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分级和危险分层知识点
- 格式:ppt
- 大小:331.00 KB
- 文档页数:4
高血压诊断、分级和危险分层- 知识点高血压诊断、分级和危险分层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是一种相当常见的慢性疾病。
了解高血压的诊断、分级和危险分层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至关重要。
首先,咱们来聊聊高血压的诊断。
诊断高血压可不是随便量一次血压高就下结论的。
通常需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这里要注意“非同日”这三个字,因为血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情绪、运动、饮食等等,所以不能仅凭一次测量结果就诊断为高血压。
那具体怎么测量血压呢?一般有两种常见的方法:诊室血压测量和家庭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测量是由医护人员在医疗机构中使用专业的血压计进行测量。
测量前,患者需要安静休息至少5 分钟,采取坐位,测量右上臂血压。
家庭血压测量则是患者自己在家中使用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测量时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测量时间,比如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等,并且要做好记录,以便医生参考。
接下来,咱们说说高血压的分级。
根据血压的数值,高血压可以分为 1 级、2 级和 3 级。
1 级高血压,收缩压在 140-159mmHg 之间和(或)舒张压在 90-99mmHg 之间。
2 级高血压,收缩压在 160-179mmHg 之间和(或)舒张压在 100-109mmHg 之间。
3 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 。
分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再来说说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这可不仅仅是看血压的高低,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很多因素。
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有没有糖尿病、血脂是否异常、有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有没有心脏、肾脏、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等等。
一般来说,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
低危的患者,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较低。
比如,一位年轻的、血压只是轻度升高(1 级高血压)、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能就属于低危。
高血压病分级(成人)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80正常高值120~139 80~89高血压1级(轻度)140~159 90~992级(中度)160~179 100~1093级(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高血压雨后与血压升高水平、有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现在主张对高血压进行危险程度的分层,将高血压分为低危、高危和极高危,分别表示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概率为<15%,15%~20%,20%~30%和>30%,治疗目标及判断预后也应以此为基础。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分层血压(mmHg)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SBP140-159SBP160-179 SBP≥180或DBP90-99 或DBP100-109 或DBP≥110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其他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3个其他危险因素,高危高危极高危或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将合并糖尿病患者划为很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1、高血压(1-3级)2、男性55岁;女性65岁3、吸烟4、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mmol/L)5、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mmol/L(130mg/dL)或HDL-C<1.0mmol/L(40mg/dL)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7、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BMI≥28kg/m2)8、高同型半胱氨酸>10mol/L靶器官损害(TOD):1.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2.颈动脉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3.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伴随临床疾患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升高超过177umol/L2.0mg/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病变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餐后血糖≥11.1mmol/L(20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1.
2.
高血压病人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1)用于分层的心血管危险因素:①高血压水平(1~3级)②性别:男性﹥55岁,女性﹥65岁;③吸烟
④糖耐量受损; ⑤血脂异常; ⑥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⑦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和肥胖(BMI≥28); ⑧高同型半胱氨酸
(2)靶器官损害:①左心室肥厚;②颈动脉超声;③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④踝/臂血压指数
⑤肾小球滤过率;⑥微量清蛋白尿
(3)伴临床疾患:①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②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 ③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肾功能受损、蛋白尿; ④外周血管病;
⑤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⑥糖尿病;。
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程度通常通过分级和危险
分层标准来评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医学机构的标准,高血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低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低于80毫米汞柱。
2.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29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0毫
米汞柱。
3. 正常高压,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5-89毫
米汞柱。
4. 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9
毫米汞柱。
5. 二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100毫
米汞柱以上。
危险分层标准通常基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家族史和其他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一般来说,危险分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低危险,通常指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年轻人。
2. 中危险,可能存在一些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轻度肥胖或轻度高血压。
3. 高危险,可能存在多个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
4. 非常高危险,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这些分级和危险分层标准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高血压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及时测量血压、定期体检和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管理高血压至关重要。
高血压诊断分级和危险分层知识点-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张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血压分级1 级高血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级高血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级高血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危险因素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脂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肥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族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尿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靶器官损害心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脑血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肾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网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危险分层低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高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111 血压测量的方法血压测量应采用经核准的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前患者需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
测量时取坐位,测量右上臂血压,上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020年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高血压的分级以及危险分层是临床上诊断高血压经常用到的标准。
高血压的分级主要依据高血压的水平来划分,主要分为三级。
危险分层是在高血压分级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病史来区分的,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
一、高血压的分级:1级高血压指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
2级高血压指收缩压在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在100-109mmHg。
3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二、高血压的危险分层:1、具体分层:(1)1级高血压:如果不合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疾病,是低危的患者;如果合并1-2个危险因素,属于中危的患者;如果合并≥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患者有靶器官的损害,属于高危患者;如果已经出现了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属于很高危的患者;(2)2级高血压:不合并危险因素为中危患者;合并1-2个危险因素为中危;合并≥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存在靶器官损害为高危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为很高危的患者;(3)3级高血压:如果不合并危险因素为高危患者;合并1-2个危险因素是很高危患者;合并≥3个危险因素或者出现靶器官的损害,定义为很高危患者;如果是合并临床并发症或者是合并了糖尿病,也属于很高危的患者。
2、相关指标: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腹型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颈动脉超声可见斑块,踝臂指数小于0.9,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等。
伴发临床并发症,指出现脑血管的疾病,如脑缺血、脑梗死;心脏疾病,如心梗、心绞痛、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肌酐升高以及外周血管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