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课程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3
《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房屋建筑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房屋建筑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等方面。
2.了解房屋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包括施工组织、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方面。
3.熟悉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房屋建筑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节能等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方案,合理安排各功能空间,注重建筑造型和色彩搭配,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房屋建筑施工教学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材料选用、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合理选用建筑材料,掌握各种施工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3.房屋建筑施工管理教学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组织实地考察和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3.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房屋建筑的构造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50%。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课程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专业课程。
以下
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技术主要课程:
1. 建筑设计与绘图:这门课程介绍建筑设计原理和技术,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
学生将学习使用CAD软件进行建筑
设计和绘图。
2.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受力和变形的科学。
这门课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结构(如梁、柱、板、框架等)的力学行为,并教授
计算结构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的方法。
3. 建筑材料:这门课程介绍各种建筑材料的特性、性能和应用。
学生
将学习关于混凝土、钢材、木材、玻璃、砖块等常见建筑材料的知识。
4. 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涵盖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
施工管理、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施工安全等。
学生将学习项目计划、工地布置、质量控制等内容。
5. 建筑设备与技术:这门课程关注建筑项目中的设备和技术,包括暖
通空调系统、供水排水系统、电力系统以及智能建筑技术等。
6. 建筑经济学:这门课程介绍建筑项目的经济学原理和实践。
学生将
学习成本估算、投资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内容。
7. 建筑法律与规范:这门课程涵盖了建筑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包括建
筑合同、建筑法规、建筑安全法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遵守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建筑工程。
这只是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一些常见的主要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和教学计划而有所不同。
建议咨询所在学校的课程手册或与专业指导老师交流,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课程信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简介关键信息1、课程名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具体学分4、学时:具体学时5、授课方式: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6、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具体方式)7、先修课程:列举相关先修课程8、适用专业:具体专业11 课程概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门涉及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独立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程实践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11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和设计原则。
2、让学生熟悉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3、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2 课程内容1、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3、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要点。
4、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
5、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和方法。
6、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
12 教学方法12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讲解过程中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
12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设计思路、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123 课程设计安排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24 实验教学如有条件,可开展相关实验教学,如结构模型试验等,增强学生对结构性能的直观认识。
13 学习资源131 教材选用权威、适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132 参考书籍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涵盖了以下内容:
1. 建筑结构学:介绍建筑各种结构形式与设计原理,包括框架结构、悬挂结构、拱壳结构等。
2. 建筑材料学:涉及建筑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选择原则,包括混凝土、砖石、钢材等。
3. 建筑施工技术:主要讲授建筑施工中的各项技术,包括基坑开挖、浇筑混凝土、安装预制构件等。
4. 建筑设备与智能化:介绍建筑设备的选择、安装以及运行维护,包括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等。
5. 建筑经济与管理:讲解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进度管理以及风险评估等。
6. 建筑规划与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理论、建筑风格等。
7. 建筑法规与标准:介绍建筑行业相关的法规法规和标准,包括建筑安全规范、环保标准等。
8. 建筑工程实习:通过实地考察、施工现场实习等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建筑实践的了解。
以上所列为常见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具体课程设置可能会根据学校及课程要求而有所差异。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构造方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和评估房屋建筑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
3、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
4、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房屋建筑基本概念和原理(20%)建筑的基本要素:空间、功能、美学建筑分类与设计原则建筑与环境的关系2、建筑设计与构造(30%)建筑方案设计:功能分析、流线组织、空间设计等建筑构造基本知识: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3、建筑环境与技术(30%)建筑与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植被等建筑与人文环境:文化、历史、社会等建筑与技术环境:结构、设备、节能等4、房屋建筑实例分析(20%)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比较分析著名建筑案例分析:功能、形式、材料等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实践操作: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的设计与构造。
5、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促进课堂互动。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进行阶段性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房屋建筑学》自学考试大纲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基本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证券经纪业务的禁止行为?A.未经客户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B.假借客户名义,从事证券买卖C.传播虚假信息D.帮助客户进行欺诈活动正确答案:C.传播虚假信息。
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造过程中,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采用一系列专业技术及工艺流程,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建筑物。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课程简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机械与设备、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工艺,掌握常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方案设计、进度计划、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制定施工计划和组织方案的技术要点。
2. 施工机械与设备施工机械与设备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介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起重机械、挖掘机械、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等。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施工机械的使用原理和技术要点,了解施工机械的使用与维护,熟悉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
3. 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基础内容之一。
它主要介绍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土方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土方工程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土方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土方工程的施工流程,提高土方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4.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主要介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和、浇筑、养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注意事项,掌握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5. 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高级内容之一。
它主要介绍钢结构的设计原理、制作工艺、安装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课程
中国古代建筑课程是一门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历史、风格、特点等方面的课程。
该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介绍中国古建筑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如官殿、寺庙、陵盒、园林等,以及这些建筑类型的风格、特点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3.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技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技术,包括木结构、砖石结构、混合结构等,以及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包括雕刻、彩绘、镶嵌等方面的知识。
以及这些装饰艺术在古建筑中的运用和表现。
5.中国古代建筑的园林艺术:介绍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等。
以及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历史、风格、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芋握古建筑的构造技术和装饰艺术,理解古建筑的园林艺术和美学价值。
同时,这[ ]课程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提高文化索养和审美能力。
制表:审核:批准:。
建筑设计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建筑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和技巧的理解,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建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设计实践。
二、课程目标1. 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了解不同建筑风格和流派的特点;2. 掌握建筑设计所需的基础技能,包括绘图、模型制作和计算等;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意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4. 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建筑设计项目,并进行实地考察;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对建筑作品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包括建筑形式、比例、空间关系等;2. 建筑设计方法:不同设计流派的特点和方法,包括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3. 建筑表达技术:建筑绘图、手绘、模型制作等技术的学习和实践;4. 建筑计算与分析:建筑材料、结构、照明、采光等方面的计算与分析;5.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对于经典的建筑设计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6. 建筑设计项目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建筑设计项目,并进行实地调研和设计方案的完善;7. 建筑作品评价与展示: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提供反馈和改进意见。
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解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2.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绘图、制作模型等实践活动,提高其技能水平;3. 分组研讨:学生根据设计项目进行小组研讨,共同解决问题;4.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实际建筑项目,了解实际工作环境;5. 作业批评:对学生的设计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提供指导和建议。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质量、问题解决能力等;2. 作业成绩:对学生的绘图、模型制作和设计方案进行评分;3. 项目成果:对学生的设计项目和实地考察报告进行评价;4. 考试:对学生对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进行考核。
建筑学课程一览表一、基础课程1. 数学:包括几何、三角学、微积分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
2. 物理:建筑学的物理知识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热力学方面,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建筑的结构和稳定性。
3. 化学: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检测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性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基础。
二、专业课程1. 建筑设计基础:这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如何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流程等。
2. 建筑构造:学习建筑结构的原理和构造方法,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的类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等。
3. 建筑历史与理论:了解建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及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对各种建筑风格的理解和学习。
4. 城市规划:学习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绿地规划等。
5. 建筑材料学:学习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维护保养等。
6. 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包括AutoCAD、SketchUp等软件的使用。
三、实践课程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课程在建筑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实地考察:学生需要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建筑的特点和设计理念。
2. 实习:学生可以在设计院、建筑公司等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施工流程。
3. 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参与老师或学校的项目实践,了解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房屋建筑工程课程
房屋建筑工程课程是涉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能力。
房屋建筑工程课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学习内容:
1. 建筑设计原理: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美学、建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2. 施工技术:学习房屋建筑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包括土建工程、水电工程、装饰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3. 工程管理:学习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包括项目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 建筑材料与结构:学习建筑材料的性能和选用原则,以及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5. 环境与能源:学习房屋建筑工程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及可持续设计与施工的方法。
房屋建筑工程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实践和工程实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参与到具体的建筑项目中,进行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从而
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房屋建筑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向学生介绍
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建筑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
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
技能。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
2. 理解建筑设计的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空间感
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手绘、建模和施工技能;
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其创新和团队合
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建筑学基本概念
- 建筑学的定义与分类
- 建筑风格与流派
- 建筑元素与构成原理2. 建筑构造与材料
- 结构形式与力学原理
- 建筑材料与性能介绍
- 建筑施工工艺与标准3. 建筑设计原理
- 空间规划与布局
- 比例与形式
- 光线与环境
4.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 国内外优秀建筑作品欣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
1. 建筑设计原理,这门课程通常涵盖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概
念和方法,包括建筑风格、功能布局、空间规划等内容。
2. 结构工程学,学生将学习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
结构分析、材料力学等,以及各种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3. 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将介绍各种建筑材料的特性、用途和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以及施工工艺和质
量控制。
4. 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学生将学习建筑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包括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等,以及建筑环境的设计和管理。
5. 建筑经济学,这门课程将介绍建筑项目的成本估算、预算管理、投资分析等内容,以及建筑市场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6. 建筑法规与标准,学生将学习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建筑规划、安全规范、环保要求等。
7. 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这门课程将介绍建筑项目的组织管理、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内容,以及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监督。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涵盖了建筑设计、结构
工程、材料与施工技术、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建筑经济学、建筑
法规与标准、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全面
的建筑工程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建筑行业中有所作为。
建筑专业课程设置建筑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建筑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建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1. 建筑设计课程:这是建筑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实践、建筑设计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2. 建筑结构课程: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建筑结构课程也是建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理论、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3. 建筑施工课程:建筑施工是实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筑施工课程也是建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包括建筑施工理论、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4. 建筑材料课程: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物质基础,对建筑物的性能和外观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建筑材料课程也是建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理论、建筑材料性能和建筑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5. 建筑环境课程:建筑环境是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环境课程也是建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环境理论、建筑环境设计和建筑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6. 建筑历史课程:了解建筑历史是理解建筑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建筑历史课程也是建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包括古代建筑史、现代建筑史和当代建筑史等方面的内容。
7. 建筑法律课程:建筑法律是规范建筑行业行为的重要法规,因此建筑法律课程也是建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包括建筑法律理论、建筑法律实务和建筑法律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建筑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建筑学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将涵盖建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 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的兴趣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理解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流程;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提出创新的建筑设计方案;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进行合作与交流;4.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专业人才。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1. 建筑设计原理本部分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功能与美学的平衡、建筑材料与结构的选择等。
学生将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项目来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2. 建筑历史本部分将介绍建筑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包括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建筑师和建筑派系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观摩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来了解和分析建筑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作品。
3. 建筑技术本部分将介绍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相关技术,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系统与设备、建筑施工和工艺等。
学生将通过学习建筑制图、模型制作和技术实践来掌握这些技术知识。
4. 建筑材料本部分将介绍建筑中常用的材料和其性能特点,包括木材、石材、钢材、玻璃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实践和材料选用案例研究来了解和评估不同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5. 建筑实践本部分将通过实践项目和实地考察来加强学生对建筑实践的理解和体验,包括建筑设计竞赛、规划与设计方案的论证和展示等。
学生将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
2.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和讨论具体的建筑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技术。
3. 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
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1.中外建筑史:研究中外建筑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建筑思潮、流派、风格演变的历史。
2.建筑设计:学习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各类公共建筑和住宅设计的实践技能。
3.建筑力学:学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4.建筑材料:研究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以及新材料的发展趋势。
5.建筑构造:学习建筑各部分的构造设计,包括地基、基础、墙体、门窗、屋面、楼地面等。
6.建筑结构:学习建筑结构的类型、设计以及施工方法。
7.建筑物理:学习建筑与室内环境的物理特性,如声学、光学、热学等。
8.建筑设备:学习建筑内部的给排
水、供暖、空调、电气等设备的设
计与安装。
9.建筑施工:学习建筑施工的流程、
技术以及管理。
10.建筑节能:学习建筑节能设计、
评估与实施技术。
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等,以及与建筑相关的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等。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美术Ⅰ:内容简介:素描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必修课程。
是建筑造型艺术的基础。
其目的紧紧围绕着对自然物象的研究与表现,并以此培养学生建筑造型的基本技能。
素描训练注重于对事物构造原理的把握,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建筑设计和创新的基本素质。
其任务主要研究静物和石膏头像、胸像的基本构造,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素描注重于对事特构造原理的把握,是建筑学专业造型训练的基本表现方法。
研究静物和石高头像,胸像的基本允造,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的造型特征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素描在应用型本科建筑学专业中主要起到训练造型能力,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锻练对形体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素描》,湖北美术出版社美术Ⅱ:内容简介:色彩是建筑学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的必修课程。
色彩的运用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在色彩学中已有定论,写生画就是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色彩与造型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分析自然界中光线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
在整个色彩教学过程中,其目的是通过色相环的学习,充分了解光谱的组成及色相环的配置规律,以及在色彩写生中各种材料的应用。
(色彩它涵盖的表现材料种类较多,通常最基本的有水粉、水彩、油画)。
它是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对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具有决定性意义。
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基本素质。
建筑学专业色彩课,通过学习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及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从而达到学生运用与表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实现学生对色彩的初步掌握,为专业设计培养较高的审美、表现能力。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色彩、写生、艺术》《色彩技法与创作》,中国纺织出版社《水粉画技法》,吴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筑学专业导论: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对建筑有基本的了解,初步了解对本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现状。
为后续课的继续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
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的意义和基本属性;了解建筑的发展沿革;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理解建筑及其相关概念,建筑的物质技术属性,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等基本属性;2、培养对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认识;3、了解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沿革和现状。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建筑概论》沈福煦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建筑的基本知识》,孙礼军等,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房屋建筑学》(第三版),同济大学等四校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用正投影、斜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方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绘制建筑阴影和透视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并掌握其作图方法,为后续专业课和设计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学习正投影,中心投影和斜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4、培养绘制建筑阴影和透视图的基本能力。
5、了解建筑图的画法。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谢培青、许松照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版。
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建筑力学:内容简介:《建筑力学》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将传统的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内容有系统地结合在一起的课程。
通过《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研究力系简化和平衡问题的能力、具有研究单个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计算静定结构在外载作用下的内力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合理形式和结构计算简图合理选择的能力、了解各类静定结构的受力性能。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建筑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 钟光珞,张为民崔艳秋《建筑力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 马棣勋《理论力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3] 刘鸿文.《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结构:内容简介:建筑结构》课程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部分。
其中,混凝土结构包括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各类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和配筋构造;以及单层厂房、多层框架的内力分析、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绘制,砌体结构和钢结构部分分别包括各自的特点,设计计算方法、构造要求。
属于专业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构造要求,从而初步具有:1.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2.具有一般结构构件分析和验算的能力。
能分析和处理施工及使用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
3.具有为今后继续学习、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建筑结构原理与设计》林宗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结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建筑设计初步I:学分: 4学分总学时: 64学时内容简介: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
作为专业基础课,它必须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该课程应重在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表现方法和基础造型手段的训练。
作为专业启蒙课和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初步课必须作到以下几方面基本要求:(1)基本绘图语言和手段的介绍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建筑语言的应用(2)建筑基础表现训练,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建筑表现方法(3)空间造型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建筑设计的初步训练,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做准备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建筑设计初步》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史春珊、孙清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建筑表现图集锦》邢其敏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渲染理论·技法·作品》童鹤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造型基础》中村吉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视觉形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初步Ⅱ:内容简介: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
作为专业基础课,它必须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该课程应重在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表现方法和基础造型手段的训练。
作为专业启蒙课和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初步课必须作到以下几方面基本要求:(1)基本绘图语言和手段的介绍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建筑语言的应用(2)建筑基础表现训练,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建筑表现方法(3)空间造型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建筑设计的初步训练,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做准备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建筑设计初步》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史春珊、孙清军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建筑表现图集锦》邢其敏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渲染理论·技法·作品》童鹤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造型基础》中村吉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视觉形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形态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史:内容简介:《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建筑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的发展历史,目的在于提高本科学生在建筑历史与理论方面的修养,深刻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和发展脉搏,掌握中国古建筑在园林、宫殿、城市建筑住宅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力图全面而较系统地把握中国古建筑,为提高学生设计和分析研究的能力打下基础。
本课程结合实习、参观等,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了解,对古建筑构造的掌握,对现代建筑设计结合中国建筑传统的能力进行培养。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同济、清华、南工、天大四院合编,《中国建筑史》,中国建工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桢,《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古代建筑史:学分: 3学分总学时: 48学时内容简介: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在教学中,应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外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认识各时代的建筑的特点与意义,加深对建筑学学科特征的认识,为树立正确的建筑观打下基础。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罗小未、蔡琬英著.外国建筑历史图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14.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5.(意)L·本奈沃洛著.邹德农、巴竹师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27.(英)大卫·沃特金著.傅景川等译.西方建筑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内容简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通过分析外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使学生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认识各时代的建筑的特点与意义,加深对现代建筑学学科特征的认识,为树立正确的建筑观打下基础。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1.《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罗小未、蔡琬英著.外国建筑历史图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13.吴焕加著.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意)L·本奈沃洛著.邹德农、巴竹师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陈志华著.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2建筑构造(1):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
本课程是以学习民用建筑构建原理,构造做法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大量性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构造特点以及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构造设计和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图运用构造原理和方法、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施工图及部分详图设计。
培养学生建筑构造设计的综合能力,并为后续的建筑构造(2)的学习和其它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李必瑜.《建筑构造》中国建工出版社刘建荣.《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必瑜.《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建筑材料: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紧密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