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作业2012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2
学科:知识产权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依照商标法规定撤销的注册商标,其商标专用权( )A.自撤销之日起不存在B.视为自始不存在C.自第三人申请之日起不存在D.自商标评审委员会受理之日起不存在2.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注册商标的,转让商标时( )A.可以分割转让B.不得转让C.可以部分分割转让D.应当一并转让3.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权人可以申请续展的时间为( )A.期满前6个月内B.期满前12个月内C.期满前后6个月内D.期满前后12个月内4.依我国商标法,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商标权人无权禁止他人( )A.在非类似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近似的商标B.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的商标C.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近似的商标D.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的商标5.就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而言,具有法定保护期的限制是其一个基本特征,但并非知识产权中的每一项财产权都具有时间限制。
根据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商标权均有法定保护期B.厂商名称权、商标权均有法定保护期,商业秘密权无法定保护期C.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商标权均无法定保护期D.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无法定保护期,商标权有法定保护期6.表演者权的客体是( )A.被表演的作品B.现场表演C.导演的劳动D.表演者的形象7.下列对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B.许可使用下,著作权人不得使用作品C.被许可人有分许可的权利D.许可使用方式只能是普通许可8.电视台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电影作品( )A.可以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B.可以不经许可,但要支付报酬C.应当取得许可,并支付报酬D.应当取得许可,但不用支付报酬9、下列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不构成合理使用的是( )A.免费表演他人发表的作品B.电视台播放他人发表的电影作品C.为个人学习使用他人的作品D.为课堂教学少量复制他人发表的作品10、下列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 )A.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的作品,并损害公共利益的B.使用他人作品应支付报酬而支付的C.未经许可发表他人的作品的D.剽窃他人作品的11.以下可以作为实用新型获得专利的是( )A.建筑物B.味精C.矿泉水D.羽毛球拍l2.中国公民甲和日本公民乙分别在各自国家完成同样主题的发明,甲于2000年11月2日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乙于2000年10月1日在日本提出专利申请,如果乙欲到中国申请专利并享有优先权的最后期限为( )A.2001年10月1日B.2001年10月2日C.2001年11月1日D.2001年11月2日13.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则专利申请日是( )A.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文件之日B.寄出的邮戳日C.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受理申请之日D.申请文件到达的邮戳日14.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A.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B.偶尔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C.调动工作1年后完成的发明创造D.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休息时间完成的发明创造15.下列不能引起专利权终止的法律事实是( )A.专利权被宣告无效B.专利权人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C.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D.专利权人未按规定交纳年费16.专利权的保护期( )A、从专利申请日起算B、从专利权的登记日起算C、专利申请享有优先权的,自优先权日起算D、从专利权的公告日起算17、可以适用实施强制许可的专利是( )A、发明专利B、实用新型专利C、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D、外观设计专利18、方法发明专利独占实施权的内容是( )A、独占使用该方法B、独占使用该方法获得的产品C、独占销售该方法获得的产品D、独占许诺销售该方法获得的产品19、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A、以外观设计专利本身为准B、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C、以图片或者照片为准D、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20、一项技术构思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有体现,但在权利要求书中没有记载的,则( )A.不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B.可以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C.应当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D.视情况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21、某厂在自己生产的牙膏上注册“田七”商标,其后又在香皂、洗涤剂上注册“田七”商标,后者即构成( )A.防御商标B.联合商标C.证明商标D.集体商标22.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需要在同一类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应当( )A.另行提出注册申请B.提出变更申请C.重新提出注册申请D.提出书面声明23.甲于2000年3月1日开始使用“风华”牌商标,乙于同年4月1日开始使用相同的商标。
2012年春季学期知识产权法课程作业---知识产权法*说明:①本作业鼓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如发现雷同、抄袭等现象,课程作业视为不合格,不计入学分。
②提交作业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5月18日23时。
1.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 ) (导论第一节)A. A. 工业产权和版权B. B. 著作权和商标权C. C. 专利权和著作权D. D. 邻接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正确答案:A2.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是()(第三章第二节)A. A. A.创造性、新颖性、技术性B. B. B.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C. C. C.新颖性、美观性、实用性D. D. D.创造性、合法性、新颖性正确答案:B3.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20年,起算日期为()(第五章第四节)A. A. A.申请日B. B. B.发明完成日C. C. C.专利权生效日D. D. D.专利申请文件公开日正确答案:A4.优明食品厂设计了以下几个产品商标,不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的是()(第12章第3节)A. A. A.优明B. B. B.长白山C. C. C.江南D. D. D.奥林匹克五环图形正确答案:D5.一家饮料厂要以“酸甜”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依我国商标法规定获得注册应具备的条件()(第12章第3节)A. A. A.已经使用B. B. B.已经使用并具有显著特征C. C. C.售后服务好D. D. D.商品销售量大正确答案:B6. 依我国《商标法》规定,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商标提出注册申请()。
(第12章第3节)A. A. A.海浪的声音B. B. B.玫瑰花的气味C. C. C.鸟鸣的声音D. D. D.风景图片正确答案:D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第18章第1节)A. A. A.化学元素周期表B. B. B.农历历法C. C. C.建筑图纸D. D. D.法律法规正确答案:C8.某人购买了一幅美术作品,没有作者署名,请问该购买者享有下列哪项权利()。
知识产权法作业 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知识产权法2、商标专用权3、产品发明4、发表权5、邻接权6、表演者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年,自之日起计算。
2、著作权人的人身权主要包括、、、。
3、我国对商标权的保护主要有和两种方式。
4、商标相混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另一种是。
5、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性主要体现为、、。
6、我国专利申请的原则是和。
7、商业秘密按照内容性质来说有和两类。
8、创作是指直接产生、和作品的智力活动。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1个或1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1、根据商标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A商品商标B 服务商标C 制作商标D 销售商标2、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
A 人用食品B 人用药品C 烟草制品D 酒精饮品3、商标禁止使用的标志是()。
A 与中国国旗相同的B 与中国中央政府所在地标志性建筑、名称相同的C 外国州、省行政区划名称D 与“红十字”名称相同的4、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以()为准。
A 专利请求书B说明书C摘要D 权利要求书5、不可专利的项目有()。
A 科学发现B 动物新品种C 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D 疾病诊断方法6、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是()。
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7、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包括()。
A 个人学习使用B 为科学研究而少量复制供研究人员使用C为时事新闻评论而适当引用D 将作品翻译成盲文出版8、署名权的保护期限()。
A 为50年B 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C 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D 不受限制9、某酒厂生产的"天下景"牌葡萄酒,其包装正面和两侧的图形、字体、色彩均与已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万宝路"牌卷烟的包装盒相似,其封口上印的标识也与"万宝路"卷烟封口相近似。
2012-2017知识产权司考真题201714.某电影公司委托王某创作电影剧本,但未约定该剧本著作权的归属,并据此拍摄电影。
下列哪一未经该电影公司和王某许可的行为,同时侵犯二者的著作权?(B)A.某音像出版社制作并出版该电影的DVDB.某动漫公司根据该电影的情节和画面绘制一整套漫画,并在网络上传播C.某学生将该电影中的对话用方言配音,产生滑稽效果,并将配音后的电影上传网络D.某电视台在“电影经典对话”专题片中播放30分钟该部电影中带有经典对话的画面15.关于下列成果可否获得专利权的判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A.甲设计的新交通规则,能缓解道路拥堵,可获得方法发明专利权B.乙设计的新型医用心脏起博器,能迅速使心脏重新跳动,该起博器不能被授予专利权C.丙通过转基因方法合成一种新细菌,可过滤汽油的杂质,该细菌属动物新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权D.丁设计的儿童水杯,其新颖而独特的造型既富美感,又能防止杯子滑落,该水杯既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权,也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权16.韦某开设了“韦老四”煎饼店,在当地颇有名气。
经营汽车配件的个体户肖某从外地路过,吃过后赞不绝口。
当发现韦某尚未注册商标时,肖某就餐饮服务注册了“韦老四”商标。
关于上述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B)A.韦某在外地开设新店时,可以使用“韦老四”标识B.如肖某注册“韦老四”商标后立即起诉韦某侵权,韦某并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C.肖某的商标注册恶意侵犯韦某的在先权利,韦某可随时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D.肖某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服务类别超出了肖某的经营范围,韦某可以此为由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62.甲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一个较大的花园公寓项目,作为发包人,甲公司将该项目的主体工程发包给了乙企业,签署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乙企业一直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
现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完工。
就相关合同效力及工程价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D)A.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B.因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完工,故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不应认定为无效C.该项目主体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则乙企业可参照合同约定请求甲公司支付工程价款D.该项目主体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经修复后仍不合格的,乙企业不能主张工程价款63.牛博朗研习书法绘画30年,研究出汉字的独特写法牛氏“润金体”。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课程代码:0022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为十年,自()A.商标公告之日起算B.核准注册之日起算C.申请续展注册之日起算D.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之日起算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一次修改的时间是()A.1982年B.1983年C.1993年D.2001年3.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著作人身权的是()A.广播权B.表演权C.修改权D.放映权4.某大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编写了一本教材,该教材属于()A.职务作品B.法人作品C.合作作品D.委托作品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英文简称是()10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A.WTO B.WHOC.WPPT D.WIPO6.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是()A.期刊转载已在其他报纸上发表的作品B.为撰写论文复印他人作品做参考资料C.广播电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D.因科研需要翻译他人作品并出版7.申请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受理机构是()A.工业和信息化部B.国家版权局C.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D.商务部8.下列主体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邻接权人的是()A.画家B.作家C.雕塑家D.歌唱家9.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申请发明专利的科技成果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是()A.申请日前6个月内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B.申请日前3个月内在国内试销产品的C.申请日前1个月内在国外发表论文的D.申请日前在国内使用试制产品的10.申请商标注册被商标局驳回,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间是,自收到商标评审委员会的通知之日起()A.3年内B.1年内C.60天内D.30天内10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11.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申请原则是()A.先发明原则B.先公开原则C.先使用原则D.先申请原则12.按照我国著作权法,表演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A.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并按约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B.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按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C.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但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D.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13.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在保护期届满前终止的情形是()A.没有实施该专利的B.没有销售该专利产品的C.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的D.擅自向外国转让专利权的14.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是()A.10年B.15年C.20年D.50年15.世界上第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是()A.《专利合作条约》B.《世界版权公约》C.《巴黎公约》D.《伯尔尼公约》16.M公司于1988年3月1日经核准注册获得商标专用权,该公司可以办理续展申请的第一天及最后一天分别是()A.1997年9月1日与1998年3月1日B.1998年3月1日与1999年3月1日C.1997年9月1日与1998年9月1日D.1998年3月1日与1998年9月1日10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17.科普作家韩某于2008年12月30日创作完成了《自然之惑》一文,2009年1月30日发表在某晚报上,2009年2月16日韩某在Q省著作权管理机构办理了著作权登记,并与W出版社签订了于2009年6月出版包括《自然之惑》在内的文集的合同。
知识产权法作业参考答案第三部分商标法一、名词解释1.商标所有人在与注册商标所指定的商品和服务不同的其他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的同一商标。
最先创设的商标为正商标,后在不同类别商品上使用的同一商标为防御商标。
防御商标通常是保护驰名商标的一种重要法律手段。
2.商标所有人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与主商标相近似的一系列商标。
这些近似商标中首先注册的或者主要使用的商标为正商标,其余的为正商标的联合商标。
3.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直接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的商标。
对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未注册商标不得违反禁用条款的规定;(2)未注册商标使用人不得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3)未注册商标使用人不得冒充注册商标;(4)未注册商标使用人不得违反商标法的其他规定。
二者区别: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是否具有排他性其所有人可以排除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相同或近似商标不具有排他性是否具有对抗性其遭到他人冒充使用时,非法使用人应承担法律责任不能对抗其他人使用独占性的区别其使用一旦与他人的注册商标构成了混同,即构成侵权其使用不涉及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4.所谓商标异议就是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提出反对意见,要求撤销初步审定、不予注册。
异议人可以是与被异议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是其他任何第三人。
异议并非每一个商标注册申请必经的程序,它是一个对在商标注册过程中发生的矛盾或冲突采用补救措施的特别程序。
5.注册商标争议亦称商标权争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注册商标所有人就注册商标专用权发生的争执,即因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注册商标与其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在先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是在先的商标注册人对在后的商标注册人的注册未满1年的商标发生的争执。
6.注册不当商标是指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了商标法关于核准商标条件的规定,或者是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或者损害他人合法在先权利取得注册的商标。
单选题1.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商标侵权的有: (3分)A. 在商标许可合同期限届满以后,未经许可人同意,继续使用该商标B. 王某未经商标专用权人的许可,擅自制造其商标标志并出售C. “娃哈哈”酸奶为驰名商标,甲公司在其生产的果汁上使用“娃娃哈”商标D. 商标被许可使用人经商标权人同意,继续使用该商标2.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各选项中,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 (3分)A. 一种小麦生产的新方法B. 香蕉新品种C. 记忆的新方法D. 试验用小白鼠新品种3.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被专利法所允许的: (3分)A. 为了供自己欣赏,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了一件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B. 为了招揽顾客,利用《专利公报》上公开的方法生产食品C. 某商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了一件专利产品,摆在橱窗之中展示D. 某企业从国外引进了一项在外国已是公知公用的技术,但该技术的相关专利在国内有效4. 甲设计并雕刻了一尊造型别致的雄狮,置于当街店门口招徕顾客。
下列哪一项正确? (3分)A. 甲将雄狮置于公共场所,视为放弃著作权B. 乙以该雄狮为背景拍照纪念不构成侵权C. 丙可以该雄狮为范本制作和销售纪念品D. 丁可以该雄狮为立体造型申请商标权5. 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外国优先权期限为: (3分)A. 十二个月B. 六个月C. 十八个月D. 三个月6. “万宝路”是世界驰名的香烟商标,已在中国注册。
某葡萄酒厂生产的“莹光”牌葡萄酒,其瓶贴和包装盒的文字、图形、色彩与“万宝路”商标基本相同。
对此事的正确说法是: (3分)A. 葡萄酒和香烟并非相同或类似产品,葡萄酒厂不构成侵权B. 葡萄酒厂将“万宝路”作为装璜使用,不存在侵权问题C. 葡萄酒厂已在其产品上标注有厂名、厂址,未构成侵权D. “万宝路”是驰名商标,某葡萄酒厂的行为造成与该驰名商标的混淆,故构成侵权7. 下列行为中,属于对专利权的合理使用的行为的有: (3分)A. 某学校在进行一项教学实验时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一项相关专利B. 某学校受某公司委托开发一种新产品时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一项相关专利技术C. 某公司在生产其产品时未经允许使用了他人的一项相关专利D. 某公司在广告宣传活动中未经许可使用了他人的一项专利方法8.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纯羊毛标志为: (3分)A. 集体商标B. 联合商标C. 证明商标D. 防御商标9. 下列选项中,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 (3分)A. 汉字输入法B. 运算法则C. 管理方法D. 比赛规则10. 甲网站与乙唱片公司签订录音制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按约定支付报酬后,即开展了网上原版音乐下载业务。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文献综述李萍(2010级民商法学研究生)摘要: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逐渐的加强,知识产权的是宣传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国家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也显得非常有力,知识产权的意识意识逐步的深入到我国的企业和公民的思想之中。
作为知识产权三大支柱之一的商标显得愈发重要,而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是商标规范和发展的基石,近年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广大学术界的关注。
笔者试图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的立法、司法研究现状,使我国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在概念、内涵、方式、判断标准等各个具体的环节上更加精湛、准确、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
以期促进我国的商标制度乃至整个知识产权的发展和成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商标合理使用种类判断标准一、国外关于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研究现状(一)、美国美国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商标合理使用,即说明性合理使用和指示性合理使用。
《兰哈姆法》中确定了商标的“说明性合理使用”,其含义是指商标使用者面对商标侵权指控时,提出自己使用说明性词汇或个人名字等,不是在商标意义上使用该词汇,而仅仅是用它来说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地理来源,或在自身的经营过程中称呼有关人员。
即当商标所有人选择某一公共领域的“说明性”词汇作为自己的商标或商标组成部分时,商标所有人是在商标意义即“第二含义”上使用该词汇,而公众有权在词汇的基本意义即“第一含义”上使用该词汇。
指示性合理使用,也被称为“被提及的合理使用”,是指在某种特定情形下,使用者为提及或指示商标所有人的商品或服务,而不是使用者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在不造成混淆的条件下,可以不经权利人许可,使用他人的商标。
它是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在NewKidOn The Block v.NewsAmerica Publishing, Inc.一案中创设的。
在该案中,“今日美国”和另一家报纸作了一个调查问卷,其内容是有关流行音乐组合“NewKidOnTheBlock”的故事。
这个调查问年轻读者“哪五个是你最喜欢的”,其中使用了这个组合的名称。
在调查过程中,涉及一些商业性收费行为。
三天后,“今日美国”和那家报纸公布了这个调查结果。
为此,“NewKidOnTheBlock”音乐组合起诉“今日美国”,理由是它在商业行为中,未经许可使用了这个组合的商标。
上诉法院认为这是被告对原告商标的“被提及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因为它没有暗示由商标所有人赞助或许可。
此外还有很多经典的关于商标合理使用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分析、揣摩和探究。
(二)、日本日本在1991年修改的商标法中明确规定了如下限制: ( 1)他人以正常的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姓名、名称、雅号、艺名、笔名; ( 2)他人以正常方式表示该商品或服务或类似商品、服务的普通名称、产地、销售地、质量、原料、性能、用途、形状、价格等; ( 3)他人以正常方式对商品或服务所做的说明。
(三)、德国《德国商标法》第23 条规定, 只要不与善良风俗相冲突, 商标或商业标识所有人应无权禁止第三方在商业活动中使用: ( 1) 其名称或地址; ( 2) 与该商标或商业标识相同或近似, 但与商品或服务的特征或属性, 尤其是与其种类、质量、用途、价值、地理来源或商品的生产日期或服务提供有关的标志; ( 3 ) 必须用该商标或商业标志表示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用途,尤其是作为附件或配件。
(四)、欧共体1993年12月通过的《欧共体协调成员国商标立法一号指令》第6条规定:商标赋予其所有人的权利不得用来禁止第三人在商业中: A)使用其姓名和地址;B) 使用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种类、质量、数量、用途、价值、地理来源, 或商品的生产年代或服务的提供年代, 或商品或服务的其他特征的指示。
C) 为标示商品或服务的用途, 尤其是作为零配件所必须时, 使用该商标。
但上述使用应符合工商业的诚实惯例。
(五)、意大利1992年《意大利商标法》第1条之二规定: 注册商标专有权并不授权专用权人禁止他人在贸易过程中使用以下事项:( 1)他人自有的姓名和地址; ( 2)关于种类、质量、数量、使用目的、价值、地理产地、商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时间或商品或服务的其他特点; ( 3)有必要指明产品或服务的意图的商标, 尤其是作为附件或备件时。
如果这种使用是依据诚实贸易的原则进行的, 因此其使用人的标识并不具有商标功能, 只具有描述性的功能。
(六)、法国《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第L. 713—6条规定,商标注册并不妨碍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与其相同或近似的标记: (1)用作公司名称、厂商名称或标牌,只要该使用先于商标注册,或者是第三人善意使用其姓氏; (2)标示商品或服务尤其是零部件的用途时必须的参照说明,只要不致导致产源误认。
但是,这种使用损害注册人权利的,注册人得要求限制或禁止其使用。
(七)、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定》第17条对商标权的限制作了原则性规定:“成员可规定商标权的有限例外,诸如对说明性词汇的合理使用之类,只要这种例外顾及了商标权及第三方的合法利益。
”通过上述国外关于商标合理使用的规定,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第一, 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是商标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商标合理使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 它们在法律特征、要件构成和所起的作用方面, 差异明显。
我第三, 在规定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时, 成文法通常强调第三人使用他人商标应当是善意和诚信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在国外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作用于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制度,不仅在立法上予以确立,更是在司法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明确,尤其体现在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内涵、表现形式、判断标准等各个方面。
鉴于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理论在国外的日益成熟,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要,我们国内的学者纷纷加入到探究、研习、传播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行列,并在此过程中对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日益娴熟,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来使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日益发展、成熟和完善。
二、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发展现状1999年12月中国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在《关于商标行政执法中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最早对商标合理使用制度作了规定。
其内容为:下列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的行为,不属于商标侵权行为:(1)善意使用自己的名称或地址;(2)善意地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征或者属性,尤其是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用途、地理来源、种类、价值及提供日期。
”而该规定仅仅是一个部门规章,法律位阶较低,最主要是规定比较简单,仅仅是采用列举的方式列举出了几种属于商标合理使用的情形,在法律实践中涵盖较宽的范畴。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这是最早的我国关于商标合理使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规范。
在2002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中作出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地名,注册商标专用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其实明确了合理使用的正当性。
2004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首次以司法意见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其中第19条对商标合理使用界定了判断标准:商标的合理使用应当具备以下构成要件:(1)使用出于善意;(2)不是作为商标使用;(3)使用只是为了说明或者描述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4)使用不会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
2010年6月国家工商管理总局通过了新的《商标法》(修改稿),其中,第六十四条首次确立了商标合理使用规则,其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遗憾的是该修改稿第六十四条只是对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内容简单照搬。
虽然使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在法律位阶上有所提高,法律效力也显著提高,但是在立法用语、内容和立法体例上需要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需要将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内容、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判断标准等方便做出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以便于为司法、乃至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鉴于此,我国国内的致力于知识产权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法律作者为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为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建构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我国的商标乃至知识产权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发现我国学者对于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钦国魏认为在界定商标合理使用时可以借鉴国外合理使用概念,如“商标的合理使用是指第三人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商标权人同意,可以无偿使用注册商标而无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合法行为。
”虽然依据各国的立法实践和理论发展可能会对其作出不同的定义,但是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标准:有法律规定;需源于正当目的;对商标权人未造成不合理损害等;关于商标合理使用的类型,他认为在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上商标合理使用的类型应当包括说明性合理使用和指示性合理使用。
并且这种分类是符合《国际贸易协定》的精神的;此外,在立法技巧上应当采用列举式和概括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立法上在对商标合理使用的概括标准进行规定的同时,还需对不同的合理使用方式列举出具体的、不同的判断标准来增强实践操作性。
这样具有一定伸缩性立法模式在法律适用和法律发展上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后在商标合理使用的范畴上,其不仅仅限于注册的商品商标,还应当允许除商品商标以外的其他商标,包括未注册的商标的合理使用。
1潘晓宁认为对商标合理使用的建构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首先是增加指明商标权人的商标合理使用种类。
因为《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只针对描述性的商标合理使用, 而没有指示性的商标合理使用规定。
其次对《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的“正当使用”进一步明确细化。
对如何评定使用商标行为是否属“正当使用”至少应当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该使用行为是否造成了消费者的混淆; 行为的性质是否属于善意; 所涉商标的知名度; 如果是指明商标权人的使用, 则这种使用是否是必须的。
此外还提出了我国应当设立禁止平行进口的原则,但在禁止之余再设立一些例外的规定。
2周俊强从美国的立法与判例出发引申出了第一与含义的合理使用与第二含义的合理使用,其重点主要突出两者在使用对象和构成要件上的区别,并以此来建构我国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
3林静以美国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为视角,通过典型的案例分别引申出了叙述性合理使用和指示性合理使用以及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叙述性的合理使用需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被告的使用是描述性的而非商标意义上的使用;(2)被告的使用是为了描述自己的商品或服务;(3)被告的使用是善意的、合理的。
指示性的合理使用所要满足的条件:(1)若不使用该商标将无法表达;(2)在合理必要的限度内使用;(3)被告的使用不得暗示其与原告存在赞助(Sponsorship)或是许可关系(Endorse-ment)。