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也被称为高血压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它是指在动脉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下,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发作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
二、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阳上亢、肝火偏盛等原因所致。
人体的五脏六腑相互联系,肝脏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肝阳上亢意味着肝脏功能失调,肝火偏盛则代表肝火旺盛,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最终引发了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1.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师会通过望诊、问诊、和闻诊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因以及身体状况,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调理情志:在治疗高血压时,中医非常重视调理患者的情志状态。
情志与人体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通过调节情绪,维持身心健康。
中医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以促进血压的稳定。
3.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中,饮食调理被视为十分重要的一环。
高血压患者应以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为主,避免过度摄入高盐、高脂和高糖的食物。
同时,中医还强调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血压。
4.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法是使用中药。
根据个体差异,中医师会为患者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以调理肝脏功能、平衡阴阳、降低血压。
中药的治疗效果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因此患者应按医嘱坚持用药。
四、注意事项1.密切监测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压,对血压升高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并就医治疗。
2.遵医嘱用药:患者在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时,应严格按照医师的要求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戒烟限酒:长期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加重高血压病情,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4.定期复查: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语中医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强调个体化、全面性和综合性。
中医疗法治疗高血压的方案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副作用小,疗效确切。
本方案旨在结合现代中医治疗方法,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个专业、详细的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1.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程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标本兼顾:在治疗过程中,既要缓解血压升高,也要针对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治疗。
3. 整体调理:调整生活作息、饮食习惯,配合中医治疗,达到身心平衡。
4. 中西医结合:在中医治疗基础上,合理使用现代医学方法,以提高疗效。
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处方用药1. 基础方剂:珍珠母、菊花、钩藤、生地黄、白芍、川芎、甘草等。
2. 随症加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等,进行药物加减。
用药方法- 煎服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煎服。
- 丸剂或散剂:对于不便煎药的患者,可以选择中药丸剂或散剂。
2. 针灸治疗选穴1. 主穴:百会、风池、太冲、曲池、足三里。
2. 配穴:肝阳上亢加肝俞、肾阴虚加肾俞、痰湿阻滞加脾俞、胃俞。
操作方法- 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
- 每周治疗3-5次,10次为一个疗程。
3. 推拿按摩1. 头部按摩:按揉百会、风池等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
2. 背部按摩:按揉肝俞、肾俞等穴位,每次按摩10-15分钟。
3. 四肢按摩:按揉太冲、曲池等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
4. 生活方式调理1. 饮食调理: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 运动锻炼: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3. 心理调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监测与评估1. 定期检测血压: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2. 观察症状变化: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3. 的生活质量: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
结语中医疗法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等优点,但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与建议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和建议。
一、中医诊断高血压的方法中医诊断高血压病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望诊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来判断病情;通过询问患者的家族病史、发病情况、饮食习惯等来了解病情;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这些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高血压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二、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降压汤、温阳汤等,这些方剂通过中药的药性作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症状。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疗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改善气血循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穴、合谷穴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手法疗法,通过按摩人体特定部位来改善血液循环和气血调节,进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推拿按摩方法有指压、揉捏等,可以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的症状。
三、中医对高血压患者的建议除了治疗方法,中医还有一些对高血压患者的建议,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养生,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重要。
建议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咸食的摄入量,避免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食品等。
2. 调节情绪情绪波动是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中医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调节血压。
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备受。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一、中医药对高血压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高血压可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内阻、瘀血内阻等证型。
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1、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针对不同的证型,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医生会开具平肝潜阳的中药方剂;对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医生会开具滋补肝肾的中药方剂。
2、中成药治疗中成药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具有方便、快捷、易于携带等优点。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针对高血压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丸等。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证型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3、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高血压也有很好的疗效。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风池、曲池、足三里等。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4、中药浴治疗中药浴是一种利用中药煎汤洗浴的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降低血压。
常用的中药浴配方包括川芎、丹参、钩藤等。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药浴治疗。
三、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3、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论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多危害。
传统中医学中,高血压被称为“痹证”或“痿证”。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中医对高血压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的认识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绪不稳定、肥胖、饮食不当等。
而中医将高血压的病因主要归结为阴阳失调、气滞血瘀、脏腑功能紊乱等方面。
对于高血压的辨证分型,中医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肾阴虚型、痰湿阻络型等。
这些辨证分型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以及脉象等综合判断而得出的。
二、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方法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其中,中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选择不同的中药组方来进行治疗。
比如针对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柴胡、黄芩等清热解毒、平肝降压的中药进行治疗。
对于肾阴虚型的患者,则可以选用丹参、麦冬等滋阴补肾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的效果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
另外,针灸疗法也是辨证论治高血压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针灸的刺激,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内关、合谷、太冲等,具体的穴位选择需要根据辨证分型来确定。
三、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辨证分型。
高血压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因此辨证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脉象、舌像、症状等多方面信息,确保准确辨证。
其次,要根据辨证结果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拥有丰富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每种方法对每个患者都适用。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中药方剂或针灸穴位。
另外,中医治疗高血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中医讲究顾全大局、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患者需要坚持治疗,并配合医生的指导。
四、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的效果与优势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它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还可能对肾脏、眼睛等器官造成损害。
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中西医都有各自的方法和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西医治疗高血压病1、生活方式干预低盐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建议每天不超过 6 克。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心血管功能。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应尽量避免。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紧张、焦虑。
2、药物治疗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有氢氯噻嗪等。
钙通道阻滞剂: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作用与 ACEI 类似,但副作用相对较少。
常见的有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同时,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二、中医治疗高血压病1、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
其病机主要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阻络等。
2、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如肝阳上亢型可用天麻钩藤饮,痰湿内阻型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阻络型可用血府逐瘀汤等。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曲池、太冲、足三里等,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降压的目的。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可以有效地调理身体,控制和缓解高血压。
本文将就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式,它基于中医理论,通过辨别患者体内的阴阳失衡和气血运行不畅的具体表现,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高血压常见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1. 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是高血压的常见辨证类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舌质淡白、脉象细弱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益气活血,调整气血平衡。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当归、川芎、红花等,可以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2. 肝阳上亢型肝阳上亢型是高血压的一种辨证类型,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耳鸣、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平肝息风,降低肝火。
可以采用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等中药进行治疗,并配合针灸、拔罐等疗法。
3. 肾虚型肾虚型是高血压的辨证类型之一。
患者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舌质红、脉象弦细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滋补肾阳,强化肾脏功能。
常用的中药包括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等,可以配合针灸、艾灸等治疗方法。
4. 痰湿阻络型痰湿阻络型是高血压的一种辨证类型,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胁痛、头重脚轻、体胖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祛痰化湿,通畅经络。
可以采用半夏厚朴汤、二陈汤等中药进行治疗,并配合拔罐、艾灸等疗法。
二、中医辨证施治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化治疗: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方案制定。
2. 综合治疗:中医辨证施治通常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3. 结合饮食调理:中医辨证施治强调饮食调理,可根据患者的辨证类型进行相应的饮食调理,如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等。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施治案例分析一、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例高血压病人的病情,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二、病历分析患者:男性,55岁主诉:头痛、头晕、心慌、失眠等症状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西药降压药物,效果不佳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肝阳上亢、肾阴不足的证候,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等上病,失眠等内病。
治疗原则:疏肝降压、滋阴益肾验方:柴胡泻肝汤合六味地黄丸三、中医辨证施治具体措施1. 柴胡泻肝汤合六味地黄丸的应用柴胡泻肝汤能疏散肝气、降压平喘,而六味地黄丸具有益肾阴、缓解虚火的作用。
将两方合用,可以同时调理肝阳和肾阴的失衡病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2.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体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全谷类食物等。
此外,定期进行中医调理,例如针灸、推拿等,可以加速恢复患者体质。
3. 心理疏导高血压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疏导,降低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四、效果评估经过两个月的治疗,该患者的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明显减轻,失眠情况也有改善。
血压值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需依赖西药降压药物。
体检结果显示,肝功和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
五、总结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可得出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在高血压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此外,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也是高血压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有差异,因此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应由专业的中医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总体而言,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高血压需要持续时间较长,并且需与西医治疗相结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疗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原理、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理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气滞、气郁等导致的,而西医则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血管收缩和心脏负荷过重等引起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理是通过综合运用中医药和西医药物、心理疏导、生活调节等手段,调节人体内环境,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中医强调因杂而治之,通过中药调理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舒缓气机,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西医则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来调节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发挥了中西医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既能治标又能治本,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方法1.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核心部分。
通过中药的使用,可以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中医药通常采用中药汤剂、颗粒剂、贴敷等方式进行治疗。
2. 西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是高血压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缓解患者的症状。
3.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4. 生活调节生活调节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改善体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相较于单一的中西医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药和西医药物,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改善体质,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西医药物则可以更快速、准确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高血压,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
结论:中医疗法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是良好的,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7-0103-01
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
在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各类因素中高血压仍然是头号杀手。
另外,高血压的发病逐渐呈现出多发和高发的态势,还与目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近几年来,关于采取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报道越来越多。
本文阐述的便是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
中医典籍虽无此病名,但对本病的症状描述和防治方法却早有记载[2]。
我们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情可以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头痛、眩晕等病的范畴。
这种疾病已经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并且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以及冠心病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综合分析目前临床上的高血压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为本医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
月之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200例。
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00名,治疗组100名。
在对照组的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在19-76岁,平均年龄在46.2岁。
治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在2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0岁。
所有入选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并且没有其他各种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疾病。
总之,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情况在经过统计学分析之后不存在显著差异。
1.2临床治疗方案:对于对照组的10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而不加任何的外界作用,单纯采用传统的西医降压。
治疗组的患者要在传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医理论中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采用中医疗法进行降压。
所有的治疗组患者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与生活习惯的改善,采取调节饮食与合理运动相结合的调理方法,另外还要注意不良习惯的剔除,戒烟戒酒。
在心理上保持一个较为平和的状态。
另外,治疗组的患者还要口服菊花、葛根、升麻、蔓荆子、牛芬子配置的重要口服液。
1.3疗效判断标准:将服用中药降压药之后血压值降至正常范围的视为有效,将治疗后的血压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的视为疗效显著,将治疗后血压改变基本没有变化或者血压上升的视为无效。
2结果分析
2.1结果:在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疗效显著的病例为32例,所占比例为32%。
有效的病例为34例,所占比例为34%。
无效的病例为34例,所占比例为34%。
在治疗组的100例患者中,疗效显著的病例为65例,所占比例为65%。
有效的病例为29例,所占比例为29%。
无效的病例为6例,所占比例为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明显高于对照组。
2.2结论:中医疗法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这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3讨论
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这一问题已经是威胁到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综合分析现实情况,采取中医疗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中医学的理论来讲,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以实证或本虚标实为主,晚期则以虚证为主。
综合各种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多元化的,发病原因也是复杂的,因此高血压的病机也具有客观的复杂性。
近几年来,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受到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影响,高血压经常被误认为之一种肝阳上亢的疾病,使用了不恰当的药物,没有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优势,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我们应该注意突出中医的特色优势,加强辨证施治,讲究科学的用药规律。
我们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是一个极具复杂性和统一性的有机体,必须要保持阴阳协调和机体平衡。
由于维持血压的正常与稳定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治疗过程,在长期的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下药,凸显个体差异化的治疗方法。
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已经证实,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短期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长时期的治疗效果是够理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
中医治疗讲究的是预防为主。
面对高血压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我们应该加强预防,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高血压的发病初期便要采取科学的综合治疗方法。
因为及早的预防与治疗可以较好的对患者的靶器官进行保护。
高血压患者必然会存在着血液动力学的异常,一般还会伴随有血糖和血脂的代谢异常。
要想做到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我们不应该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控制血压上,还要注意降低对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坏,这才是从根本上降低高血压发病率的科学方法。
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仅仅从生理上进行动态的血压监测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
中药治疗高血压在这一方面的优势便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诸如高血压之类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基因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总之,中医疗法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更加注意的是整体和辩证的治疗方法,通过对多个环节的调理起到明显的作用,具有疗效明显和副作用少等显著的优势,但是也有见效慢和维持时
间短等缺点。
参考文献
[1]张默,郭宏敏. 中医治疗高血瓜病的近况[j].黑龙江中医药,2010,(03).
[2]扎瓦德,宋美扬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j].吉林中医药,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