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的现实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移动虚拟号码有什么用途移动虚拟号码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的一种手机号码,可以独立于实际的手机卡或电话线路之外运转。
它通常用于保护个人隐私、虚拟身份验证、批量短信、营销推广和匿名通信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移动虚拟号码的用途及其意义。
1.保护个人隐私现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到一些不必要的电话骚扰或消息推送,这些不法分子将个人隐私泄露给其他人或者公司,导致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
而使用虚拟号码则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这个问题,虚拟号码不同于实际的手机号码,其拥有权和实际用户的身份信息没有关联,所以用户不需要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被泄露。
2.身份验证使用虚拟号码可以实现匿名、临时、一次性的身份验证,这可以帮助有需要的用户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虚拟号码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发送验证短信,接收验证短信,在用完之后就可以丢弃,这一过程中用户不需要泄露自己的真实手机号码和个人信息,既可以保证自身的隐私安全,也可以达到身份验证的目的。
3.批量短信移动虚拟号码通常可以实现批量短信发送,可以用于企业大规模营销推广、公益活动推送、政府应急通知等方面。
虚拟号码可以实现多线程同步发送,大大加快短信发送的效率。
而且,虚拟号码通常可以自定义账号信息,可以更好地识别发件人的身份,有效提高短信的到达率和用户体验。
4.营销推广营销推广是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使用虚拟号码则可以在这一领域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虚拟号码可以实现线上营销,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各大社交平台向用户推送营销信息,引导用户来到企业的官网或线下门店。
虚拟号码还可以实现短信营销,通过批量发送短信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5.匿名通信一些不法分子或黑客会利用实际的手机号码进行违法行为,从而导致被警方追查和抓捕。
而使用虚拟号码就可以匿名通信,隐藏真实的身份信息。
虚拟号码可以随意更改、随意发送和接收信息,使得敌对势力不能轻易地获取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何谓“虚拟运营商”?虚拟运营商1999年在欧洲开始兴起,之后,包括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市场都相继开放市场,发放牌照,并被监管部门视为激活电信市场、打破垄断的重要举措。
今年年初,工信部出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业内认为,虚拟运营商在中国大陆的设立已成必然。
根据该文件规定,两年内将至少有6家民资企业获准运营通信转售业务,成为所谓的“虚拟运营商”。
成功的MVNO都有一些先天的资源条件,以使其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电信领域获得用户认可和市场份额。
根据自身资源的不同,我们可以把MVNO分成5种类型:渠道资源型:利用现有的零售渠道,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客户拓展、营销和服务工作。
很多连锁零售企业都进入了虚拟运营商领域,比如Tesco Mobile进入英国和爱尔兰市场,Carrefour Mobile在欧洲,Wal-Mart FamilyMobile在美国。
我国欲进入虚拟运营商市场的迪信通、苏宁、国美、阿里巴巴、京东等多属于这一类型。
用户资源型:一些固网、宽带和广电运营商,可以通过MVNO向现有客户提供四网融合业务(固定、移动、宽带、广电),比如Tele2、Ono。
运营资源型:一些MNO可以通过MVNO拓展新的地区市场,该MVNO本身就是另一市场的MNO,因此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比如KPN在西班牙和法国拥有独立的MVNO品牌simyo与 blau,中国联通进入香港市场也是通过MVNO的形式。
内容资源型:拥有较多的内容资源,可以通过MVNO捆绑移动业务和内容进行分发。
比如Universal、ESPN。
品牌资源型:拥有较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利用客户对品牌的认知,拓展移动业务,比如Virgin Mobile、DisneyMobile。
以上几种类型不是绝对割裂的,比如Virgin Mobile在成功拓展英国市场后,拥有了一定的运营经验,再拓展到其他地区,就是利用其运营资源。
再比如Disney Mobile本身也有强大的内容资源。
【关键字】精品热点时评:虚拟运营商的现实意义日前,首张170号段手机SIM卡亮相,获得牌照的各大虚拟运营商相继推出资费套餐,套餐可定制、流量不清零成为最大亮点。
据业内人士分析,5月将有更多虚拟运营商开放选号、预约活动,一个强调“私人定制”的“170时代”正在到来。
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对于精明的商家来说,消费者的不满就意味着一块潜在的市场。
近年来,国内三大运营商饱受诟病,除了资费过高的指责外,套餐流量到期清零更是众矢之的。
基于此,虚拟运营商无一例外拿流量做文章,以“搅局者”姿态出现,显然是有备而来。
三大运营商称霸已久,套餐流量之类“鸡毛蒜皮”自然难入法眼,不过,对于正在摩拳擦掌急欲“瓜分地盘”的虚拟运营商来说,意义则大不相同。
这就是比赛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消费者任何看似不起眼的消费需求,都有可能成为“搅局者”站稳脚跟的根据地。
不久前,中国移动“香港逆天套餐”中“68港元不限流量”的内容引发舆论关注。
实际上,在内地以行业老大自居的中国移动,在香港也只不过是个后入的“搅局者”,“逆天套餐”就是其祭出的一块“敲门砖”。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虚拟运营商大起底1、虚拟运营商落地在即,资费价格战将成为各自获取第一批用户的常规模式;2、但基础运营商留出的降价空间有限,长期看必须结合自身业务做差异化竞争;3、虚拟运营商通过移动业务,可以打通自身的账户体系,完成业务和用户的线上线下连接,打通移动端;4、对于已获得牌照的企业而言,在与各自行业内其他对手的竞争中将获得新的优势。
序虚拟运营商带来通信行业变革最快从下月开始,除了传统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之外,用户还可以从更多渠道享受到电信服。
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是我国通信业近10年来一次重大变革,其影响涉及通信、互联网、家电、游戏、物流等诸多领域。
虚拟运营商可以通俗理解为一种通信业务代理商,即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基础运营商租用一部分通讯网络,然后通过自己的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体系,将服务转售给消费者。
目前,首批虚拟运营商共19家,分别是:巴士在线、分享通信、迪信通、乐语通讯、天音通信、连连科技、华翔联信、京东、北纬通信、万网志成、话机世界、国美、苏宁、爱施德、苏州蜗牛、三五互联、中期集团、长江时代、远特通信。
19家虚拟运营商信息汇总随着部分虚拟运营商业务品牌及产品的发布,这一领域正在成为业界乃至全网用户的讨论热点。
他们有何特点?如何进入市场?与现有运营商服务有何差异?对行业又产生哪些影响?类似诸多疑问,我们将在下文中做详细解读。
一价格战谋取首批用户目前已获得转售资格的19家虚拟运营商,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终端渠道商,包括迪信通、乐语通讯、爱施德、天音通信、国美、苏宁、话机世界;第二类是行业解决方案商,包括分享通信、华翔联信、远特通信;第三类是互联网企业,例如京东等;第四类是游戏企业,包括苏州蜗牛和北纬通信;剩余的企业归为第五类,他们分别为交通新媒体巴士在线、物流领域的中期集团和长江时代、做移动支付的连连科技、以及数据云计算的万网志成和三五互联。
以“170”为开头的手机号码,是虚拟运营商专属号段,其中,1700号段归属电信合作伙伴,1705号段归属移动合作伙伴,1709号段归属联通合作伙伴。
虚拟运营商什么意思虚拟运营商是指通过租用其他运营商的网络设施和基础设施,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公司。
虚拟运营商通常不拥有自己的网络设备,而是与主要的移动运营商合作,使用其网络进行通信服务。
虚拟运营商在提供通信服务的同时,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来建设和维护自己的网络,因此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服务。
虚拟运营商的出现为移动通信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和选择。
传统的移动运营商通常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而虚拟运营商的进入打破了这种垄断,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和竞争优势。
虚拟运营商能够提供更灵活的套餐和价格,更贴近用户需求,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通信需求。
虚拟运营商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三种:1.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MVNO是指通过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租用其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MVNO可以通过与不同的移动运营商合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网络进行服务。
MVNO自身通常不拥有网络资源和运营建设,而是将资源集中在市场营销、渠道拓展和客户服务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2.固定虚拟运营商(FVNO):FVNO是指通过与固定网络运营商合作,租用其宽带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
FVNO可以通过租用固定网络运营商的设备,提供宽带接入、企业网络和云计算等服务。
FVNO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固定网络的稳定性和高带宽,提供高质量的宽带服务。
3.云虚拟运营商(CVNO):CVNO是指通过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租用其云计算设备和平台,提供云计算服务。
CVNO可以通过租用云服务提供商的计算、存储和应用服务,为用户提供灵活性和可伸缩性的云计算服务。
CVNO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快速部署和扩展云计算资源,满足用户快速增长和变化的需求。
虚拟运营商相对于传统的移动运营商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虚拟运营商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灵活的套餐和价格、更贴近用户需求、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以及更低的运营成本。
虚拟运营商由于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和维护网络设备,因此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服务。
我国虚拟运营商的优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码化普及,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除了国内的三大运营商China Mobile、China Telecom和China Unicom外,我国还有一批虚拟运营商,它们的确实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开创了新的气象。
虚拟运营商是指除三大运营商外,通过购买三大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基础设施和电信资源等来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企业。
我国的虚拟运营商市场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中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我国虚拟运营商的一些优势和挑战。
一、虚拟运营商的优势1、资源利用率较高虚拟运营商与三大运营商的合作让虚拟运营商可以享受三大运营商的优势,如基础网络设施、管理经验、运营管理系统、技术服务以及如果做出业内最新技术的资讯。
而这些是虚拟运营商自身难以建设的,因此开拓市场较为容易。
2、成本费用更低相对于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没有过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成本,更不需要对基础网络设施、管理经验、运营管理系统进行研发投资,因此运营成本能够降低到更低的水平。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虚拟运营商的通信费用普遍较为低廉,品质仍然可靠可选。
3、市场开拓空间大目前,虚拟运营商发展的是普通消费者和一些没有或者少与移动通信的企业用户,而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市场需求是巨大的。
因此,虚拟运营商最大的优势是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需要了解并开拓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所需求的服务。
其次,虚拟运营商不仅可以提供基本的语音、短信、数据业务,而且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差异化资源等,为用户提供专属和差异化的定制服务。
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龙头企业正在争抢流量,虚拟运营商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专属化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二、虚拟运营商的挑战1、竞争压力大虚拟运营商市场生态并不完善,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大,新进入者想要在这种情况下试水也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2022年我国虚拟运营商发展前景分析中国首批获得移动转售牌照的话机世界数码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话机世界”)5月4日在杭州正式发售170号码,标志着170号码进入商用运营阶段,话机世界也成为全国首个正式放号销售的虚拟运营商,这意味着中国移动转售业务试点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民资正式登陆通信业。
此外,迪信通、苏宁互联也已从5月1日起,分别开头接受公众的170号段预约或预约的优先登记,近期即会开售。
阿里巴巴、京东等近期也将正式对外放号,5月将成为虚拟运营商放号最密集的月份。
然而,在一片歌舞升平背后,很多对虚拟运营商低资费抱有期望的消费者赫然发觉,早期宣扬中一些吸引眼球的卖点,例如“流量月底不清零”、“免流量费”、“免通话费”等,并没有如期兑现。
以这样的形象开局,不但激起用户的一片批判和谩骂,已经预约的亦已开头要求退款,但更重要的是,业界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移动转售业务的前景,开头感到怀疑。
预订“承诺”未兑现话机世界此次放号同时推出的“乐疯浙江三部曲畅享话机170”的活动主题中,以“话费存多少送多少”、“手机用多久保多久”、“浙江省内2小时内上门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三大特色服务成为亮点。
除此之外,一个月前已发布的“久久”套餐方案(分为从29.9元/月至399.9元/月的9档套餐,其中最低档的29.9元月套餐包含80MB国内流量、80分钟国内主叫通话和80条短信),和基础运营商的套餐方案并无本质的区分。
更重要的是,此前博取了不少消费者眼球的“流量不清零”策略,话机世界方面表示,短期内难以实现,据说是由于中国电信的IT 支撑系统接口尚未建好,虚拟运营商只能租借中国电信的计费系统,而且中国电信的转售业务实行的是套餐捆绑折扣方式,使虚拟运营商无法拆包自行组合。
这一解释能否被公众接受不得而知,但与中国电信合作移动转售业务,必需租用其计费系统,应当是从一开头就被告知的。
与中国联通合作的虚拟运营商蜗牛移动在预售期间同样反应热闹,据官方介绍,以“零月租、无套餐、流量两年不清零”为卖点的“999免卡”,自4月10日开启预售,一经推出即受热捧,仅仅4天时间就有超过1万用户下单预订。
虚拟运营商的现实意义
日前,首张170号段手机SIM卡亮相,获得牌照的各大虚拟运营商相继推出资费套餐,套餐可定制、流量不清零成为最大亮点。
据业内人士分析,5月将有更多虚拟运营商开放选号、预约活动,一个强调“私人定制”的“170时代”正在到来。
(5月6日《新民晚报》)
点评:近年来,国内三大运营商饱受诟病,除了资费过高的指责外,套餐流量到期清零更是众矢之的。
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三大运营商称霸已久,套餐流量之类“鸡毛蒜皮”自然难入法眼,不过,对于正在摩拳擦掌急欲“瓜分地盘”的虚拟运营商来说,意义则大不相同。
消费者任何看似不起眼的消费需求,都有可能成为“搅局者”站稳脚跟的根据地。
相比起“妾身未明”的支付宝等金融产品,拿到工信部牌照的虚拟运营商更加名正言顺,无论他们最终能走多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多几条充满活力的“鲇鱼”终究不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