷的专用大容量胶卷盒。
从罗伯特Ⅱ型开始就有一整套非常专业的配件,提供长达30米胶片的片盒。
由于年代久远和资料匮乏,我们今天已经很难寻觅到当年的实物和照片。
1950年代后,罗牙?罗伯特(Royal Robot)相机问世,其24型是画幅为24×24毫米相机,其36型则为24×36毫米全幅。
罗牙?罗伯特系列逐渐发展成为史上最完备的发条相机家族,并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等场合,通常配有大容量片盒及24V电动马达系统。
笔者曾在二手市场上收到过一台罗牙?罗伯特36型相机的大容量胶片后背,它是铸铝而成,拧松固定螺丝就可使机、背分离(图1)。
与徕卡250及后面提到的所有相机不同的是,它不是对称地分置在相机的两端,而是集中在左侧。
中国制造的照相机(机械胶片机)中国共有110个厂家生产过112个品牌486个型号,716款中国机械胶片相机生产厂家及产品目录(不含特种用途相机.儿童相机.)001- 北京(北京大来精机厂,北京照相机厂, 北京宣武实验工厂,北京市玻璃研究所, 北京照相机总厂, 北京山水之间摄影有限公司.)(六个厂家,十二个品牌,37个型号,50款。
)01“大来”牌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未正式生产)(1956年)北京大来精机厂02“大来”牌51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57年)北京大来精机厂03“蓝天”牌120型(仿“皮诺尔”)胶木壳照相机(1959年)北京照相机厂04“天坛”牌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59年)北京照相机厂05“星光”牌35毫米简易胶木照相机(三款)(1959年) 北京照相机厂06“跃进”35毫米简易胶木照相机(1961年)北京宣武实验工厂07“跃进”牌120型(仿“皮诺尔”)胶木壳照相机(1961年)北京宣武实验工厂08“天坛”牌2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未批量生产)(1961年)北京照相机厂09“天坛”牌3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未批量生产)(1961年)北京照相机厂10“长虹”牌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61年)北京照相机厂11“长虹”牌改进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加135暗盒,未批量生产)(1961年)北京照相机厂12“长城”牌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未批量生产)(1961年)北京照相机厂13“北京”牌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样机)(1965年)北京市玻璃研究所14“北京”SZ-1型35毫米发条输片平视取景照相机(三款)(1967年)北京照相机厂15“红光”SZ-1型35毫米发条输片平视取景照相机(“北京”SZ-1型改名品,未正式生产。
)(两款)(1968年)北京照相机厂16“长城”SZ-1型35毫米平视取景发条输片照相机(两款)(1969年)北京照相机厂17“长城”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1972年)北京照相机厂18“长城”BS-3型35毫米平视取景小型照相机(1973年)北京照相机厂19“长城”定做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五架)(1973年)北京照相机厂20“长城”DFA-CL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75年)北京照相机厂21“长城”SZ-2型35毫米平视取景发条输片照相机(1976年)北京照相机厂22“长城”EF-1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架样机)(1978年)北京照相机厂23“长城”GZ型35毫米自动光圈平视取景照相机(1979年)北京照相机厂24“狗头机” 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长城”初期试制品,未定名,当时戏称“狗头机”)25“长城”DF-1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样机,1980年)北京照相机总厂26“卡诺”A35F型35毫米平视取景自动曝光照相机(1981年)北京照相机总厂27“企诺”CM-3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2年)北京照相机厂28“企诺”CM-5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2年)北京照相机厂29“长城”DF-2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2年)北京照相机总厂30“长城”GS型35毫米平视取景自动光圈照相机(1983年)北京照相机总厂31“长城”PF-1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简易式照相机(1983年)北京照相机总厂32“长城”DF-3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4年)北京照相机总厂33“长城”DF-4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85年)北京照相机总厂34“长城”DF-5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5年)北京照相机总厂35“长城”DF-6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未批量生产1994年)北京照相机总厂36“长城”POP型35毫米内藏闪光灯袖珍照相机(两款)(1996年)北京照相机总厂37“沙慕尼”CHAMONIX超大画幅相机(2005年)北京山水之间摄影有限公司研制002上海(上海陈荥记照相器具制造商号,上海陈云泰照相器械工业社,上海五一照相机厂,上海大明铁工厂,上海长城工业社,上海冠龙照材商店,上海照相机厂,上海孔雀照相器材厂,上海照相机二厂,上海照相器材厂,上海光耀灯具厂,上海照相机总厂,上海照相机五厂,上海照相机三厂,上海照相机四厂,上海照相机(新)二厂,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上海江南光学仪器厂,上海海鸥照相机厂,上海申豪专业照相机有限公司,上海郭氏照相机有限公司,)(二十一个厂家,十二个品牌,127个型号,209款)01“金龙”外拍机(195?年)上海陈荥记照相器具制造商号02“陈云泰”外拍机(1955年)上海陈云泰照相器械工业社03“长城”座机(1958年)上海五一照相机厂04“上海”牌58-1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两款)(1958年)上海市照相机试制小组05“上海”牌58-2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四款)(1958年)上海市照相机试制小组06“上海”牌58-IV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产11台)(两款)(1958年)上海大明铁工厂07“上海”牌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试制品)(1958年)上海大明铁工厂08“上海”牌58-3型120折叠式照相机(1958年)上海长城工业社09“劳动”-1型120照相机(三款)(1959年)上海冠龙照材商店10“上海”201型120折叠式照相机(两款)(1959年)上海照相机厂11“孔雀”120简易照相机(四款)(1959年)上海孔雀照相器材厂12“上海”202型120折叠式照相机(两款)(1960年)上海照相机厂13“上海”202型120折叠式照相机(1960年)上海照相机二厂14“上海”7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两款) (1960年)上海照相机厂15“上海”60-1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60年)上海照相机厂16“劳动”-2型120照相机(1961年)上海冠龙照材商店17“浦江”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61)上海照相器材厂18“上海”203型120折叠式照相机(四款)(1962年)上海照相机二厂19“海鸥”202型(原上海202型)120折叠式照相机(四款)(1962年)上海照相机二厂20“上海”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62年)上海照相机厂21“上海”4A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未正式生产)(1963年)上海照相机厂22“海鸥”4型(原上海4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六款)(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23“海鸥”203型(原上海203型)120折叠式照相机(三款)(1964年)上海照相机二厂24“上海”DF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四款) (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25“海鸥”203型(原上海203型)120折叠式照相机(两款)上海光耀灯具厂26“海鸥”203-B型上海照相机总厂27“海鸥”203-3型上海照相机总厂28“海鸥”203-C型上海照相机总厂29“上海”205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1964年)上海照相机二厂30“海鸥”205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三款)(1965年)上海照相机二厂31“海鸥”4A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五款)(1966年)上海照相机厂32“海鸥”DF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四款) (1966年)上海照相机厂33“海鸥”4B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五款)(1967年)上海照相机厂34“海鸥”4B外销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上海照相机厂35“海鸥”4B改进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4C试制机)上海照相机厂36“海鸥”4B改进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带135专用后盖)上海照相机厂37鸥”207型一次成像照相机(1967年)上海照相机二厂38“海鸥”4A-1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未批量生产)(1968年)上海照相机厂39“海鸥”4C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可用135胶卷)(1968年)上海照相机厂40“海鸥”4B-1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68年)上海照相机厂41“海鸥”501型120简易式照相机(七款)(1968年)上海照相机五厂42“海鸥”9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1968年)上海照相机厂43“海鸥”207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1969年)上海照相机厂44“东风”120型单镜头反光高级新闻照相机(三款)(1969年)上海照相机厂45“海鸥”DF-1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三款) (1971年)上海照相机厂46“海鸥”209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1971年)上海照相机二厂47“红旗”20型35毫米可换镜头平视取景照相机(1971年)上海照相机二厂48“海鸥”9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1972年)上海照相机三厂49“海鸥”9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1972年)上海照相机厂50“海鸥”KS型35毫米自动光圈平视取景照相机(1977年)上海照相机厂51“海鸥”203-H型(1978)上海照相机二厂52“海鸥”6吋外拍机上海照相机二厂53“海鸥”WM8吋外拍机上海照相机四厂54“海鸥”NM8-1型座机(1980年)上海照相机四厂55“海鸥”VC75X100型双镜头一次成像照相机(两款)(1980年)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56“海鸥”4B-2型120双镜头照相机(内藏闪光灯-未批量生产)(1981年)上海照相机总厂57“海鸥”DF-120型照相机(1981年)上海照相机总厂58“海鸥”DF-2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三款) (1981年)上海照相机厂59“海鸥”KJ型35毫米平视取景机械程序快门相机(三款)(1981年)上海照相机厂60“海鸥”DF-3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三架样机)(1982年)上海照相机厂61“海燕”821型120简易照相机(1982)上海江南光学仪器厂62“海鸥”4A-103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82年)上海照相机总厂63“海鸥”NJ8-1型座机(1982年)上海照相机四厂64“海鸥”8D4型座机(1983年)上海照相机四厂65“海鸥”KE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黑白两款)(1983年)上海照相机总厂66“海鸥”DF-1ETM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67“海鸥”203-I型(七款)(1984年)上海照相机(新)二厂68“海鸥”DF-102A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5年)上海照相机总厂69“海鸥”DF-102B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5年)上海照相机总厂70“海鸥”KJ-1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三款)(1985年)上海照相机总厂71“海鸥”KJ-3型35毫米平视取景照相机(1986年)上海照相机总厂72“海鸥”K X型35毫米电子程序快门照相机(1986年)上海照相机三厂73“海鸥”205A型35毫米平视照相机(黑白两款)(1986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74“海鸥”206型35毫米平视照相机(黑白两款)(1986年)上海照相机二厂75“海鸥”DF-102MC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6年)上海照相机总厂76“海鸥”DF-103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6年)上海照相机总厂77“海鸥”DF-2ETM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86年)上海照相机总厂78“海鸥”KX型35毫米内藏闪光灯电子程序快门照相机(1986年)上海照相机三厂79“海鸥”206-A型35毫米平视照相机(1987年)上海照相机二厂80“海鸥”88型35毫米平视照相机(两款)(1988年)上海照相机总厂81“海鸥”DF-3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88年)上海照相机总厂82“海鸥”C35F35毫米内藏闪光灯袖珍照相机(1988年)上海照相机总厂83“海鸥”NZX型座机(1988年)上海照相机四厂84“海鸥”207型35毫米平视照相机(1989年)上海照相机二厂85“海鸥”207-1型35毫米平视照相机(1990年)上海照相机厂86“海鸥”205B型35毫米平视照相机(1990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87“海鸥”DF-2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93年)上海照相机总厂88“海鸥”DF-200A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3年)上海照相机总厂89“海鸥”DF-200D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3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0“海鸥”DF-300G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1“海鸥”DF-300GD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2“海鸥”DF-300X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三款)(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3“海鸥”DF-300XD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4“海鸥”DF-300M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5“海鸥”DF-300H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6“海鸥”DF-300S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7“海鸥”X-300S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8“海鸥”V-300D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99“海鸥”HQ-300D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100“海鸥”DF-4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101“海鸥”DF-400G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4年)上海照相机总厂102“申豪”GJ4X5型木质座机(1994年)上海申豪专业照相机有限公司103“申豪”SH10X12型木质座机(1994年)上海申豪专业照相机有限公司104“申豪”SH6X8型木质座机(1994年)上海申豪专业照相机有限公司105“国仕”4X6吋木质外拍机(1995年)上海郭氏照相机有限公司106“海鸥”DF-300A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6年)上海照相机总厂107“海鸥”DF-300B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6年)上海照相机总厂108“海鸥”DF-300E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6年)上海海鸥公司109“海鸥”DF-5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96年)上海照相机总厂110“海鸥”DF777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6年)上海照相机总厂111“海鸥”DF-1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7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112“海鸥”DF-10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98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113“海鸥”DF-1000型千禧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9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114“海鸥”DF-1000A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9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115“海鸥”DF-20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9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116“海鸥”K-20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99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117“海鸥”DF-2000A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99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118“海鸥”DF-5000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两款)(1999年)上海海鸥照相机厂(119,“海鸥”4A-105型两款120,4A-107型三款121,4A-109型122,40型纪念机123,澳门回归纪念机 124,4AWWSC型 125,4A外销型126,SIG.TWIN4型 127,KALIMAR型)上海照相机总厂003江西(江西光学仪器总厂,江西上饶光学仪器总厂,江西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历史上50款最棒胶片与数码相机全介绍组图根据著名的Photography Monthly杂志在近日评出了目前历史上最伟大的50台(系列)相机产品,按照类型来分,必然包含流行已久的胶片相机以及最近十余年内流行的数码相机。
就总体比例来看,前者所占的比例还是要大于后者。
历史上最伟大的50款相机介绍一位摄影师的'第一'的相机将永远是一个拥有特殊的地方在他们的心中,无论我们向拥有移动。
我们中的一些忠于一个品牌,一个制造商或整个摄影生活的一种模式。
其他都高兴地跳起来最新的'未来'的东西或'热'的时间模型。
无论你采用何种当它拥有相机,但始终是一种怀旧的相机一定意义上说,从过去很少有更好的办法花比非拍摄时间,通过编制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清单。
而不是仅仅依靠我们个人的喜好和厌恶,我们要求全国零售商提供其顶部10名单和一些我们的摄影月刊大师到芯片所作的表决中,编译了50最大的所有时间相机在没有特定的顺序。
的尼康)J1和V1号尼康系列(尼康50.也许在这个名单中最有争议的相机,尼康相机-尼康V1和尼康J1的-尼康的标志进入CSC市场的第一次创业,并希望该公司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得到它的权利。
我们有什么结果的,是小,小巧的机身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 60fps的连拍速度10fps的速度,在自动对焦模式,它可以处理600万像素每秒的图像。
我们相信尼康这里设置栏,和现在的几年中,我们将回头的转折点,因为我们做了这个名单上的其他相机V1和J1。
号D300s 49尼康.另一种与我们的读者们的最爱。
D300S的是12.3万像素的DX格式的模型在2009年推出。
它取代了D300的尼康DX 格式旗舰单反加入高清录像(自动对焦)。
它有相似的尼康D700,具有相同的决议,但有一个更小,密度更高的传感器。
第48号宾得K1000。
K1000的是生产从1976年到1997年,在此期间,如果你去艺术学校,它可能是你使用的相机。
他们仍然被交给了的长寿使得它显着,尽管它的普通设计。
在K1000 今天!.1976年它在技术上已经过时,但其低廉的简单做一个受欢迎的主力。
.第47号金光诺玛发明于1947年ASA大画幅相机系统的部分,很容易互换,精度高,操作简单。
金光的名字是一个缩写forStudio,工业,自然,建筑,复制,总结了系统的多功能性。
齐纳尔是一个技术和工业设计的图标。
年,1970年到1947从诺玛,尼康D90 46号D90是一个12.3万像素的模型在2008年推出,以取代D80的,它是一个牢固的喜爱与我们的读者。
更新后的模型,包括实时取景功能和自动横向色差修正。
这也是第一的数码单反相机提供录像,记录720p高清视频,单声道,每秒24帧,具有高分辨率的背面液晶屏幕的能力。
内置自动对焦马达的A,这意味着所有尼康F卡口自动对焦镜头(两个罕见的尼康F3AF的除外),可以在自动对焦模式中使用。
在D90,它“L”包括第三方固件模块,标有camerato也是尼康第一.提供了一个可更新的镜头距离集成数据库,提高自动曝光。
第45号佳能F-1佳能F-1是从1971年至1976年producedby佳能和模型,看到了佳能FD镜头卡口的引进。
在F-1是佳能的第一个真正的专业级的单反系统,配套的配件和可互换的零件种类繁多,因此它可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和喜好。
.第44号宾得汽车110在1978年推出的宾得汽车110和宾得汽车110超级朝日宾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汽车110介绍了三个可互换镜头。
今天的紧凑型相机系统的先驱,它声称已最小的可互换镜头单反系统创建专业素质。
.宾得K20D 43号宾得K20D的机身是由三星,成为宾得的合作伙伴,在2005年制造的,而它的CMOS传感器。
K20D的,直到2008年,举行了中分辨率最高的APS-C图像传感器格式传感器记万像素。
14.6录,哈苏503CW 42号哈苏,使老学校的新途径。
503CW可以处理模拟和数字采集的范围内可用的数码后背。
对于那些不愿意放弃了电影的完美选择。
.第41号索尼阿尔法900发起于2008年9月,索尼α900提供了一系列专业功能,包括一个巨大的24.6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传感器,这使得它在我们的名单,原因显而易见列入。
.佳能T90的第40号很多你似乎仍然是很喜欢佳能T90的,这是第一次在1986年推出,为佳能35mm单反相机的T系列中的行的顶部。
这是最后的专业级手动对焦相机佳能和最后使用专业相机佳能FD镜头卡口。
虽然它是快速的自动对焦革命和佳能的EOS(光电系统)相机超越只有1生产一年后,在T90的率先看到在高端佳能相机了到目前的一天,尤其是在用户界面,工业的许多概念设计和自动化程度高。
由于其坚固的构的日本摄影记者。
仍然许多摄影师”坦克“的是绰号T90建,和零售商T90的高度,因为它是被许多人认为,即使经过20年已经得到了最好的单反佳能不断。
第39号“尼康D1尼康D1是第一家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挑战柯达的早期统治。
在1999年推出,尼康D1独具特色的一个2.7万像素的CCD 传感器,通常被视为其出色的信号噪声比和4.5fps连拍数码相机发展的早期里程碑之一。
.第38号奥林巴斯OM-1OM-1确实是最喜爱和高度重视的胶片单反相机之一。
在1972年推出的第一款车型,被称为M-1号。
13年前,尼康F释放作出了35mm单反习惯于使用Leicas和其他测距仪的专业人员标准的选择,但它带动市场对笨重的相机。
奥林巴斯M-1的改变这一切,与它开始的35mm单反相机的体积,重量和噪音减少。
由于徕卡旗舰测距仪的相机M系列,抱怨公司的M-1的名称,迫使奥林巴斯重新命名theOM-1。
是一个非常大的互换屏幕,但固定的棱镜取景器,所OM-1.有的机械单反。
它还featuresa通过镜头的曝光表,离奇,快门速度转盘周围的镜头,而不是安装在相机的顶部板。
这不是时髦,但它是辉煌的。
佳能EOS D30 37号在2000年推出的3.1万像素的佳能EOS D30是制造商的内部开发的第一消费单反。
之前的D30相机,佳能与柯达,佳能机构相结合,后者的数码后背的合同。
虽然其规格表似乎给我们行人的今天,EOS D30用户在当时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使摄影师更好的图像质量,以较低的价格,这标志着.在消费者的数码单反相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佳能EOS 5D 36号在2005年推出的EOS 5D,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相机。
这是12.8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和全画幅传感器,在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低价格,专业的品质提供给所有的数字图像。
专业市场在一夜之间改变,尽管现在被认为是低的ISO,。
喜爱的行业最喜爱的,amuch仍然5D.玛米亚RZ67 35号玛米亚RZ67是亲产业的中等格式的主力和一个modularsystem,这意味着所有的镜头,取景器,地面眼镜,电影络筒机和电影backsare互换。
RZ67是主要设计工作室位置。
usedon使用,但,以及经常.第34号松下DMC-LX3的松下Lumix DMC-LX3的,或LX3的,是一个高端的紧凑型相机LX2和继续是一个最好的高端紧凑点和芽可用的年推出。
2008继任者在..第33号“尼康D700另一个备受宠爱的最近的模型,从尼康D700的是在2008年推出的专业级数码单反相机。
它使用了D3相同的1210万像素FX-CMOS图像传感器和尼康的第二次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D700的全画幅传感器,允许他们充分利用非DX的F-mount镜头使用,没有cropfactor。
D700的bearsa物理相似的D300,并有一个内置的所有尼康自动对焦镜头在自动对焦马达,包括旧尼康F-mountAI/AI-S镜头的CPU 镜头。
PC-E和计量,并支持和.第32号佳能A-1在1978年推出的A-1,是历史上意义重大,因为它是第一台单反,以提供电子控制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摄影师,而不是选择一个快门速度来冻结或模糊的议案,并选择一个镜头的aperturef,停止控制景深(焦点),在A-1具有程序自动选择一个折衷的曝光,这是基于光仪表输入一个微处理器。
今天,几乎所有的相机都至少有一个程序模式。
.尼康FM2 31号无瑕被设计notfor预算志同道合鲷谁不会花时间学习使用的快门速度和光圈设置,而是呼吁硬朗,粗犷camera.At无瑕的推出时间要求在1982年的严重摄影师,尼康认为,先进的摄影师们不感兴趣,但在每一个最新的技术,而不是最惠国待遇的高品质和精密workmanship.The无瑕是非常摄影师的相机。
.宾得ME的F 30号ME的F是第一个自动对焦(AF)35mm单反相机达到生产。
它有一个内置的通过镜头(TTL)电子对比检测系统,自动确定适当的主题重点,焦点和驱动镜头。
虽然自动聚焦不佳,是一个商业上的失败,ME F是摄像技术的一个里程碑,指出现今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的方式。
.禄来TLR为29号中等幅面的Rolleiflex的TLR(双镜头反光)在1929年推出的胶片相机,其体积小巧,重量轻,卓越的光学,耐用和简单的力学和明亮的取景器的喜爱。
机械风机制是健全和聪明,半自动装片和快速。
一个广泛的配件,这台相机更完整的系统,允许特写,增加了过滤器和快速的三脚架附件。
仍然深受喜爱和使用,特别是通过艺术摄影师。
.尼康的SP测距仪28号SP是一个专业水平,可互换镜头,35mm胶片,在1957年推出的尼康RF开发的高潮与尼康在1948年一开始,它被认为是其最先进的测距仪测距相机。
第27号BRONICA EC-TLII的通常不公平,穷人的哈苏看到,“Bronnie”是很多人的第一个中画幅相机。
结合大范围的镜头可合理的价格“Bronnie'a 伟大爱好者的选择。
.哈苏500EL 26号哈苏于1964年开始生产机动500EL。
除了住房,采用电机驱动器和电池,EL类似的哈苏500C在外观和操作,并使用相同的杂志,镜头和取景器。
徕卡M9 25号传说中的测距仪M从莱卡系列的最新数字格式仅在第二设有一个18.5万像素的传感器。
号. HOLGA 120N 24.几台摄像机创建自己的审美,但,HOLGA肯定有。
它是一种廉价,中等格式的120电影玩具相机,在中国制造的。
HOLGA的低成本建设和简单的镜头,使显示暗角,模糊,漏光和其他扭曲,所有这些都导致相机获得了邪教以下的图片。
柯达视网膜IIIC部第23号视网膜,在1936年推出,是一个紧凑的折叠式相机,它开创了135电影格式。
IIIC部第一次出现在1957年,是第五次也是最后的发展国税发原始模型。
奥林巴斯E-P1的第22号精美的设计和命名后奥运原来的一半,在1959年推出的帧35mm Pencameras,E-P1是另一个在紧凑的系统革命的领导方式的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