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8
1.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数学(浙教版)九年级 上册第1章二次函数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关系;2.学会用二次函数表示几何图形中的关系,并用来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导入新课问题1: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的高度 h (单位:m )与小球的运动时间 t (单位:s )之间的关系式是 h= 30t - 5t 2(0≤t ≤6).小球的运动时间是多少时,小球最高?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高度是多少?t/sh/mO1234562040h= 30t - 5t2解决思路:通过图象可以看出,这个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的一部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是这个函数的图象的最高点.也就是说,当t 取顶点的横坐标时,这个函数有最大值.思考:如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呢?知识点一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图形面积问题由于抛物线 y = ax 2+ bx + c 的顶点是最低(高)点,当 时,二次函数 y = ax 2+ bx + c有最小(大)值思考:如何求出二次函数 y = ax 2+ bx + c 的最小(大)值?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最大值或最小值当 时小球运动的时间是 3s 时,小球最高.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高度是 45 m.t/sh/m O 1234562040h= 30t - 5t2我们来求一下问题1:例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当l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1.矩形面积公式是什么?2.如何用l表示另一边?3.面积S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l30-lS=l(30-l),即S=-l2+30l (0<l<30).S=l(30-l),即S=-l2+30l (0<l<30).因此,当时,S有最大值,也就是说,当l是15m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归纳总结二次函数解决几何面积最值问题的方法1.求出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配方变形,或利用公式求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3.检查求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必须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典例精析【例1】某农场拟建两间矩形饲养室,一面靠现有墙(墙足够长),中间用一道墙隔开,并在如图所示的两处各留1m宽的门.已知计划中的材料可建墙体(不包括门)总长为28m,则当能建成的饲养室总占地面积最大时,中间隔开的墙长是( )米.A.4B.5C.6D.8【详解】解:设中间隔开的墙长为x m,能建成的饲养室总占地的面积为Sm2,根据题意得,S=x×(28+2-3x)=-3(x-5)2+75,-3<0,有最大值,∴当x=5时,S取得最大值,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练一练1.如图,某跑道的周长为400m 且两端为半圆形,要使矩形内部操场的面积最大,直线跑道AB 段的长应为.【详解】解:设矩形直线跑道AB=xcm ,矩形面积为ycm 2,由题意得: y=400−2ᵆᵰ·ᵆ=−2ᵰ(ᵆ−100)2+20000ᵰ∵−2ᵰ<0,∴当x=100时,y 最大,即直线跑道长应为100m .故答案为:100m2.如图,一块矩形区域ABCD 由篱笆围着,并且由一条与CD 边平行的篱笆EF 分开.已知篱笆的总长为18米(篱笆的厚度忽略不计),求当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时AB 的长.【详解】解:设AB=x 米,矩形的面积设为y (平方米),则AB+EF+CD=3x ,∴AD=BC=18−3ᵆ2.∴y=x·18−3ᵆ2=−32ᵆ2+9ᵆ.由于二次项系数小于0,所以y 有最大值,∴当AB=x=-ᵄ2ᵄ=3时,函数y 取得最大值.∴当AB=3米时,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1.如图,要围一个矩形菜园ABCD,共中一边AD是墙,且AD的长不能超过26m,其余的三边AB,BC,CD用篱笆,且这三边的和为40m.有下列结论:①AB的长可以为6m;②AB的长有两个不同的值满足菜园ABCD的面积为192m2;③菜园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200m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详解】设AB的长为xm,矩形ABCD的面积为ym2,则BC的长为(40-2x)m,由题意得y=x(40-2x)=-2x2+40x=-2(x-10)2+200,其中0<40-2x≤26,即7≤x<20,①AB的长不可以为6m,原说法错误;③菜园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200m2,原说法正确;②当y=-2(x-10)2+200=192时,解得x=8或x=12,∴AB的长有两个不同的值满足菜园ABCD面积为192m2,说法正确;综上,正确结论的个数是2个,故选:C.2.把一根长4a的铁丝分成两段,每一段弯曲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和最小是( )A.ᵄ2B.ᵄ2�C.ᵄ22D.ᵄ243.如图,某学校拟建一块矩形花圃,打算一边利用学校现有的墙(墙足够长),其余三边除门外用栅栏围成,栅栏总长度为38m ,门宽为2m .这个矩形花圃的最大面积是.【详解】解:设花圃的长为x,面积为y,则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y=12(38+2−��ᵆ)ᵆ=−12ᵆ2+20ᵆ=−12(x-20)2+200又∵38+2-x>0,x≥22≤x<404.如图,小明想用长16米的栅栏(虚线部分),借助围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则矩形ABCD的最大面积是平方米.【详解】解:设AB=x米,矩形ABCD的面积为S,则BC=(16-2x)米,∴S=x(16-2x)=2x2+16x=-2(x-4)2+32即矩形ABCD的最大面积为32平方米故答案为:32.5.用一段长为24m 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养鸡场,若墙长10m ,则这个养鸡场最大面积为 m 2.【详解】设养鸡场长为x 米,则宽为12(24−��ᵆ)米,面积为S 平方米,根据题意得:S=x×12(24−ᵆ)=−12ᵆ2+12ᵆ,(0<x≤10),∵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为:直线x=12,开口向下,∴ 当0<x≤10时,S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10时,S 取得最大值为70.故答案是:70.6.如图所示,矩形花圃ABCD的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另三边用总长为32米的篱笆围成.设AB边的长为x米,矩形ABCD的面积为S平方米.(1)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详解】(1)∵AB边长为xm,四边形为矩形,且剩余三边长总和为32m,∴BC边长为(32-2x)m,∴S=AB·BC=x(32-2x)=-2x2+32x;(2)函数化为顶点式,即得S=-2(x-8)2+128,可知x=8时,S有最大值128m2.【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简单等量关系解决问题,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函数最值,正确理解题意列得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嘉嘉欲借助院子里的一面长15m的墙,想用长为40m的网绳围成一个矩形ABCD给奶奶养鸡,怎样使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呢?同学淇淇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淇淇的思路是:设BC的边长为xcm,矩形ABCD的面积为Sm2,不考虑其他因素,请帮他们回答下列问题:(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2)x为何值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详解】(1)解:S=x(40−��ᵆ2)=-12ᵆ2+20ᵆ,ᵆ的取值范围为0< ᵆ�≤15;(2)解:∵S=-12ᵆ2+20ᵆ ,-12<0,∴当x=-20−1=20时,S 有最大值,当x <20时,S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而0<x≤15,∴x=15时,S 有最大值,即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课堂小结二次函数解决几何面积最值问题的方法1.求出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配方变形,或利用公式求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3.检查求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必须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谢谢~。
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问题的三种求解方法二次函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学解题中的重要运算工具,有时需要根据给定的几何图形求解相关表达式,比如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问题在很多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三种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这三种方法均基于二次函数的概念。
第一种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是通过使用二次函数的半径求解。
首先,根据给定的三角形边长,使用勾股定理求出该三角形的半径,然后用半径公式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半径公式为πr/2,其中π是常数3.14159。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只需要掌握勾股定理和半径公式即可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第二种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是使用三角函数求解。
有些三角形的边长有着特殊的关系,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举例来说,如果某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那么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出此三角形的面积:S= a*b*sin(c)/2。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但是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多,需要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三种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是使用二次函数求解。
如果给定三角形的三条边长都可以用二次函数表示,那么可以使用椭圆公式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椭圆公式为S=∫ab√(f(x))dx,其中f(x)表示三角形边长可以表示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a,b表示积分下限和上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但使用难度也比较大,需要掌握椭圆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概念。
以上就是介绍了三种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不同的求解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在不同场景下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求解方法,使用二次函数可以有效地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课程年级日期学科时段课型数学授课教师核心内容二次函数中求面积最值,图形平移或折叠面积问题1.会利用函数的图象性质来研究几何图形的面积最值问题;教学目标重、难点2.掌握几种求图形面积的常见解题方法与技巧,如:割补法、平行等积变换法等。
3.掌握图形平移或折叠变换过程中找等量关系列函数解析式求图形面积问题的一般方法.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动态问题一般解题思路。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S△ = a h或S△ = a d (d表示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动点作垂直(平行)x轴的直线,即铅垂高,再分别过点A,C作PF的高,即和为水平宽。
S△ = ×水平宽×铅垂高如下图:①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②底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该底所对角的顶点是同一个点或在与底平行的直线上,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如图,AD∥BC中,AC与BD交点O,则S△ABC = S△DBC,S△AOB = S△COD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mx -8mx+4m+2(m>0)与y轴的交点为A,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B(x ,10),C(x ,0),且x -x =4,直线AD∥x轴,在x轴上有一动点E(t,0)过点E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抛物线,直线AD2 2 1的交点分别为P,Q.(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0<t≤8时,求△APC面积的最大值.图形面积的求法常见有三种,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有所获答案] (1)直接公式求法 割补法 平行线等积变换法(2)(3) 2 如图,已知抛物线y =x +bx +c 与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 轴交于点C (0,-3),对称轴是直线x=1,直线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 ,点E 为y 轴上一动点,CE 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点P 在第三象限)(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和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2)当△CDE 是直角三角形,且∠CDE =90°时,求出点P 的坐标;(3)当△PBC 的面积为 时,求点E 的坐标.2 如图,已知抛物线y = x +ax +4a 与x 轴交于点A ,B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且OB =OC ,点P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点P 位于x 轴下方,点P 与点C 不重合.(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AC 的面积为 ,求点P 的坐标;(3)若以A ,B ,C ,P 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记作S ,则S 取何值时,对应的点P 有且只有2个?将()的图像如何平移到的图像。
专题03 二次函数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专题说明】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特别是在压轴题中,二次函数和几何综合出现的题型,才是最大的区分度。
与面积有关的问题,更是常见。
本节介绍二次函数考试题型种,与面积问题的常用解法。
同学们,只要熟练运用解法,炉火纯青,在考试答题的时候,能够轻松答题。
【知识点梳理】类型一:面积等量关系类型二:面积平分方法一:利用割补将图形割(补)成三角形或梯形面积的和差,其中需使三角形的底边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例如以下4、5两图中,连结BD解法不简便。
)方法二: 铅锤法铅锤高水平宽⨯=21S方法三 :其他面积方法如图1,同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图2,同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高的比.如图3,同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如图1 如图2 如图3【典例分析】【类型一:面积等量关系】【典例21】(2022•盘锦)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4,0)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4).点P 在抛物线上,连接BC ,BP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若点P 在第四象限,点D 在线段BC 上,连接PD 并延长交x 轴于点E ,连接CE,记△DCE的面积为S1,△DBP的面积为S2,当S1=S2时,求点P的坐标;【变式1】(2022•泸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x+c经过A (﹣2,0),B(0,4)两点,直线x=3与x轴交于点C.(1)求a,c的值;(2)经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线段AB,直线x=3交于点D,E,且△BDO与△OCE的面积相等,求直线DE的解析式;(3)P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在线段OC和直线x=3上是否分别存在点F,G,使B,F,G,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BF为一边的矩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二:面积平分】【典例2】(2022•沈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B(6,0)和点D(4,﹣3),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与y轴交于点C,作直线AD.(1)①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②直接写出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2)点E是直线AD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连接BE交AD于点F,连接BD,DE,△BDF的面积记为S1,△DEF的面积记为S2,当S1=2S2时,求点E的坐标;【变式2】(2022•内江)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4,0),B(2,0),与y轴交于点C(0,2).(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为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C上方,求点D到直线AC的距离的最大值及此时点D的坐标;(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 A的面积分为1: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典例3】(深圳)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1,0),点C(0,3),且OB =O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2)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 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变式3】(2021秋•合川区)如图,抛物线y=ax2+bx+6(a≠0)与x轴交于A(﹣1,0),B(6,0),与y轴交于点C,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D,交x轴于点E,连接PB.(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PBD与△BDE的面积之比为1:2时,求点P的坐标;专题03 二次函数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专题说明】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1课时 二次函数与图形面积问题置疑导入 归纳导入 复习导入 类比导入如图22-3-1,用12米长的木料,做一个有一条横档的矩形窗框,为了使窗户透进的光线最多,窗框的长、宽应各是多少?图22-3-1[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对周长一定的矩形面积最大值的实际问题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研究二次函数与图形面积问题的一般方法.建议:可以对以上问题挖空让学生填写:设宽为x 米,面积为S 米2.根据题意并结合图形可得S =x (6-32x ) = -32x 2+6x .∵-32 < 0,∴S 有最 大 值,当x = -62×(-32)=2 时,S 最 大 ,此时6-32x = 3 ,即当窗框的长为 3米 ,宽为 2米 时,窗户透进的光线最多.(1)(做一做)请你画一个周长为12厘米的矩形,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再和周围同学所画的矩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谁画的矩形的面积最大?(2)(练一练)已知一个矩形的周长为12米,它的一边长为x 米,那么矩形面积S (平方米)与x (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3)(试一试)若想设计一个周长为12米的矩形广告牌,假如你是设计师,你知道怎么设计才能使广告牌的面积最大吗?[说明与建议] 说明:(1)题比较简单,但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题在(1)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展开联想.(3)题在(2)题的基础上加入实际背景求最值,这样低起点,快反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建议: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正确求解,考虑问题是否全面以及学生能否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第49页探究1用总长为60 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当l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模型建立】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几何图形的最大(小)面积问题,先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关于面积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再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从而确定几何图形面积的最大(小)值.【变式变形】1.用一段长为30 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为18 m,这个矩形菜园的长,宽各为多少时,它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答案:长为15 m,宽为7.5 m时,它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12.5 m2]2.如图22-3-2,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矩形花圃,且花圃的长可借用一段墙体(墙体的最大可用长度a=10米):(1)如果所围成的花圃的面积为45平方米,试求花圃的宽AB;(2)按题目的设计要求,能围成面积比45平方米更大的花圃吗?图22-3-2[答案:(1)AB=5米(2)能]3.如图22-3-3,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两道篱笆的矩形花圃.设花圃的边AB长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1)求S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x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若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米,求围成的花圃的最大面积.图22-3-3[答案:(1)S=-4x2+24x(0<x<6)(2)当x=3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为36平方米(3)最大面积是32平方米]4.[教材第52页习题22.3第9题]分别用定长为L的线段围成矩形和圆,哪种图形的面积大?为什么?[答案:圆理由略]——第52页习题22.3第7题如图22-3-4,点E,F,G,H分别位于正方形ABCD的四条边上.四边形EFGH也是正方形.当点E位于何处时,正方形EFGH的面积最小?图22-3-4【模型建立】通过设未知数建立函数关系,把几何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把动点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通过对函数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来解决几何问题.【变式变形】如图22-3-5,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不与点A,B重合),点F在BC边上(不与点B,C重合).第一次操作:将线段EF绕点F顺时针旋转,当点E落在正方形的边上时,记为点G;第二次操作:将线段FG绕点G顺时针旋转,当点F落在正方形的边上时,记为点H;…依此操作下去.(提示: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图22-3-5(1)图②中的△EFD是经过两次操作后得到的,其形状为等边三角形,求此时线段EF的长.(2)若经过三次操作可得到四边形EFGH.①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正方形,此时AE与BF的数量关系是AE=BF;②以①中的结论为前提,设AE的长为x,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及面积y的取值范围.[答案:(1)EF=-4 2+4 6(2)y=2x2-8x+16(0<x<4)8≤y<16][命题角度1]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图形面积的最值问题此类问题常见题型:(1)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图形的最大(小)面积问题,如教材P49探究1,P52习题22.3T4,T9.(2)几何图形上点的运动问题,何时面积最大(小),如教材P52习题22.3T6,T7,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的纵坐标或在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内,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找最值).例福建中考如图22-3-6,在足够大的空地上有一段长为a米的旧墙MN,某人利用旧墙和木栏围成一个矩形菜园ABCD,其中AD≤MN,已知矩形菜园的一边靠墙,另外三边一共用了100米木栏.(1)若a=20,所围成的矩形菜园的面积为450平方米,求所利用旧墙AD的长;(2)求矩形菜园ABCD面积的最大值.图22-3-6[答案:(1)AD的长为10米(2)当a≥50时,S的最大值为1250;当0<a<50时,S 的最大值为50a -12a 2] [命题角度2] 在几何图形运动过程中,判断函数图象此类问题一般作为中考选择题的最后一道题,难度较大.注意把几何图形的性质转化为求函数解析式的条件,然后再判断图象.例 孝感中考如图22-3-7,在△ABC 中,∠B =90°,AB =3 cm ,BC =6 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 cm /s 的速度移动,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 cm /s 的速度移动,若P ,Q 两点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点P 到达点B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则△PBQ 的面积S 与出发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C )图22-3-7图22-3-8[命题角度3] 二次函数与周长、面积、线段等最值存在性问题此类问题一般作为中考的压轴题,常与三角形或四边形知识紧密结合,体现了初中数学知识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例 如图22-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bx +1交y 轴于点A ,交x轴正半轴于点B (4,0),与过点A 的直线相交于另一点D (3,52),过点D 作DC ⊥x 轴,垂足为C.(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 在线段OC 上(不与点O ,C 重合),过点P 作PN ⊥x 轴,交直线AD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连接CM ,求△PCM 面积的最大值.图22-3-9[答案:(1)y=-34x2+114x+1(2)△PCM面积的最大值为2516]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E、F、G、H分别为各边上的点,且AE=BF=CG=DH,设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S,AE为x,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2. 用长度为2l的材料围成一个矩形场地,中间有2个隔墙,要使矩形的面积最大,则隔墙的长度为()A.14l B.13l C.12l D.l3.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之和为20 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4. 给你长8 m的铝合金条,请问:(1)你能用它制成一矩形窗框吗?(2)怎样设计,窗框的透光面积最大?(3)如何验证?参考答案1.B2.A3.50 cm24.解:(1)能.(2)设计成边长为2 m的正方形时,窗框的透光面积最大.(3)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 m,则另一边长为(4-x)m,设矩形窗框的面积为y m2,则y=x(4-x)=-x2+4x=-(x-2)2+4.所以当x=2时,y有最大值,y最大=4.所以当设计成边长为2 m的正方形时,窗框的透光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4 m2.一位仁道主义的数学家——阿涅泽意大利科学家阿涅泽(Maria Gaetana Agnesi,1718~1799)在自然科学与哲学的著作对整个学术世界开启了一扇窗.而她最著名的数学作品,《分析讲义》,被公认是第一部完整的微积分教科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