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7不完全竞争市场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58
经济学原理不起作用的例子
经济学原理在实际情况下不一定完全适用或发挥作用的一些例子:
1. 完全竞争市场。
现实中很难出现完全竞争的市场,因为总会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
2. 消费者理性。
消费者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一定都是完全理性的,会存在消费过度或缺乏信息。
3. 生产者理性。
生产者也会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判断偏差。
4. 市场清除。
有些商品或服务的供需不一定能迅速达到均衡价格,如房地产市场。
5. 外部性。
外部性经常造成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不一致,导致资源配置不优。
6. 完全信息。
现实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可能掌握完全信息,会影响决策。
7. 无差异化商品。
很多商品都有不同品牌不同质量差异。
8. 完全流动性。
例如房地产等资产流动性较低。
9. 零交易费用。
现实中几乎不可能不存在交易费用。
所以经济学原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一、单选题(1分×20)二、判断题(1分×10)三、名词解释(3分×4)四、简答题(7分×5)五、计算题(3题,共23分)一、单项选择题、判断题(通读课本,重在理解,无具体范畴)二、名词解释1.恩格尔定律: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452.边际效用(M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533.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4.吉芬品:指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77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596.规模经济: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的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
7.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
1598.企业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1049.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22110.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张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4311.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4412.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9913.外部不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 arshall是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T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B )。
A、 选择会导致短缺B、 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 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 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范里安的著作。
T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哈尔·R·4.我的答案:D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学科。
T5.社会会面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
T1.边际变动( B )。
A、 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B、 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C、 使结果无效率D、 并不影响激励6.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小预期收益。
F7.有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的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T8.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不仅是正向的激励,还包括负向的激励。
T9.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如果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并交易,将提高全球福利。
T10.帕累托效应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来的。
T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B )。
A、 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 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 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 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2.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对众多企业和家庭决策取代,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决策不再受价格引导。
F13.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T14.政府可能为了( D )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15.当政府发型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升。
T16.沉没成本又称沉淀成本,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
T17.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 )(山东大学2007研)答: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竞争市场一般指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④信息是完全的。
2.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 )答: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的平均收益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单个厂商可以在市场价格下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厂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线(即平均收益曲线)。
这时,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相等,所以厂商的利润为零,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为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它不仅要以比原来价格更低的价格出售这一产品,而且还必须降低原来所有产品的价格。
因此,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厂商想要多销售产品,必须降低产品价格。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1.消费者剩余(1)消费者剩余等于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为此所支付的量。
每一个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它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价。
每个买者都希望以低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商品,并拒绝以高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而且,对于正好等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商品持无所谓的态度。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2)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与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密切相关,通过求出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可以来计算消费者剩余。
(3)价格下降可以增加消费者剩余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因两个原因而增加:①原有消费者可以为要购买的量少支付而得到了更多的剩余;②新的买者由于现在价格低于他们的支付意愿而进入市场,新的消费者剩余出现。
(4)消费者剩余衡量买者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反映了买者的经济福利由于需求曲线是用支付意愿衡量的买者对一种物品的评价,所以,消费者剩余衡量“作为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
因此,如果政策制定者尊重买者的偏好,消费者剩余就是对买者利益的一种恰当衡量。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除了吸毒等例外情况,买者都是理性的。
而且,买者的偏好应该受到尊重。
2.生产者剩余(1)生产者剩余等于卖者出售其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它们的生产成本市场上每一个潜在卖者都有某种生产成本。
这种成本是生产者为了生产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一切东西的价值,并应该解释为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钱包里的实际支出加生产者时间的价值。
生产成本是卖者为了生产物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值,生产者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就是生产者剩余。
(2)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通过求出价格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可以来计算生产者剩余。
(3)价格上升可以增加生产者剩余这种生产者剩余的增加由两部分构成:①原有卖者可以为要出卖的量而得到了更多的利益;②一些新卖者进入市场,新的生产者剩余出现。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山东大学2007研)答: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竞争市场一般指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④信息是完全的。
2.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答: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的平均收益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单个厂商可以在市场价格下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厂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线(即平均收益曲线)。
这时,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相等,所以厂商的利润为零,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为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它不仅要以比原来价格更低的价格出售这一产品,而且还必须降低原来所有产品的价格。
因此,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厂商想要多销售产品,必须降低产品价格。
3.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西北大学2003研)答:边际收益又称“边际报酬”,指新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这里的收益是指货币收益或销售收入。
一、单选题(共5题,45.0分)1、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工资刚性总需求不足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标准答案:B2、边际效用是指()。
消费者所能得到的最多效用最后消费的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效用每一单位商品后劳务所带来的平均效用最初消费的一单位商品所具有的效用标准答案:B3、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增加不变减少不确定标准答案:C4、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政府购买税收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标准答案:C5、总支出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自主消费水平自主投资水平标准答案:A二、多选题(共5题,15.0分)1、经济分析中的厂商成本可以理解为是厂商的________。
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正常利润私人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标准答案:A,B,C,D2、假定某国处于经济收缩时期,增加货币供给将导致的结果是: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下降利率上升利率下降标准答案:A,D3、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标准答案:A,B,D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一体化标准答案:A,B,C,D5、成本推进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包括:工资推进通货膨胀出口性通货膨胀利润推进通货膨胀进口性通货膨胀标准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8题,40.0分)1、汇率贬值后马上可以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正确错误标准答案:B2、当人们预期利率要下降时,将售出债券。
正确错误标准答案:B3、若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则表示现有投资规模偏小。
正确错误标准答案:A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正确错误标准答案:B5、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正确错误标准答案:A6、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正确错误标准答案:B7、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一、选择题1.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无效率资源配置,原因在于产品价格(D)A.高于边际成本B.低于边际成本C.等于边际成本D.都正确2.由于垄断导致无效率,因此任何垄断都必须被消除,这一说法(B)A.肯定正确B.肯定不正确C.可能正确D.基本正确3.某种经济活动有负的外部影响时,该活动的(B)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收益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4.在正的外部影响存在的情况下,(D)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收益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5.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己家里抽烟且不再外人面前抽烟,那么,他抽烟(D)A.负的外部影响B.有正的外部影响C.属于消费中的正的外部影响D.没有外部影响6.科斯定理的基本意思是(B)A.人们的贪心可能阻止市场发挥作用;B.交易成本的存在有可能阻止市场发挥;C.只要产权明晰,市场就能够保证效率;D.只有负的外部影响有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7.当正的外部影响存在时,市场决定的产量将会(B)A.大于社会理想产量B.小于社会理想产量C.等于社会理想产量D.都可能8.下列物品最有可能是公共物品的是(A)A.公海上的一个灯塔B.国家森林公园内树上的果C.故宫博物院内的国宝D.大熊猫9.一般来说,公共物品的生产低于社会理想的水平,可能的原因在于(D)A.人们不愿意说真话B.“搭便车”的倾向C.人们的觉悟不高D.上面的说法都说得过去10.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D)A.消费者无法识别好的产品或服务;B.劣质产品对优质产品有负的外部影响;C.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D.上述说法都说得过去。
11.洛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A)A、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不平等B、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平等C、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不平等D、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平等12.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 B ),问题即可妥善解决。
第六章1.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B 19元C 88元D 20元2.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所引起的费用是()。
A隐性成本B 显性成本C 变动成本D 经济成本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
A外部经济问题B 内部经济问题C 规模收益问题D 边际收益(报酬)问题4.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
A外部经济问题B 外部不经济问题C 规模经济问题D 边际收益问题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MC大于AC时,AC下降B MC小于AC时,AC下降C MC等于AC时,AC下降D 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6.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
A增加B 不变C 减少D 先增后减7.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A在开始时间少,然后趋于增加,B 一直趋于减少C 一直趋于增加D 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8.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9.固定成本是指()。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 厂商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C 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D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10.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B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C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D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11.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房和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
A300元B 100元C 200元D 500元,12.全部成本等于()。
问答题第一章导论四、问答题1、怎样理解“经济学是研究合理配置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2、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3、实证经济学(分析)规范和经济学(分析)有什么区别?4、为什么说“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价格四、问答题1、分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收益的关系。
2、试说明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有什么不同?3、去高级饭店就餐常常需要事先预定,而去一般小饭馆则不需要,试用相关原理说明为什么?4、“劣等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可能为零,也可能为正”。
此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5、说明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及其核心思想。
6、作图说明市场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7、当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总收益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5、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6、运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说明下述事件对苹果市场的影响:(1)科学家发现每天吃一个苹果很少生病(2)甜橙的价格翻了一番(3)干旱使苹果的收成减少一半(4)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放弃学业成为苹果采摘者(5)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放弃学业成为苹果种植者第三章 效用论四、问答题1、说明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为什么⊿X 。
MU X =⊿Y 。
MU Y ?2、根据序数效用论均衡条件,在RCS xy >PyPx 或RCS xy <pypx 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3、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关系说明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 区别?4、试分析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5、作图分析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6、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为什么是向右下方倾斜的?7、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均衡时有和异同?8、由于水源不足,大城市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设计一种方案解决这一问题,此方案:(1)对生产资源配置有什么有利或不利效应?(2)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第四章生产论四、简答题1、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 )答: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福利经济学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家庭之间的最优配置。
它的主要特点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建立理论体系,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建立福利概念,依据既定的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制定经济政策。
20世纪初,西方国家为调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福利经济学应运而生。
英国经济学家A ·C ·庇古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庇古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愈大;二是国民收入分配愈均等,社会经济福利愈大。
由于在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以后,庇古的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与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相对的是其后出现的新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有勒纳、卡尔多、希克斯等。
2.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答:支付意愿指买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支付意愿是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价,评价越高支付意愿越强,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反之,评价越低支付意愿越弱,愿意支付的价格越低。
3.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西北大学2004、2006研;华南理工大学2007、2008研;北京工业大学2008研)答: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专升本《经济学原理》一、(共75题,共150分)1.以下哪一种关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表述是正确的?长期总供给曲线()。
(2分)A.当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向左移动B.是垂直的,因为所有物价与工资等的变动并不影响产量C.向右上方倾斜,因为价格预期和工资在长期中是固定的D.当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时向右移动。
答案:B2.比萨和炸玉米饼是替代品。
如果比萨价格上升,则()。
(2分)A.比萨的需求减少,炸玉米饼的需求增加B.两种商品的需求都减少C.炸玉米饼的需求量增加,比萨的需求量减少D.比萨的需求量减少,炸玉米饼的需求增加答案:D3.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的绝对值代表了()。
(2分)A.消费者为了提高效用而获得另一些商品时愿意放弃的某一种商品的数量B.消费者花在各种商品上的货币总C.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D.在确保消费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比率答案:D4.若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弧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卖者的总收益将()。
(2分)A.不变B.不断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答案:D5.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减去()就等于国内生产净值。
(2分)A.折扣B.直接税C.间接税D.公司所得税答案:A6.自然失业率()。
(2分)A.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B.恒为零C.依赖于价格水平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答案:A7.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2分)A.必然得到最大的利润B.不可能亏损C.必然是最小亏损D.若获利,利润最大;若亏损,损失最小答案:D8.某产品的生产存在外部经济时,其产量一定()帕累托最优产量。
(2分)A.等于B.小于C.大于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答案:B9.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2分)A.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牛排价格从每千克3美元上升到每千克3.5美元D.汉堡包价格从每千克2美元跌到每千克1.5美元答案:C10.科斯定理建议政府怎样解决公共土地过度放牧问题?()。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名词解释完全垄断、自然垄断、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古诺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斯威齐模型。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能成为进入一个行业的壁垒的是()。
A.垄断利润B.立法C.专利权D.资源控制2、下列那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厂商数目很少B、进入该行业容易C、存在产品差别D、厂商忽略竞争对手的反应3、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一种没有替代品的产品,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
A、垄断竞争B、完全垄断C、寡头垄断D、完全竞争4、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向下倾斜的B、向上倾斜的C、垂直的D、水平的5、垄断厂商拥有控制市场的权力,这意味着()。
A.垄断厂商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B.如果他的产品增加一个单位,则全部产品的销售价格必须降低C.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其需求曲线D.以上都对6、垄断条件下,当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时,厂商的边际收益()。
A.大于0;B.大于1;C.小于0;D.小于1。
7、垄断利润属于( )。
A.经济成本;B.正常利润;C.经济利润;D.隐成本。
8、当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则()。
A.垄断市场的价格等于竞争市场的价格;B.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C.垄断市场的价格小于竞争市场的价格;D.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
9、在垄断厂商的长短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
A.P>LAC;B.P<LAC;C.P等于最小的LAC;D.P等于最小的LMC。
10、一个垄断厂商在长期中一直获得经济利润,那么()。
A.该厂商的生产比竞争性市场的厂商更有效率B.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与其竞争C.政府和垄断厂商之间必定串谋来维持一个高价格D.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从而使得其获得更多的收益11、完全垄断厂商达于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B、MR=SMC=LMCC、MR=SMC=LMC=SACD、MR=SMC=SAC=LAC12、要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那一条以外都是必需具备的条件:()。
第七讲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本讲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结合起来,说明竞争性市场在竞争性产品的资源配置上是有效率的。
本讲分为三个部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市场效率。
本讲的分析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假设之上:第一、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不存在使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均衡的市场势力;第二、不存在外部性,市场运行的结果只影响买方和卖方,因此,市场均衡即便从社会的角度的来看也是有效率的。
一、消费者剩余1.概念消费者剩余:买者对某一物品或者劳务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的量,也就是物品的市场价格。
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实际参与市场交易的消费者的利益。
正是由于消费者剩余的存在,自愿的市场交易才会增进消费者福利。
在这里,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被称为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衡量了买者对物品的评价。
案例:四个买者通过竞价竞争一张猫王专辑,通过竞价,买者分别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支付意愿。
如表一所示。
消费者对商品竞价是从低价开始,出价最高的买者得到猫王专辑,假设张三竞价到比80元略微高一点,无人再加价,则张三得到专辑,但他对专辑的最高可接受的价格为100元,也就是其支付意愿是100元。
因此,与支付意愿相比,节约了大约20元。
经济学于是引入消费者剩余来衡量消费者因此得到的利益。
因此,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市场价格假设猫王专辑有两张,每个竞价者都只买一张、购买价格相同。
假设竞价在比70元略微高一点时结束,于是张三、李四分别购得一张,他们各自的消费者剩余大约为30元、10元,消费者总剩余为40元。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对于消费者或者买者而言,其获得商品或者劳务服从价高者得的原则。
也就是说,市场机制会把商品或者劳务分配给队商品或者劳务评价最高的买者。
2.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由于需求曲线上每一个价格与需求量的对应关系都反映了特定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运用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剩余。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根据买者的支付意愿推导出一个需求表,如表二所示,并作出需求曲线(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