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 说课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引言概述:天鹅是一种优雅漂亮的鸟类,被誉为“天空的舞者”。
本文将从天鹅的外貌特征、栖息地和食物、繁殖习性、保护现状以及对人类的意义等五个方面介绍天鹅的故事。
一、天鹅的外貌特征:1.1 外貌描述:天鹅拥有高大挺拔的身姿,长颈、白色羽毛和橙红色的喙。
1.2 羽毛特点:天鹅的羽毛柔软且具有防水性,可使其在水中游泳时保持干燥。
1.3 翅膀特征:天鹅的翅膀宽大且强壮,使其能够在空中飞翔长距离。
二、天鹅的栖息地和食物:2.1 栖息地:天鹅常栖息在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域,喜欢选择宽阔的水面作为栖息地。
2.2 食物来源:天鹅主要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通过滤食的方式获取养分。
2.3 食物摄取方式:天鹅通过将头部浸入水中,利用喙过滤食物,同时也可以潜入水中觅食。
三、天鹅的繁殖习性:3.1 繁殖季节:天鹅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或者夏季,此时它们会选择适宜的栖息地进行繁殖。
3.2 繁殖行为:天鹅通常会形成稳定的配对关系,它们会共同筑巢、孵化蛋,并共同照应幼鸟。
3.3 繁殖周期:天鹅的繁殖周期较长,从筑巢到孵化蛋、孵化期和幼鸟成长期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四、天鹅的保护现状:4.1 栖息地保护:由于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天鹅的栖息地受到了威胁,需要加强保护。
4.2 非法捕猎:天鹅的漂亮和珍贵性导致了非法捕猎的问题,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加强执行。
4.3 疾病防控:天鹅也会受到一些疾病的威胁,需要加强疾病防控措施,确保其健康和生存。
五、天鹅对人类的意义:5.1 生态平衡:天鹅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对维持水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5.2 生态旅游:天鹅的漂亮和优雅吸引了不少游客,为当地的生态旅游带来了经济收益。
5.3 美的象征:天鹅作为一种优雅的鸟类,被人们视为美的象征,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
结语:通过对天鹅的外貌特征、栖息地和食物、繁殖习性、保护现状以及对人类的意义的介绍,我们更加了解了这种漂亮的鸟类。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天鹅的故事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鹅的故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1一、说设计理念:阅读是个体精神对象化的过程,“个体精神对象化”不会凭空产生,具体的文本内容便是凭借。
阅读中,只有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感知、触摸和揣摩、品味语言文字,才有可能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共鸣,分享,才有可能使个体精神得以投射或提升。
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用读、述、思、品、赏、写等感性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近文本,用心阅读,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情景,生成体验,生成智慧和思想。
教材分析:《天鹅的故事》是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两个故事:一是两只天鹅互相依存,在暴风雪严寒的冬天,雄天鹅用双翼守护着受伤的雌天鹅,直到两只天鹅一起冻死,为了作为永久的纪念把它们制成了标本。
另一个故事是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朗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好材料,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得到情操的陶冶,受到做人的教育,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根据新课标,让学生通过充分的阅读,反复体会、感悟,阅读时能品词、析句,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学情分析:这是一片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阅读障碍,对于重点、难点较难把握,需要长文短教。
而学生经过前一段的阅读训练,大多数能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这堂课也需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谈谈在不同要求的朗读时体会到的内容,并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引言概述:《天鹅的故事》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讲述天鹅的成长故事,表达了人生的价值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这部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正文内容:一、天鹅的起源与背景1.1 天鹅的生态环境:介绍天鹅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湖泊、河流等。
1.2 天鹅的物种特点:描述天鹅的体态特征、繁殖习性等。
二、天鹅的成长历程2.1 学习飞行:讲述天鹅从小到大学习飞行的过程,包括翅膀的锻炼、起飞技巧等。
2.2 寻找伴侣:描述天鹅成年后寻找伴侣的过程,包括舞蹈表演、展示自身魅力等。
2.3 孕育后代:阐述天鹅孕育后代的过程,包括筑巢、孵化、照顾幼鸟等。
三、天鹅的人性化描写3.1 天鹅的情感表达:描述天鹅在面对伴侣、后代以及其他动物时所表现出的情感。
3.2 天鹅的智慧与情商:探讨天鹅在生活中所展现的智慧和情商,如避开危险、寻找食物等。
3.3 天鹅的社交行为:介绍天鹅在群体中的社交行为,如合作捕食、互相保护等。
四、《天鹅的故事》的主题与内涵4.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阐述作品中通过天鹅的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2 勇敢追求梦想:通过天鹅学习飞行的过程,强调了勇敢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4.3 爱与责任:通过天鹅孕育后代的过程,传达了爱与责任的重要性。
五、《天鹅的故事》对读者的启示5.1 珍惜自然资源:通过描写天鹅的生态环境,呼吁读者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5.2 培养勇气与毅力:通过天鹅学习飞行的过程,鼓励读者培养勇气与毅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5.3 关爱家庭与社会:通过天鹅孕育后代的过程,强调了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关爱家人和社会。
总结:通过对《天鹅的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通过天鹅的成长历程和人性化描写,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勇敢追求梦想以及爱与责任的重要性。
作品给予读者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勇气与毅力以及关爱家庭与社会的启示。
希望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读者们能够从中获得启迪,积极投身于保护环境、追求梦想和关爱他人的行动中。
《天鹅》优秀教案(精选16篇)《天鹅》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交流和动作模仿,感受白天鹅优美的姿态并能用水粉大胆表现。
2、尝试通过天鹅颈部线条的变化表现出白天鹅的多种姿态和生活情趣。
3、在音乐的伴奏下大胆作画,正确使用水粉画材料工具。
【活动准备】1、材料工具:画纸、水粉笔、颜料、调色盘、抹布2、教具:幻灯片、纸版天鹅、背景音乐3、经验:幼儿对天鹅有初步的了解【活动过程】1、生活经验导入,感受天鹅的形态美水面上有谁?你觉得天鹅美吗?2、欣赏天鹅的各种姿态,丰富审美经验(1)欣赏天鹅在水面的各种动态整体欣赏:这些天鹅在干什么?细节观察:它的头/颈子/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动作感知:请你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2)欣赏多组一群天鹅的姿态,大胆想象它们发生的有趣活动这几只天鹅好像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1)利用纸版天鹅讨论绘画方法,引发创作兴趣今天我们来画美丽的天鹅,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画几只天鹅,它们在干什么?画在什么地方?(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启发幼儿构思,提示身体画大;颈部线条柔和有变化;最后用小笔表现喙、眼睛。
4、幼儿作品欣赏整体欣赏与个别交流:你画的天鹅在干什么?《天鹅》优秀教案篇2活动准备课件:天鹅湖图片,两只天鹅的小图片。
水粉笔,水粉颜料,作业纸,调色盘,抹布,桌布等。
活动目标尝试给作品配匕合适的底色。
继续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使用材料完成作品。
能根据故事情节表现天鹅的各种动态,运用遮挡、叠印等方法现丰富的画面。
活动过程1、出示天鹅湖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1)教师:这是什么地力。
这里有什么?这些人鹅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2)教师:夕阳下,这些天鹅又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2、与幼儿一起交流、讨论创作方法。
(l)教师:天鹅湖中有许多天鹅,我们怎么把它们表现出来?(2)教师出示小图,演示两只天鹅的重叠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左右、多少。
《天鹅》说课稿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一)教材内容及教材分析:本课共欣赏三首描写天鹅的乐曲。
第一首选自二十六课,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大提琴独奏《天鹅》;第二首是学生都很熟悉的《四小天鹅舞曲》;第三首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场景音乐《天鹅》。
重点欣赏第一首。
这是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嬉戏的优美形象。
(二)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与演唱,加深对同一主题却具有不同性格、形象、意境的三首乐曲的理解。
2、能力发展目标: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天鹅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良好品格的目的。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三首“天鹅”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懂得继承并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感受、理解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的情绪和意境。
在优美的旋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简单协作能力与群体意识。
(四)教学难点: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天鹅》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二、精选教法,让学生想学1、以声像呈示作为辅助,采用启发诱导式和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以加强视觉享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并将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引导到理性的分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创设意境、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以主题因素的发展为主要线索,通过对乐曲的分析与描述,层层深入音乐的意境,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
教学中,师生双方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主、自觉的角色环境中,通过一系程序,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自由空间里相互发展,相互创造,相互提高。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天鹅-听赏主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鹅-听赏主题》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作品。
本节课选用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这首歌曲,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聆听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学唱主题旋律;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唱《天鹅-听赏主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学唱、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天鹅-听赏主题》的主题旋律,了解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理解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天鹅-听赏主题》的主题旋律,了解作品的音乐要素。
2.教学难点:对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讨论法、创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天鹅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天鹅-听赏主题》。
2.聆听作品:让学生完整聆听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
3.分析作品:教师对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学唱主题:让学生跟唱主题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5.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排新的节奏、旋律等,并进行表演。
《天鹅》教案(通用5篇)《天鹅》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鹅》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鹅》教案1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1、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课共三首描写天鹅的乐曲。
第一首:选自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三课,由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大提琴独奏《天鹅》;第二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四小天鹅舞曲》;第三首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场景音乐《天鹅》。
重点欣赏第一首。
这是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
用两架钢琴伴奏表现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
2、教学目标:通过三首“天鹅”音乐的欣赏,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来感受同一主题却不同性格、形象、意境的三首乐曲,提升音乐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创造美,从而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教学重点:调动多种感官感受、理解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的情绪和意境。
4、教学难点: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天鹅》音乐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提琴、天鹅头饰若干、水彩笔、画画纸、检测表格四张。
二、精选教法让学生想学高尔基说过:“在听赏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听)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为了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借助动觉,展示听觉体验”的方法。
动包含了:动口回答问题、动脑想像意境形象、动体态模仿天鹅舞、动手描出天鹅画,最终使学生动情(表现在上课的兴趣及对天鹅乐曲的喜爱),这是使学生从感知音乐到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手段。
因此,本堂课我精选了以下教学方法:1、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四年级语文说课《天鹅的故事》说课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
(3)学会欣赏自然美,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感恩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深入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天鹅的生活环境。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天鹅的图片、课文动画等。
2. 生字词卡片: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3. 课文文本:分发给每个学生,方便阅读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只美丽的动物。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鹅的了解。
(3)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巩固基础知识。
(3)分段阅读,讨论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
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天鹅的生活习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小组竞赛:的生字词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答。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天鹅》说课稿引言概述:天鹅是一种优雅、神秘而又美丽的鸟类,被人们广泛喜爱和赞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鹅象征着纯洁、高贵和优雅。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天鹅的生态习性、保护现状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天鹅的生态习性1.1 天鹅的栖息地天鹅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域,喜欢干净、宽阔的水域。
1.2 天鹅的食性天鹅主要以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和小鱼为食,是植食性鸟类。
1.3 天鹅的繁殖习性天鹅一般在春季繁殖,雌鸟会筑巢孵化蛋,雄鸟负责保护巢穴和幼鸟。
二、天鹅的保护现状2.1 天鹅的生存威胁天鹅面临着栖息地破坏、水污染、猎捕等多种威胁,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2.2 天鹅的保护措施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管理等,保护天鹅的生存环境。
2.3 天鹅的保护效果通过多年的保护努力,一些天鹅种群数量逐渐增加,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
三、天鹅与人类的关系3.1 天鹅的文化意义天鹅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纯洁、高贵和优雅。
3.2 天鹅的观赏价值天鹅优美的外表和优雅的动作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3.3 天鹅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天鹅的生态习性和保护现状,可以增强人们对环保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天鹅的美丽传说4.1 天鹅的神话传说在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天鹅被描绘为神圣而神秘的生物,具有神奇的力量。
4.2 天鹅的文学形象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天鹅的形象,如《丑小鸭》等作品,赞美了天鹅的美丽和高贵。
4.3 天鹅的艺术表现天鹅也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展现了天鹅的优雅和神秘。
五、天鹅的未来展望5.1 天鹅的保护挑战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天鹅仍面临着诸多威胁和挑战。
5.2 天鹅的保护责任人类应当意识到保护天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共同守护这一美丽的生物。
5.3 天鹅的美好未来只有人类和天鹅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天鹅的美好未来,让它们继续在自然界中翱翔、自由自在地生活。
2024《天鹅》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的课的内容是《天鹅》,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天鹅》是人教版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一首儿歌。
它主要通过歌曲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天鹅的形象和特点,展示了天鹅的美丽和优雅。
同时,通过演唱这首歌曲,学生能够培养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学习了解天鹅的形象和特点,理解歌曲中的表达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天鹅这首美丽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歌曲中天鹅的形象和特点,准确表达歌曲的意义。
难点是: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来体验音乐的魅力。
教学方法是结合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通过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音乐播放器和音响设备,以便师生都能听到清晰的音乐声。
同时,我还备有课件和图片,以便给学生展示天鹅的形象和特点。
另外,我还准备了歌曲的歌词和动作指导,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应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我将通过向学生提问和展示图片的方式来引起他们对天鹅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导入今天的课题:《天鹅》。
我会让学生描述天鹅的特点和形象,让他们感受到天鹅的美丽和优雅。
环节二、欣赏音乐,感受美我将播放《天鹅》这首歌曲,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感受天鹅的美丽和优雅。
在欣赏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并让他们尝试跟随音乐节拍鼓掌或轻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天鹅的故事》说课设计
杨金华
【说教材、目标、重难点】
《天鹅的故事》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反映了天鹅不惧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在一旁狩猎的斯捷潘老人看到这一情景,心灵受到震撼,从此封枪,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特别适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体验,进而开展探究性阅读。
同时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
在这理念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文中写天鹅破冰的段落。
2、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体会天鹅不惧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这是文章的重点。
3、让学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这也是文章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本课的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情境,用图画展现情境、用音乐来渲染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对话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本课中,“老人为什么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讨论,然后展开课堂对话。
【教学程序】
一、营造情境,形象感知
上课伊始,我用动人的语言来营造气氛,提示课题,激发兴趣学生。
“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
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这个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天鹅当时的环境的艰苦感到焦急。
引发阅读期待。
二、情字当先,直奔重点
1.教师先动情地朗诵交待了故事的缘由,让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字词、一句话,哪怕是一个标点。
直奔文章的重点段落5、6、7自然段,初步感受老天鹅不顾自己,带头破冰;其他天鹅看到这种情景,也集体破冰。
·教师的朗诵奠定了学习的基调,同时教师也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抓住最能打动自己的字词、句子等。
学生学习语文如同在黑暗中行走,需要教师直接的帮助、切实的指导,使课堂教学有效进行。
2.抓住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句、抓词、谈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感受老天鹅不惧困难的行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1)教师范读此段:让我们闭上眼睛,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地放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撞击冰面的镜头。
就是这样一次、两次、三次,如果在继续下去,会怎样?
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提高认识,体会老天鹅的顽强精神,再将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师的朗读、学生的想象,把学生带入了那个情境,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与天鹅展开了心灵的对话,配以感情朗读,传达出自己的那份感动。
(2)面对这样一个不惧困难,以身破冰的老天鹅,面对这样一个好榜样,你想对它说什么?理解“真正的破冰勇士”的含义
(3)此时在引导学生读5自然段,将自己感受的情感表达出来。
3.教师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营造气氛,再现集体破冰的场面。
(1)我们仿佛看见冰面上沾着老天鹅的片片羽毛,映着老天鹅的斑斑血迹。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老天鹅壮举,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2)学生张开双臂,震动翅膀,用胸脯拍打冰面。
一起来加油“兄弟们加油干哪,齐心合力干呀”,在这只天鹅的带领下,其他天鹅纷纷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克服困难、团结拼搏的话表达出来,课堂上形成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壮观场面。
四、回环整合,深化感知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思考:是什么打动了他的心?他是为谁而挂上枪?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指导感情朗读的同时,围绕正为打猎一无所获感到扫兴的斯杰潘前后变化展开讨论。
2.扣住“深情”,读好第8自然段。
五、课外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也有许多像这群天鹅一样为了生存而团结奋斗的例子,你知道哪些?
当我们听了这么多可敬的动物们的故事后,现在,你想说写什么?
学生交流(保护动物)
【板书】:天鹅的故事
老天鹅勇敢顽强
一群天鹅团结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