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剧院设计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1.98 MB
- 文档页数:54
悉尼歌剧院歌剧院规模: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设计师:约恩·乌松(丹麦)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及结构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
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
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1]悉尼歌剧院座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
悉尼歌剧院鸟瞰图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
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
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
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
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
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
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较音乐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
例析影剧院装饰设计影剧院,是文化传承的地方,传播着凝结人类劳动的影视艺术作品、优秀的文化节目,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这里得到展示,人们齐聚一厅,在这里欣赏着优秀的艺术作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质量的提高,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影剧院,已经由“小众”转向“大众”化了。
在观看影视作品、文艺演出的时候,人们对声学环境和光学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毕竟这是“视听”一体的项目,好的设计,能够给人营造一种非常好的视听氛围,给人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体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
影剧院的建筑设计,主要是从结构,使用功能,防火功能等方面来考虑,更加细部的设计则需要在装饰设计中进一步考虑。
声学设计、灯光系统、舞台设计、装饰色彩、装饰造型、装饰材料、导视系统等因素是影剧院装饰设计中需考虑的,声学设计更是重中之重。
一、声学设计声学设计是影剧院设计的核心部分,再好看的造型、再丰富的色彩、再美艳的灯光,如果声音设计有缺陷,也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无论是在放电影、演出节目或是做汇报时,传达最为关键的是声音,好的声学设计传达的声音是饱满而圆润的,不好的设计传达的声音是刺耳、尖锐,或者是模糊不清的。
在进行声学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建声设计和电声设计两个方面。
其中,建声设计需要在整个装饰设计的过程中被考虑到,而且建声设计和电声设计需要相互配合。
建声设计需要考虑混响时间、噪声控制、距离等方面的因素。
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墙面、顶面的造型,做声线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来调整造型和设计方案。
而在混响时間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座椅软装饰、人们衣着的吸声量等。
音桥的设计也需要细致考虑。
电声系统是配合建声系统的,相对于建声系统更加灵活多变。
它涉及到声压级、声场均匀度、响度等方面的内容。
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人的听觉效果,如声音的丰满度、柔和度、明亮度、层次感和平衡度等,这些项目最终的音质效果如何还必须由人的听觉来鉴别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