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选择练习及答案二
- 格式:pdf
- 大小:196.85 KB
- 文档页数:5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练习题及答案2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练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目前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包括A.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并重、宏观与向微观并举B.发展应急流行病学C.重视伦理学问题D.强化在循环浪潮中的作用E.以上都是2.流行病学的任务不包括A.研究疾病的自然史B.了解疾病分布情况,制定防制措施C.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D.疾病控制效果的评价E.疾病的监测3.出生队列是指A.将同一民族的人列为一队B.将同一年龄组的人列为一队C.将同一性别的人列为一队D.将同一职业的人列为一队E.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列为一队4.疾病的三间分布不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季节性、周期性E.行为生活方式5.关于疾病的暴发,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在特定人群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同一种疾病叫暴发B.暴发的疾病可以是传染病,也可是非传染病C.暴发有集中同时的暴发,也有持续、蔓延的暴发D.暴发常由于许多人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E.暴发时病例发病日期不同是由于该病的传染期不同所致6.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期初人口数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C.期末人口数D.期初人口数加期末人口数再除以2E.失访人数7.关于筛检一般不要求具备的特点是A.灵敏度高B.简便、快速C.经济D.准确、权威E.安全8.试验标准确定后,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取决于A.灵敏度B.特异度C.患病率D.符合率E.约登指数9.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弱点是A.花费大,时间长B.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C.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D.难以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E.难以获得对照10.匹配过度指匹配的变量太多A.难以获得对照B.造成分析困难C.使病例和对照的人数都减少D.将疾病的危险因子当作匹配因素E.将无关变量列入了匹配因子11.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B.不适用于罕见病C.设立对照组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12.特异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13.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最主要的是A.抗体水平B.接种后反应率C.安全率D.保护率E.发病率14.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A.直接病因B.间接病因C.同机制有关的病因D.必要病因E.充分病因15.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疾病监测2.联合筛检试验3.匹配过度(overmatching)4.危险因素(risk factor)5.自然疫源性疾病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疾病与健康状况的________及其________,并研究________及________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决定因素的科学,它通过观察和分析疾病模式来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和疾病预防。
以下是一套流行病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复习和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中,"发病率"是指:A. 某一特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B. 一定时期内某病的患病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C. 某一特定时间内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D. 一定时期内某病的康复人数与患病人数的比值答案:A2. 下列哪项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从已有的病例中收集数据B. 从健康人群开始跟踪,观察到结局发生C. 研究结束后收集数据D. 仅用于研究罕见疾病答案:B3. 流行病学中的"效应修饰"是指:A. 两个暴露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B.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C. 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差异D. 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模式答案:A二、填空题1. 描述疾病在时间上分布的流行病学术语是________,而在空间上的分布则是________。
答案:时间聚集;地理聚集2. 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患病率或发病率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
答案:率的标准化3.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为了减少选择偏差,应尽量使用________抽样。
答案:随机抽样三、简答题1. 请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它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病例组和未患病的对照组在某个时期内的暴露情况,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其优点包括成本较低、适合研究罕见疾病和历史暴露因素,以及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结果。
缺点则包括无法计算效应大小的精确值、难以避免回忆偏差和选择偏差,以及无法直接推断因果关系。
2. 描述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等。
实习一疾病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五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选题1 B2 B3 E4 C5 B(三)论述题:答案见课本P17-18实习二疾病分布五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选题1 B2 C(三)多选题1 ABD2 ABD3 ABDE4 ABCD5 BCDE(四)论述题:1. 答案见课本P262. 答案见课本P33-343. 答案见课本P35-364. 答案见课本P28实习三现况研究课题一问题:现况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种,此研究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主要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分级抽样。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该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课题二问题1:本次调查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普查,是一种描述性研究。
问题2:普查的优点普查能掌握疾病的分布情况,明确流行特征和相关的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
可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教育,可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有利管理和治疗。
普查的缺点由于工作量大,常出现漏查调查对象,工作不易深入细致,不适合患病率很低的疾病,成本高,只能获得患病率的资料。
主要用途①早期发现病人;②了解疾病分布;③了解人群健康水平;④建立某生理指标的正常值。
课题三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①发病率分子为新发病例;患病率分子为调查时所有新旧病例;②应用范围:发病率应用广,既适用于病程短的疾病,也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现况研究调查的是某一时点的是否患病的情况,不能得到发病率资料,不能计算发病率。
本研究中该城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课题四问题1:性别年龄别分布特点:糖尿病的年龄别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30 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在45 岁以前,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而45 岁以上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较快,60~65 岁期间达到高峰。
地区分布特点:农村的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民主要从事体力活动有关,亦可能与城乡饮食结构的差异有关。
流行病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提高了早期病例检出率,从而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这种偏倚是A、诊断怀疑偏倚B、入院率偏倚C、检出症候偏倚D、易感性偏倚E、测量偏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某因素虽然不是所研究疾病的病因,但有该因素的个体容易出现某些症状或体征,并常因此而就医,从而提高了所研究疾病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过高地顾忌了病例组的暴露程度,而产生的系统误差即为检出症候偏倚。
2、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A、回忆偏倚B、失访偏倚C、入院率偏倚D、检出偏倚E、现患-新发病例偏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回忆偏倚。
3、罹患率的计算公式是A、(观察期间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100%B、(一年内新发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x100%C、(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100%D、(观察期间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x100%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1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都是测量某人群新发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病率的分母是同期暴露人口数,而不是平均人口数,例如在人群中接种疫苗以观察某病发病率,按常理接种一秒后,则不应发生该疾病,因此这部分接种人群应从分母中剔除。
A、C、E项错误之处是平均人口;B项错误之处是一年内,发病率通常是1年内。
4、比较甲、乙两地的死亡率大小,要用哪个指标A、RRB、ARC、ORD、SMRE、AR%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相对危险度RR和比值比OR分别用在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来说明暴露与结局的联系强度。
归因危险度AR是率差,是指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因该暴露因素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消除该暴露因素,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
流行病学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易发生A、混杂偏倚B、信息偏倚C、选择偏倚D、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E、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正确答案:B2、如果采用两项筛检试验并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哪一特征增加A、灵敏度增加B、领先时间增加C、阳性预测值增加D、患病率增加E、特异度增加正确答案:A3、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A、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B、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孰大C、肿瘤和慢性病的遗传因素D、卫生水平对疾病的影响E、疾病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答案:B4、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在于A、前者为由因及果的研究,后者为由果及因的研究B、前者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是即时的,后者为过去的C、前者设立对照组,后者不设对照组D、前者为随访研究,后者为横断面研究E、前者有失访,后者没有正确答案:B5、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6、一种筛检试验应用于经活检证实患乳腺癌的400名妇女和400健康妇女检查结果患癌组有350名阳性,健康组有50名阳性,利用上述资料回答问题:此试验的特异度是A、67.00%B、12.50%C、33.00%D、87.50%E、25.00%正确答案:D7、在临床试验中,下列哪种盲法试验最常应用A、单盲法B、单盲法加三盲法C、四盲法D、双盲法E、三盲法正确答案:D8、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氨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方法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E、干预性研究正确答案:D9、为查明我市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应采取的研究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究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E、现况研究正确答案:E10、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B、发病率、治愈率、保护率C、发病率、有效率、续发率D、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E、发病率、流行率、罹患率正确答案:BIK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要持续冷藏,这一冷藏系统称为A、扩大免疫规划B、冷链体系C、冷链系统D、冷链机制E、计划免疫正确答案:C12、为研究儿童肿瘤与胎儿宫内X线暴露史的关系,某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病例组中宫内暴露于X线者比对照组要多,对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2.01,P>0.05,其结论为A、无效假设是正确的概率为95%B、宫内X线暴露史的儿童发生肿瘤的概率大于5%C、有宫内X线暴露史的儿童发生肿瘤的危险件要高2倍D、“X线暴露史的差异”可能由随机误差所致的概率大于5%E、“儿童发生肿瘤的差异”可能由随机误差所致的概率小于5%正确答案:A13、病原体能够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被称为A、致病力B、传染性C、侵袭力D、毒力E、抗原性正确答案:A14、形成病因假设的一种方法是“求同法”,例如A、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患者均为进食某项食品者,不进该食品者不发病,因而该项食品为可疑病因B、某市发生散发食物中毒多起,经调查患者均有进食某熟食店某熟食史,因而该熟食为可疑病因C、某厂供应的学生午餐饭盒,供应若干学校,各校用餐人数不等,用餐多的学校食物中毒发生人数多,该厂盒饭为可疑病因D、某厂供应相同的午餐饭盒给若干学校,仅一个学校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食物中毒发生在该校自供午餐的班级,因而该厂盒饭并非病因E、某市发生食物中毒多起,经化验大多由同一病原微生物所致正确答案:B15、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A、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B、正确的C、不正确的,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D、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E、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正确答案:D16、对可疑因素的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可用观察和实验性研究的方法。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项是描述流行病学的定义?答案:研究人群健康与疾病分布规律、疾病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的科学。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什么?答案:疾病与健康问题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3.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揭示人群在不同因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和传播的规律,为制定、实施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时、地、人群、效应四个基本原则。
5.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类型有哪些?答案: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交叉研究、横断面调查等。
6. 什么是发病率?答案:单位时间与人群数量相关的新发生病例数,通常以每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
7. 流行病学中使用的疾病负担指标有哪些?答案:死亡率、发病率、残疾率、生活质量调整年等。
8. 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答案:通过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病原因等进行调查收集数据,从而揭示疾病的流行规律与原因。
9. 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问卷调查、个案对照研究、聚集病例调查等。
10. 什么是流行病学预防学?答案:通过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寻求预防控制方法的科学。
11. 流行病学预防的基本策略有哪些?答案: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加强疾病监测、推广健康教育、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供预防服务等。
12. 什么是疫情?答案:指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新发、再发或流行的情况。
13.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为疾病控制、预防和公共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4. 请简要介绍一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
答案:COVID-19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短,传染力强,可在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中传播,且存在人群普遍易感性。
15. 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答案: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健康、职业健康、营养与健康等。
本文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流行病学的一些试题及答案,包括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基本原则、研究设计类型等内容。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练习题及答案(2)2017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二:(1)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2)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3)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4)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5)疾病分布是指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8)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9)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0)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A2型题](11)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时点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感染率(12)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A3]型题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实习一疾病频次丈量的常用指标五练习题(一)名词解说: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E 4C 5B(三)阐述题:答案见课本P17-18实习二疾病散布五练习题(一)名词解说: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项选择题1B 2C(三)多项选择题1ABD 2ABD 3ABDE 4ABCD 5BCDE(四)阐述题:答案见课本P26答案见课本P33-34答案见课本P35-36答案见课本P28实习三现况研究课题一问题:现况研究是描绘性研究中的一种,此研究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抽样检查,常用的抽样方法主要有纯真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分级抽样。
本次检查的目的是认识该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生病状况。
课题二问题1:本次检查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普查,是一种描绘性研究。
问题2:普查的长处普查能掌握疾病的散布状况,明确流行特色和有关的流行要素,供给病因线索。
可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教育,可发现人群中的所有病例,有益管理和治疗。
普查的弊端因为工作量大,常出现漏查检核对象,工作不易深入仔细,不合适生病率很低的疾病,成本高,只好获取生病率的资料。
主要用途①初期发现病人;②认识疾病散布;③认识人群健康水平;④成立某生理指标的正常值。
课题三发病率与生病率的差异:①发病率分子为新发病例;生病率分子为检查时所有新旧病例;②应用范围:发病率应用广,既合用于病程短的疾病,也合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现况研究检查的是某一时点的能否生病的状况,不可以获取发病率资料,不可以计算发病率。
本研究中该城区超重和肥胖的生病率随年纪增加奉上涨趋向。
课题四问题1:性别年纪别散布特色:糖尿病的年纪别生病率均随年纪增加而上涨,3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生病率显然增高。
在45岁从前,男性糖尿病的生病率显然高于女性,而45岁以上女性糖尿病的生病率上涨较快,60~65岁期间达到顶峰。
地域散布特色:乡村的生病率均显然低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民主要从事体力活动有关,亦可能与城乡饮食构造的差异有关。
1.较公认的流行病学定义是E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及制定预防对策的科学。
B.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科学C.预防医学中的一门方法学D.研究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科学E.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如何防治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CA.疾病B.病人C.人群D.无病的人E.尚未发病的处于某病潜伏期的人群3.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CA.观察法B.实验法C.个例分析D.描述法E.分析法4.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CA.病例报告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生态学研究E.纵向研究5.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6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 E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7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 CA只限于一个家庭B .只限于非病人C .一定范围内的人群D .只限于全人类E .只限于病人8 流行病学的特征 EA 群体特征B预防为主的特征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 以上均是9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E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以上均是10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 A疾病伤害健康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伤害D 死亡患病伤残11 流行病的的三个阶段是指B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疾病分布一、填空题1.疾病的时间分布可以有_______短期波动__;_________季节性_____;_______周期性____;和_____________长期波动______ 2.在非洲某地伤寒年发病率经常维持在10/10万左右,今年伤寒病人在A城发生20例,该城市30万人口,这种流行过程的强度属于____________散发3.据统计某省以往病毒性肝类发生率维持在1.6‰左右,1996年其发病率达5‰,此种流行强度属于_________流行_4.在常年无白喉发生的自然村中,今秋(10月10-18日)突然发生白喉病人3例,此在流行过程的强度上称为_______暴发__5.疾病流行周期长短取决于流行后剩余易感者及免疫者人数的比例,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时间愈久,周期间隔则___长__;新易感者累积的速度愈快数量愈多,则周期间隔则_____短选择1.为了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应用CA.遗传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描述流行病学E.理论流行病学2.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将会发生该病的 CA.发病率增加B.患病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降低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3.近百年来猩红热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轻型病人增多,病死率50年代为20年代的1/30,称疾病变化为 A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4.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E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6.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E A.发病率相当稳定B.病程相当稳定C.患病率相当稳定D.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9.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暴露人口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且必须是 BA.该疾病的接触者B.观察时期内、观察地区的人群C.观察地区的本地居民D.观察地区内的全部居民E.对该病无免疫力的人群11.感染率的指标常用于 CA.急性传染病B.慢性病C.隐性感染较多的疾病D.精神病E.病毒性疾病12.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EA.每10万人中的死亡数B.该病的死亡专率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该病患者中死于该病的比例13.死亡率是指 A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期初人口数之比14.1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发病率和患病率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患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患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15.下列哪项指标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的传染病的流行强度 D(不确定答案)A.病死率B.现患率C.超额死亡率D.累积死亡率E.罹患率16.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以上都不是17.研究一个病的严重程度时用 DA.引入率B.续发率C.死亡率D.病死率E.发病率18.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算出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B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死亡率19.土壤中缺碘的地区往往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存在称此为 AA.自然地方性B.自然疫源性C.统计地方性D.输入性E.传入或带入20.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E.以上都不是21.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 CA.肿瘤和慢性病的遗传因素B.疾病与环境的关系C.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孰大D.卫生水平对疾病的影响E.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22.流行是指 DA.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B.发病率高达1%C.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D.性质相似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E.每10万人口发生的某病病例数23.某病的发病率是指 A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B.任何疾病的发病概率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25.对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DA.死亡率B.患病率C.发病率D.病死率E.死因构成比30.用于分析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某病的死亡趋势的分析方法是DA.病例对照研究B.横断面研究C.生存分析法D.出生队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31.一些传染病如菌痢,在我国终年均可发病,但每年8-9月份则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此现象称为 C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描述性研究一、选择题1、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CA 爆发调查 C 病例对照研究B 横断面研究 D 生态学研究2、某单位举行了1次大型会议,与会者中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上呼吸道疾病。
实习一疾病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五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选题1 B2 B3 E4 C5 B(三)论述题:答案见课本P17-18实习二疾病分布五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选题1 B2 C(三)多选题1 ABD2 ABD3 ABDE4 ABCD5 BCDE(四)论述题:1. 答案见课本P262. 答案见课本P33-343. 答案见课本P35-364. 答案见课本P28实习三现况研究课题一问题:现况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种,此研究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主要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分级抽样。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该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课题二问题1:本次调查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普查,是一种描述性研究。
问题2:普查的优点普查能掌握疾病的分布情况,明确流行特征和相关的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
可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教育,可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有利管理和治疗。
普查的缺点由于工作量大,常出现漏查调查对象,工作不易深入细致,不适合患病率很低的疾病,成本高,只能获得患病率的资料。
主要用途①早期发现病人;②了解疾病分布;③了解人群健康水平;④建立某生理指标的正常值。
课题三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①发病率分子为新发病例;患病率分子为调查时所有新旧病例;②应用范围:发病率应用广,既适用于病程短的疾病,也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现况研究调查的是某一时点的是否患病的情况,不能得到发病率资料,不能计算发病率。
本研究中该城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课题四问题1:性别年龄别分布特点:糖尿病的年龄别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30 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在45 岁以前,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而45 岁以上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较快,60~65 岁期间达到高峰。
地区分布特点:农村的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民主要从事体力活动有关,亦可能与城乡饮食结构的差异有关。
流行病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影响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A、受检人数.B、特异度C、灵敏度D、重复性E、现患率正确答案:E2、在常年无白喉发生的自然村中,去年秋天,突然发生白喉患者5例,在流行过程的强度上称A、暴发B、散发C、隐性流行.D、流行E、大流行正确答案:A3、现场试验A、食盐中统-加碘,使整个研究地区的人群食用,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B、在易感儿童中进行疫苗接种的效果观察C、在医院评价某种新药的疗D、孕妇抽烟对胎儿发育影响的观察E、对流脑流行区的儿童进行中草药漱口的预防效果观正确答案:B4、一种新疗法只能延缓死亡,但不能治愈疾病,以下哪种情况将会发生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患病率增加C、该病发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减少E、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正确答案:B5、病例对照研究中。
比t值比(OR)的含义是A、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C、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D、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E、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正确答案:A6、发病率与患病率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B、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的所有患者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D、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发生率E、计算发病率和患病率时,选择公倍数K值的原则相同正确答案:C7、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某年龄组的观察人数如下计算其暴露人年数为A、3010B、6000C、3760D、9000E、4010正确答案:E8、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A、罹患率B、病死率C、死亡率D、发病率E、患病率正确答案:C9、用一种筛选宫颈癌的试验,在1000名已证实患宫颈癌和1000名。
流行病学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A、可检验有明确假设的危险因素,又可广泛探索尚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B、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得到危险因素的估计C、较易组织D、适用于常见病的研究E、省时、省钱、省人力正确答案:D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不同是A、性别不同B、观察指标不同C、年龄不同D、目标人群不同E、干预措施不同正确答案:E3、病原携带者是指A、传染性相对较小的个体B、急性期病人C、通过自然的或人工的方式而获得被动免疫的个体D、无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E、由于过去受到感染而对某病有免疫力的个体正确答案:D4、以下哪项属于二级预防措施A、防复发转移B、康复工作C、良好的生活方式D、预防接种E、定期体检正确答案:E5、在进行队列研究时,队列必须A、有相同的出生年代B、暴露于同种疾病C、经过相同的观察期限D、有共同的疾病史E、居住在共同地区正确答案:C6、确定接触者检疫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A、传染期B、前驱期C、潜伏期D、临床症状期E、恢复期正确答案:C7、土壤中缺碘的地区往往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存在称此为A、自然疫源性B、输入性C、统计地方性D、传入或带入E、自然地方性正确答案:E8、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选择100例确诊新生儿黄疸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调查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A、回顾性研究B、现况调查研究C、前瞻性研究D、实验研究E、临床随访研究正确答案:A9、疾病发生的三角模型存在的缺陷是A、强调病原物、宿主和环境同等重要B、强调病原物C、强调遗传因素D、强调宿主E、强调环境正确答案:A10、下列有关队列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研究的危险因子暴露较普遍时,暴露组应从暴露率较高的人群中选择B、当研究的危险因素暴露较普遍时,暴露组应从一般人群中选择C、当研究的危险因子暴露并不普遍时,暴露组应从一般的人群中选择D、选择暴露组时,不必考虑暴露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1、注射特异免疫球蛋白属于A、自然被动免疫B、自然自动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D、人工自动免疫E、人工被动自动免疫正确答案:C12、现况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比B、某病的发病率C、某病的二代发病率D、某病的死亡率E、某病的患病率正确答案:E13、下列哪些疾病可以用感染率描述其流行强度( )A、胃癌B、高血压C、乙型肝炎D、风湿性心脏病E、糖尿病正确答案:C14、有关疾病三级预防,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定期体检属一级预防B、康复治疗是特指伤残者采取的特殊治疗方法C、治疗宫颈糜烂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属于三级预防D、筛检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E、一级预防仅指对病因已明疾病的预防正确答案:D15、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A、疫区B、疫点C、疫源地D、社团E、家庭正确答案:C16、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A、散发为主B、病人有食用被污染食物史,不食都不发病C、呈季节性D、儿童发病为主E、呈周期性正确答案:B17、病例对照资料分析中,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A、分析暴露与疾病的统计学关联B、检验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C、检验病例与对照组的频数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D、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E、考核两组资料之间的可比性正确答案:E18、疾病长期变异的原因是 ( )A、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了变化B、病原体变异C、疾病诊断标准、诊疗水平、条件以及疾病登记报告制度与办法发生了变化D、人口学特征发生了变化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9、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期间患病率B、发病率C、时点患病率D、发病专率E、罹患率正确答案:C20、发病率、患病率和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为( )A、病程=患病率―发病率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患病率=发病率×病程D、发病率=患病率×病程E、患病率=发病率+病程正确答案:C21、群体是指( )A、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包括病人与非病人,其范围可大可小,小到一个家庭、班级,大到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内的生态学群体B、包括流行和不流行两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经常受到病原因子、环境、人群特征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C、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发生频率(发病率、死亡率或患病率等)D、事件在总体中出现的机率,说明某事物发生的频率或强度E、某一事物内部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小正确答案:A22、75%糖尿病患者筛检试验为阳性,它指的是A、特异度B、假阴性率C、假阳性率D、灵敏度E、一致率正确答案:D23、就多数传染病而论,下列哪一种传染过程最常见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带菌状态D、带虫状态E、潜在性感染正确答案:B24、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宜选用A、人群归因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百分比C、特异度D、相对危险度E、归因危险度正确答案:E25、宿主状态是遗传因素与下列哪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A、物理因素B、生物因素C、化学因素D、精神因素E、环境因素正确答案:E26、对接触者不需要医学观察的疾病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麻疹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白喉E、霍乱正确答案:A27、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型与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A、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B、更强调环境的作用C、有差别地看待疾病的三要素D、更强调影响疾病发生的三要素E、更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正确答案:B28、病例对照研究按其目的可分为两类,即A、描述性和检验性B、观察性和实验性C、现实性和理论性D、探索性和检验性E、前瞻性和回顾性正确答案:D29、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 )A、预防为主的观点B、群体观点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E、对比的观点正确答案:D30、某广告宣传说某药治疗 100 例某病患者,治愈率达 97%。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科学。
它关注疾病的发生率、分布和相关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在流行病学的学习过程中,试题的出现是一种常见的考核方式。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帮助您巩固对该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A. 确定疾病治疗方法B. 评估人群健康水平C. 揭示疾病的发生规律D.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答案:C. 揭示疾病的发生规律2. 下列哪项工作属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A. 评估疫苗安全性B. 制定健康管理政策C. 识别疫情的发生地点D. 临床诊断疾病答案:C. 识别疫情的发生地点3. 下列哪个指标可用于描述疾病的传播速度?A. 发病率B. 潜伏期C. 病死率D. 平均寿命答案:B. 潜伏期4. 在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A. 结果得出较快B. 易于进行样本收集C. 可推断疾病的发生原因D. 掌握了疾病历史演变过程答案:C. 可推断疾病的发生原因5.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 病例报告法B. 病例对照研究C. 随机对照试验D. 区域调查答案:D. 区域调查二、判断题1.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无关。
答案:错误。
流行病学不仅研究传染病,也研究非传染病,如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等。
2. 流行病学调查中,选择合适的样本可以代表整个人群。
答案:正确。
选择合适的样本可以代表整个人群,并为后续数据分析和推断提供有效依据。
3. 流行病学指标中,发病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与研究人群总数之比。
答案:错误。
发病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与研究人群中患病人数之比。
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只能得出相关性的结论,无法推断因果关系。
答案:正确。
横断面研究只能观察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无法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5.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血压高和心脏病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
答案:正确。
流行病学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哪项不属于队列研究的特点:A、能研究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B、能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C、是由因到果的研究D、能计算研究因素所引起的发病率E、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答案:A2、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rB、xC、PD、 RRE、平均数答案:D3、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A、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对照B、从该地区未患该病的全人群中选对照C、从病人的亲属中选对照D、从病人的同事中选对照E、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答案:B4、关于分析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分析性研究属于流行病学实验B、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包括数学模型和普查C、分析性研究属于观察法,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从“ 因”求“果”的研究E、队列研究是一种从“果”推“因”的研究答案:C5、关于相对危险度,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在 O—?之间B、相对危险度等于 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C、相对危险度为 O001 时,比相对危险度为 1.1 时的联系强度更弱D、相对危险度小于 1,说明其间存在负联系E、相对危险度大于 l,说明其间存在正联系答案:C6、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A、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B、病原体沿一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C、易感人群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病的过程D、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地的过程E、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不断繁殖的过程答案:A7、被筛选出来的阴性者人数是:A、40 人B、392 人C、772 人D、192 人E、768 人答案:C8、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A、机体抵抗力下降B、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C、人群中营养状况普遍不良D、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E、致病因素、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失去平衡答案:E9、发生医院感染时,停止收容新病人的时间是:A、该病最长潜伏期过去B、该病员短潜伏期过去C、该病平均潜伏期过去D、该病常见潜伏期过去E,观察一段时间没有新病人发生答案:A10、下述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可直接计算发病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C、多用于稀有疾患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答案:C11、医院感染的含义是:A、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所有发生在医院内的细菌感染C、医院内病人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D、因医疗器械消毒不严造成的感染E、病人在住院期间或医院职工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答案:A12、改善饮水卫生,最有利于减少哪种传染病的发病率?A、细菌性痢疾B、阿米巴痢疾C、乙型肝炎D、伤寒、副伤寒E、脊髓灰质炎答案:E13、某地 50 年代爆发一起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达 9 万多例,饮用河水患病率为 2.05,,6 倍于其他水源,其最可能传播途径是:A、接触传播B、经水传播C、经食物传播D、经土壤传播E、垂直传播答案:C14、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A、研究观察的方向B、作为观察终点的事件在研究开始时是否已发生C、确定暴露因素的时间D、是否设立对照组E、是否随机选择研究对象答案:B15、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16、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A、潜伏期B、传染期C、相对危险度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E、以上都不是答案:C17、致病因子与脑炎发生相关强度:A、不相关B、正相关C、负相关D、简相关E、偏相关答案:B18、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宜选用:A、绝对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人群归因危险度答案:D19、年龄调整死亡率是用来:A、纠正因年龄而致的死亡率错误B、确定人群中特定年龄段的实际死亡人数C、纠正忽略了年龄信息的死亡率D、在相同年龄的人群中做比较E、在比较死亡率时消除人群中年龄分布差异的影响答案:E20、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21、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答案:B22、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答案:E23、相对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B、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
流行病学练习题及答案1、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
申、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 : 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
调在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脚结核、涂阳(检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
该研究可以反映我国结核病A、感染谱B、患病情况C、地区分布不同的原因D、新发和再感染情况E、发病情况答案:B2、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现象B、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C、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量周期性升高D、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E、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答案:E3、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宜选用A、相对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百分比C、绝对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特异度答案:D4、对于共源性暴发A、可从流行曲线的前部向前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来推算是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B、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常见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C、可从流行曲线的尾部向前倒推二个常见潜伏期来推你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D、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最短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或时间范围E、不能用潜伏期来推算是露日期或时间范围答案:B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最佳选择是A、自觉症状病例B、新发病例C、典型的重病例D、死亡病例E、现患病例答案:B6、某地发生的大规模不明热流行中,当地的农民罹患率高,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国家职工发病若亦甚多,在寻找病因时,主要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排除法E、以上都不是答案:A7、某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平均年龄高于病例组,P<0.05. 0R=3 (P<0. 05),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两组均衡性不好B、实际OR值<3, 不能认为吸烟与肺癌有联系C、实际OR值>3,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强度相当大D、不能下任何结论,研究完全失败E、吸烟对于年龄较大的人危险性较小答案:A8、对儿童接种易感疫苗后,评价效果可选用指标A、罹患率、患病率B、抗体阳转率、保护率C、死亡率、病死率D、有效率,治愈率E、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答案:B9、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A、主动监测B、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C、哨点监测D、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E、被动监测答案:E10、特异度的大小A、与实际有病者有关B、与实际无病者有关C、与实际无病者无关D、与实际无病者无关E、与实际有病无病者均无关答案:B11、一项食盐量与高t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经分析后获如下数据: x=12.26, p=0.01,0R=3.4。
流行病学练习试卷2-2(总分90,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在队列研究的设计阶段,利用限制和匹配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控制A. 混杂偏倚B. 错分偏倚C. 失访偏倚D. 选择偏倚E. 回忆偏倚2. 就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 属于观察性研究B. 研究方向由果及因C. 在实验室中进行D. 随机分组、实施干预措施E. 评价指标是RR或OR3.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A. 时间领先偏倚B. 信息偏倚C. 混杂偏倚D. 选择偏倚E. 错分偏倚4.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 选择易感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B.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C.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D. 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E. 已知实验对其有害的人群不能选作研究对象5. 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时应注意A.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B.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匹配C. 在药物临床实验中,为全面观察药物副作用,应选择副作用发生率高的人群D. 选择在实验研究中可能受益的人群E. 选择自愿者6. 确定暴露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下列哪条不正确A. 联系的强度越大,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B. 关联在生物学上具有合理性,可以支持因果假说C. 关联具有一致性和特异性,可以支持因果假说D. 暴露在疾病发生之前存在,可以支持因果假说E. 流行病学实验证据仅供参考7. 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 年龄、性别和种族B. 职业、家庭和环境C. 国家、地区和城乡D. 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 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8.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9.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10.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A. 灵敏度B. 特异度C. 真实性D. 可靠性E. 收益11. 发病串通常适用于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寻找病因线索C. 评价防治效果D.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E. 以上均是12.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 患病率B. 感染率C. 引入率D. 发病率E. 续发率13. 流行病学"分布"的概念是指A. 疾病的偶然现象B. 疾病的个体现象C. 疾病的个别现象D. 疾病的群体现象E. 疾病的表面现象14. 现况调查中偏倚的防止方法主要是A. 坚持随机化抽样,减少漏查,统一检测标准,校准仪器,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B. 坚持多个医院选择病例,减少漏查,统一检测标准,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C. 坚持随机化抽样,减少不依从,暴露测量标准应统一,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D. 坚持随机化抽样,尽量用新发病例,暴露测量标准应统一,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E. 坚持随机化分组,减少不依从,统一检测标准,加强调查的监督和质控15. 发病率可以表示为A. (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B. (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C. (观察期内的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D. (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E. (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16. 从疾病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与疾病发生有关的三大因素是A.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医疗卫生条件B. 宿主、环境、致病因子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 遗传、环境、身体状况E. 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17. 一般而言,利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抽样误差A. 无限地加大样本量B. 适当增加样本量C. 减少样本量D. 在分析时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E. 在分析时利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18. 阳性预测值是指A.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B. 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C. 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D. 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E.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19. 在现况研究中,通过调查通常可以获得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罹患率D. 死亡率E. 病死率20. 试验的特异度愈高,则A. 阳性预测值愈高B. 阳性预测值愈低C. 阴性预测值愈高D. 阴性预测值愈低E. 灵敏度愈高21. 死亡率的定义是A. 按性别计算的男性或女性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B. 一定时期内,所有患者中死于该病的频率C. 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 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占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例E. 按病种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铡22. 阴性预测值是指A.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B. 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C. 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D. 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E. 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23. 观察疾病的群体现象时,常用的测量指标中错误的是某时期内某人群中A. 某病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B. 某病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C. 罹患率=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D. 某病病死率=某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人数×KE.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K24. 灵敏度是指A.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B. 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C. 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D.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E. 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25. 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此可判定此爆发属于A. 连续传播型B. 同源传播型C. 混合型D. 既可以是同源型又可以是连续型E. 不可识别的流行无法定型26. 观察疾病的群体现象时,常用的测量指标中错误的是某时期内某人群中A. 某病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B. 某病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C. 罹患率=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D. 总死亡率=某年内某人群总死亡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E. 某病死亡率=某人群某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K27. 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的准则是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关联的强度及其剂量-反应关系C. 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D. 关联的重复性及其现有相关理论知识的可解释程度E. 以上均是28. 普查适用于A. 发病率低的疾病B. 诊断手段复杂的疾病C. 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D. 发病率高或诊断手段简易,愈后良好的疾病E. 任何疾病29. 在探索疾病病因的过程中,通过在相同的事件中寻找不同点,这一逻辑思维力法被称为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排除法E. 类推法30. 横断面分析是指A. 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B. 对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C. 对同一时期同一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D. 对同一时期同一性别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E. 对同一时期同一职业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31. 为了提高筛检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采用联合方法,其中关于串联方法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 用一系列筛检试验,只要有一项结果为阳性就可定为阳性B. 用一系列筛检试验,只有全部结果均为阳性才定为阳性C. 同时进行几项筛检试验,只要有一项结果阳性就作为阳性D. 同时进行几项筛检试验,只有全部结果为阳性才定为阳性E. 以上均正确32. 患病率通常适用于A. 慢性病B. 急性病C. 疾病爆发D. 疾病的短期流行E. 疾病的隐性感染33. 以下不是流行病学特征的是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对比的特征D. 预防为主的特征E.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34. 罹患率是指A. 在一个较短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B. 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C. 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半年以上)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D. 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一年以上)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E. 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二年以上)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35. 在描述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A. 无应答偏倚B. 幸存者偏倚C. 调查员偏倚D. 被调查者偏倚E. 以上均是36. 误诊率又称为A. 假阳性率B. 假阴性率C. 阳性预测值D. 阴性预测值E. 约登指数37. 现况调查的目的不包括A. 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B. 查明疾病的流行特征C. 早期发现病人,以便及时治疗D.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E. 确定疾病的病因38.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个案调查的内容A. 核实诊断B. 确定传染源及可能的传播途径C. 了解病人的活动范围D. 隔离全部接触者E. 建立病因假设并进行检验39. 反应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A. 病死率B. 患病率C. 死亡率D. 罹患率E. 感染率40. 传染病隐性感染是指A. 流行时显性病例不多,实际感染率却很高B. 流行时显性病例多,实际感染率不高C. 流行时显性病例不多,实际感染率不高D. 流行时无显性病例,实际感染率高E. 流行时无显性病例,实际感染率很低41. 疾病的时间分布中,不包括A. 流行B. 爆发C. 季节性D. 局限性E. 周期性42.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 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 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 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43. 在队列研究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偏倚控制的内容A. 在设计时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B. 抽样时采用误差较小的抽样方法C. 在实施阶段尽量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D. 在测量暴露和结局时尽量利用客观指标E. 在资料分析阶段可以采用分层分析44. 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项不正确A. 早期发现病例B. 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C. 了解疾病的分布D. 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E. 验证病因假设45. 从N个群体组成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群体,然后对这n各群体中的所有观察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称为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E. 多阶段抽样。
第1题: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不包括
A.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B.可以提出病因假设
C.评价干预实验的效果
D.应用于疾病监测
E.评价现场实验的效果
正确答案是:A
第2题:直接影响诊断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患病率 B.生存率 C.发病率 D.罹患率 E.死亡率
正确答案是:A
第3题:下列哪项实验不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A.社区实验 B.观察性实验 C. 现场实验 D.临床实验
正确答案是:B
第4题:在研究设计上需要对病例或对照组作出较多规定或限制的研究方法是A.生态学研究
B.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C.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D.双向性队列研究
正确答案是:C
第5题: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爆发流行。
船离开港口时载有350名乘客、50名船员。
8月1日前的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1/7的乘客遇难。
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
随后的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无死亡。
8月7日(8月份第一周的最后一天)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A.0.045 B.0.075 C.0.143 D.无法计算 E.以上答案均不是
正确答案是:D
第6题:丁型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特征 :
A.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相差很悬殊 , 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等地
B. 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南亚、南美、非洲 | 等地区 , 西方国家主要为散发或输入性病例
C.流行与卫生水平关系很大 , 西方国家抗体流行率较低 , 发展中国家较高
D. 世界分布很不平衡 , 我国病毒携带率南方高于北方 , 农村高于城市
E. 世界上抗体流行率虽不平衡 , 但相差不特别悬殊
正确答案是:A
第7题:下列哪种检测结果表示乙肝感染已恢复
A. HBs Ag( 十 ),HBe Ag( 十 )
B. HBs Ag( 十),抗 -HBE(+),抗 -HBc( 十 )
C. HBs Ag ( 十 ),HBe Ag (+),抗 -HBc IgM(+)
D. HBs Ag(+), 抗 -HBc(+)
E. 抗 -HBc(+), 抗 -HBs( 十 )
正确答案是:E
第8题:有关糖尿病遗传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生子中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异卵双生子
B.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主要集中在HLA相关基因和非HLA相关基因上
C.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可解释2型糖尿病小于50%的遗传变异
D.2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
E. 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正确答案是:C
第9题:从某市若干个工厂中随机调查一个,在该厂再按不同工种抽一定比例的工人进行某病患病率的调查,属于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
E.系统抽样
正确答案是:D
第10题:我国肝癌死亡率最高的地方是
A.云南个旧 B.江苏启东 C.河南林县 D.河北磁县 E.广西扶绥
正确答案是:B
第11题: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A.早期发现病例
B.检验病因
C.了解疾病的分布
<DIVD.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DIV>
E.普及医学知识
正确答案是:B
第12题:下列行为属于不健康行为的是:
A.打篮球 B.酗酒 C.吸烟 D.高脂肪饮食
正确答案是:A
第13题: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全部目标人群中选择病例,则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较难进行
B.花费较大
C.选择偏倚较小
D.其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正确答案是:D
第14题:野鼠型出血热好发的人群特征为:A.儿童
B.青壮年
C.老年人
D.女性
E.学生
正确答案是:A
第15题:下列病毒中不经血液传播的是 :
A. HBV
B. HCV
C. HEV
D. HDV
E. HIV
正确答案是:C
第16题:临床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病人
B.非病人
C.人群
D.患病动物
E.非病动物
正确答案是:A
第17题: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正确答案是:E
第18题: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进行了随访观察
B.是否设立对照组
C.是否应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
D.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
E.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正确答案是:E
第19题:双生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或)异卵双生子人群中某疾病和症状发生率的不同判断遗传和环境的贡献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卵双生子疾病和症状的差别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B、同卵双生子疾病和症状的差别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C、异卵双生子疾病和症状的差别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D、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疾病和症状的差别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E、以上结果都不对
正确答案是:B
第20题:下列哪种情况,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之比值将增大?
A.病死率高
B.该病病程长
C.该病病程短
D.暴露时间长
E.多次暴露
正确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