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439.50 KB
- 文档页数:14
济源市生态环境局、河南涟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环保)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受理【审理法院】河南省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河南省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2.16【案件字号】(2020)豫96行终4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任秀娥王艳玲谢高锋【审理法官】任秀娥王艳玲谢高锋【文书类型】其他文书【当事人】济源市生态环境局;河南涟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济源市人民政府【当事人】济源市生态环境局河南涟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济源市人民政府【当事人-公司】济源市生态环境局河南涟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济源市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孙建霞河南明砥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孙建霞河南明砥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孙建霞【代理律所】河南明砥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济源市生态环境局【被告】河南涟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济源市人民政府【本院观点】济源环保局认定河南涟源公司超标排放废气的主要证据是监控数据日报表,该报表未注明制作时间、制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原始自动监测数据佐证,不符合《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规定的证据要求,不足以认定超标排放废气的事实成立,但是河南涟源公司认可该证据,属于自认,本院确认河南涟源公司存在超标排放废气的事实。
【权责关键词】合法违法证据确凿听证自由裁量权罚款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改判维持原判行政复议【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济源环保局认定河南涟源公司超标排放废气的主要证据是监控数据日报表,该报表未注明制作时间、制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原始自动监测数据佐证,不符合《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规定的证据要求,不足以认定超标排放废气的事实成立,但是河南涟源公司认可该证据,属于自认,本院确认河南涟源公司存在超标排放废气的事实。
鉴于河南涟源公司有完整的环评手续、因配合村民灌溉农田停电导致污染物时均值超标、污染物超标排放时间短且没有主观过错、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并在之后的重污染天气管控期间停产等因素,按照《河南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适用规则》处罚与教育、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考虑环境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济源环境局二审期间认可其属于减轻处罚的情形,一审法院变更处罚结果为罚款5万元,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
第二章区域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两山,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搭界;南隔黄河与洛阳、孟津、新安相望;西与山西省垣曲接壤;东为开阔平原,与沁阳、孟州市毗邻。
地处北纬34º53´~35º16´,东经112º01´~112º45´之间,市域土地面积1931.26km2,东西长64.9km,南北宽36.4km。
本项目矿区位于济源市邵原镇杏树洼村北白龙池一带,距济源市区约30km,行政区划隶属济源市邵原镇管辖。
地理坐标:北纬35.10°~35.11°,东经112. 12°。
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
2.1.2 地形地貌济源市境北部为太行山脉和中条山脉,南部丘陵为黄土高原与山西隆区边缘的延伸,形成了区域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梯形差异明显,地貌形态复杂,有山地、丘陵与平原。
其中平原面积为23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8%,土层较厚。
丘陵面积为40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0.4%。
本项目矿区属太行山低山区,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山脉走向近东西向,海拔标高一般550~950m,相对高差约400m,矿区周围沟谷纵横,地形切割程度中等。
沟谷为“V”字形,是矿区降水自然排泄的主要通道。
区内植被不甚发育,岩石多裸露,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
本次圈定矿体范围内最高标高海拔+700m,最低标高+570m,最大相对高差130m。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图见图2-1。
Ⅱ采区Ⅰ采区图2-1 项目区域地形地貌图2.1.3 地质构造济源属华北地层区,地质演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地层构造,既有太古界、元古界老地层,又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古生地层;既有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等中生界地层,又有第三纪、第四纪等新生界地层。
济源地质构造复杂,由五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北部为太行山复斜;西部为中条山台凸的部分;中东部平原地区属开封坳陷。
济源市天气怎么样
经济源市是位于福建平潭县境内的一座城市,是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那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度假踏青。
因为西南季风,经济源市一年四季步入常夏,每天都十分充沛,一转眼,夏季就到了。
夏日里,经济源市的天气也是晴空万里,晴天空蓝,心情比蓝色更加深邃。
温度不高,反而会令人觉得有点凉爽。
此时此刻,如果有机会来此,心情肯定也会变得更加愉悦。
夜晚的时候,经济源市的景色可谓格外繁华。
那里的灯光比白昼更加明亮,满尽回味和历史,使得夜晚格外动人。
空气清新,让人放松心情,偶尔的萤火虫更为此景添上一片柔美的色彩,给不少来者带去耳目一新的体验。
经济源市的天气也是由晴再到雨,又是晴,阳光十分充沛,而且降温又快,空气也十分清新。
经济源市山水交相呼应,自然景观宜人,天气宜人,值得人们观赏,夏日来此,一定能收获历史的痕迹,以及自然的精彩。
济源市旅游攻略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济源市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游客来到济源市,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品尝地道的中原美食,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
以下是济源市旅游攻略,为您提供游览
该地的参考指南。
历史文化之旅
济源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前往济源市博物馆,了解
当地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
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展示,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古代
文明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参观当地的古迹和庙宇,感受历史的厚重。
美食之旅
济源市的美食以中原特色为主,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
的传统小吃,如济源米皮、焦圈、炸酱面等,每一口都是对当地美食文化的赞美。
此外,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农家菜和地道的家常菜,满足您的味蕾。
自然风光之旅
济源市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游客可以前往太行山脉,徒步登山,欣赏壮丽的山水风光;也可以到清澈见底的溪流中垂钓,感受宁静与放松。
此外,还可以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如云台山、老牛湾等,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以上是济源市旅游攻略的部分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旅行提供帮助。
欢迎您来到济
源市,探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济源市情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
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8万,位居河南洛阳、焦作及山西晋城、运城四市的中间地带,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
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成为河南省最年轻的省辖市,2003年被列入‚中原城市群‛,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多项荣誉和称号。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
济源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摇篮地带,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6000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盘古开天等创世神话和传说均发源于此。
相传轩辕黄帝曾在王屋山设坛祭天战蚩尤,开创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
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曾在此建都;战国时代,古轵作为韩国的都城,位居‚天下名都‛之列;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济源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济源古代历史名人众多,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曾在此求仙修道,玉阳公主在沁水河畔修建沁园,著名的词牌名‚沁园春‛由此而来;药王孙思邈常年在王屋山悬壶济世并终老于此;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此隐居多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济源是名相裴休、‚茶仙‛卢仝、北方山水画派鼻祖荆浩的故里。
这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山水之城。
济源地处太行山南端、黄河北岸,境内大山大河交相辉映,山水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培育了王屋山、黄河小浪底、五龙口、济渎庙等知名景区。
王屋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是国家AAAA 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黄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库、黄河三峡于一体,烟波浩渺,壮丽秀美,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五龙口有纬度最北的猕猴群落,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济源发展情况汇报济源,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腹地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
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推动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面就济源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经济发展。
济源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济源市已建成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20余个,形成了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
同时,济源市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二、生态环境。
济源市坚持生态立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保护好生态环境。
同时,济源市还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确保水质安全。
三、民生改善。
济源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民生。
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四、对外开放。
济源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对外开放。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拓展对外经贸合作渠道,促进产业对接,推动经济共同发展。
同时,济源市加强与外部市场的对接,拓展外贸市场,提升出口质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五、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济源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以绿色低碳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宜居城市。
以上就是济源发展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是来自我国河南省济源市的一名学生,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济源。
济源,古称轵城,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济源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中原腹地,豫西北门户”的美誉。
一、地理环境济源地处太行山南麓,黄河中游,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兼备。
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济源境内有黄河、沁河、丹河等多条河流,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历史文化济源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西周时期,济源设县,成为我国最早的县级行政区之一。
战国时期,这里成为赵国的疆域。
东汉时期,济源属河南郡,后历经变迁,最终成为今天的济源市。
济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和名胜。
其中,王屋山、济源洞、济源温泉等自然景观和济源武侯祠、济源古塔等人文景观尤为著名。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济源市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方面,济源以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生产基地。
工业方面,济源形成了以钢铁、煤炭、化工、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旅游业方面,济源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教育资源济源市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其中,河南理工大学、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等知名院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总之,我的家乡济源是一个充满活力、魅力无限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体验到丰富的经济发展成果。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一、济源生态修复工作存在的问题1. 河流水质问题:济源地处于黄河中游地区,河流水质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染,水质严重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2. 植被恢复不足: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影响,济源地区的植被减少严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破坏。
3. 土壤侵蚀严重: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二、建议1. 加强水质监测: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2. 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和再造工作,恢复当地生态平衡。
3.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推广力度,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采取的措施1. 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2. 投入人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程,促进当地植被的恢复和生态平衡的建立。
3. 积极推广并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以上是对济源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及采取的措施的分析和描述,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促进济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济源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涉及的问题广泛且复杂,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来共同解决。
在当前济源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中,除了上文提到的问题和建议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方面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改进的地方。
一、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野生动植物保护不足:济源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种类较多的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 生态教育不到位: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生态教育工作并不充分,公众对于生态保护的认识和行为意识有待提高。
济源市环境————————————————————————————————作者:————————————————————————————————日期:生产实习报告系别: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XXXXX学院年月日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同时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如今,经济的增长势必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着我们的河道,湖泊。
因此对城市水源的监测工作也势必成了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对水样各指标加以分析实验,为水处理工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前言 (2)一.实习目的 (4)二.实习意义 (4)三.实习要求 (4)四.济源市环境监测站实习 (5)1单位简介 (5)2监测范围 (5)3监测内容 (5)(一)总磷的测定 (5)(二)总氮的测定 (7)(三)粪大肠菌群的检测 (8)(四)采样及溶解氧的测定、电导率的测定 (9)(五)相关仪器。
(10)五、实习心得 (11)一.实习目的本实习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掌握给排水工程一般施工方法和管道的加工、安装方法等内容,掌握一般污水处理的的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内容,实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设管线计、卫生器具消防设施安装固定的方法与知识。
同时,让同学们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实习意义本次实习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和见识。
同时它可以促进同学们培养出积极进取、细心观察、乐于求知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建筑施工、安装、管线走向等知识,使课本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深层次开发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实习要求给水厂实习。
掌握给水处理所采用的处理工艺、设计参数,设备及构筑物的尺寸及内部构造,实际处理效果、设备操作方法、异常及事故处理方法,结合课堂学习到的有关理论知识来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了解设计参数,设备及构筑物的尺寸及内部构造,实际处理效果、设备操作方法、异常及事故处理方法,结合课堂学习到的有关理论知识来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实习采用现场学习、多媒体授课与水厂资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现场学习拟到新城区污水厂、平顶山学院水厂、白龟山水厂等进行;多媒体授课与水厂资料学习利用以前学生实习采集的大量照片制成的多媒体课件播放,使学生虽未到这些水厂现场,仍能对水厂的实际构筑物及工艺有整体了解。
实习期间,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及安全实习规章,服从所在单位领导,听从实习指导人员的安排,虚心学习,礼貌待人,注意安全,认真做好笔记,注意与实习单位搞好关系,树立河南城建学院良好形象,确保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学生每天记实习日记。
实习结束后,根据实习日记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
四.济源市环境监测站实习1单位简介济源市环境监测站为济源市环境保护局下属的正科级二级机构,成立于1990年,1993年首批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县级环境监测站,1997年环境监测业务归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领导。
监测站现有人员43人,其中监测业务人员36人,高级技术职称4人。
监测楼面积2200平方米,各类监测分析仪器设备200余台套,资产原值580余万元,监测能力涵盖环境水体、废水、大气降水、环境空气、废气、噪声、土壤、固体废弃物等,通过计量认证评审资质的监测项目为五大类94项。
目前济源市环境监测站承担着济源市境内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源地、环境空气、环境噪声、降水环境质量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等指令性常规例行监测任务,利用自身科技实力,为济源大项目如华能沁北发电有限公司、济源市豫光金铅有限公司等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农业畜产品无公害认证监测和室内环境监测。
济源市区域现有地表水国控断面2个,省控断面2个,托管国家黄河流域小浪底水质自动监测站1个,省水质自动监测站1个,重点工业污染源国控14个,省控5个,已建成运行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
监测站承担着辖区内环评现状监测、限期治理验收监测、“三同时”验收监测、污染纠纷及事故应急监测等多项任务。
2监测范围①水文监测:本区域主干河道水文监测;水文信息管理;水文资料整编;水文水资源资料分析;水文信息传输,为防汛抗灾提供水文信息;水文科技咨询与有偿服务。
②水环境质量监测:可以开展地表水、污废水、大气降水、土壤与底质和水文要素等七大类的检测、测量工作,还可以开展水环境的调查和评价。
3监测内容(一)总磷的测定其原理是:在中性条件下,过硫酸钾溶液在高压釜内经120℃以上加热,产生如下反应:从而将水中的有机磷、无机磷、悬浮物内的磷氧化成正磷酸。
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尘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在880nm 和700nm波长下均有最大吸收度。
(我们此次测定设定为700nm)所用试剂:硫酸(1+1)硫酸:取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过硫酸钾,50g/L溶液:将5g过硫酸钾(K2S2O8,A.R)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抗坏血酸,100g/L溶液:溶解10g抗坏血酸(C6H8O6,C.P.)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此溶液储于棕色的试剂瓶中,在冷处可稳定几周。
如不变色可长时间使用。
钼酸盐溶液:溶解13g钼酸铵[(NH4)6Mo7024·4H20]于100ml水中。
溶解0.35g酒石酸锑钾[KSbC4H4O7·1/2H2O,A.R]于10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把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ml(1+1)硫酸(4.2)中,然后再加酒石酸锑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
此溶液储于棕色瓶中,在冷处可保存二个月。
磷标准储备溶液:称0.2179g于110℃干燥2小时在干燥器中放冷的磷酸二氢钾(KH2PO4,A.R),用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
加入大约800ml水,加5ml硫酸(4.2)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浓度为50.0?g/ml(以P计)。
磷标准使用液:将10.00ml的磷标准溶液(4.5)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浓度为2.00g/ml(以P计)。
所用仪器:医用手提式蒸汽消毒器或一般压力锅(1.1—1.4kg/cm2);50ml 具塞(磨口)比色管;纱布和棉线;UV754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10mm或30mm 比色皿(由于样品浓度偏低,所以我们选用的是3mm的比色皿)分析步骤:(1).取25.00ml样品于具塞比色管中(取样时应将样品摇匀,使悬浮或有沉淀能得到均匀取样,如果品含磷量高可相应减少取样量并用水补充至25ml)加入4ml过硫酸钾(如果试液是酸化贮存的应予先中和成中性)。
将比色管塞紧后并用纱布和棉线将玻璃塞扎紧,放在大烧杯中置于高压蒸汽消毒器内,加热,待压力达到1.1kg/cm2,保持30分钟后停止加热。
待压力回至零后,取出冷却并用水稀释至40ml。
(2).显色:分别向各消解液加入2ml钼酸盐溶液,摇匀。
30秒后加1ml抗坏血酸溶液再加水至50ml标线。
充分混合均匀。
15分钟后用10mm或30mm比色皿测定。
(3).空白试液:用水代替试样按步骤(1)和(2)进行空白试验。
(4).测定:按分光光度操作步骤,波长调至700nm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工作曲线或从相关回归统计的计数器中查得磷的含量。
(5).工作曲线的制作:取7支50ml具塞刻度试管分别加入0.00,0.50,1.00,2.50,5.00,10.00,15.00ml磷酸盐标准溶液(4.6).加水至50ml。
按步骤(2)显色。
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
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以校正后的吸光度对应相应磷含量统计回归校准曲线。
结果计算:总磷含量以P计:总磷酸盐(P,mg/L)=m/v式中:m——试样测得含磷(P)量, g;由校准曲线计算获得。
v——测定用试样体积,ml。
注意事项:(1).水中砷将严重干扰测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2).含Cl化合物高的水样品在消解过程中会产生Cl2。
对测定产生负干扰,含有大量不含磷的有机物会影响有机磷的消解转化成正磷酸。
此类样品应选用其他消解方法。
例如:HNO3—HClO4方法消解样品。
(3).过硫酸钾溶解比较困难,可于40℃左右的水浴锅上加热溶解,但切不可将烧杯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否则局部温度到达60℃过硫酸钾即分解失效。
(二)总氮的测定总氮的测定是我们小组第二天的实验,样品是前一天处理好的。
其原理是:当样品与浓硫酸和硫酸钾的混合物(沸点315—370℃)在催化剂硫酸铜或硫化汞存在时,一起加热,其中的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
然后加入NaOH溶液使之呈碱性,蒸馏使氨释放出来并以硼酸吸收,然后用硫酸滴定硼酸铵。
此法测得的总氮包括了有机氮和氨态氮,但不包括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形式存在的氮,以此法测得的总氮称之为凯氏氮。
仪器及试剂:(1)仪器:凯氏烧瓶及凯氏蒸馏装置;600瓦可调温电炉两台;碱式滴定管(2)试剂(分析纯)硫酸;50﹪NaOH溶液;10﹪CuSO4溶液;4﹪硼酸溶液;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0.020mol/L硫酸标准溶液:(吸取分析纯浓硫酸2.8ml,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得到约0.1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用碳酸钠标定。
然后从中吸取20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备用);混合指示剂:(取0.05g甲基红和0.10g 溴甲酚绿溶于100ml乙醇中);1﹪酚酞的乙醇溶液;4﹪Na2S.9H2O;不含任何铵盐或氮的蒸馏水(如果含有铵盐或者氮,可用将蒸馏水酸化后用KMnO4进行蒸馏,并重复蒸馏一次).分析步骤(1)硝化:准确量取一定体积(以含氮0.5—10mg为宜)的废水水样置于凯氏烧瓶中,加入10ml浓硫酸,5克硫酸钾或硫酸钠,1ml硫酸铜溶液,并加入几块沸石,将凯氏烧瓶以45度的角度固定于通风橱内加热煮沸,烧瓶内将产生白烟。
继续煮沸,烧瓶中颜色逐渐变黑,直至溶液颜色完全透明或浅绿色。
再继续煮20分钟。
(2)蒸馏:将凯氏烧瓶冷却,以150ml蒸馏水冲洗烧瓶壁,加入2.5ml硫化钠溶液和3—5滴酚酞,然后缓慢沿壁加入50mlNaOH溶液尽量使其不与烧瓶内液体混合,立刻将烧瓶安装到蒸馏装置上去(事先安装好含有50ml硼酸的吸收瓶),小心转动烧瓶是烧瓶内的两层液体混合并开始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