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8.54 MB
- 文档页数:76
蛇咬伤的治疗与护理一、定义蛇咬伤是指被通过蛇牙或在蛇牙附近分泌毒液的蛇咬后所造成的一个伤口,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严重的病害。
蛇分为毒蛇和无毒蛇两大类,我国大约有50余种毒蛇,剧毒者10余种。
无毒蛇咬伤时,皮肤留下细小锯齿形齿痕,局部稍痛,可起水疱,无全身反应。
毒蛇咬伤,留下一对较深齿痕,可出现严重的局部或全身中毒症状。
二、临床表现(1)神经毒素表现①局部表现:局部症状轻,有时仅有麻木感,无渗液。
②全身表现:伤后0.5~1h即可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继而胸闷、呼吸困难、恶心、晕厥,接着出现神经症状,有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流涎、共济失调。
严重者肢体弛缓性瘫痪、惊厥、昏迷、呼吸麻痹、休克。
海蛇毒对横纹肌有严重破坏作用,全身肌肉酸痛、无力,产生肌红蛋白尿、高血钾,导致急性肾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
伤者可能在8~72h内死亡。
(2)血液循环毒素表现①局部表现:肿胀严重,迅速向肢体近心端扩展,常累及躯干部,疼痛剧烈,似刀割火燎,并可出现水疱,组织坏死,伤口有浆液状血性液渗出,并可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伤口愈合差。
②全身表现: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多发性出血(如鼻出血、便血、咯血、血尿等)、溶血反应(溶血性贫血、黄疸、蛋白尿、急性肾衰竭)、心脏损害(如中毒性心肌病)及休克。
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
(3)混合毒素表现①局部表现:局部症状明显,红、肿、热、痛,组织坏死、溃烂。
②全身表现:发展快,后期麻痹困倦、嗜睡、呼吸改变、昏迷、畏寒,发热、广泛出血、腹痛、易昏睡、失语、流涎。
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仍为神经毒性蛇中毒。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患者可做血液常规及尿液常规检查,严重的患者还要做生化及物理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功酶、尿素氮、肝功能、肌酐、电解质等,以便了解病情进展,判断预后,掌握主动。
四、治疗1.评估了解现场情况,如蛇的大小、特征及咬伤地点,可疑毒蛇咬伤未确诊者,都应按毒蛇咬伤急救处理。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毒蛇咬伤急救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处理。
首先,当遭遇毒蛇咬伤时,第一时间要保持冷静。
不要慌张或者奔跑,以免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毒素的扩散。
同时,要立即躲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再次被蛇咬伤。
接着,紧急处理伤口。
应该将被咬部位固定住,尽量保持患部低于心脏位置,减缓毒素向全身扩散的速度。
同时,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包扎伤口,避免感染。
切忌用手直接触摸伤口,以免加速毒素的扩散。
然后,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要尽快将被咬者送往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
医生会根据被咬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毒血清和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毒素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要注意观察被咬者的症状。
毒蛇咬伤后,被咬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情况。
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向医生描述被咬者的症状,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处理。
最后,预防毒蛇咬伤同样重要。
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避开潮湿阴暗的地方,不要随意触摸或靠近草丛、岩石堆等可能藏有毒蛇的地方。
在野外徒步时,穿着高帮鞋和长裤,以减少被蛇咬伤的机会。
此外,携带急救包和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毒蛇咬伤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意识对于减轻伤害、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以上的急救方法,并在必要时能够冷静应对,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毒蛇咬伤带来的危险。
7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摘要】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伤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中毒、休克甚至死亡的情况。
本文对7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了总结。
在检查和诊断方面,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检查确诊。
紧急处理措施包括缓解疼痛、保护患者气道和循环等。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护理措施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持患者心理稳定等。
治疗效果的评估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需要关注预防措施的推广和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的总结,能够提高对毒蛇咬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毒蛇咬伤、救治、护理、患者、检查、诊断、紧急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评估、预防措施、总结。
1. 引言1.1 患者情况介绍蛇类毒液含有多种能够破坏生物组织和影响生物体生理功能的毒素,蛇咬伤患者的症状程度取决于所受蛇咬伤的部位、咬伤蛇种类、蛇咬伤时间等多个因素。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经常遇到毒蛇咬伤患者,而这些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7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患者情况介绍部分将对7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患者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受伤部位、受伤原因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基本情况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患者群体的特点,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本部分还将对毒蛇咬伤的危害性进行分析,提醒医护人员要重视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工作,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和精湛技能,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2 毒蛇咬伤的危害性1. 毒液中含有各种毒素,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毒蛇的毒液中含有多种毒素,包括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凝血毒素等,这些毒素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
被毒蛇咬伤如何急救
被毒蛇咬后,最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防止毒液的吸收和扩散。
1.不要到处奔跑走动,这样会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
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自行或呼唤别人来帮助,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例如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
绑扎后每隔30分钟左右松解一次,每次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2.要迅速排除毒液,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以洗掉伤口外表的毒液。
如果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将其挑出,器具使用前最好用火烧一下消毒。
此后如果随身带着茶杯,可对伤口进行拔火罐处理,先在茶杯内点燃一小团纸,然后迅速将杯口扣在伤口上,使杯口紧贴伤口周围的皮肤,利用杯内产生的负压吸出毒液。
用嘴吮吸伤口排毒时,吮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须无破损、无龋齿,否则有中毒的危险。
吸出的毒液随即吐掉,吸后要用清水漱口。
3.排毒完成后,伤口要湿敷以利毒液流出。
必须注意,蛇毒是剧毒物,只需极小量即可致人死命,所以绝不能因惧怕疼痛而拒绝对伤口进行切开排毒的处理。
蛇咬伤护理蛇咬伤多发生于夏、秋两季。
无毒蛇咬伤只在局部皮肤留下两排对称锯齿状细小齿痕,轻度刺痛,无碍生命,毒蛇咬伤后,其蛇毒可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而危及生命,此仅述毒蛇咬伤。
【主要护理问题】1、恐惧与毒蛇咬伤、知识缺乏、生命受到威胁及担心预后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毒蛇咬伤、组织结构破坏有关;3、潜在并发症——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
【护理常规】1、按普外科护理常规。
2、减轻恐惧情绪,安稳病人,告知其对毒蛇咬伤后有对症治疗方法,使其情绪稳定。
3、加强伤口护理,促进愈合,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彻底清洗伤口。
4、遵医嘱使用内服外敷药物。
5、患侧肢体制动,严禁使用酒精涂擦,以免血管扩张,加速毒素吸收。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加强伤口护理,避免局部感染,伤肢处于下垂位;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和创面清洁干燥。
(2)促进蛇毒排泄:多饮水,快速输液或应用利尿药物等,促进蛇毒从尿中排除,减轻肾脏损害。
(3)加强观察、合理用药,防止肾衰竭;注意补液速度。
(4)加强全身监测和支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感觉和意识,不能正常饮食的病人予以肠内、外营养支持并予以相应护理。
【健康指导】1、作好野外工作健康指导。
2、自救或互救,一旦发生蛇咬伤:(1)、伤肢下垂。
(2)、体位取坐位或卧位,不惊慌,不奔跑、不乱动肢体,以免加快血液循环,增加毒素吸收。
(3)、早期处理伤口,就地取材,缚扎:在被咬伤肢体近心端,用止血带作环形结扎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
(4)、伤口排毒: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处反复推挤,或将伤处浸入凉水中,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内蛇毒。
伤口冲洗后,用锐器在咬痕处挑开,扩大创口使毒液外流。
(5)、移除肢体上可能的束缚物,如、戒指、手镯等。
避免加重肢体肿胀。
(6)、受伤期间不喝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7)、后续处理伤肢制动后平放并辅以局部降温措施,运送正规医院清创后续治疗。
蛇毒为燥烈之物,其毒性致经络、气血、直至脏腑受害。
因此,中医对蛇伤的治疗原则应以清热解毒为主,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反应来进行辨证施治,才能治疗及时,并获满意的结果。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
标题:毒蛇咬伤急救措施
引言概述: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救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毒蛇咬伤的急救措施,帮助人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一、识别毒蛇种类
1.1 确认被咬的蛇的种类
1.2 注意观察蛇的外形特征
1.3 寻找相关资料或求助专业人士确认蛇的种类
二、保持患者安静
2.1 让患者尽可能保持安静
2.2 防止患者激动或奔跑
2.3 尽量减少患者的活动范围,避免毒液快速传播
三、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3.1 尽快将被咬部位放置在心脏以下位置
3.2 使用绷带或绷带代替,但不要过紧
3.3 不要尝试吸出毒液或切开被咬部位
四、就近送医院就诊
4.1 尽快送患者到最近的医院就诊
4.2 告知医生被咬的蛇的种类
4.3 接受医生的治疗和建议,不要擅自处理
五、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5.1 观察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5.2 注意观察患者出现的症状变化
5.3 在医院就诊后,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出现并发症
结论:毒蛇咬伤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识别毒蛇种类、保持患者安静、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就近送医院就诊以及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可以有效应对毒蛇咬伤并降低伤害风险。
希望人们能够加强对毒蛇咬伤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蛇咬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伤害情况,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生命威胁。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蛇咬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与蛇咬伤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蛇咬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蛇咬伤可分为两种类型:毒蛇咬伤和非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是指被有毒蛇类所咬造成的伤害,而非毒蛇咬伤是指被非有毒或无毒性质的蛇类所造成的损害。
1.1 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严重性。
对于毒蛇妆扮,其危险性主要取决于所涉及到之病人体质、被攻击部位、被攻击次数以及被攻击后经过时间等因素。
2. 蜈支洲岛建议2.1 每一位病人都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病人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来减轻症状和控制伤口感染。
2.2 首先,病人应该尽量保持镇定,并避免过度活动。
过度活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加速毒液的扩散。
2.3 其次,应该尽量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位置。
这可以减缓毒液在体内的流动速度。
2.4 另外,应该尽量避免刺激伤口。
这包括不要用手触摸或搔抓伤口,并且不要试图吸出毒液。
3. 诊断和评估3.1 在医院中进行蛇咬伤的诊断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该详细询问患者有关被咬部位、蛇类特征、被咬后经过时间以及任何相关症状等方面的信息。
3.2 体格检查是诊断和评估蛇咬伤严重程度的关键步骤。
医护人员应该仔细检查伤口的大小、深度和感染程度,并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状况等指标。
3.3 此外,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也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毒液暴露程度和损伤程度。
血液检查可以测量毒液中的毒素浓度,而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被咬部位的组织损伤情况。
4. 护理措施4.1 首先,抗蛇毒血清是蛇咬伤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它可以中和体内蛇毒,并减轻或阻止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4.2 正确使用压迫带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压迫带应该紧紧地包扎在被咬部位上方,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逐渐松开以减缓毒液扩散。
蛇咬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目的探讨蛇咬伤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临床确定为蛇咬伤后进行伤口排毒、局部环封阻止毒素吸收、局部降温、抗蛇毒血清和破伤风的运用、抗感染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止并发症等急救措施。
从密切监护、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各个方面整体的护理蛇咬伤患者。
【关键字】蛇咬伤;急救;护理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年龄10-62岁,咬伤部位四肢较多,多发与夏秋季,蛇的种类为蝮蛇、竹叶青、也有少数不明蛇种类咬伤者,就诊时间为伤后30分钟至6小时之间。
1.2局部表现:伤口出血及渗血。
疼痛,患者自诉感觉烧灼样痛最明显,随着受伤时间的延长,灼痛和胀痛加重,部分患者需用镇痛剂。
肿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由远心端向近心端蔓延,少数患者出现皮肤大片瘀斑、血泡。
全身症状:也有少数患者有胸闷、心慌等症状。
2 急救措施2.1 伤口排毒就地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挤出毒液;入院后用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清除残留的毒牙和污物,用2%碘酊和75%酒精常规消毒,用手术刀做十字扩张伤口,使毒液外流。
若伤口流血不止,则忌切开。
2.2 局部环封阻止毒素吸收可用20ml生理盐水+糜蛋白酶+普鲁卡因伤口近侧或外周环封,阻止毒素上传,其中糜蛋白酶有直接解蛇毒作用2.3 局部降温可以减轻疼痛,减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和局部代谢。
方法:将伤肢浸于冷水中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一般维持24-36小时,注意防止降温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
2.4 抗蛇毒血清和破伤风注射抗蛇毒血清可中和毒素,是蛇咬伤的等效解毒药,根据不同的蛇毒选用不同的抗毒血清。
使用前需做过敏试验,方法:0.1ml 抗毒血清+1.9ml生理盐水在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0.1ml,皮丘大于2cm,局部发红有伪足为皮试阳性,予脱敏治疗。
2.5 抗感染治疗由于蛇咬伤后精神紧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蛇毒的破坏使肿胀的患肢特别容易感染,导致患肤溃烂坏死,我们一般采用500ml生理盐水加克林霉素1-2克静滴1-3天,取得较好的疗效。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情况,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挽救受伤者的生命。
在面对毒蛇咬伤时,我们需要保持镇定,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以下是毒蛇咬伤急救方法的详细介绍:1. 立即就医。
毒蛇咬伤后,首要的急救措施是立即就医。
尽快将受伤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的医生和护士的帮助。
毒蛇的毒素会在受伤后迅速传播,因此及早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2. 保持休息。
在等待救援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受伤者需要保持休息。
让受伤者平躺下来,尽量减少活动,以减缓毒素的传播速度。
同时,保持受伤部位低于心脏位置,有助于减少毒素向全身传播。
3. 清洁伤口。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
轻柔地清洁伤口,避免用手直接触摸伤口,以免感染加重。
不建议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消毒液清洁伤口,以免加速毒素的传播。
4. 不随意处理伤口。
受伤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切勿随意处理伤口。
不要用刀刺伤口,也不要吸吮伤口,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速毒素的传播。
同时,避免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观察受伤部位。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受伤部位的情况。
注意观察伤口周围是否有红肿、瘀血、水肿等情况,及时记录伤口的变化,以便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6. 不使用传统急救方法。
在处理毒蛇咬伤时,不建议使用传统的急救方法,如吸出毒素、用绳子绑扎伤口等。
这些方法往往会加重受伤者的伤势,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应当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7. 注意伤口周围的情况。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受伤部位周围的情况。
避免受伤者过度恐慌或紧张,保持心情平静,有助于减少毒素的传播速度。
同时,密切关注受伤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等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在面对毒蛇咬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挽救受伤者的生命。
立即就医、保持休息、清洁伤口、不随意处理伤口、观察受伤部位、不使用传统急救方法、注意伤口周围的情况,是处理毒蛇咬伤的关键步骤。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伤害并可能拯救生命。
以下是针对毒蛇咬伤的急救措施的详细说明:1. 保持镇定并迅速评估情况:在发现毒蛇咬伤时,保持镇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确定咬伤的部位和蛇的种类,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拍摄或者描述蛇的特征,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判断和处理。
2. 将被咬部位保持静止:被咬的部位应该保持静止。
这可以通过使用绷带或者其他可用的材料固定咬伤部位。
咬伤的部位应该低于心脏位置,可以用垫子或者枕头抬高受伤的部位,以减缓毒液的传播。
3.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避免使用酒精或者其他刺激性物质来清洁伤口,因为这可能加速毒液的扩散。
4. 切勿尝试吸毒:尽管传统上认为用嘴吸出毒液可以减轻伤害,但这种方法是不推荐的。
吸毒可能导致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并且毒液很快被吸收,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有效。
5. 保持患者平静:毒蛇咬伤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恐慌和焦虑,这可能加速毒液的扩散。
因此,保持患者平静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轻柔的语言和安抚的动作来匡助患者保持镇静。
6. 尽快就医:无论咬伤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就医。
在前往医院的途中,患者应该尽量保持歇息和平静,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
7. 不要使用冷敷:普通来说,不推荐使用冷敷来处理毒蛇咬伤。
冷敷可能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加速毒液的传播。
因此,最好避免使用冷敷来处理毒蛇咬伤。
8. 不要使用切口或者吸出毒液:在急救过程中,切勿尝试切开或者吸出毒液。
这些方法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并且没有实际的益处。
9. 不要使用绷带或者橡皮带扎紧:尽管固定被咬部位非常重要,但不要使用过紧的绷带或者橡皮带。
过紧的绷带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加重伤害。
10. 避免使用止痛药和酒精: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使用止痛药或者酒精。
这些物质可能与毒液产生不良反应,并且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
总结:毒蛇咬伤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伤害并可能拯救生命。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可以匡助患者减轻痛苦,加快康复。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一、紧急处理
1.1 立即将被咬伤的部位置于心脏位置以下,尽量保持患部静止。
1.2 不要用手指按压咬伤部位,以免加速毒液的扩散。
1.3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急救。
二、观察症状
2.1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2.2 观察被咬伤部位的症状,如局部肿胀、疼痛、溃疡等。
2.3 记录蛇的种类和颜色,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处理。
三、处理伤口
3.1 不要随意切开伤口,以免加速毒液的扩散。
3.2 用清水冲洗伤口,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3.3 尽快包扎伤口,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四、药物治疗
4.1 医生会根据蛇的种类和咬伤部位决定是否需要抗毒血清。
4.2 可能需要使用止痛药和抗生素预防感染。
4.3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通风干燥。
五、康复护理
5.1 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歇息。
5.2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水。
5.3 定期复诊,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蛇咬伤是一种危(wei)险的情况,正确的急救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清醒镇静,尽快就医是最有效的方法。
希翼本文对大家有所匡助,让我们共同关注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减轻伤者的痛苦,并防止伤情恶化。
以下是针对毒蛇咬伤的详细急救措施:1. 保持镇静:在发现毒蛇咬伤后,首先要保持镇静。
紧张和恐慌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素更快地扩散到全身。
2. 确认蛇种:尽量观察蛇的外貌特征,例如头部形状、眼睛颜色、身体斑点等。
如果可能的话,拍摄蛇的照片或者记录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医生判断蛇的毒性。
3. 拨打紧急电话:在急救过程中,及时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告知他们情况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同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尽快到达。
4. 定位和限制活动:如果可能,让被咬伤的肢体保持低于心脏的位置。
这有助于减缓毒素的传播速度。
同时,限制活动,避免过度运动,以防止毒素更快地扩散到全身。
5.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咬伤部位,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毒素残留。
切勿使用酒精、碘酒或者其他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因为这可能加速毒素的扩散。
6. 松紧带:如果伤者的身上没有其他伤口,可以在咬伤部位上方约10-15厘米处使用松紧带。
松紧带的目的是限制毒素的流动,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7. 不要使用吸毒器:以前常用的吸毒器已被证明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加速毒素的扩散。
因此,不建议使用吸毒器进行抽吸。
8. 不要尝试吸出毒液:吸出毒液的方法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并且可能导致口腔感染。
因此,切勿尝试吸出毒液。
9. 不要使用冰敷:冰敷可能导致毒素更快地扩散到全身,因此不建议使用冰敷。
10. 观察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观察伤者的症状。
记录咬伤后的时间、症状的发展以及任何其他不适感。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伤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1. 保持歇息:伤者需要保持歇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血液循环和毒素的扩散。
12. 不要尝试任何自我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切勿尝试任何自我治疗方法,例如切口、吸吮或者涂抹草药等。
这些方法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毒蛇咬伤的护理被毒蛇咬伤之后,多出现大量出汗、面色苍白、全身酸痛、四肢无力、麻木、瘫痪、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心慌心悸、呼吸困难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紧急处理,或处理不当,就有生命危险。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标签:毒液分类;局部处理;全身治疗我国蛇类品种较多,分布较广。
苏南一带有十几种,毒蛇以蝮蛇最常见。
我院从1987年至今,已收治各种蛇咬伤患者120例,其中毒蛇咬伤患者50例,治愈率为100%。
分类及咬伤的临床表现:毒蛇咬伤后,伤口流血较多,或出血不止,有2~4个牙痕,局部皮肤呈暗紫色,皮下组织变硬,咬伤后几十分钟至2~3小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但根据毒蛇分泌的毒性,大致可分为三类:1、神经毒:常见的有金环蛇、银环蛇等,对局部组织破坏较少,一般局部红肿不重,咬伤部有微痛及麻木感,并向近心端发展。
全身出现寒战、头昏、头痛、胸闷、嗜睡、视力模糊、言语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昏迷,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
2、血液毒:常见有五步蛇,竹叶青等,咬伤后,局部伤口剧痛,周围皮肤由暗红变灰白,并出现水泡致组织坏死。
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口渴、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五官出血、吐血、尿血、全身出现散在性出血、瘀斑、严重者高热、神昏、谵语。
3、混合毒:常见有蝮蛇、眼镜蛇等,可出现上述两种毒素所引起的症状。
局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发展也较快,蝮蛇以血液毒为主兼微量的神经毒。
治疗:1、局部处理早期结扎可以减少蛇毒的吸收和扩散,咬后应立即用带子或代用品绑扎伤口上方,阻断静脉血和淋巴血回流。
结扎后,要将患肢放低,每隔20~30分钟放松结扎1~2分钟,以免肢体损害。
局部降温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
此外,对排毒可先用清水或等渗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周围余毒后,行扩创术,切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伤口内有蛇牙时要取出,也可在切口上用拔火罐将毒液拔出。
2、全身治疗可立即口服南通蛇药片20片,以后每6小时服10片至全身中毒症状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